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大家讀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些時候作者是不會直接表露情感的,需要大家在字里行間自行揣測。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的情緒就藏在景物,或者說得準確點,意象之中,抓住意象,明晰意境,就可以進一步體味情感?!?/br> 李白眼睛亮了亮:“一切景語皆情語,不知是哪位論家的見解,實在精辟?!?/br> 賀知章也贊許地點了點頭:“圣人立象以盡意,象即心中之物。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刹痪褪且磺芯罢Z皆情語么?以情觀景,以景亦可觀情?!?/br> 他突然停了下來,看著對面的人欲言又止。李白心下疑惑:“怎么了?” 賀知章搖了搖頭:“如前所說,你并未游覽過天姥山,卻描繪出這樣的陰森景象,恐怕是心中有所郁結?!?/br> 至于為什么郁結,兩人心里都明白,水鏡一開始就說了,李白是被賜金放還。 氣氛一時添了幾分凝重,好在水鏡繼續講了起來。 【回到第二段。根據這個展開,接下來應該就是要鬧鬼了吧?但白哥要說nonono,你想得太簡單了?!?/br>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辈皇囚[鬼,是鬧神仙了!】 咸陽。 嬴政呼吸都急促起來了,李太白真在天姥山見到神仙了! 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水鏡上的詩句,那一個個文字仿佛活起來了——閃電撕開黑沉沉的云靄,一聲驚雷劈下,山峰都像是被震塌了似的,仙府的石門轟的一聲從中間打開,雖然天色昏暗看不真切,卻能見到那金銀白玉鑄成的神仙洞府,衣袂翩飛的仙人紛紛于空中御風而下,仿佛要把李白接回天上…… 是了,楚棠說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這一定是天上的同僚來接他了。天姥山,說不定真的是可以通神的地方! 嬴政完全沉浸在詩里描繪的光怪陸離的景象之中,飄飄然似有乘風之感。 未央宮。 劉徹也被李白的詩勾起了游仙之思,司馬相如曾經給他寫了一篇《大人賦》,詩里寫中州大人駕云乘龍遨游仙界,文采靡麗而又繁復,對仙境的描繪也令人神往??赡琴x里的“大人”畢竟縹緲,李太白這是親眼看到神仙了??! 劉徹心頭火熱,恨不得自己也能像李白那樣一夜飛度鏡湖月,在天姥山上等待神仙相迎。 李白是太白金星轉世,朕為天子,當年周穆王都能訪得西王母,難道朕還比不上周穆王不成?只要到了天姥山,仙人也一定會使鸞車來迎朕! 【在一片陰森恐怖的氛圍中,忽然一聲炸響,山崩地裂,洞天仙境打開,一幅奇異而璀璨的景象出現在了李白眼前,光芒萬丈。那是以云霓為衣、以風為馬的仙人翩然而下,猛虎鼓瑟,鸞鳥拉車,似是欲要迎接謫仙人回轉。 大家看前面的幾個短句,文字精悍、節奏急湊,崩、摧、訇既有視覺,又有聽覺,在感官的交錯中編制出一連串富有動感的畫面。同時,在這樣浩蕩的聲勢里,我們也可以腦補到,親眼目睹這一切李白會是何種神情?!?/br> 曹cao隔了幾息才回過神來,輕嘆道:“若是我在夢中見到這般奇景,必然驚愕恍惚,訥訥不能言?!?/br> 唐朝。 李世民將自己代入了一下李白,也不自覺驚嘆道:“這李太白果然是神仙中人,做個夢都這樣驚天動地,要是他后面不被吵醒就好了,朕看看他是不是真要被神仙接回天上?!?/br> 他還記得水鏡之前放出過全詩,這幾句后面就是“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了。想到這里,李世民不由得也為李白感到遺憾。 【驚愕的李白循著動靜看去,便是洞天仙境,恍惚迷人眼。 紛紛,形容云中的神仙很多,這兩個字又和后面的列、麻形成照應。 回過頭去再看開頭那句“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崩畎自揪褪潜辉饺说膫髡f勾動游興,才有這一番夢游,最后的結果也沒讓他失望,人家登山只是聽到了仙人的歌聲,他卻是親眼看到了數不勝數的神仙出現在自己面前。 可能這就是一種仙緣吧!】 最后一句惹得賀知章心頭一樂,眉頭動了動,笑道:“你有仙緣,老夫和你做忘年交,少不得也要沾點仙氣,屆時老夫歸鄉,便在鏡湖等仙人相迎咯?!?/br> 李白知道他是在開玩笑,便也笑道:“賀監擁鏡湖一角,也是尋幽訪勝的好去處,不如讓白同行,也免得我還要在夢中游覽,霧里看花,水中觀月,總不夠盡興?!?/br> 賀知章哈哈大笑起來,不見絲毫老態:“好,有你這個謫仙人同游,說不定老夫也能一睹仙境神人,再癡活幾度春秋??!” 劉徹被這一句“仙緣”奪了心神,他的紅眼病又犯了。 怎么李白就不是他們大漢的詩人呢?司馬相如的《大人賦》雖然也作得好,但相比起來,卻沒有李白的酣暢。而且,最重要的是,司馬相如沒有仙緣??! 劉徹忽然覺得不平衡了,大漢的飛燕比不上唐朝的貴妃,大漢的司馬相如也比不上唐朝的李白,哦對了,唐朝還被后人稱作盛世。 突然覺得朕這個皇帝做得好失敗。 豬豬陛下一臉郁悶,只覺哪哪都氣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