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水鏡啊水鏡,你可害苦我了! 【不過安祿山對李林甫到底有幾分忌憚,對他言聽計從。后來楊國忠使了些手段排擠掉李林甫,自己當上宰相,就沒有這么高的手段了。安祿山覺得他就是個小人,根本不帶怕的,兩人互相看不順眼?!?/br> 聽到這里的李林甫冷哼一聲:“楊國忠,流氓小人,也配登上相位?!?/br> 同樣被軟禁的楊國忠聽到自己最后真的扳倒李林甫,當上宰相的消息心中就是一喜。他早就看李林甫不順眼了,等自己當上宰相,一定要給李林甫點顏色看看。但很快他就高興不起來了,水鏡一出,別說當宰相了,他的小命還能不能保住都難說。 【楊國忠對內把李林甫的骯臟手段學了個十成十,并發揚光大。比如說,關中發生了水旱災害,朝廷該賑災吧。楊國忠對李隆基說沒事沒事,都是小問題,沒有影響收成,陛下您安心玩著吧!李隆基一聽,那敢情好,就沒有管了。于是關中百姓又送了,民怨沸騰?!?/br> 咸陽。 嬴政抿唇,不做評價。 太蠢了!套用楚棠之前說過的話,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劉徹一攤手,確信了,李隆基真的是昏了頭。 太極宮。 李世民的胸口不斷起伏:“荒唐!荒唐!”李隆基,他的腦子被狗吃掉了嗎?! 【但楊國忠說中了一件事,安祿山要謀反。但李隆基沒信,等到范陽起兵的消息傳來,李隆基第一反應是有人造謠。后來叛軍長驅直入,渡過黃河攻占洛陽,窺伺長安。 本來長安也不會失守,郭子儀、李光弼兩路大軍連克河北十幾個郡,截斷了叛軍的后路。大將哥舒翰據守潼關,等待時機。到時候大軍集結,幾面夾擊,叛軍直接玩完。 但楊國忠擔心哥舒翰打勝仗回來自己相位不保,于是跟唐玄宗說通關外的叛軍不堪一擊,玄宗一聽,接二連二派人催哥舒翰出關迎敵。哥舒翰知道出關必敗,但君命難違,只好痛哭一場,帶兵出關,正中叛軍的埋伏,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br> 李世民啪地一聲,重重地將拳頭捶在桌案上,周身怒氣四溢。堂下的大臣心里一凜,紛紛拱手相權: “陛下息怒啊,可別氣壞了身子?!?/br> 一旁的長孫皇后也是抓住他的手勸慰:“是啊二哥,你在這里生氣,也不能改變分毫。水鏡既然是投放到歷朝歷代,想來那玄宗朝也能看到,說不定一切還未發生呢!” 李世民以手掩面,不覺哭了出來:“良將守國,jian佞進讒,天子獻關。李隆基怎么對得起浴血的將士,怎么對得起大唐的百姓?!” 兩次聽到功敗垂成的郭子儀虎目圓睜,眼中幾欲噴火:“楊國忠,可恨!” 哥舒翰亦是氣得一刀削下桌角:“賊子當誅!” 他們不敢罵那昏聵的君主,只好罵進讒言的jian臣,可心中到底是生出了幾分怨懟。 何曾想,大好形勢,竟是被君王親自斷送。 【潼關失守,長安危急,李隆基倉皇入蜀,所以才有后來杜甫詩中的一切。大家會發現,在杜甫經歷中年危機的時候,大唐,也在經歷一場中年危機。詩人的命運,沉浮于時代。 他九死一生奔赴鳳翔,拜見新君,帶著大唐隆興之愿,軍民浴血,換得其后危局稍解,而朝堂后宮,唐肅宗的寵妃已然勾結宦官,密謀除掉良臣,還攛掇著肅宗賜死自己的兒子。哦,唐肅宗還罷過郭子儀的兵權。 前朝后宮鬧成一團,可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國家尚在危機之中,廟堂之上卻猶自勾心斗角,不顧家國百姓,這就是君王?!?/br> 楚棠最后一句話諷刺意味十足,可是秦皇漢武等人卻沒有一點生氣。唐朝兩個皇帝的cao作實在太秀下限了,李隆基堂堂天子,輕信jian小誤判形勢;唐肅宗亂世登基,不思光復,反倒任由寵妃宦官為非作歹,讓救時之將寒心。 李世民的胸口劇烈起伏:“繼位之君如此,大唐何往……” 明朝。 朱元璋面露嫌棄:“國家尚在飄搖,這群人卻只知道爭權奪利勾心斗角,叛軍鐵蹄下的百姓除了杜工部又有幾個人看到?” 他逮著機會教育兒子:“這李隆基開門揖盜,唐肅宗寵幸宦官,任由張皇后把持朝政,安史之亂不僅讓唐朝形勢急轉直下,還帶出此后上百年疽癰,你們要吸取教訓,不能做出這樣的荒唐事,要不然老子削死你們!” 說完他還意味深長地看了朱棣一眼,既然水鏡說朱棣會當皇帝,朱元璋雖然不爽,但還是勉為其難地教導了一番。 朱棣被這一眼看得哪還敢說話,乖乖跟著自家大哥行禮:“兒子記住了?!?/br> 洛陽。 杜甫表情怔怔:“怎會如此……” 他一直以為是安史叛軍有多厲害,才使朝廷軍隊久攻不下,可聽水鏡說來,哪里是叛軍厲害,分明是朝廷昏聵,自毀長城! 夔州。 老年杜甫老淚縱橫,當年熟知的種種再一次被抖落出,他的心備受煎熬。這些年漂泊所見的黎民苦又歷歷浮現在眼前,廟堂之上明爭暗斗,四野百姓水深火熱: “何時重見圣明君……” 【后來安史之亂平定,但國家已經元氣大傷,后來雖然又續了一百多年的命,但具體情況,大家在歷史書上也看過。藩鎮、宦官、黨爭,盛世之期,再難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