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程頤手撐桌案,眼光灼灼地對面前的程顥說道:“兄長,我想把書稿再好生修一修?!?/br> “你的意思是?”程顥看向他。 程頤斬釘截鐵:“沒錯,重修書稿,把我之意原原本本寫清楚,告誡那些偽士偽儒不可隨意曲解,我要讓大家清清楚楚知道我之本意!” “好!”程顥拊掌高聲,“以意逆志雖是圣人法門,卻也不是給無能之輩濫用的。我等自來詳解,免被他人曲附?!?/br> 鵝湖。 朱熹下定決心要向更多人講學,他要明明白白告訴世人,他欲存的是公理,滅的是私欲。他之心血,歷代圣人之言,豈能淪為縛民之鎖,貽害數代? 明朝。 聽完許久未回過神來的耿定理終于要找回自己的聲音,沖著李贄有些恍惚地笑:“難怪你總有驚世之語,原來不是你大膽,而是早領悟仙機??!” “耿兄說笑了?!?/br> 李贄搖搖頭,他也不曾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后世記誦,并冠以“反封建”之名,他只是不喜歡那些理學家空談心性虛偽至極,哪知不經意間已探得歷史窠臼。 耿定理卻不肯輕易言罷,自己的好友名傳后世,他豈不與有榮焉?一把抓住人的手,他道: “宏甫兄可得好好與我講講,還有那書,也別叫什么焚書了,應該叫啟智之書!” 李贄被激動的好友鬧得哭笑不得,卻也知對方只是心潮澎湃,他此時亦是激動難平,比名留后世更讓他欣喜的,是他那些驚世駭俗的思想原來在當時后世俱有知音,他走上的,原是一條正確之路。 年輕的李贄目露喜色:“不叫焚書,這書不該焚!只是楚姑娘說我等仍難逃局限性,我一時難知就里,欲閉門將楚姑娘數次所講再通讀一番,比對思量,耿兄你……” 話還沒說完便被打斷:“楚姑娘講的我也記著,我與你同看!” 李贄灑然一笑:“好!” 明中后期,正是此時。他們的一言一行,與這個時代聯系在一起。 與此同時,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人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與李贄有一種心態,理學既錯,正該他們來糾偏,這亦是他們的歷史使命。 諸天萬朝都動了起來,連最尋常的百姓也模模糊糊有了意識,他們或許不懂天下大事,也不懂許多大道理,但他們的眼睛能看,耳朵能聽,孰是孰非,各人心中都有一桿秤,事實總是勝于雄辯的。 后世的種種如蝴蝶扇動翅膀,漸漸在各朝掀起或緩或急的風潮。 慢慢地,許多人開始慶幸選擇繼續觀看水鏡了。 他們想的沒錯,楚棠是個好后輩,水鏡后面的仙人也是好仙人,說不定仙人們正是看到了后來華夏的災難,才垂下水鏡來幫助他們呢? 一時之間,水鏡祥瑞之說甚囂塵上,先前還有頑固派們瘋癲大罵,可人們只作不理。 水鏡的內容變成了一桿標尺,它懸掛在所有有良知的人的心里,提醒他們眼下所走的每一步都關乎后世。漸漸地,連廟堂上的帝王都有所警醒,畢竟歷史罪人這頂帽子,誰也不想擔上。 華夏先民,或許總有知恥后勇的堅韌。 大地春回,年節將至,欣欣之生。 水鏡仍高懸在萬代時空,說些古今課文,前后之思,這是歷史的鏡鑒,也是華夏的機緣。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作者有話要說: 1.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你非要擋呢,結果只有一個,什么呢?被碾著腿嘛! ——魯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