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60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天冷固有火盆,方得獨自烤火之事;外出沽酒將火炭蓋上,與草廳被壓倒,林沖摸找火盆一事對應;在山神廟中吃酒rou之際,聽外間畢剝作響,方聽得一場陰謀。每一次寫‘火’,皆與后事相關,不得不說是有意為之?!?/br> 元稹亦有所感。 “作文如此,真有韓孟詩苦心經營、斟酌推敲之感?!?/br> 今日,這些傳奇名家算是嘆服了。 三國。 曹丕久久沉默,先前父親總讓他與子建作《三國演義》,他們雖一致覺得父親是受刺激了,才會有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想法,但現在他卻忍不住懷疑,他們的筆力當真能勝過后朝的小說家嗎? 他們習見的志人志怪,雖則有趣,但到底事情粗陋,可后朝文人吸取前代經驗,錘煉精深筆力,再成一冊花團錦簇之文章,其間思量推敲不知凡幾,又豈是能輕易勝過? 與此同時,干寶和劉義慶等人深深地覺得眼紅了,怎么人家的話本就寫得那么好?!干寶甚至下定決心要在水鏡結束后仔細學習《水滸傳》的優長,爭取讓自己的志怪更情事波瀾、人格畢肖。 元朝。 關漢卿看向一旁的好友楊顯之,含笑道:“顯之兄,你瞧施耐庵這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可否眼熟,像不像你的《鄭孔目風雪酷寒亭》?” 楊顯之聞言亦笑,《鄭孔目風雪酷寒亭》是他日前作的一出雜居,敘鄭孔目娶妓蕭娥,蕭卻與高成通jian。鄭歸來發現二人jian情,怒殺蕭娥,而高成逃逸。鄭孔目知罪難逃,于是自首,被判發配,解差卻是逃逸的jian夫高成。二人行至“酷寒亭”,高成欲殺鄭孔目,被鄭孔目曾經搭救過的綠林好漢所救,鄭亦隨之落草。 “鄭孔目落草確與林沖上梁山相類,然《水滸》一文加入高太尉一行,故有官逼民反、亂自上作之意,作意深沉、踵武風雅,是又在我之上矣?!?/br> 他語帶喟然,再次對“名著”二字的分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其實小說后面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林沖殺人之后來到了一個莊子外面,想向人買酒御寒被拒絕,就在里面大鬧了一場。 他殺人之前百般忍耐逆來順受,殺人之后反倒變得暴躁,開始不講理了,可見這個人物身上也有暗色,被壓抑得太狠,爆發出來才會那么猛烈。 而這種暗色的描寫在其他梁山好漢的身上也有所體現,它和我們的主流價值觀并不吻合,且書中的很多觀念甚至還有局限性,但恰恰增添了人物的真實性,還原了那個年代真實的作品?!?/br> 金圣嘆頻頻點頭,若非這樣,他怎會覺得林沖這個人物寫得太狠呢? 許多達官貴人也第一次對水鏡里的觀點表示認同:“沒錯,什么官逼民反,這就是局限性!官有好壞,豈能一概而論?” “好漢好漢,連殺幾人的林沖后卻如此沉著冷靜,可見其根底上也是個十足的惡人!” 對于這些叫囂,不少百姓卻是不屑一顧,林沖的惡都是被他們這些達官貴人逼出來的,林沖惡,他們的行為更惡! 興化,白駒場。 施耐庵欣慰之余不禁思考:楚姑娘說的局限性是什么,要不也……展開講講唄? 畢竟連秦皇漢武都被批評過,他受得住。 【說了這么多,我們來為前面的內容做一個總結。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中,作者以“風雪”和“火”立骨,借林沖由忍到狠這一形象的轉變,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題。而像林沖這樣的禁軍教頭尚且被逼得走投無路,廣大民眾的生存現狀又是如何? 小說也以這樣一個側面,展現了北宋末世王朝的黑暗與腐敗。因小見大,或許,這就是經典作品永恒的價值?!?/br> 【想想也很感慨,當年,面對唐詩這樣一座高峰,無數宋人嗟嘆不已,嘆息前賢不可追攀。