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14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當遇到“分析原因”類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考慮答案呢?】 突然跳入的提問環節讓眾人一愣,安靜兩秒才有人試探著出聲:“個人能力?” “外界幫助?”【是的?!?/br> 仿佛回應似的:【大家應該想到了,原因類的題目我們應該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方面去考慮。所以除個人之外,還應該注意到中醫藥為后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國家提供的科研平臺等,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當然了,領導者的貢獻是卓越的。作為團隊的核心,屠呦呦女士有著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那么說到這里,請大家結合文本和我剛剛講的內容,想一想,屠呦呦身上又有著怎樣獨特的魅力呢?】 說到這個眾人可就來勁了,爭先恐后地議論起來—— “大醫精誠,拯救蒼生,她是繼承先圣遺志的人!”這是孫思邈。 “醫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便是最好的魅力!”這是跟著孫思邈的小弟子。 “艱難不改其志,她之勇毅同樣令人側目?!表n愈也不由得對這位后世的醫者十分欽佩了。 “好古而不泥古,持今而不守今,真是胸中有丘壑?!崩钋逭諏δ蔷淅^承傳統、敢于創新非常欣賞。 另一邊,張小娘子向著水鏡一禮,喃喃著下定決心:“我愿像你一樣?!?/br> 矢志不渝,堅定向前——向醫道,向蒼生。 【其實屠女士的個人魅力,在前面的科研品質中已經盡數體現了。 我們知道,上世紀五十年代,國際抗瘧研究屢屢受挫,新中國尚且百廢待興,便要幫助友邦克服這道世界性難題。 屠呦呦女士那時只是一個助理研究員,卻臨危受命擔下如此重任,這固然是她能力的體現,可也是個巨大的考驗。但她并沒有搪塞推脫,而是毅然受命,說明她既有愛國之赤誠,又有大局觀念。 那個時候她的“小家”并不安穩,丈夫李廷釗因為一些原因正在外省接受教育;她的兩個女兒,一個三歲半,一個一歲出頭,家庭與事業的天平擺在了她的面前。 她萬般糾結,最后決定將小女兒交給寧波老家的母親撫養,再將大女兒送至托兒所,隨后一頭扎進抗瘧這一一眼望不到頭的研究里?!?/br> 楚棠插入了一段屠呦呦女士的自述,水鏡上,從容淡定的醫者眼神不改冷峻睿智,語氣平靜地說道: “生活上有矛盾的時候,事業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br> 第95章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4 眾人一時都有些默然,屠呦呦的語氣平和而至淡然,聽在他們的耳朵里卻恍若千鈞之重。 明清兩代。 有道學者張張嘴輕哼幾聲,神色別扭著有幾分不認同:“相夫教子才是女子本事,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可是……”有人默默舉手:“她拯救萬民了??!你不是常說國事為重嗎?” “我那說的是男子!男子!”那道學家掛不住臉,色厲內荏地爭辯。 旁邊的人撇了撇嘴,顯然并未被這個理由說服,小聲嘟囔著:“女子心中也有家國??!這屠醫師多厲害,尋常男子還比不上呢!” 北宋。 歐陽修嘆服著拱了拱手:“仁義而心懷天下,真乃巾幗不讓須眉?!?/br> 他想起自己的母親,幼時家貧,母親以荻桿教他習字,勉他勤學;后來他遭讒被貶,是母親不辭艱辛,以高齡之身伴他遠哲,勸勉他不墜心志,盡職抒能。這世間女子之賢,豈讓他人? 唐朝。 李世民心下欽佩:“公而忘私,真乃國士?!?/br> 漢朝。 劉徹輕輕呼出一口氣:“朕算是知道為何后世的皇帝要給她授勛了?!?