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525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明君!、非常規事件調查組、漂亮炮灰美又癲,沙雕勇闖娛樂圈、死遁重啟后,人人都以為我是幼崽、喜歡成績好的?早說啊、睡前小甜餅短篇集、作精少爺下鄉,村霸你別太寵了、【古惑仔】兄妹 靚坤同人、在卡牌世界造機甲、勸你不要得罪我
是以,這次給叢瀾的技術回放鏡頭,可能是當前花滑轉播歷史上的最清晰。 ——正方向的起跳、落冰,多角度的跳躍過程,慢放的起跳姿勢,以后一個跳躍后必定會拍攝的冰面痕跡。 不像是一些比賽里轉播方的刻意挑角度,藏起來某某人的3lz起跳淺刃或錯刃,也不會是很常見的拉高視野讓觀眾分不清楚這是個刃跳還是點冰跳,更不會是干脆就把冰刀動作給截掉只給上半身。 張簡方這次跟央視的聯合直播,明明白白就是要為叢瀾撐腰。 這是與前面五個女單都不同的待遇,也是他對叢瀾的信任。 孫婭然淡定地抽了一份關于叢瀾的技術分析資料。 她低頭,技術回放里也正好給出了3f3lo的畫面。 “33連跳第一跳3f高度50.2cm,遠度2.59m,角速度4.09弧度/秒,第二跳3lo高度36.0cm,遠度0.83m,角速度4.62弧度/秒。在連跳里,因為第二跳借助的是第一跳余留的速度,所以在高度和遠度上會有大幅度地下降?!?/br> 【好像沒我想象的那么高哎,不是說ll的3f能到六十?】 【能到但沒必要啊,50足夠她游刃有余地做到高飄遠了,為什么非要上60,留著力氣做后面的動作不好嗎】 【倒也是哦】 “3lz高度51.9cm,遠度3.12m,另外有關于這個跳躍,叢瀾用到了很明顯的延遲轉體,而她足有三米的遠度,也讓叢瀾的滯空時間達到了0.61s之多?!?/br> 【三米多???她能蹦跶那么遠???】 【滯空時間是什么好東西!為什么不標注在畫面里!】 【所以其他人的滯空時間是多少?】 日常訓練里的數據要更復雜一些,比賽里只是簡單地摘出來了一點點而已。 0.61s的滯空時間算很短嗎? 并不,三周跳大家基本上在0.4s到0.5s左右,偶有比較好的選手會接近0.6s,可能是0.56s左右的數據。 取中位數的話,五種三周的滯空時間大概是在0.45s上下。 0.6s的滯空時間,足夠跳3a和四周了。 當然,這個計算方法是依舊本場次的wings的標準。 有些時候系統的不同也會導致數據出現較大的誤差,不論是滯空時間還是高遠度等等,計算方式在其中的影響是巨大的。 孫婭然故意把這個滯空時間說出來,雖然沒有提到后面的內容,但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3lz的冰痕清晰干凈,前半段起跳,中間空白,后半段是落冰滑出,這兩條弧線相連,就是一個漂漂亮亮的勾手三周。 【來了來了來了】 【我摯愛的阿克塞爾要來了】 畫面一轉,最后一個跳躍的回放出現了。 蹲守在直播前的幾十萬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將心神緊緊提起,耳朵豎得直直的,生怕錯過任何信息。 孫婭然的聲音很近,又很遠,堅實又縹緲。 “三周半,高度71cm,遠度3.53m,有一個提前打開的動作,滯空時間0.64s。別人為了轉夠三周半提高轉速,叢瀾還有余地提前打開,我們猜一猜,不這么做的話她是不是會過周?”孫婭然調侃了一句。 【?。。。?!】 【上70了居然能上70這是人能跳出來的高度嗎?】 【前面最高就是個3lz的55.2cm我還尋思著怎么藍莓的才50沒想到原來在3a這里等著我!】 【你現在說她能跳一米我都信】 【她可以啊,ex里有過飛上天的華爾茲跳,垂直高度超過擋板高度了】 【嗯?過周?怎么過,4a嗎?】 4a倒不必,叢瀾落下的這段距離沒辦法再多轉一周的,那是另一個火星級別的難度。 可能會多0.25周,過猶不及,過周和存周都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孫婭然:“跳躍的高遠度各項數據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最直接的應該是進入步法,叢瀾的下腰鮑步難度是很高的,能有這樣的數據遠非常人所能想象?!?/br> 她不用去看就知道,網絡上此時定是喧鬧一片。 搭檔也在一邊不斷地倒吸冷氣:“這個高遠度真的,我看男單都不一定能打得過?!?/br> 孫婭然笑著道:“畢竟是世界第一??!” 她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趁著3a又換了一個角度慢放,想了想,還是對著拾音器說道:“3a的冰痕出來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叢瀾的a跳方式。