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孔穎達眼光老辣地下結論,上首的李世民微微頷首,不過他有自己的疑惑:“這楚姑娘說的科學,又是何種學說?” 孔穎達也是一愣,殿中諸臣陷入沉思:“聽其意,科學之要旨,似乎是一門求現實之真?統計學?” 有人從腦子里翻出久遠的記憶。 “統籌計算之學,倒是可以求真,”李世民敲著椅背沉吟,“但它并不冠以科學之名,難道統計學只是科學中的一種?” 啊這……貞觀群臣覺得有些頭疼了,后世的學科當真是過于龐博了。 【回到蘇軾的詞,正如開頭的“大江東去”雜以虛筆,“亂石穿空”以下三句同樣是詩人的藝術創造,如此美景,難以一一言道,所以最后蘇軾以一句“江山如畫”進行總括。 眼前江山如此壯麗,天地鐘靈的土地上又會孕育出多少人才呢?后面的“一時多少豪杰”順勢而出。結合詩詞內容來看,這兩句很明顯是什么句?】 ??? 蘇氏兄弟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什么句?” 【沒錯,是過渡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br> 蘇軾咂摸了一下:“江山如畫總括前文之景,一時多少豪杰為下闋之周公瑾蓄力,此為承上啟下,后人謂之過渡句,這也是他們閱讀理解的一種?”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蘇學士饒有興趣。 蘇轍聽完答案也笑了:“此番,該是作者親自來做閱讀理解了?!?/br> 【同時大家要注意,詞的開篇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泛寫的懷古;緊接著,由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進入具體地點,自然而然感慨“一時多少豪杰”,那么這里的“一時”便集中于三國時期,后面的“豪杰”,也是曹孫劉概而言之的。從“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將范圍進行了一個縮小?!?/br> 曹cao劉備孫權滿意點頭,對蘇軾的眼光表示了贊許:不錯,我就是豪杰。 三人都很有默契地將另外兩方忽略掉,唯有周瑜的粉絲挺直腰桿不屑一顧:豪杰又如何?你們都是周郎的陪襯! 【三國豪杰何其多?但在這個赤壁戰場,蘇軾最終選擇將目光集中到青年將領周瑜的身上,接下來就是周瑜的主場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大家讀一讀這幾句,結合注釋想一想,蘇軾筆下的周瑜是什么樣子的呢?】 “風流倜儻!” “文武雙全!” “嬌妻美眷戰功赫赫,周郎當真理想之英豪!” “周瑜不是氣量狹小嗎?還被諸葛亮氣死了,蘇軾是不是美化他了?!?/br> “讓你少聽說書多看歷史,那些都是戲本子上瞎編的!” “就是就是,周公瑾多完美一個人啊,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好帥!” …… 文人學士還沒有說話,底下的吃瓜群眾先吵作了一團。自隋唐以來,民間多有“說三分”瓦舍,言語粗糙卻頗為俚俗,故事也說得十分引人入勝,其中出場人物眾多,又頗富傳奇色彩,場面熱鬧,不知道收割了多少粉絲,市井小兒都知道魏蜀吳曹孫劉,別提多深入人心了。 蘇軾這幾句詞一出來,立刻流傳開去,周瑜的真愛粉交口稱贊,而他的黑粉則是捶胸頓足,只恨自己寫不出相匹敵的詩文和蘇軾叫板。 倒是陳壽捧著自己新寫的《三國志·吳書》篇目露疑惑:“周公瑾勇毅之士,所謂‘銜命出征,身當矢石,盡節用命,視死如歸?!瘧斒莻€豪杰,蘇軾此詞,頗有不同??!” 他沉吟著水鏡上的幾句詩文,倒覺詞里這周瑜的形象,頗似時下名士風流” 第69章 念奴嬌6 【出乎意料的,蘇軾為周瑜設計了別出心裁的出場方式。根據陳壽在《三國志》里的記載,周瑜應該是一個視死如歸的武將。在我們的印象里呢,周瑜應該是一個氣量狹小的人?!?/br> 還來不及為自己出場感到高興的陳壽:???什么玩意兒? 剛剛還笑得溫雅的周瑜差點一口氣沒跟上來,不可置信地看向自家妻子小喬:“她……她剛剛說什么?” 誰氣量狹??? 小喬抬眸和他對視,臉上同樣是驚疑不定。怎么,這水鏡原來不是夸周郎的? 另一邊。 “周公瑾?氣量狹???”孫權覺得自己要不認識氣量狹小這幾個字了。 劉備也是驚疑不定:“周公瑾文韜武略,是萬人之英,胸襟廣闊,怎的被人說心胸狹小了?” 三國眾人覺得自己的三觀有點裂,然而這還沒完,楚棠接下來說的話才讓他們大跌眼鏡。 【他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故意刁難諸葛亮,讓對方十天造出十萬支箭,時不時暗戳戳給諸葛亮使絆子,最后還被諸葛亮氣得吐血而亡?!?/br> 周瑜諸葛亮本人:??? 諸時空其他老祖宗們:??? 聽起來怎么覺得有點奇怪呢? 茶樓雅間。 三蘇難得有些發懵:“楚姑娘,在說什么啊……”她真的讀了史書嗎? 諸時空陷入了沉思,不同于這些人的集體呆滯,民間小兒卻是拍著手歡呼:“她講的和戲里演的一樣!” 明朝。 越聽越覺得耳熟的羅貫中有些坐立難安了:這這這……這講的怎么和他寫的演義那么像,不會又要說到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