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他這一番話說得李世民心情激蕩,正值壯年的太宗陛下目光灼灼:“孔大人所言甚是,這是朕的價值,也是天下人的追求!” 長安院落。 李白忍不住站起身來,他的追求,他的理想,后世人真的讀懂了! 成都,浣花草堂。 老年的杜甫雙手輕顫,他想起李白昔年的詩,人人皆說他是天上的仙,可曾看到他在塵世的輾轉追求? 詩仙心上,亦有蒼生;理想抱負,俱是黎元。 他想起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蹦鞘亲约罕Фㄒ簧脑竿?,可如今,這番價值還能實現嗎? 北宋。 王安石目光堅定:他讀圣賢書,食君王祿,便要將自己的所能發揮到極致——變法,強宋。 雖千萬人,吾往矣! 南宋。 陸游目露哀傷,壯志難成,浮萍無依,又負表妹深情,他這一生,何曾圓滿? 當然,水鏡之下,更多的百姓卻是露出了似懂非懂的表情:原來這五個層次,便是他們一生所求嗎?微末如他們,也會有個人價值,也能實現么? 來自后世的理論在諸天萬朝人心中掀起微瀾,水鏡里的楚棠還在繼續。 【那么要怎樣實現這個抱負呢?他需要做帝王師,或者成為帝王身邊的肱股之臣,他得是管仲,是蘇秦張儀,是張良蕭何,是房玄齡杜如晦……他要參與政治。 但很顯然,一個翰林供奉,尤其是玄宗朝的翰林供奉,是沒辦法參與政治的,皇帝一般也不會向他問政。 慢慢地,李白自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無論他離皇帝多近,無論皇帝對他如何榮寵,他也只是個文學侍從而已。 之前我們說司馬相如是漢武帝的御用文人,但他被封為郎官,后來替武帝出使西南夷,寫下《難蜀父老》,說服當地少數民族與漢廷合作,為西南邊陲的穩定與開發作出了不少貢獻,司馬相如是能夠參與到國家大事中去的?!?/br> 漢初。 劉邦眼睛一瞇:“子房和蕭何,那是乃公手下的大才!” 未央宮。 主位的劉徹心情頗好地露出一個笑臉,蜀郡的事司馬相如處理得確實是漂亮,當地穩定,西南夷歸附,既揚了漢廷聲威,又彰顯德化。司馬相如是蜀郡人,確實更適合處理那邊的事物。 漢武帝隔空鄙視了一把唐玄宗,哼,朕才不會埋沒才士。 隨后,他又滿意地看了司馬相如一眼,笑得滿面溫和:“看來朕需要給你多派點事務了?!?/br> 猛然被兩個大禮包砸中的司馬相如一愣,隨后立即拜下:“臣謝過陛下信任,必將竭盡所能,不負陛下重托!” 太極宮。 李世民看著殿中的臣子也是心情頗好,明君賢臣,方是興盛之兆。 【這里其實就有一個矛盾,像蒙曼老師說的,李白以國士自許,唐玄宗卻以文士待之,這二者之間是不可調和的。長此以往,李白自然落寞萬分。 入京第二年,李白在院落里自酌自飲,或許是酒意使然,又或許是心中郁結,他乘興寫下了又一首名篇——《月下獨酌》?!?/br> 曹cao眼睛微瞪:“他怎么還有?!” 這李白怎么有那么多傳世名篇??! 謝靈運望著水鏡,見識過《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惝恍,又見識過《蜀道難》的奇崛,這首詩,又會有怎樣的驚人之想呢? 水鏡上出現一排排文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br> 劉宋。 謝靈運發現自己錯了,他以為李白的詩總是奇崛闊大,可沒想到,那人也有這樣的清麗至情之筆。透過文字,他仿佛看到了幾百年后的長安城中,白衣的詩人舉杯邀明月與自己的影子共飲,且歌且舞,如謫仙瀟灑,又似失意的人落寞。 劉宋代晉,他在新朝多有難行,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豈止是百代之下的李白?謝靈運舉杯,與那個遙遠時空里的詩人對飲,就像看見另一個自己。 齊地。 杜甫低頭輕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迫?,卻實為一人,李太白在長安,孤獨??!” 他隔著煙樹眺望長安城,心中慢慢做下一個決定——他要去長安,訪李白! 【李白孤獨嗎?他是孤獨的,盡管此時他正處在人生最風光的時刻,他卻仍舊感受到一種莫大的孤獨。 白天,他可以出入宮禁,結交王侯,可在夜色下,他只有一個人,與他相伴的除了天上的明月,就剩自己的影子。 他又想要乘風歸去了?!?/br> 北宋。 蘇軾深以為然:“玄宗即不肯重用他,他的性子必然為jian饞小人所嫉,看似鮮花著錦門庭鼎沸,實則并無一個知交,李太白此時,想必已經生出辭官之心了?!?/br> 蘇轍道:“太白性情卻是有些不合時宜,然則如果他當真有現實的考慮,他的逸興便無法遄飛?!?/br> “子由說得是,太白若和光同塵,我等便沒有好詩了?!?/br> 【李白的生命中始終都在追求進退之間的自由,進可立足朝堂,一展抱負;退可以寄情山水,酒月為伴?;蛟S,我們可以用蘇軾的一句詞來概括這種狀態: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