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朱元璋定定地看了他許久,上前重重地拍了拍朱橚的肩:“好小子?!?/br> 朱橚頓時就笑了。 一旁的朱樉猛然回過神來,連忙舉手:“我我我!父皇,兒臣可以帶兵去保護五弟,揚我大明國威!” 朱元璋欣慰地點點頭:“路途艱險,確實需要護衛一二?!?/br> “是啊是??!”朱樉笑得極其開朗,“萬一有那些不開眼的,兒臣也可以為父皇收服??!再說父皇不是要給我們封王嗎?兒臣也不一定要在大明,美洲也不錯?!?/br> ??? 一眾兄弟怒了:好jian詐,竟然打的這個主意! 被自家兒子“算計”得明明白白的朱元璋臉一黑,一巴掌呼了上去。 “滾!” 【另外,南北朝的時候佛經和四聲傳入中國,啟發了永明聲律說,后世唐詩聲韻的成熟也有賴于此?!澳脕怼钡某晒Ψ独?,其實俯拾皆是?!?/br> 唐朝。 杜甫深表贊同地點點頭:“永明聲律協宮商而煉文辭,雖多約束,然亦促成光英朗練之美,國朝詩賦確實于之受惠良多?!?/br> 中唐。 韓愈一臉嚴肅,四聲是挺好的,佛經就算了。南朝信佛的君王,哪有一個長命的?陛下真是執迷不悟,唉! 【如此說來,反面教材和正面教材其實很充分了,方方面面的事實都證明,迅哥兒的觀點非常具有見地。那么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了?!?/br> 楚棠提出了最后的拓展性思考。 【《拿來主義》的觀點在今天是否還具有參考性?我們現在常說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迅哥兒的文章與這一提法是否相矛盾?】! 第105章 拿來主義8 “不矛盾不矛盾,引進來不就是拿來嘛!” 一心想要去當美洲王順便引進農種的朱樉這次非常積極,話音剛落就開始搶答。 朱棡見不得心機老二出風頭,冷哼一聲就要抬杠:“那走出去呢?人家魯迅可是反對送去的!” 被懟臉輸出的朱樉絲毫不慌,輕蔑地看了朱棢一眼,從鼻孔里哼出一聲,鄙夷道:“那怎么,父皇還向那些羈縻賜賞呢!” 朱棢被他的神態看得火氣,剛要開懟,只見朱元璋快步走到朱樉身邊,老懷大慰一般拍著兒子的肩膀,欣喜道: “好??!老二是個有腦子的。我們‘走出去’,那是宣揚我大明國威,可不跟什么果黨的‘送去’一樣?!?/br> 朱樉得到自家的好臉色愈發得意了,拍著馬屁道:“多虧父皇平日教導,還讓兒臣們同聚一堂聽后世仙機,兒臣今日能有一點所得,也算不辜負父皇一片苦心?!?/br> 呵呵,這就演起來了。 朱棢冷眼看著二哥惺惺作態,正要開口諷刺,卻見朱元璋一臉受用地點點頭:“你有心,咱這番作為也不算白費,不像老三,還要好好學?!?/br> 嘲諷不成反被鄙視的朱棢:“……” 小丑竟是我自己。 唐朝。 李世民饒有興趣地瞇起眼:“眾卿家,依你們看是否矛盾?”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還是房玄齡開口道:“‘引進來’自與‘拿來’相類,這‘走出去’乍看似同‘送去’相合,然大唐之風亦遠之異邦,卻是與諂媚賣國無關。所以依臣之見,這幾者應是不矛盾的?!?/br> 李世民點點頭:“朕也覺得不矛盾?!?/br> 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眾人見此正傾耳欲聆帝王高論,卻聽得自家陛下信心十足地說到:“每次楚棠發文,必然有相反之回答,這次定然也不例外!”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孔穎達魏征等一眾:??? 自覺被戲耍的房玄齡后退一步閉上眼,決定今日再不參加殿中的討論。皮一下很開心的太宗陛下自然看到了臣子們的反應,笑過之后還是覺得有必要安慰一下老臣的心,當即斂了笑容就要開口,然而上方的水鏡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個視頻?!?