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108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劉邦用直白的語言給辛棄疾好一頓夸,其中夾雜著對宋朝皇帝與異族的若干辱罵,因為用詞太過難聽被系統判了好幾次違規,把這位高祖皇帝氣得吹胡子瞪眼。 武帝朝。 劉徹也將自己為辛棄疾擬的詔令提交了上去。另一邊,少年霍去病咬著筆頭認認真真寫下自己想對辛棄疾說的話,為衛青也表達了對辛棄疾的敬佩與隱晦的同情,并衷心地祝愿他可以馬踏中原手刃寇敵。 唐朝。 李杜王孟等諸位詩人也紛紛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或是次韻,或是直接詠嘆。 皇宮里,李世民毫無例外也發出了一篇詔令,順便還聲情并茂地寫下一篇賦,表達對辛棄疾的英雄相惜之情。而長孫皇后則將李清照作為自己的表述對象,一邊哭一遍寫。 武周。 武則天親自為李清照寫了一首詞,并流露出斯人若在,愿求取卿為女官,與婉兒左右為輔之意; 上官婉兒則表示詩詞知交情在千古,希望她可以秉良志述辭章,又惋惜她亂世飄零半生孤苦,祝愿她來生能在安平世。 不少女子也在作業里表達了要向李清照學習的意思,從李清照的身上,她們也看到了女子名傳千古的可能,李清照的經歷故然讓她們同情,可她的才情、她的堅持也像一道光一樣照亮了她們,給予了她們沉沉夜幕下的一絲破曉。 哲宗朝。 端王趙佶最終被縊死,他怯懦又自私,始終不敢做個了斷,甚至惡向膽邊生妄圖逃跑,趙似一萬個看不起他,讓人將他制住當場縊死,隨后便去向哲宗復命。 宋哲宗聽到消息后沉默一瞬,點點頭將趙佶從宗室除名。不在宗室自然不能葬入皇家,趙佶的尸體被一些懷恨在心的人扔在了城外的亂葬崗,被野狗野鴨吃食。 徽宗朝。 宋徽宗民心已失,斷然是當不得皇帝的。他被禁在了深宮之中,看守的宮女恨極了這樣懦弱以女子抵罪的君王,始終對他橫眉冷對。 宮外把守森嚴,幾乎沒有人來和他多說一句話,宋徽宗從一開始的暴怒到后面的狀若癲狂、渾渾噩噩,儼然已經與暮年的齊桓公一般結局。 南宋。 因為岳元帥的事跡,秦檜等人被起墳鞭尸,岳王墓前跪著的銅像每天都接受著不同人的拳打腳踢,他們的后人恨不得隱姓埋名再不出去,因為一出去除了被罵,甚至還有被打的風險。 皇宮里,在宋孝宗有意無意地忽視下,太上皇趙構再也沒法悠哉悠哉地享清福了,水鏡的鄙夷表明他已經失了后世民,同時也失去了天幸,這樣的太上皇,已經不值得他們尊敬了。 宮中是勢利的地方,趙構的待遇逐日遞減,他向趙眘發脾氣,卻都被趙眘四兩撥千斤地擋回來了,后來趙眘甚至干脆不見他,前朝為了北伐忙作一團。 皇帝的態度表明一切,于是,奢華的太上皇寢宮逐漸變得蕭條起來,開始向冷宮趨近。 慢慢地,有人總能聽到冷宮里傳來凄厲而又癲狂的叫聲,有大著膽子的宮女太監悄悄去聽上一嘴,便能聽到他們的太上皇一會說著太祖饒命一會兒說著金人爺爺饒命,一會兒大喝岳飛岳云以下犯上,一會兒又叫道都是秦檜的錯要報仇就去找秦檜云云。那模樣簡直就像……被鬼纏住了一般! 宮女太監們一邊心驚地拋開一邊腦子里出現了“報應”兩個字,頓時覺得自己若還對里面的太上皇有一點照顧簡直就是違背太祖、對不起忠良的岳元帥了,于是紛紛消極怠工,連趙構是什么時候死的都不知道,發現時連尸體開始腐爛了。 據當時不知名作者記下的孝宗朝雜談,時太上皇構薨逝,帝孝心仁厚,欲循祖制葬之于帝陵,入祖廟,然夤夜夢太祖聲色俱厲,疾言宋室罪人不可入祖廟,亦不可列于皇陵。 