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2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但是,很巧的是,這次有兩個1.86的3a,而我們的叢瀾,在上一場比賽里,她的自由滑3a3t得到的goe就是1.86。 于是,我將這三個跳躍進行了對比——因為要加連跳,3a3t和單純跳3a也是有差別的,我希望大家能知道這一點。 下面是動圖gif可以點擊讓它動起來,能看出來嗎?一個難度步法串進入的3a,就算高遠度數據不知道,跟今天這兩個男單相比,一樣的1.86之下,它的質量是一樣的嗎? 很顯然,不是的。 也有人會說兩場的裁判都不一樣,場地也不同,影響因素太大了。 可是,sc上的叢瀾不是比今日的兩個男單差勁,她的跳躍是更好??! 說回這一場的coc短節目。 我想問的是,與叢瀾對比,如此明顯的質量差距下,男單有誰的3a值得1.86的高分呢? 他是比叢瀾的進入難,還是高遠度更多,或者姿態控軸更美? 叢瀾方方面面碾壓男單,然后,她跟幾人的差距就是這1.14分是嗎? 當然,如果非要以“叢瀾能拿 3是因為分數上限只有 3,別人能拿 3是因為他們只到了 3的程度”,那我勉強也是可以接受的。 ☆☆☆ 我寫得很長,也越來越上頭,從jr到sr,兩個分組里叢瀾增長的除了年紀,還有她一直未曾停歇的技術實力。 很早之前有人說,jr的3a2t、3a3t都太薄弱,她仗著的是轉速、是身體輕盈,后來她開始有延遲轉體,有高遠度驚人的滿分3a。 于是又有人說,哎呀她這不過是裁判對女單的優待罷了。 我測過很多的3a數據,特別是為數不多的滿分goe場次,我說叢瀾的遠度驚人,有的3m20cm,有的3m56cm,但是很多人不信,說這個不標準,是粉絲自己調高了數值。 還記得去年小風暴刷爆分數線的那場世錦賽嗎? 賽后gala上,叢瀾簡簡單單沒有什么步法,直接跳3a,我說這個高度達到了74cm,他們說不可能,沒有戲,女單沒這樣的高度,要有那也只可能是男單。 所有的數據,他們都說:這是假的,是粉絲自己測的,是不作數的。 那么,終于,我等到了官方給的實時數據。 短節目滿分 3的3a,下腰鮑步進入,高度71cm,遠度3.53m,滯空時間0.64s,合樂滿分直接卡休止符,落冰和滑出姿態完美,騰空時的軸筆直平移,與冰面夾角在23°左右。 高度和遠度沒有必然的聯系,不過肯定是有關的,這個毋庸置疑。 叢瀾在空中多了個提前打開,這點真的,我認為很有必要跟你們提一下,提·前·打·開,這說明她已經完成了三周半但是還有富足的空中時間,所以~只·能~提前打開,來避免自己過周。 能想象嗎?別人轉不足周落冰,冰刀存周崴腳摔倒,她,叢瀾,過于富足導致不·得·不提前打開。 謝謝,被炫到了。 這是叢瀾3a的情況。 我還需要再詳解這個跳躍有多厲害嗎?需要看分析的可以戳@小榮耀no.1,找她的拆解。 叢瀾是edge起跳,我曾經分析過,因為這種起跳的要求條件高,叢瀾身體各部位的肌群是完全為了花滑而鍛煉的,她的發力方式不是簡單的浮腿、雙臂帶動,而是依靠整個核心肌群。 有一張紫色上衣的訓練服照片,叢瀾穿著運動背心舒展背闊肌,裸露出來的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脊柱和骨盆處的肌rou群有多么發達。 她特意針對前后部分的核心肌群進行過特定的鍛煉,這點是與其他女單完全不一樣的,我相信每個運動員都努力鍛煉過肌rou,但叢瀾這個程度,沒有額外的刻意鍛煉是沒有辦法達到她現有的核心肌群能力水平的。 就好像是一只手,你需要強化食指和中指的能力,相對弱化小指,要達到什么標準,到什么平衡程度,這些都因人而異。 由此帶來的就是,叢瀾的3a一年比一年好,在我們所有人都祈禱千萬不要受傷不要出問題的時候,她傷病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少。 我記得之前有國外教練在推特上感慨,說叢瀾難度高但出技術的速度快,這是很不合理的。 競技體育里沒有速成,這都是要實打實練出來的,再快也有一定的限度,就像褚曉彤,她的3a在賽場摔倒、落冰不穩、翻身,哪怕有成功的,也能一眼看出來這是蒙的。 但叢瀾不是,她每次放入賽場,都是經過一定打磨的技術。 或許有人不解,叢瀾早期四周跳摔得特別慘,怎么能說經過打磨呢? 那你看看別人的跳躍,誰沒有摔過?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的跳躍一定成功。 3a的光芒下還有其他的幾種三周,每一年都是有進步的,叢瀾現今可以做到的接近0pre的f和lz,一直在減少pre的t、s、lo。 在我們所有人都關注3a和四周的時候,在我們期待著她完成六種四周開創女單盛世的時候,叢瀾返過頭,把她現有的技術全部打磨、細化。 