/br> 能力心志品性都是一流,再怎么褒獎也不為過。 北宋。 李清照重重地點頭:“說得沒錯!事業總是要在第一位,正如現在,鼓舞人們燃起抗金之志才是第一要務?!?/br> 本就頗有颯爽之氣的易安居士頓時事業心爆表,開始思忖是否能起個詩社詞社,宣揚抗金事宜。 【這樣的故事我們其實聽過許多,錢學森扎根大漠只為鍛造國之利器;于敏隱姓埋名為國鑄盾;鐘揚幾赴高原采集種子,以期留下生命的密碼…… 公而忘私是一項偉大的品質,常人難及,但幸運的是,我們卻為擁有這樣品質的人所庇佑著?!?/br> 秦朝。 嬴政聽著楚棠平靜卻難掩崇敬的語氣,在心里默念她提到的那幾個名字,包括那寥寥幾句人物事跡的分量。 “錢學森、于敏、鐘揚……” 楚棠說的沒錯,公而忘私是一項偉大的品質,常人難有,可她張口卻能如數家珍,包括這一課里的屠呦呦,以及最開始的袁老,還有那郁達夫、瞿秋白。這些凜然之士,生于一朝即可令萬世敬仰。 “后世賢者,緣何如此多也!” 他嘆息著,說不清是艷羨還是感佩。 漢朝。 劉徹摸了摸下巴:“朕怎么覺著楚棠提起那些人的語氣,比提起朕和秦始皇這些個皇帝還要尊崇?” 嘶~ 眾臣聞言齊齊不著痕跡地往后退了一步,恨不得把頭低到地上去。 這話也是可以說的嗎? 他們并不回應,心里卻忍不住順著這話想了下去。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還要尊崇”這句話說得還是太保守了,后世對皇帝的態度哪有什么尊崇,簡直是戲謔! 劉徹眼見著自家臣子的小動作在心里翻了個白眼,他又不是聾子,楚棠這明晃晃的偏向他聽不出來嗎?后世之人心中自有一桿秤,秤上不管什么身份地位,只管你品性功業。他輕嘖了一聲,尊崇的帝王心理出現了落差,卻又莫名多了些緊張—— 隱隱覺著,功過人民評說比天人感應那套更令人心驚是怎么回事? 【科研工作屢遭波折,她卻沒有輕言放棄,矢志不渝地在這條前路未卜的荊棘道上跋涉。更令人感佩的是,榮耀加身的她仍保持著謙遜的品質。 大家可以看到“影響世界”這一節里,屠呦呦女士將自己的報告和其他幾個報告并提,客觀地肯定其他報告引起的熱烈反響,不夸己,不矜能?!?/br> 她一邊說一邊在ppt上呈現相關文段用以印證,眾人看得頻頻點頭,紛紛為屠呦呦的品質所折服。 【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文章中人稱的細微不同?!?/br> 楚棠摘取了一些文本內容,老祖宗們得以沉浸式地參與課堂。他們抬頭,只見水鏡上的文字被分成了左右兩版,文句又長又短,句中有些字還被特意標紅,左邊是“我”字,右邊則是“我們”。 小鎮做題家兼文章大手韓愈掃了幾眼,率先反應過來:“左邊多言自身經歷與感謝之詞,而談及青蒿素專研貢獻之時則屢次使用‘我們’。如此功勛反倒屢屢推舉協力之能,謙謙之德何其可敬也!” 其他人也很快參透“玄機”,紛紛敬佩不已: “名利之下仍持平和之心,實乃我輩楷模??!”張仲景笑呵呵地捋著胡須,眼中是純然的佩服與欣賞。 武周。 武則天面露贊賞:“踏實能干,不慕名利,朕的手下何時能多幾個這樣的人咯!” 人才嘛,尤其是頂尖人才,誰不眼饞? 【她反復表達自身的感謝,卻又在論及青蒿素相關時換成“我們”,反復強調團隊的功勞,并不一人強占。 我們不禁會想到第一課講袁老的時候,他同樣也將自己的成功歸功于黨和人民的支持。是大協作助力了那個年代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是這些“風流人物”踏實謙遜的品質才使得我們在征途上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br> “說得好!” 蘇軾撫掌大贊,他覺得這個風流人物用在這里簡直比自己拿來形容周瑜還要貼切! 旁邊的蘇洵同樣贊賞不已:“不忘國力之蓄,不忘同仁之勞,秉良志而直行,擔得上一句風流人物!” 蘇轍眼中湛然有光:“后世風流亦當為我等效仿!” 前賢后繼,行高者皆可為我師! 蘇軾贊同地點點頭:“子由所言甚是。后世既可以我等為師,我等亦可效后人之行?!?/br> 【另一方面,大家再看標題。屠呦呦將青蒿素及其發現定位到人類征服疾病的征程中,謹慎地使用了一個詞:一小步。 