她是現在選手里罕見的edge起跳,直刀干凈,冰痕是細細的一條。容易出高遠度,這也是為什么她的3a總是那么的高飄遠,從冰痕到落冰,都美得讓人贊嘆?!?/br> 【edge起跳是什么?】 【直刀是什么啊,冰痕有什么問題嗎】 【不是很懂這句話,蹲技術粉】 第299章 魚腹藏刀 孫婭然這句話倒是讓人想起來了以前的一個技術科普。 叢瀾的3a太強了, 針對她的跳躍誕生的科普貼多到讓人翻都翻不完,起跳用刃這方面更是不會被忽略。 因為這個很關鍵。 花滑的a跳方式很多,每個人的起跳和落冰都是不一樣的, 有自己的習慣和風格。 但歸根究底,就三種起跳用刃。 一是edge起跳, 二是skid起跳, 三是其他。 這些在isu的技術教學網站上都有詳細說明, 且就連isu官方都認可, 第一種edge起跳是最難的, 無他,因為它就是最難。 孫婭然提到的冰痕和直刀,是辨別a跳edge還是skid的有力方式。 先說直刀和橫刀。 一般來講, edge是直刀, 也就是冰刀一直向前, 在起跳時是沒有一個橫過去的動作的, 選手在起跳那一刻冰刀是豎著的; 橫刀的話顧名思義就是起跳之前有一個把冰刀橫過來的動作。 但問題是, 3a起跳用刃時把冰刀橫過來的,不一定就是橫刀;不橫過來的,也不一定就是直刀。 故而, 判別一個3a起跳方式最精準的條件, 依然是看冰痕。 冰面有著所有謎題的解答, 不論是跳躍還是其他,所有的所有都在冰上寫著, 端看你(isu)是否愿意去辨析。 edge起跳之所以能被稱為 edge, 就是因為它的冰痕干凈到讓人無法挑剔, 只有一道薄薄細細的弧線; skid的原意就是制動剎車,這個用刃起跳的方式有一個蹬冰橫刀制動的過程, 要踩刃借力,所以自帶停頓,展現在冰痕上就是這條弧線的最前端,即起跳的瞬間點,有一個類似三角造型的寬度。 等于說,edge起跳是一條幾乎均勻的線(當然不是很均勻),skid的線是從細到寬的,頂端有一個刨冰出來的小三角。 這是兩者區別的其中之一,但已經足夠明晰了。 edge的起跳時機要早于skid,也可以理解為,在做那個剎車動作之前,叢瀾就已經起跳了,而褚曉彤等人需要再往后進行一步。 優勢也很顯然,edge不用剎車就不用停頓,它的進入速度是非??斓?,從而能夠有很好的高遠度。 這也是為什么叢瀾的a跳格外好看。 但它的缺點更是顯而易見:極難掌握。 難到什么程度呢? 迄今為止,花滑歷史上用edge起跳的單人選手屈指可數。 現在活躍于賽場的選手里,男單的話有大鵝的彼得羅夫,還有一個小國家的獨苗選手otis trollpoe——這人只在3a上擅長,其余的跳躍不說一塌糊涂,也只能說是抽得厲害,至今連四周跳都沒出。 女單會3a的本來就不多,叢瀾之外也就是莉莉婭還算可以了。 要知道,3a是男單的標配,世錦賽短節目參賽人數要是能有30個,至少28個都會3a——穩定不穩定再說,至少人家節目里敢放、落冰過。 這概率足以說明一些事情了。 同時,技術難度之外,edge起跳的選手必定有一個潛藏條件,那就是滑行技術好。 沒有靠譜的滑行,edge起跳3a無從談起。 技術粉在分析叢瀾的3a時提到過這個,都是以一副自豪的神態來說話的。 但skid起跳也可以做到高飄遠,并非它就不能完成超好看的3a了。 這個說到底還是看選手自己的能力。 【跟過技術粉的帖子,知道這點的時候我都驚呆了,女單唯一一個 edge】 【莉莉婭也會,但她的不穩定而且最近好像又把3a給丟了……】 【彤姐是skid來著,她的腳下沒有藍莓這么干凈】 【你們理解成為瀾妹是3a起跳方式里的大熊貓就行】 大熊貓??? 哦,那沒事了。 孫婭然:“叢瀾的3a之美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們總說高飄遠,什么是高飄遠?數據會說話?!?/br> 官方給數據的好處太多了,被引導了以后哪怕是來湊熱鬧的人,也會問兩句這些數據要怎么理解,有什么超絕之處,而這,也正是體現叢瀾實力的時刻。 孫婭然:“但數據沒有辦法表達出跳躍的進入滑出難度,這點我還是比較遺憾的?!?/br> 技術由數據表達,美感由藝術闡述,而這兩者的結合,就是叢瀾的花滑。 【咱就是說想過很厲害但沒想到會這么厲害】 【嘶,我已經頭皮發麻了】 【那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以后可以多一個跳躍前后的難度對比?】 孫婭然不知道大家的討論,她只是抬頭望了望kc區坐著跟教練聊天的女孩。 淺金色的板墻裝飾,kc區被繁花填充,叢瀾坐在里面就像是被花朵環繞。 她正在跟教練說著什么,臉上的笑很暢快。 搭檔輕拍了一下孫婭然,提醒轉播畫面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