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2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叢瀾伸出手,沐修竹順勢握住。 叢瀾:“注意腳下,連跳不要太靠邊,不能再砸到擋板了?!?/br> 沐修竹:“嗯嗯嗯!” 于謹:“……” 得,就你是教練唄! 兩個人選擇同一站的好處是,先比完的如果有時間,要么在后臺看另一人比賽,要么就跟這次的叢瀾一樣跑到前場來看。 coc的攝像師們也很懂事,前一個選手的等分結束之后,鏡頭就給到了再度來到教練身前的沐修竹。 特寫落在沐修竹臉上,又朝著一邊移動,拍了叢瀾的臉。 冰場頂端的四面屏幕上,也就出現了叢瀾。 “啊啊啊??!” 現場驟然響起一陣尖叫。 叢瀾:“加油!” 沐修竹抓住圍欄頂端,用力得手指尖都在發白。 “嗯!”他鄭重點頭,隨后猛地一推,后滑中轉身,朝著logo中心滑去。 · 【藍莓世界第一好吃:這場coc將會是出技術分析最多的一場比賽,很期待】點贊5w 11月18日晚十點半,第一日比賽全部結束。 一整日的發酵,使得#叢瀾#、#wings#、#coc#、#花滑數據#等話題以無可抵擋之勢,出現在了各大sns平臺的搜索熱詞排行榜前排。 從花滑圈直接出圈到了大眾視野。 不少話題出現又消失,從前排落到后排,唯一不變的是排在第一的#叢瀾#。 有太多的人徹夜未眠,正如一些冰迷所說,技術粉進入了狂歡時刻,他們正在馬不停蹄地出技術分析。 《當有了對比數據之后,你會發現,queen、花滑之神的稱呼落在叢瀾身上,真的半點都不夸大》 藍莓醬:我不說太多其他的,本文90%篇幅在3a,其余的只淺淺提一下。 叢瀾粉絲很喜歡以“藍莓”作為起名的靈感,大概是諧音的吃貨之魂爆發,一些知名粉絲的起名都是差不多的風格。 藍莓醬這個大粉最出名的一點是富婆有錢可以坐比賽和冰演前場,另一點就是她死磕數據。 早前憑借“《風暴》何以一個賽季刷滿短節目上限,論叢瀾的技術性和藝術性之天花板”、“為什么都說《小榮耀》超過了《我即是我》成為了叢瀾自由滑難度第一,它的怎么那么難”這兩篇文章,成為了技術粉里的中流砥柱。 無他,藍莓醬可以自行購買和學習軟件進行數據測算,繪制技術編排路線圖,分析每個步伐銜接,并將單足、雙足的簡單到困難步伐一一標注計算,形成圖表來證明叢瀾的節目配置究竟有多逆天。 而這一切,都是與在場其他選手一起進行的對比分析。也就是說,她同時還死磕了同場比賽中其余女單、男單的節目。 工程量大到讓人望而卻步,她甚至還特意帶了相機,拍了能拍到的比賽現場的選手跳躍冰痕。 除了硬核的以數據說話,藍莓醬還可以做到淺顯科普,散文描述形象生動,技術文章的風格深入淺出,她什么都會。 cogs一出來,好友們一齊通知她,所以她在比賽現場就已經得知此事了。 可惜的是因為本場比賽的要求,現場觀眾不能在比賽期間離席出場館,所以藍莓醬沒有辦法,只能看完了四個項目的所有內容,這才從首體離開回到酒店。 明日還要去看自由滑,藍莓醬沒時間做更細致深入的分析,這個文章就只專注在了3a上。 還好,短節目最引人注目的,也就是這個單跳。 眾人最期待的,也就是叢瀾與男單的3a數據對比。 · 《當有了對比數據之后,你會發現,queen、花滑之神的稱呼落在叢瀾身上,真的半點都不夸大》 ——撰寫人:藍莓醬 有人說,叢瀾配得上 3的goe嗎?有的裁判嚴苛,比如以前出現過好幾次九個j裁非得有一個是 2——我們都知道這點在滿分里不影響,因為最低分是會被剔除的——他們說,人家裁判就是嚴苛??!為什么不能給2分?也沒看出來這個跳躍哪里就特別好了。 還有人說,行行行我承認叢瀾這個跳躍就特別棒,她3a女王行了吧?你們粉絲真瘋,抓住一點不放。 我今天就告訴這些人,為什么叢瀾該得到九個j裁的3分,為什么她的3a完全配得上滿分goe。 在此,感謝我們冰協,感謝張總,感謝央媽,感謝贊助商金主,是你們的努力,讓我看到了wings的出現。 這一場coc,叢瀾的3a數據只能跟男單的對比,因為女單沒有成功的第二個3a。 我不會給出前提,說什么女性就是比不上男性的身體素質,說什么叢瀾要是哪點比男單3a弱了也是有理由的。 很簡單,因為這場比賽里,同一個wings標準之下,叢瀾的數據就是最能打的?。。。思t) 全場,跳3a的一共有13人,女單失敗一人,男單失敗兩人又一人降組一人失誤過大,最終的正向goe獲得者有8人。 我只對比這八組數據。 