其實哪里是一小步呢?在所有抗瘧藥物都失效、各國抗瘧研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青蒿素卻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化學結構,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瘧原蟲。 其后,屠呦呦又和團隊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精研,以復方等多種方式嘗試探索治瘧的途徑,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青蒿素儼然為全球抗瘧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線?!?/br> “數百萬!” 眾人聳然動容。 “這是……神仙之功吧!”葛洪張了張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記下的那株小草竟在后世起了那么大的作用。 鮑姑同樣瞠目:“而且聽楚姑娘的意思,青蒿是當時后世唯一有效的抗瘧藥物,屠醫師……居功至偉??!” 他的聲音有點發虛,雖說醫者向來以拯救萬民為準行,但“拯救萬民”這四個字突然具象化,還真挺令人恍惚的。 【可是在對抗瘧疾的道路上,甚至對抗疾病的道路上,這又確實是一小步。在謙虛的品質下,屠呦呦女士還有著一個學者的清醒與實事求是?!?/br> “不錯?!睂O思邈不住地點頭:“病邪何其多也,瘧疾只不過是其中一類,何況時移世易,瘧疾本身也不知會發展成何等模樣,由此觀之,這‘一小步’的定位,實在是準確極了!” “不為浮華迷眼,猶記醫者之責,當得一拜?!?/br> 李時珍向著水鏡拱手一禮,心中之志再一次明晰——他也總要為世人、為醫道,再進一小步。 【另外其實還要關注一下最后一節:中醫藥學的貢獻。 屠呦呦由于少時的經歷對中醫有天然的好感,后來又系統地脫產學習,對之有更深的了解。 她在文章地最后一部分直言“青蒿素是中醫藥學基于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又仔細列舉了一些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最后表示自己的夢想是“在同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疾病的斗爭中,中醫藥學進一步發揮威力,為維護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作出新貢獻?!?/br> 拳拳之心,歷歷可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對中醫藥的強烈認同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br> 這話說得一眾醫藥前賢通體舒泰:“我便說嘛,幾千年來治病救人的法子還是不錯的!” 這屠呦呦真是一個敏而好學的好醫者。 【自中醫行業泥沙俱下以來,再兼時代浪潮之沖撞,中醫藥的處境其實曾一度尷尬,像迅哥兒的父親沒有被中醫治好,他便曾頗有微詞。 不過迅哥兒是對事不對人,也是因為他沒有遇到一個好中醫吧! 我記得迅哥兒后面還和兄弟談過《本草綱目》里的一些草藥方子,也惋惜一些好的驗方經久失傳…迅哥兒還是個挺辯證的人的,他只是反庸醫?!?/br> “辯證?這迅哥兒也是位醫者?” 辯證是醫家的法門吧!杜甫有些好奇,先前聽楚棠說他的詩文,還以為是個文人呢!難不成是兼修? 李白思索片刻搖搖頭:“對事不對人,不反中醫而反庸醫,應該是說他能從兩方面看問題,不至偏頗吧? 杜甫略一沉吟:“‘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便是楚姑娘說的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