/br> 光面一閃,首先是一段字正腔圓的女音:“近年來,安徽省深入擴大對外開放,……2019年前三季度,在引進外資保持平穩增長的基礎上,招大引強取得了新進展,新引進日本愛信、美國歐文斯科寧、荷蘭shv能源等3家世界500強企業……” 眾人還沒理清話里的信息,緊接著又是一個視頻,金發碧眼的外國人拿著文件夾穿梭在高樓大廈里,用或熟練或蹩腳的中國話與眾人交談。 緊接著是綠樹長階,高大的白色建筑聳立,隨著鏡頭推進,正中央建筑上方筆墨遒勁的幾個石刻大字映入眾人眼簾。 “孔子……學院?!” 朱熹眼睛一亮,耳邊又聽得不甚熟練地聲音在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他循聲望去,只見畫面中許多不同膚色的人捧著書跟著臺上的先生一句句念書,他們讀得并不流暢一,神色卻寫滿了認真。 “這些異邦人……也在學習夫子的學說嗎?”朱熹疑惑道,心中卻忍不住激動起來。 接著,畫面又一次閃過,一個個視頻應接不暇地出現在眾人面前。 一身樸素棉麻衣裳的長發女子面容嫻靜地撿著栗子、干柴、蔬菜、竹筒,她用竹篾做燈盞,以竹筒插花,又用曬干的葦草編成蒲團……分明是再樸素不過的事件,她做起來卻別有一種韻律。 畫面再轉,人聲鼎沸的禮堂里,穿著民族服裝的女孩子一臉自信地揮手向場下示意; 異國的街頭,古箏、古琴、琵琶的合奏引得無數異國之人駐足; 金色大廳里,生旦凈丑京韻皮黃引得滿堂喝彩;中國功夫吸引無數異邦民眾主動學習;傳統工藝令國外百姓愛不釋手; 藍眼睛的孩童念起了“床前明月光”;西裝革履的政要對著飛馳而過的高鐵議論紛紛;昂首的軍官踮腳傾身試圖看清護欄內的先進設備…… 平均幾息不到便變換一個的視頻令諸天萬朝的觀眾們目不暇接又嘖嘖稱奇,大量信息和著畫面一同涌入大腦,他們幾乎忘了呼吸。 正在這時,視頻又切換了,這是視頻沒有什么花哨的效果,黑色的畫面里只聽到一個男聲反復說著:“遙遙領先,遙遙領先,遙遙領先于同行,我們繼續領先……” 那聲音輕快又非常具有節奏,似乎是把不同時刻的句子拼在一起,不一會兒,老祖宗們只覺自己的耳朵里只剩了“遙遙領先”四個字。 這還沒完,畫面再次切換,箭筒型的白色巨型機械矗立在地面,機身似是由精鐵制作,流暢而精美,正中寫著“中國航天”四個大字。剎那間,無數墨家弟子頓時兩眼放光目露癡迷。 視頻里開始倒數:“十、九、八……四、三、二、一,點火!” 不待他們弄清話中含義,轟隆隆地響聲傳來,地面冒起了黃褐色的濃煙,隨著一聲“起飛”,整個“箭筒”就像被什么托舉起來一般,直直地向空中飛去! 視頻到這里戛然而止,諸天萬朝安靜了幾秒,隨即爆發出熱烈地喧聲。 “飛天!是飛天??!” 劉徹仰著頭快步向前,眼睛恨不得粘了上去,語氣滿是震驚:“后人當真成仙了!” 唐朝。 李白神情激動:“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后世沒有說大話,他們就是這樣登天的嗎?!” 中唐。 白居易怔愣良久:“驚天偉力,簡直是驚天偉力!” 北宋。 蘇軾難得說話磕磕絆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屈子問天之辭,當真有答案了嗎?” 明朝。 宋應星目不轉睛地盯著視頻中定格的畫面,胸脯不斷起伏:“形似箭筒尾端生火,這難道是火箭不成?!” 太極宮。 李世民耳畔似乎還殘留著那飛天時的轟然巨響,他深吸一口氣,好一會兒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原來……這便是飛天?!?/br> 殿中的諸臣同樣震驚,從視頻播放起就把眼睛睜開了的房玄齡全然忘記了先前不再參與討論的決定,感喟一聲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先時聽楚姑娘講登月、衛星探測,不過空聞言語,雖則驚異有余,實際如何,到底難以設想。攬月入海,豈是尋常人力所能及?如今親眼得見,方知楚姑娘所言非虛??!” 杜如晦跟著點頭,他是老臣,深沉持重,鮮少言語,如今竟也不由得開口感嘆:“有幸一觀,震撼非常?!?/br> 秦朝。 嬴政呼吸微微急促,視頻里的那一幕為是給他造成了深深地震撼。