帝稍疑,而歸葬之日陵始崩,而祖廟神牌不受。帝始信太祖托夢之言,議之于文武。文武皆言祖宗之意不可違、天命所示不可阻,故簡禮儀,白葬之,不加修整,亦不享祭祀,經年而成平土。 北宋。 一個旬日的午后,李格非堪堪從宮里出來,甫一到家,便看到了書桌上的拜帖。李格非眉目微凝,聽管家講明原委,沉吟片刻,拿上拜帖便去了李清照的小院。 李清照正在屋內讀書,水鏡的宣揚讓她名聲大噪,每次出門都會引得一群人圍觀,連宮中的皇后都曾單獨召見于她,李清照深知現在的自己不宜外出,只在府中攻讀,或是寫些抗金的詩詞,又有意無意泄露出去,以啟發民智。 丫鬟前來稟報說老爺來了,李清照放下書迎了出去:“爹,您回來了?!?/br> 李格非點點頭,進得屋來,從袖中拿出拜帖,邊道:“為父便不同你兜圈子了,你且看看這個?!?/br> 李清照接過打開:“這是……趙公子的拜帖?” 李格非點頭:“遞過好些次了,今年日在朝堂遇上趙大人,言語間多有暗示。你也知曉,為父先前確是有幾分心思,但如今……我且問你,你是個什么想法?” 李清照眨眨眼:“爹的意思可是憑我做主?” 李格非半開玩笑著道:“你的主意最大!” 李清照忍俊不禁,隨即將拜帖合上,正色道:“女兒認為,這拜帖還是回絕了好?!?/br> “怎么?” 李清照挑眉,有些許俏皮,用霍去病曾經的話答道:“匈奴不滅,何以家為?” 李格非哈哈大笑:“我的女兒果真是個巾幗!” 氣氛一下子輕松起來,李清照聞弦歌而知雅意,明白父親是知曉了自己的意思并予以支持,心中不禁松了口氣。 她其實知道父親應該對趙明誠是存了幾分疑慮的,但具體如何她也不敢斷定,她只知曉,趙明誠一對愛情不忠,二又棄城而逃之嫌,這樣的人,她是萬萬不愿嫁的。 況如今形勢漸緊,靖康之恥如利劍懸在每一個宋人的心頭,她有水鏡造下的鼎盛聲名,又有天生健筆、殷殷赤心,她能做的,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多。 家國之前,私情何故?雖有玩笑之嫌,霍嫖姚的話確實是她心里的真實想法?,F在,她沒有后顧之憂了。 李清照粲然一笑:“謝謝爹!” 也謝謝給她送來“劇透”的后人。 被李清照暗自感謝的楚棠并不知曉自己影響下的風波與人事,她與這些平行時空永遠只是相交線。在兢兢業業肝出下一個視頻之后,水鏡又一次在諸朝的黃昏亮了起來。 【各位同學大家好,又見面了,大家的書都背下來了嗎?有沒有把《永遇樂》和《念奴嬌》背串呀~】 眾人想到楚棠先前強調的后世學子將兩首詞背串的事,紛紛忍俊不禁。開玩笑,他們怎么可能背串!有童子仿佛為了證明似的,也不管楚棠聽不聽得見,當下就把兩首詞背了一遍,表示自己記得可熟了。 【不過,我深深地覺得自己還是失策了?!?/br> 一句話說得眾人一愣:“楚姑娘這話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失策了?”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永遇樂》和《念奴嬌》可能會背串,不知道連《聲聲慢》都不能幸免于難?!?/br> 楚棠刷刷刷在屏幕上甩出幾張圖片,看樣子應該是后世的作業?