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2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 跳躍是直觀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三個跳躍的慢放結束之后,《第一樂章》的路線圖出現。 短節目因為時長和技術動作的限制,選手們的路線并不算太復雜,不會跟自由滑似的,線條復雜得跟一團亂掉的毛線一樣。 線路可以透露出很多內容,比如誰習慣在場邊跳躍,誰的三個跳躍分布左中右相對均勻,誰有偏向右側冰面的習慣……速度、跳躍進入軌跡、冰面覆蓋,都可以在這張圖里簡單得知。 七個技術動作的標注點,均勻的線條分布,除了左上到右下的斜對角滑行路線偏直線以外,其他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曲線,也就是叢瀾的步法。 孫婭然:“但只依靠路線圖是不充分的,我們都知道花樣滑冰有基礎的壓步,也有雙足步法大一字、弓步拖刀、鮑步,還有單足步法轉體步法等等。從這張圖上就沒辦法分辨了,因為沒有標注出來。它只是一個附帶的參考,只能從中得到一小部分的信息?!?/br> 有的選手喜歡在圍欄邊緣處安排跳躍,不是因為他們覺得這里很好,而是他們需要有滑行待機的距離和時間——也就是長時間的壓步調整。 這樣一來,可選擇的跳躍位置基本就都在圍欄跟前了。 孫婭然細心地與搭檔一起解說:“叢瀾的三個跳躍在場地里分布很均勻,左右中間都有,而且偏向場地內部,這說明她對跳躍的控制是很強的,不需要為了進入軌跡而顧忌其他?!?/br> 搭檔:“不過話說回來,就叢瀾那個起跳的出人意料,她確實不需要考慮這些,編舞師應該很喜歡她?!?/br> 孫婭然看了一眼路線圖,又笑了一聲。 搭檔:“怎么了?” 孫婭然:“你看見旋轉的標識了嗎?跳接燕式在裁判席跟前?!?/br> 兩個長邊,一處是裁判席所在,叢瀾的燕式轉就在他們眼前,沒有放在正中間,而是更接近裁判席的冰面。 【草,孫姐不提我還真沒注意】 【hhhhhh我就說瀾瀾記仇】 【sc上好像沒有這么靠近長邊裁判席,這個就差懟他們臉上了】 那也沒有懟他們臉上,不過是短邊長度30m,她在接近裁判的三分之一處而已。 路線圖上若有兩個大概長度一致的弧線,用壓步滑出來,和用銜接編排的單足步伐滑出來的,顯然,它們所要耗費的體力截然不同。 由此帶來的觀感更是不一樣。 而壓步可以提速,單足步法串一般是不太有壓步這樣的速度的。 “叢瀾的滑速很快,最高時速達到了27.1km/h?!表撁嬗蚁陆浅霈F了一個速度的估算。 【大概就是壓步提速的時候吧,感覺是起點周圍】 【前面有選手的瞬時速度是26,我當時還覺得好高,原來藍莓可以這么高】 【24的那個就已經很快了,沒想到還能有上27的,這是什么人啊】 【頭一次直觀感受到了瀾妹的滑行速度到底有多快】 【我已經頭皮發麻了】 在3a的高遠度出來以后,大家就“嘶”的一聲,難以置信的同時卻又帶著“不就這樣嗎她可是叢瀾啊”的理所應當。 相反的兩種情感匯聚凝結,矛盾里藏著和諧。 至此,技術回放期間的一些簡單數據,全部披露完畢。 · 畫面切回kc區,叢瀾正在喝水,見鏡頭懟到了跟前,還“嗯?”了一聲。 見后方的攝像師在笑,她這才意識到原來技術回放結束了。 孫婭然沒有停下,她笑著道:“我覺得通過剛才的數據,可以感慨一句,不愧是世界第一女單?!?/br> 【世界第一恐怖如斯??!】 【3a殺麻了真的】 【今天好長知識啊】 孫婭然:“好的,馬上就到出分的時間了。讓我們期待一下,花滑歷史上第二個全滿貫女單選手,蟬聯四屆大獎賽總決賽、三屆世錦賽、兩屆世青賽冠軍,我們最珍貴的冬奧女單金牌獲得者、三大分數世界紀錄創造和保持者,叢瀾,在2016/17花樣滑冰中國杯大獎賽分站賽上,將會獲得怎么樣的短節目分數?!?/br> 【姐這一長串念下來累不累】 【還有兩屆世青賽冠軍!】 【氣氛都烘托到這里了,不破個紀錄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夠嗆,上賽季真的已經把短節目刷爆了】 【這得是叢瀾自己坑了叢瀾啊,嘆氣】 連上技術回放,等待的時間不算長也不是很短,不足兩分鐘。 叢瀾沖著鏡頭揮揮手,現場引發了一陣狂叫。 于謹在一邊看著她笑,茱迪的眼神也特別的mama粉。 短節目得分87.86,其中t分50.75,里面的goe總分是11.1,p分37.11。 叢瀾短節目的構成分,均是女單目前最高分。 排第二的是大鵝家女單卓雅·塔蒂亞娜,她在叢瀾之前的第四位出場,短節目得分69.20,很不錯的分數。 