那巨大的箭筒般的機械,那蓄力而起的黃褐色濃煙,那轟鳴著穿破云層飛向蒼穹的流暢機身…… 嬴政的眼睛深深地被這一幕吸引,如果……如果他也能親自見證神器飛天?! 嬴政身體不可抑制地緊繃起來,又不著痕跡地松下,緩緩呼出一口氣,轉頭頗有幾分認真地發問:“李斯,你說,墨家何時能造出這等神器?” “噗—咳咳……” 還沉浸在飛天震撼中的李斯冷不防又被自家上司驚了一下,捂住嘴咳嗽幾聲默默后退。 emmmmmmm陛下,臣愿意相信您只是一時被飛天的景象迷惑了雙眼。 【是的,“引進來”的舉措大抵與拿來主義相契合。吸收外國資金、人才、先進管理經驗結合本國實際予以改造,這是新時代的“拿來”; 以更開放、更從容地姿態走向國際,向世界宣揚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新時代的“送去”。 不同于腐朽的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們博采眾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我們的文化,順應歷史潮流穩步向前; 不同于百年前果黨政府的伏低做小賣國求榮,我們主動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潮,帶著五千年文化底蘊與滄桑巨變七十載的偉大跨越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br> 一幅幅無聲的畫面閃過,和著楚棠的講述徐徐鋪展,輕易便引得所有人傾目側耳。 【吸收外國之優長并不會令我們“變質”,“走出去”也不再是當年懦弱的“送去”,何以如此? 是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完成、是改革開放的經濟騰飛、是新時代更為穩健的揚帆遠航……是強大的國家實力托舉了我們的自信?!?/br> 【我們或許會想起當年的盛世大唐,長安街上往來如織的異國面孔,異族亦可供職于廟堂,官員百姓以新鮮的眼光接納不同于本國的文化,又慷慨自信地展示著自己的文化,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舉措,其實古已有之。 而后來的不斷緊縮,或許正如魯迅先生的詰問: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如今,我們終于可以坦然地給出新時代的回答:沒有! 百年前,面對神州陸沉與精神界萬馬齊喑的現狀,魯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論》中刻畫出了自己理想的賢達: 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較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 取異邦先進之技為己所用,又將自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宣之于世界,既能“拿來”,又能“送去”,不斷給中國文化注入新動能,這正是魯迅先生所欣賞的明哲?!?/br> “說得好!” 司馬遷率先拊掌大贊,“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對待文化如此,修列國史亦是如此,魯迅,大才也!” 中唐。 韓愈仔細品味著魯迅的那段話語:“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既順應時代之大勢,又不失固有之精神,以本國為立足,向外可去,向內可取,去取之間,生生不息,這是文化昌明之道,也是國家興盛之道!” 韓愈總算明白了楚棠先前所講,《拿來主義》表面上說的是文化,實際上有著鮮明深刻的政治隱喻!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