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他想起上一次看到的童子誦讀杜詩的視頻,后知后覺地想到一個問題:后世的教育推行范圍,到底有多廣? 【因為心中悠閑,所以可以聽到桂花飄落的聲音,這種閑適我們顯然是無法體味的,王維修禪,頗有佛性,個人感覺他這是應該是進入了一種禪定的狀態。 “桂花落”,既照應了前面的“人閑”,又照應了后面的“夜靜”,因為只有心中閑適,四野寂靜,才能聽到桂花飄落的極微弱的聲音。 郁達夫沒有聽到桂子落,卻能于清晨踏上槐蕊落成的毯,一點點感受著腳下的觸感,院中樹下,仿佛只有他一個人。人閑踏槐蕊,日靜庭院空。和王維的詩境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了。如果可以的話,郁達夫和王維應該會聊得很投機吧!】 王維輕輕地笑了,看著水鏡里的文句輕聲應道:“我亦很是期待?!?/br> 詩文不同,但情志相似,足可引為知交。 旁邊的裴迪:好吧,希望你能不要勸他學佛。 【閑適處不止在此,既有觸感,又有眼見。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細紋,讓人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br> 看得出來,郁達夫真的很閑了,連掃帚留下的細紋都能觀察到。細膩、清閑、落寞,他從意識寫到了潛意識,最后遙想到古人“一葉而知天下秋”的深沉。他從這秋槐落蕊里體味到了什么呢?“無邊落木蕭蕭下”,“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深沉里,或許暗含著對生命衰亡的思考。細細的條紋,孤獨、落寞、而又傷感,但郁達夫卻懷著賞玩的心態,將悲涼衰敗,甚至死亡,當作美來表現?!?/br> 輞川。 剛剛還很期待并暢想著與郁達夫做朋友的王維忽然住腦了,把死亡當作美來表現,他頗覺訝然:“靜觀味閑,郁達夫味出的卻隱有衰颯死氣,聽起來竟是有末世之音?!?/br> 他直覺有些不祥,哪怕郁達夫表現出來的筆觸,美極了。 未央宮。 劉徹輕嘖了一聲:“過于蕭瑟,朕不喜歡?!?/br> 大一統帝國的君王,有的是無盡的雄心壯志,他實在無法與這種審美趣味共鳴。 【再看第五段,寒蟬秋聲。蟬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傳統意象,文人描寫無算,有三首詩非常出名,被稱作“詠蟬三絕”,都是唐代的?!?/br> 又是唐代?!你們唐朝是不是塞錢了???其他朝代的人有些不服。 “大漢的文人也不少啊?!边@是日常檸檬的漢武帝。 “魏晉風流何其多?三曹、七子,嵇阮潘陸,怎么后世人只寫大唐?”這是主要想為曹子建抱不平的謝靈運。 趙佶邊欣賞自己的新作邊面帶不滿:“是大宋不夠優待文士嗎?是朕的書畫不夠好嗎?怎么水鏡只提前唐?” 而再次被提起的唐朝人則紛紛抬頭挺胸,不約而同地露出了驕傲的笑容:大唐,就是這么文德鼎盛! 【這三首詩分別是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和李商隱的《蟬》,名字都非常簡單粗暴,一起看一下。 虞世南是唐太宗時期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史書記載,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是性情剛烈,直言敢諫,還挺反差萌的,小小的身體,大大的力量?!?/br> 虞世南:???我勸你這個小女子莊重一點。 太極宮。 李世民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笑出了聲:“朕從來沒想過會有人這樣說虞卿,楚棠這后輩,當真是促狹極了?!?/br> 長孫皇后看著這些時日以來難得笑得這樣開懷的丈夫,也是微微彎唇。虞世南剛直敢諫,她也是早就知道的,能同魏征一起把唐皇陛下諫到回內殿生悶氣,可不是“小小的身體,大大的力量嗎”? 長孫皇后覺得楚棠說得對。 【有一說一,臣子敢諫,二鳳也聽得進去,除了虞世南,還有大名鼎鼎的嘴炮達人魏征?!?/br> 跟著躺槍的魏征:……直言勸諫,臣子本色,怎么了! 奉天殿。 朱元璋饒有興趣:“這個炮是火炮吧?嘴炮達人,是說魏征說話像開炮似的?” 想起史書上記載的軼聞,老朱腦補了一下魏征滔滔不絕地向李世民“開炮”的樣子,沒忍住就樂了。 這個諢名咱喜歡! 并不知道自己被朱八八取笑了的太宗陛下想起魏征和虞世南一左一右勸諫自己的樣子,仿佛覺得額角又開始抽痛起來了。 魏、虞二卿好是好,但真的,誰聽誰知道。 【虞世南的《蟬》是唐代最早的一首詠蟬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按咕q”,是帽帶下的冠纓,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類似;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生性高潔,而棲于梧桐之上,就更見清華俊朗了。 因為居于高樹,所以蟬聲能傳得很遠,而不是借重了秋風的力量。很明顯這是在托物言志,以蟬自況,表明自己內在品格的高潔。 聯想到唐太宗經??渌摹拔褰^”,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虞世南寫出這樣的句子也不為過了。他最后上謚文懿,被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配葬昭陵,也算是封建時代臣子的巔峰了?!?/br> 猶自不郁的虞世南聞言愣了愣,仿佛還有些不可置信。文為才學,懿為品德,這已是難得的美謚,陛下竟還允他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