后來,宋詩仍舊無法與唐詩并峙,但宋詞卻另辟蹊徑,開出艷絕一朵。 其后,元曲獨領風sao,明清小說亦冠絕今古。從文學形式上來說,詩詞曲小說,形式一路趨近于俗,可從立意上來說,它們們都無一例外不去追求雅正的題旨。何謂文學?誠于心,誠于人?!?/br> 【《水滸傳》乃至三國、西游、紅樓,同樣都是正心誠意的作品?!?/br> 畫面一轉,只見水鏡上又出現四個大字:三·水·西·紅。 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猛然抬頭:?。。?! 竟然全都有! 短短四個字激起千層波濤,正主嚴陣以待,心中既緊張又期待。 有不在狀況的人茫然發問:“這是……何意?” 下一秒,水鏡里傳出的聲音與這聲詢問重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本還有所疑惑地杜甫豁地一聲站起來,又驚又喜:“這是《出師表》!” 三國。 劉備帳中一片安靜,他們再三端詳著水鏡里人物旁邊標注的“諸葛亮”三個字,又使勁看了看旁邊的諸葛亮本人,神情恍惚道:“上面的人是,后人扮演的丞相?” 怎么感覺又不像又像的? 但很快他們就無暇去比對演員比正主的長相了,劉備、關羽、張飛、曹cao、荀彧、郭嘉、孫策、孫權、周瑜……一個個人物走馬燈一般出現在水鏡上; 白帝城托孤、桃園三結義、獻刀討董卓、煮酒論英雄、火燒赤壁……一幕幕經典場景如同長卷展現在眾人眼前。家國、君臣、忠義、權謀,耳熟能詳的戲碼被重新演繹。 忽而視野拉開,鋪向喧囂市井,有大漢救護弱女,拳打jian人;有英豪風雪提槍,怒殺仇敵;有壯士身姿凜凜,悍然搏虎……綠林豪杰逞英雄,聚義梁山行天道。 卻聞佛號一聲,震天作響,石猴出世三界驚。金甲云靴鬧天宮,玄藏領命志西行。天蓬誤投豬胎去,卷簾失貶流沙河。師徒四人終聚首,只將大乘佛法求。降妖伏魔真本領,念念回首是靈山。 英雄的故事、豪杰的故事、神妖魔怪的故事競相上演,令人如夢似幻,眾人心中也如雷霆作響,又似海浪翻涌。 頃刻間琴音一脈,撫靜海潮,鏡中的場景又變幻成十丈軟紅,有女子含情凝睇一抬首,弱柳扶風,嬌花照水。 眾人眼前一亮,只待細看美人風流,卻不想畫面一轉,萬花入眼,或撲蝶,或眠芍,或折梅,或吟詩,直讓人應接不暇。 “真是鐘靈毓秀的女子??!” 文人墨客由衷贊嘆,詩思泉涌,欲待吟詠佳人,卻見好景不長,一朝春盡,美人零落,家業散盡,人事分離,茫茫雪色埋葬十丈軟紅,只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楚棠播放的視頻素材均取自13站中經典影視劇剪輯,即使因為四部混剪的篇幅原因,只能放上比較有代表性的片段,但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劇作考究的臺詞仍能輕而易舉感染眾人。 三國。 被開幕秋風五丈原暴擊的劉備忍不住悲從中來,那句“悠悠蒼天,曷薄于我”的長嘆和著演員憔悴的面容,與五丈原蕭瑟蒼涼的景象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 同樣深受“白帝城托孤”場景震動的諸葛亮既痛心眼前的明主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又遺憾自己到底無法完成興復漢室之愿。 看了一場三國紛爭的曹cao又因為一閃而過的兄弟相殘的畫面慪氣不已,再想著他們三方爭了一輩子最后盡為他人做嫁衣裳,頓時奇異地覺出幾分荒誕虛幻之感。 江東諸人雖然滿意自己在后世的形象,但是正看到興頭上視頻就切到《水滸傳》了的孫權深刻覺得江東的戲份實在太少了!想江東朗朗英豪的風采竟然不能傳諸戲文供后人得見,看來作一部《江東演義》刻不容緩。 唐朝。 李世民從讓人眼花繚亂的視頻里回過神來也深覺有趣:“三國舊事還能這樣寫,朕今日算是大開眼界?!?/br> 后世的生活,挺精彩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英雄之事,誰人不愿傳頌?”