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其他吃瓜群眾從be愛情中抽出心神來,也理著這里面的關系:“杜牧和牛黨交好,李商隱娶了李黨的女兒,兩人豈不是又對立上了嗎?” “詩寫得不對、朋友交得不對、站隊還是沒有站隊,唉……看來李商隱這輩子都不能和杜牧作朋友了?!?/br> “李商隱真是可憐,唉!” 他們已經完完全全同情上這位命途多舛、滿身落魄的詩人了。 李宅。 經過一番情緒波動的李商隱仍有些難過:“杜樊川與我當真同病相憐?!?/br> 他與杜牧雖至今未有相交,但卻深知對方不是流俗之人,他們二人皆無意于黨派之爭,可偏偏卷入其中,命運何其相似? 【所以其實,大家會發現小李杜在黨爭中都處于進退失據的狀況,兩人也不斷錯位。杜牧與牛僧孺關系匪淺,李商隱在牛李兩黨之間里外不是人,兩人哪里有交好之機?】 【杜牧雖然比李商隱多了顯赫的家世,性格風流瀟灑、放蕩不羈,很容易得罪人,所以也時常流連地方?!?/br> 【但他很有政治才能,被貶做黃州刺史時,他為政清廉,治理地方、教化土民,尊孔而設置廟學,吏治之余講學不輟,又愛人如子,以忠恕牧民。黃州的地方志上始終記載著他的德行?!?/br> 【在池州、睦州,他也能興利除弊,關心百姓,杜牧并不只是一個“贏得青樓薄幸名”的風流才子,如果在清明時局下,他或許會有更多作為?!?/br> 【只是歷史有時候真的很愛開玩笑,李商隱虛負凌云萬丈才,杜牧同樣蹉跎了一生,小李杜二人,都是黨爭的犧牲品?!?/br> “唉!” 眾人又是一聲嘆惋。 “還是個好官呢!” 他們既推崇又覺可惜,這些人沒有什么太過復雜的評判標準,只覺得杜牧詩文寫得那樣好,做官原來也做得相當不錯,原本對他流連青樓的那些輕視不滿也消散不少,反倒同情起他的遭遇來。 太極宮。 李世民臉上也露出幾分滿意的笑:“能注解兵書、獻計平虜,亦能治理地方、教化百姓,文韜武略俱是精通,朕還真是小瞧了他?!?/br> 他這么說著,轉而又有些黯然,恨恨道:“如此才學,卻困于派系相爭,不得舒展,怎不讓人痛切!” “為政之人,怕的,便是私心?!?/br> 房玄齡搖頭,猶有嘆息??粗菢拥拇筇?,他們心痛,但卻沒有辦法。 一旁的孔穎達嘆息過后仍是忍不住對杜牧的行為表示高度贊賞,他是孔子的后代,杜牧尊孔設學,延續夫子教化之風,這些舉措輕而易舉就搔到了他的癢處。 “黃州地處偏僻,民不雅馴,杜牧主政地方,興教化民,再淳風俗,使民知禮義,德延數代,無怪乎黃州百姓廣為記誦?!?/br> 魏征輕輕頷首:“百姓所求何其微,盡心力而為,便得他們真心擁戴。水能載舟,此子深知其理?!?/br> 他這么說,一雙眼卻是緊盯著上首的君王。李世民接收到他的目光沉默了一瞬,只覺這位魏諫議當真是兢兢業業,時時不忘諫君之責。 不過,魏征說得也沒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況且,先前水鏡的話,對他不是沒有觸動的。 中唐。 韓愈對杜牧更為欣賞了,時下儒道衰微,人心散佚,上崇佛理,下民效之,世風日下,王道漸衰,故而四野亂作,他一心推崇儒道,維護朝廷君威,對那些佛理玄說一向不假辭色,杜牧此舉簡直是與他不謀而合。 “好??!不愧是杜相的子孫,真有杜相之風骨!” 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詞,再次鋪紙,就欲去信杜佑,為杜牧揄揚。 北宋。 蘇轍道:“杜牧之為人雖倜儻,鋒芒畢露,然一身才學、談兵理政,未嘗馴于人。京師多傾軋,黃州偏遠卻淳樸,倒正是給了他施展的余地?!?/br> 蘇軾點頭:“僻遠之地反倒接納了他這失意游子,可見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其本質并無不同?!?/br> 蘇轍笑,終究是說道:“后來的兄長,倒是與杜樊川有幾分類似?!?/br> 蘇軾聞言也想起了水鏡里那首灑脫豪邁的赤壁詞,從京中才子,到安置犯官,當年的黃州接納了杜牧,后來的黃州也接納了他。 蘇軾笑了:“黃州是個好地方?!?/br> 與此同時,黃州百姓也個個喜笑顏開地昂起頭:“我們黃州有兩位大詩人!” 晚唐。 李宅之中寂靜無聲,王晏媄早已捂著嘴淚流滿面。李商隱幾步上前,煢煢孤孑,神情哀傷。 楚棠說得沒錯,他和杜樊川何其相似。二人同樣毀于黨爭,可杜牧到底比他幸運,黃、池、睦三州百受杜牧惠澤,為之記誦,杜牧也能于其中一展所學。只有他,只有他! “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他苦笑著念起水鏡里的詞句,一字一頓傷懷不已。 “命途,何其玩笑……” 奪他理想,又奪他愛妻。 另一邊的酒樓仍是熱鬧。 黨爭的話題太過沉重,宴上眾人不愿多言,選擇性忽略后面沉重的話題,只紛紛向杜牧祝賀:“杜兄高才,通軍事而知治道,又有一身好文采,說一聲天縱英才也不為過!” “是極是極!前事已矣,此番水鏡對你在州郡之事大家贊賞,朝廷必當愈發對杜兄刮目相待,杜兄此番入京,平步青云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