她待花滑至真至誠,這才是為什么她的節目水準一年比一年高,《羅朱》之后有《我》,再之后有《風暴》《榮耀》,而這個賽季,有《第一》《第二》。 我從來不擔心各個媒體電視臺所營造的“叢瀾將要走下坡路了”,不必恐慌,因為她沒有止步,所以就不可能在這條斜坡路滑下來。 這次的wings數據,也告訴了我們,不要擔心外界對叢瀾的揣測。 神就是神,跟吾等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她以超過我們想象的努力、拼搏,來抵抗一切不利。 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看到wings給出了這樣驚人到讓人懷疑是造假的數據——然而不是的,我們都知道這是真的。 一言以蔽之,叢瀾的這個3a,是可以刻入isu教學光盤里的高質量。 如果他們有更新這個東西的話。 · 藍莓醬的長文分析和感想之外,有人發起了一個投票,引起了大家的熱情參與。 【bluefly:以下是本次花樣滑冰coc上的十個滑行速度的數據,五個女單,五個男單,猜一猜哪些是女單,哪些又是男單?】 a:27.1km/h b:25.5km/h c:24.7km/h d:27.0km/h e:26.3km/h f:…… 十個數字除了兩個上了27以外,其他的大部分在25和24左右。 有人覺得速度最快的是男單,速度最慢的是女單,理由也很簡單,因為男的肌rou強悍,就是比女的身體好。 結果最后被打臉。 27.1的是叢瀾,27.0的是一個大鵝男單,在剩下的數字里,女單和男單一半一半。 【沒有看直播不過聽說了有數據,趁著沒看我選了一下,錯得好離譜啊】 【我以為23和24的這些肯定是女單來著……啊,臉好疼】 【瀾瀾最快,我天她這個速度一騎絕塵】 【去練短道說不定也行】 【不許??!藍莓是我們花滑的?。?!】 不出意料地,沒有看到直播界面總結的冰迷和路人,都選錯了。 很多人都表示,印象里總覺得女單比男單慢,沒想到居然有人可以上25和26。 至于叢瀾的27?哦,她單算。 有人覺得好玩,就挑了幾個路線圖,來讓大家猜哪些是女單哪些是男單。 在這方面也有刻板印象,那就是男單的冰面覆蓋率肯定比女單高。 最后就跟這個滑行速度一樣,也是慘遭打臉。 這次的wings短節目數據,真的是一次性將很多洗腦包都給清了。 有的選手一直被認為滑行慢,看了一下平均速度好像也不是特別慢??? 有的人總被嫌棄跳躍太低空,結果一看,哦豁50cm呢。 還有的被夸“哇塞跳躍超高超強”,就是跟低空那個做對比的,然后一瞅,啊這,似乎也沒有很高? 除了選手之外,編舞師也被拉出來了。 由于路線圖是可以看出很多問題的,假設兩個選手都找了同一個編舞師,咦,怎么兩人的路線這么相似?編舞師你是不是偷懶了? 一些老是說“isu沒錯裁判沒錯”的,更是被直接打臉。 因為除了a跳的分析,還有其他幾個跳躍的總結。 陸陸續續的,有人結合路線圖做了節目的整個分析,這些是后話了。 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一點,wings的數據真的很新穎,讓冰迷一瞬間就感覺到了花滑是個每方面的素質都要拔尖的運動項目。 也讓大家意識到,互聯網帶來的科技改變是日新月異的,現在是2016年,不再是千禧年之初了。 既然排球可以引進鷹眼,wings也能給出這些直觀簡明的數據,那么,isu身為全球性質的機構組織,為什么不能提升賽場的透明性?公正性? 【技術達不到?不,這場來自東方的轉播視頻告訴我們,完全沒有問題】 【錢不夠?每年六月份isu的人去世界各地旅行開會,這部分錢省下來難道不能對賽場進行升級嗎?】 【我在馬德里,我想知道,我要怎樣才可以收看接下來的自由滑直播?】 很多人都在議論coc,體育項目存在一定的共通性,類似花滑這類打分項目不算少,體cao、跳水等,都是需要裁判使用主觀評價來分出高低的項目。 哪怕所屬機構不同,未必其他項目就沒有黑幕了。 因為天下烏鴉一般黑。 所以這場熱鬧蔓延得很快,快到一眨眼就把其他項目的粉絲給炸了出來。 叢瀾等人陷入睡眠為明日自由滑養精蓄銳的時候,sns上,這群來自各個項目的粉絲,已經聯合起來破口大罵各自的賽事機構了。 isu的官員堵到了張簡方,可收到的回復只是“不清楚不了解無法處理”,就像是之前每次賽后中方冰協提起分數異議的時候,對面的賽事承辦方和isu的人所給出的那般應付一樣。 風水輪流轉,蒼天饒過誰。 終于也到了張簡方揚眉吐氣,看著isu的人暈頭轉向的時候。 大半夜不睡覺,張簡方催促自家的宣發,麻溜點兒,再炒得熱鬧一些,都打起來!讓isu看看什么叫做冬日里的一把火! “再說了,”他哼著歌,“還有個自由滑沒比呢!” 宣傳小組的組長:“……” 我困了。 但是我還沒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