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廟堂污濁,帝王昏聵,統治階級無法保持自身的清明,那么當然失去了對下民的約束力,甚至會變本加厲地去迫害下民,這樣,讀者看到的就不是下民不遜,而是朝堂不察。 換句話說,亂自上作,正是官逼民反的代名詞?!?/br> 好么,不僅繞回了官逼民反,還加了個亂自上作! 趙匡胤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太極宮。 李世民神情微沉,卻不似先前凝重,反是道:“如此說來,《水滸傳》之題旨,倒也堪稱雅正?!?/br>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的想法是探究忍與狠的原因,思考由忍到狠得轉變再引出官逼民反的主題,結果kuku把自己繞進去了,確信自己長了個狗腦子(允悲) 另外,無獎競猜,二鳳為什么會覺得《水滸傳》題旨雅正~ 1.備課思路參考gto教語文2.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醢彩洞鹚抉R諫議書》 3.視頻還是央版水滸4.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鹗@評水滸 第126章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6 ◎曹雪芹:林黛玉倒拔垂楊柳又是什么意思?◎ “晉靈公不君,則書史以戒;宋室廟堂昏,則以話本雜說垂范,以救人心。小說家而有史家筆法,確是雅正?!币恢贝寡劬}言的房玄齡認同道。 旁邊的孔穎達也接過話頭,他才高學富,曾為前代典籍作疏,也更擅長發明幽微: “先時,周代設采詩之官以明得失,人有怨謗,歌之于詩,上達天聽。仁人君子,即賴此以諷諫其君?!端疂G傳》言亂自上作,正是《詩經》風雅之意?!?/br> 以史為鑒是貞觀君臣的共識,李世民對二人的話深以為然:“當年隋室暴虐,海內沸騰,反隋之軍四起,何嘗不是因為亂自上作?” 他既嘆息又覺可戒,帝昏國亂,從古亦然。 君臣三人的談話俱是良正之言,想來傳世之書,必有補救人心之義。先時對“逼上梁山”已有所感的魏征也忍不住跟著一抒己見: “宋徽宗以小道為擅,高俅亦以小道見寵,上有無道之君,選任無道之臣,正人君子必不得寸進。正人君子不仕朝廷,jian佞大行其道,百姓必處其困。流人生,國本亂,自上而下,宋治之序已失矣?!?/br> 說罷,他斂容拱手,向著上首的君王躬身一拜。 御座上的李世民沒有立即說話,他看著面前的肱股之臣,賢明如太宗文皇帝當然聽出了臣子的意思,魏征表面說的是宋事,實則仍有向他諫言之意。 殿中諸臣,大多與他一樣經歷過隋末亂世,強大的隋朝在無道之君的手下兩世而亡,其沖擊力不亞于秦之速亡帶給漢世的驚心,所以貞觀君臣莫不以隋為戒,兼言前代史書。良史垂范,可知興替。如今后朝的詩文話本,仍在反復述說相同的題旨,而魏征不為避諱,向他直言,李世民慶幸朝中尚有如此良臣。 “魏卿?!彼质疽馕赫髅舛Y,喟然而嘆,“朕如今愈發明了汝之諫言?!?/br> 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君王正身,方能黜惡。 貞觀君臣看得出來,文人雅士對這些主題深韻的感受就更加敏感。 北宋。 蘇轍不無感喟道:“后人說兄長以詩為詞,將言志之道引入詞章,一變‘詞為小道’之說。話本雜說又在詞下矣,后朝文人卻仍以雅正相求,歸在諷諫。詩sao傳統,千載不滅矣?!?/br> 蘇軾點頭笑笑,心中卻難免沉重。那書中所寫,雖有虛構之言,可到底是未來的大宋,嘆服之余,豈可不憂? 明朝。 施耐庵聽罷水鏡的講述幾乎忍不住想擊節贊嘆。金圣嘆的名字先前就出現過,他有印象,沒想到這人不僅對林沖評得精評得準,連自己書中深意也能一一道出! “‘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司渖畹梦視猩钪?!” 他的興奮溢于言表:“古人說文章知己,千載相知,某今日也信了這句話!” 黃安。 李贄也對金圣嘆的觀點表示贊許:“水滸一百單八將俱是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蓋因宋室不競,冠履倒施,方有此禍。施耐庵作此書自有發憤之意,不可等閑觀之?!?/br> 一旁的好友耿定理驚奇地看了他一眼,竟有種松了口氣的感覺。天知道他聽到那句“亂自上作”時,心都提起來了,生怕面前這人又要說出什么君王才是德之賊也之類的話。幸好,這次沒作,不然他真的會被這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好友嚇死。 笑了笑,耿定理想起什么似的,說道:“我記得宏甫你也喜讀《水滸》,如你所言,你認為《水滸》題旨是在忠義二字?” 李贄頷首:“禮失而求諸野,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又舉‘替天行道’之旗,替天而行道統。禮法失序于廟堂,卻存跡于江湖,是而華夏血脈不斷?!端疂G》一書大有深意??!” 好友語氣平和地同自己交流讀書心得,耿定理一邊聽一邊在點頭,心說李宏甫果然是當世大才見解卓越。他默默將這番話再三玩味,卻忽然咂摸出些許不對勁來: “等等,你的意思是梁山一眾可以代表禮法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