【3a加滿了嗷嗷嗷嗷嗷】 【這樣的高遠度滯空時間不加滿才稀奇啊】 【我將把這個數據永存】 【諸位,看到了嗎,以后沒有這樣的高遠度就不要跟我說誰的3a絕美高飄遠了】 【滿分的門檻,piaji,給了】 · 緊抓熱點的媒體們當然不會錯過wings數據這一個看著就爆的話題,叢瀾剛一來到混采區,就被一堆人抓住,十幾個話筒遞來,還有許多的手機、錄音筆。 他們想問的有很多,特別是對于這個系統的看法,剛才結束的冰舞和女單選手,就被挨個問了個遍。 叢瀾直接裝傻:“是嗎?我不太清楚,現場并沒有看到轉播畫面??赡苁寝D播方做的吧!” 媒體們:“……” 你再裝! 叢瀾:“我覺得很好,將花滑數據化有利于直觀地表達技術方面的內容,也可以輔助裁判組展開工作。 畢竟一整個比賽下來,時間長任務重,對裁判組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ɑ夹g動作很多,短節目和自由滑的構成也比較復雜,像是一個跳躍,需要在一兩秒內判定它的種類、評判進入滑出、研究軸心、細查落冰姿態……而且一共有七個等級,這樣的話在評分的時候又要依照更細節的規則,來給出分數。時間緊,考驗深,裁判組確實很累,要是出錯就不好了。 還是依靠科學技術更穩妥一些?!?/br> 媒體:“那你覺得以后ai可以代替裁判進行打分嗎?” 叢瀾見識過ai的發展,她也知道瘋狂投喂自我學習之后ai能有多厲害,尤其是她自帶虛擬空間,wings這些粗淺的內容在里面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而已。 “為什么不可以?相較裁判,ai可以做到一秒內構建模型解析技術動作,只要愿意去做沒有做不到的。就連藝術性都可以框定范圍讓ai自我學習進化,這并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彼?。 媒體呆住了。 叢瀾:“排球網球賽場可以引進鷹眼系統,花滑賽場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鷹眼?這技術并不算多難?!?/br> 就是貴而已。 isu窮逼罷了。 而且isu不搞這個的一點很簡單,真要是讓ai來做裁判了,那這群人怎么使用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 于謹在一邊感慨:孩子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瞧瞧,這一通叭叭的,多損吶! isu派出來的裁判要是真的都這么大公無私、兢兢業業,怎么可能會罵得墳頭草都百八十米高? 叢瀾不知道裁判亂打分嗎? 她當然知道。 她就是故意的。 但她這話說的很冠冕堂皇,還特別的為isu著想,多么善解人意一選手,不夸兩句過得去嗎? 末了,叢瀾還一副特別期待的樣子:“所以我的數據如何?你們見到了嗎?你們覺得ai技術未來有可能被引入到國際滑聯督辦的賽場中嗎?” 媒體們:“……” 你數據很好,我們見到了,但是我們覺得不可能。 反客為主的叢瀾將問題拋給了他們,見這幾十人尷尬,她淡定地瞥了一眼不遠處站著的于謹。 本次參賽的叢瀾也罷沐修竹也好,大家的共識就是:壓根不知道比賽轉播里會有數據解析,賽后采訪必須謹慎,以免讓isu抓住張簡方的錯處。 張簡方很爽。 他邀請來的裁判組是比較公平的,這次叢瀾的打分也不是很難看。 說有沒有水分、有沒有打壓,可以對比來看,新賽季p分低是公認的,叢瀾37開打很沒有道理,因為她的水平不比上個賽季弱。 但可能是isu對裁判有了一致的要求,所以今年都這樣。 公平嗎? 不公平。 憑什么滿分接近滿分的水準,要被人為壓下來? 接下來就看其他人的打分水準了。 “其實叢瀾的高度太逆天,沒有競爭對手就無法體現出wings的厲害之處。但其他人可以??!”張簡方笑瞇瞇的,趴在欄桿上往下看。 什么是其他人? 女單十二位,叢瀾單算,其他十一個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芬蘭…… 當女單兩組的短節目全部比完,才真是到了wings圖窮匕見的時候。 誰說只能sc藏刀? · 12人一共36個跳躍,從2a到三周跳到3a,重復的次數是可以統計出來的。 單跳3a兩次,單跳2a十次。只isu規定的必備a跳,就足以顯示不同選手的能力高低之下,所得到的goe待遇了。 其余的24個跳躍里,3f和3lz是重復最多的,3t多作為連跳出現,第二跳就算可以忽略不計,那么,第一跳的時候每個人都是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