叢瀾,高度71cm,遠度3.53m,goe 3 一號,高度60cm,遠度2.41m,goe 1.86 二號,高度56cm,遠度2.75m,goe 0.86 三號,高度55cm,遠度2.59m,goe 1.86 四號,高度57cm,遠度2.69m,goe 1.29 五號,高度60cm,遠度2.70m,goe 1.43 六號,高度62cm,遠度3.13m,goe 0.40 七號,高度51cm,遠度2.85m,goe 1.71 一個跳躍不該只看高遠度,我知道這點,但為了直觀明了工整,我選擇犧牲細節。 乍一看是不是覺得還好? 叢瀾的3分一騎絕塵? 細究起來呢? 叢瀾步法串 下腰鮑步,起跳3a; 其他人壓步 莫霍克/轉三,起跳3a。 叢瀾鮑步后起身,直接edge起跳。 其他人步法后接滑行,再skid起跳。 3a跳躍之前: 叢瀾滑行距離,- 一二號的距離,—— 余下幾人的是,———— 叢瀾可以忽略的這段滑行距離就真的是優秀了,中間的那個距離還算正常,后面的這個超長待機不是說不能有,只是說,它確實影響節目的觀看體驗了。 ——也是為什么路線圖里每個跳躍之前總是有一長串近似直線的滑行線路,因為選手要準備進入跳躍??! 這是最明顯的差距,還有很多其余的細節我等之后再出分析。比如pre、控軸、落冰,叢瀾的這個3a你挑不出來絲毫的毛病,她的冰痕更是干干凈凈,稱呼一句藝術品也不為過。 看goe,是不是感覺還好,叢瀾的分數很值得,其他人打分也差不多? 那如果,有的人是存周未判、有的人pre多、有的人落冰打滑呢? 冬天在冰上打出溜滑,平直穩穩地減速停下,稍微有些晃悠悠地減速停下,歪七扭八尖叫著減速停下,左右腳倒騰著減速停下,直接摔了個屁股墩往前滑。 要是這個算比賽,不用我說,也是第一個最好吧? goe的設立是為了評判這個動作的優劣,那么它就需要從數字里顯示出來,哪個人的跳躍特別好,哪個人的很差勁,哪個人的一般般。 技術手冊里它的維度很復雜,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對裁判的挑戰性很大,畢竟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是會累的。 一口氣判別這么多選手的動作質量,真是累到isu的j裁了呢! ☆六號選手來自捷克,他的高遠度其實很能打,但是他的軸很亂,滑行待機很長很長,落冰差勁不穩,9個裁判里有人給2,有人給-1。 我其實一直很不理解,為什么在有人會給負分goe的時候,居然有裁判可以給到2? -1和0的差距我可以認為是有些裁判標準不一樣,但-1和2,我就不是很理解了。 j3,這位來自克羅地亞的裁判,你是眼睛跟其他人不一樣對嗎? ☆二號這位美國選手,他的待機要短一些,高遠度還行,落冰也有一種奇怪的穩定。 可我就是想知道,他都存周了,為什么不判降組? 為什么goe的加分還有0.86?不該給負分嗎? 存周落冰是很難站住的,他站住了。不錯,很強大的核心控制力,所以腳下那一堆刨出來的大冰花,撲了他大半個膝蓋,就當我們這群觀眾是瞎子看不到嗎? 我解釋一下存周為什么會落冰刨冰,很簡單,冰刀是一條線,順著該有的方向落下,自然是順利的??墒谴嬷芰?,就等說沒有按照預定軌跡落下,但必須穩住身形,腳下不就得拐一下嗎?不然就摔了??! 一個落冰是(,一個落冰是^接(,后者肯定會鑿出來一堆大冰花??! ☆樓翎3a跳空了不在這個里面,高濯存周,所以這里面只有五號是我們的小沐弟弟。 他待機時間有點長,所以我歸在了三到七號里面。 論高遠度他不弱,pre也不算多,這次落冰特別穩,進出都有難度步法,可他的goe只有1.43。 我知道,這個分數很高了。 但我想說的是,與他差不多的一個選手七號,來自意大利的小哥,他的goe是1.71。 高遠度是goe打分的一方面,它不是唯一的尺度,如果壓步待機進入跳躍,得到了70cm的高度3.5m的遠度,那我覺得它也不能跟叢瀾一樣得到3分。 因為它就是沒有滿足高分條件??! 可高遠度是最明顯的一個衡量維度,在rou眼能看見的范圍內,兩人的動作差不多,是不是高遠度更好的人,該有更高的分數呢? 最不濟也該持平,對不對? ☆我感覺有點可惜,因為這一站中有個歐美國家的白男選手,他一向是3a站住就能給1以上的加分,稍微能看就可以給2,但這次摔了。 不然的話,我們就能夠見到更方便的對比了! 略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