長孫無忌悠悠然念起先前提到的《臨江仙》。 “輔機所言有理?!崩钍烂顸c點,忽然道,“魏蜀吳三國相爭固然精彩,隋末豪杰并起也稱得上波瀾壯闊??!” 長孫無忌魏征孔穎達:? 連房玄齡和杜如晦都睜開眼,微露詫異。 李世民在眾臣子的注視下含蓄一笑:“眾卿以為,《大唐演義》這個名字如何?” 元朝。 楊顯之嘖嘖驚嘆地向關漢卿打趣:“人家的三國戲,可寫得比你好!” 關漢卿哈哈一笑:“本便寫得好!篇篇寫得好!” 他們興奮極了,因著先前已經看過《水滸》的些許片段,這次反倒是另外三部作品更吸引眾人目光,人人都有自己醉心的作品人物。 水鏡之下,杜甫為著諸葛亮的結局傷懷不已;李白覺得水滸英雄義薄云天,多有任俠之氣,其中又尤以魯智深和武松最得他心。 頗通佛理的王維細品著“悟空”“八戒”“悟凈”之名,只覺其中俱是禪意;白居易和元稹約定比賽作詩記錄眼前奇景,順便勉勵白行簡精研傳奇,爭取也被排成百戲。 北宋。 蘇軾百般取舍也選不出心中偏愛,李清照則唯愛那紅樓之中或嫻靜或端莊或嬌俏的女子,家國天下、神佛妖怪的男人戲里突然多了這么一部閨閣之書,一閃而過的詩詞文句也意蘊深沉,讓人讀之唇齒留香,她斷定這部《紅樓夢》比前三個都要好。 “可惜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寫得太凄慘了些,曹雪芹真是個狠心之人?!?/br> 另一邊,晏幾道將《紅樓》中的婉麗詞句記下,偏對那個似癡似傻的賈寶玉印象深刻: “看起來也是個貴公子類人物,后來卻落魄至此,‘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豈不成一句讖言乎?” 明朝。 馮夢龍運筆如飛,將水鏡上出現的名字記了一頁又一頁,也不知是著急還是激動,額上竟滲出汗來。 “《三國》悲壯,《水滸》蒼涼,《西游》修心,那《紅樓》又是另一種風流!” 他越說眼睛越亮:“先前不覺得,從水鏡上的短戲來看,四部之間分明同氣連枝,實為一種故事!” “先生的意思是……?”恰好入府求購文稿的書商遲疑地問。 馮夢龍笑得隱秘,故作深沉:“或許能將這四大名著,都為一部呢?” 書商:…… “寫成后請務必將此書稿售與小店!” 清朝。 曹雪芹的表情從驚喜到心滿意足再到目瞪口呆,其變臉之速直讓一旁的家人瞠目結舌。 “先……先生,您覺得排的,不好嗎?” “沒有?!?/br> 曹雪芹從牙縫里擠出兩個硬邦邦的字。 排得很好,但…… 水鏡上飄過去的那句“林黛玉倒拔垂楊柳”又是什么意思???! 第127章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作業(上) 若說諸天萬朝這些時日里最熱鬧的門庭,那么非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四家莫屬。 曹家本是富貴之家,門庭若市,但后來突逢變故,已是沒落,門可羅雀;羅、施、吳則或身在柴門煙霞,不顯名于當世。 但如今可大不同了。 自從水鏡專章講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又在末了放出四大名著的混剪視頻,諸天萬朝上至王侯將相,下至販夫走卒,沒有不知道“三、水、西、紅”的大名的,四家作者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 先是一群書商爭先恐上門爭取第一手文稿,想要率先賺得商機。 再是時下頗具盛名的戲班子攜著本班名角兒親來求書,希望能將書中的內容排一個連臺本的大戲。這還是他們從水鏡上得到的啟發,后世排的戲有多精彩就不用說了,那日水鏡只放了些片段,可是把他們看得目不轉睛,結束后還意猶未盡的。 各家戲班子走南闖北,多和普通百姓打交道,這段日子已經不止聽一個人念叨想看四大名著的戲,不少名角兒亦是被勾得抓心撓肝。水鏡不給看,他們自己排還不行么! 雖然和后世有差異,但他們也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