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對視一眼,武元衡率先拱手道:“陛下,白校書亦是一片赤心為民,他對國事直言不諱,正說明他對陛下忠心耿耿??!” 李純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道:“水鏡中說,你二人有詩人唱和之誼?” 武元衡的心一緊,神色愈發謹慎:“臣與白校書相交,只在詩文。白校書以詩作諷,上承詩教遺風,其意是為佐陛下成為西周文、武那樣的圣王;臣主削藩,亦為陛下計,為大唐江山計,此意,惟愿陛下聽之?!?/br> 一番話說得言辭切切,李純審視著面前的臣子,他對武元衡尚是信任,真正惱怒的是白居易不管不顧的詩文利筆。 眉色微斂,他揮了揮手:“免禮吧?!眳s是并沒有表明對白居易的態度。武元衡心中思量,猶欲進言,被一旁的裴度拉了拉衣袖。 切勿cao之過急,觸怒陛下。 小院里。 白行簡怔怔無言,良久才回過神來,忽然對著自家兄長拱手一禮。 “誒,知退,你這是做什么?!”白居易慌忙拉住他。 白行簡正色道:“兄長赤心,弟實在感佩?!?/br> 白居易擺擺手:“我等讀圣賢書,便承兼善之志,言我等所當言,但求問心無愧罷了。大唐有煌煌太宗之業,又有永徽、開元之盛,而今寥落,我每思之,未嘗不痛心。以詩代言,將民困上達天聽,期大唐能重振偉業,便是我所能做的了?!?/br> “我知兄長倡樂府之志,只是仕途難料,”他眼帶擔憂,“兄長所行,并非坦途?!?/br> 白居易聞言倏然沉默,是啊,在楚棠所見的史書里,他不是已然因言遭貶,最后淚濕青衫了么? 咸陽。 嬴政暗自沉思楚棠所說的政體優越性,僅僅遠低于他國的學習之資,足以構成所謂的優越性么?他心下微沉,直覺告訴他,這個答案他還是不知道的好” 第59章 琵琶行9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時代的變化往往會影響文學風格,白居易之形成重寫實、尚通俗的詩風,固然有自己的審美追求,也和社會風氣密不可分。 安史之亂后,唐朝衰弊,社會矛盾進一步尖銳,故而諷喻之篇漸多,白居易是寫實派的集大成者,但他也有諸多前輩同人,比如顧況、元結,再比如前面提到的杜甫的粉絲張籍?!?/br> 被點到名字的人紛紛抬頭,想借后世一眼,看自己的模樣。 【元結,天寶十二年中進士,曾招募義兵抗擊史思明的叛軍,保全十五城?!?/br> 尚未參加科考的元結一愣:???!我有這么厲害?! 未央宮。 劉徹聽到這戰績有點麻,聽意思元結是個文人吧?你們唐朝的文人這么猛的嗎?! 太極宮。 李世民聞言也是面色稍霽,雖然有昏君jian臣,但他的大唐還有杜甫、李白、白居易那樣的文人,有郭子儀那樣的將軍,有裴度、元結那樣的臣子,這是大唐的幸事,也是百姓的幸事。 但是……想到這么好的人才卻不被當位者珍惜,李世民禁不住又是恨恨,很好,又想罵孽孫了。 唐朝。 唐肅宗李亨敲了敲桌面,天寶十二年,他父皇的進士,沒關系,現在這個人才歸他了。他沖侍臣招招手:“去,讓人查查,這個元結是何方人士?!?/br> 安祿山和史思明是沒有機會反了,元結這樣上了史書的名臣確實不能錯過。由于水鏡的反復鞭尸,被臣子和底下的萬民盯著,李亨現在還算兢兢業業。 【元結有一本集子,叫《篋中集》,集中多有諷喻之作,主張詩歌要“能濟世勸俗,補闕拾遺”、“上感于上,下化于下”,是新樂府運動的先聲了。代表作有《舂陵行》、《賊退示官吏》,杜甫很欣賞?!?/br> 青年元結昂首挺胸,精神煥發,那可是杜甫誒!和李白齊名的杜甫,詩圣誒!他喜形于色:“詩圣夸我的詩寫得好!” 一旁的家人們也個個面上有光,經過水鏡的宣揚,李杜二人的名聲現在在大唐簡直如日中天,元結后來的詩作能得到杜甫的肯定,簡直是上了塊金字招牌。 終南山。 杜甫微笑:“元結有守城抗敵之才,亦能關懷民瘼以詩直言,觀其意,二詩應為不忘民情之作,可惜此時不能一讀?!?/br> 李白聽了元結的事跡也覺欣賞,聞言便道:“詩未能讀,人卻可相交,我等不如作詩一寄如何?” 杜甫當即同意:“就依太白兄所言!” 激動的元結還不知道,很快,他就能從天下人口中聽到詩仙詩圣雙雙為他作的詩。 中唐。 白居易同樣一頷首,對弟弟道:“元次山詩多寫民情疾苦,意氣超拔,讀他之詩,我確實所獲良多?!?/br> “若我不曾記錯,元次山與微之似是同宗?”白行簡也讀過元結的集子。 白居易笑了:“確是同宗?!?/br> 究詩來看,元稹與自己投契相交,于新樂府一道探討頗多,水鏡,應該也會提到微之的吧? 【張籍,是韓愈的大弟子,作有《野老歌》、《征婦怨》;與他齊名的,王建,也寫過《田家行》,他們兩人的詩作被稱為“張王樂府?!薄?/br> 張籍朗聲大笑,誰說吃杜詩無用的?沒有杜詩的靈秀,他能寫出傳世之作嗎?張籍精神大振,當即又燒了一沓杜甫詩文,一邊吟誦一邊拌著蜂蜜大口地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