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王朝飄搖,杜甫的命運亦是蹭蹬。流徙輾轉的杜甫,就像此時兀自沉浮大唐。后來杜甫也想重入長安,但沉疴未起,性命憂危,只好暫居夔州養病。 萬里悲秋,可能悲的不只是秋,他的人生與大唐的國運,也走到秋天了?!?/br> 中唐。 白居易不暇感嘆,面色染上幾分凝重:“楚姑娘的意思是,大唐中興無望?” 元稹同樣變了臉色:“當今陛下并非昏聵,只是楚姑娘所說,藩鎮、宦官、黨爭,軍鎮長官擁兵自重,宦官蒙蔽圣聽,黨爭互相伐異,竟是個個都能看得苗頭,形勢不容樂觀?!?/br> 兩人一齊沉默了下來,他們是朝官,讀圣賢書,食君祿就要擔君事,哪怕中興無望,也總要竭盡所能。 晚唐。 李商隱悵望著樂游原上的清秋景,日近黃昏,夕陽無限好。他自己就是黨爭的受害者,朝堂洶涌,軍鎮自重,宦官干政,大唐,當真到了日薄西山之時?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論?!倍鸥Φ囊簧?,正是大唐王朝的縮影。他從盛唐走來,看過開元全盛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大唐的底氣,盛唐最為天才的詩人之一與他的國家一起凌駕于整個封建王朝之上,豪情萬丈。 而后,他在蹭蹬間發現繁華之下的瘡痍,干戈起,盛世傾,詩人怨。詩以言志,杜甫寫的是自己的感受,寫的是眼見的黎民血淚,也是這個時代。 什么叫詩史?我們將杜甫與大唐等而觀之,他的命運與家國興衰緊緊相連,意氣風發是盛唐,顛沛流離,是國運漸衰。他的詩、他的一生,恰是半個大唐的盛衰史?!?/br> 北宋。 歐陽修遍觀全書,又與眾賢士修撰唐五代史此時他對楚棠的講述感受頗深: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杜工部安史亂后所作,真有怨怒之聲?!?/br> 一齊修史的宋祁也不無感嘆地點頭:“杜工部離開夔州之后,先后流于荊、湘之地,有‘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之句,唐代雖有憲宗中興,卻畢竟無法再望貞觀、開元,其勢若此,盛衰翻覆,詩中可見。杜詩之史筆,由此可見?!?/br> 洛陽。 青年杜甫心中惆悵不已:“大唐如今繁盛至此,若不是有水鏡這等機緣,誰又能料得到將來呢?” 李白同樣悲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由盛轉衰,原來只在一夕之間。我之早亡,竟可算得上是天幸了?!?/br> 他一笑,眼中不無諷刺。 杜甫忽然站起身,神情中透著堅定:“我要入長安?!?/br> 李白頗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杜甫抿抿唇,臉上是青年人特有的執拗: “國家之危近在眼前,若陛下圣明,聽得水鏡示警,誅jian佞而勉政事,我自當求仕進而盡綿??;若……陛下仍舊不察,那邊便用我的詩筆,罵權jian,書民困!” “好!”李白大笑起來,“好一個杜子美!我與你同去!” “太白兄你……”杜甫有些意外。 李白輕輕一笑:“李白是大唐的李白,不該只染盛唐之光修身,而不為盛唐平天下。危時已窺,正當為國事起、為蒼生起?!?/br> “說得好!”杜甫朗聲一笑,“你我二人同去!” 【杜甫與李白,是大唐最耀眼的雙子星。李白為自己給出的自畫像,是一只大鵬?!按簌i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钡湃f里風鵬正舉,青天大道猶不得出。 所以他又哀嘆: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杜甫給自己的自畫像,則是一只沙鷗——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極大與極小兩種意象,或許折射出兩位詩人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時代印記。 但大鵬困折,沙鷗飄零,兩位天才詩人最終都沒有實現最初的理想。從《望岳》道《登高》,從24歲到56歲,從盛唐到亂世,到底需要走多久? 大歷二年,杜甫出峽,但未來該去哪里,他也不知道。他有的,只是江上一葉孤舟。晚年漂泊,凍餒難言。 大歷五年,冬。老病交加的杜甫在那葉孤舟上溘然病逝。他沒有去到長安,也沒有回到家鄉。沙鷗零落于天地,而大唐,也像這葉孤舟,在歷史的長河上浮沉飄搖?!?/br> 初唐。 聽完自家孫子的一生的杜審言捂著眼睛落淚。他尚在壯年,大唐也僅傳二四,可他卻在水鏡上看到了自己孫子的漂泊孤苦、凍餒病逝,看到了大唐由煌煌盛世走向衰薄。 為什么兩首詩的風格會相差這樣大呢?是因為孫兒余下半生,全是血淚;因為大唐余下年歲,動蕩不已。 “我寧愿孫兒不做這個詩圣,不寫詩史??!” 他想起楚棠之前念的一句詩,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丘山??扇绻梢?,屈原寧愿不要這辭賦高懸,也不愿見得楚都傾頹。他也寧愿自家孫兒,永遠是裘馬輕狂的五陵年少。 夔州。 家人伏在他的肩頭哀哀地抽噎,杜甫枯瘦的手輕輕拍著他們的肩膀,似是安慰,又似是倉惶。從青年到老年,從盛世到衰退,他眼看著時光流逝,自己卻無所作為;眼看著國運傾頹,自己卻不能濟世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