這可是個新鮮東西,眾人興致勃勃地邊看邊讀: “《聲聲慢》中詞人用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寫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句子是梧桐更兼細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最后一句的音量陡然提高,蘇軾滿臉的不可置信:“這比我和辛棄疾那兩首違和多了吧!他們寫的時候沒發現什么不對勁嗎?” 李清照托著腮很是苦惱:“我覺得我寫得很直白很好背呀!” 南宋。 忙里偷閑地辛棄疾又無奈又覺得有些微妙的平衡:“我算是知道為何后世會專門考察記誦了?!?/br> 因為他們真的會寫錯,而且錯得千奇百怪,匪夷所思。 明朝。 李清照純粉楊慎砰砰砰地拍著桌子:“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啊這怎么能寫錯!” 我偶像的詞怎么可以被寫錯!蒸煮沒破防,真愛粉楊慎先破防了。 【這是我前幾天搜集備課材料的時候刷到的一個吐槽帖,隔著屏幕都可以看到博主的抓狂和無奈。再次強調一下大家背誦一定要走心啊,不能因為照姐這首詞簡單就掉以輕心,小心照姐晚上到夢里來和你拼酒?!?/br> 一句話說得李清照都莞爾起來,而許多李清照的粉絲思緒當場跑偏:“如果我把《漱玉詞》中的內容全部寫串,能夢到易安居士嗎?” 眾人:“……” 倒也不必這么當真。 【我們來看一下另外一項作業,這個作業大家就完成得……太走心了?!?/br> 楚棠如法炮制又扔出一堆截圖,一張張爭先恐后地將屏幕擠滿: 【我怎么也不會想到,寫給辛棄疾的竟然有詔令!來自秦皇漢武還有二鳳的詔令誒!你們是懂儀式感的,命辛哥為大將軍,主持北伐蕩平敵寇,這就是他的畢生所求??!他的君王給不了他,你們寫給他,我真是……】 楚棠難得這樣語無倫次,可以想見是非常激動。 【還有曹cao寫的求賢令以及劉邦直白地“你來和我混不要跟著南宋這群廢物”,都是一個意思。唉……要是辛哥真的能收到這些詔令就好了,一定是莫大的安慰?!?/br> “我看到了……” 夜空下,辛棄疾喃喃。 他將水鏡上的詔令一一看過,眼中忍不住泛起淚光。楚棠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這些詔令真的出自另一個時空的前賢帝王之手,他的忠心,他的壯志,山知道,河知道,后人知道,先輩也知道,而如今,他的君王同樣知道。 辛棄疾忽覺胸中激蕩,振衣拂袖,向著水鏡長揖而拜,拜謝天命與先賢厚愛: “辛棄疾在此立誓,誓平賊寇,光復神州。靖康恥,終當雪!” 皇宮。 宋孝宗看著那句“不要跟著南宋這群廢物”又氣又怒,又有一點小心酸。他知道,大宋算是在諸天萬朝面前顏面掃地了??墒窍胫兆诙酆妥约耗俏弧昂酶富省弊鱿碌氖?,趙眘自己都有些抬不起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默念著“尊嚴只在劍鋒之上”,倒生出幾分知恥而后勇的情志來,冷哼著道:“不就是寫詔令嗎?朕也會寫,還能真真切切地發到辛卿的手上!朕親自寫!” 于是,在經過幾載的備戰后,已肱骨之臣的辛棄疾終于得到了一份真真實實的征北詔令,領命率軍北伐。當然,這都是后事了。 【寫給照姐的也很好,這份作業里武皇甚至說希望照姐和婉兒做她的左右手,武皇別不是想讓照姐和婉兒比一比誰的文才好吧!】 心里的隱秘想法被楚棠戳穿,武則天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打趣道:“婉兒啊,你敢不敢比?” 上官婉兒臉一紅:“陛下又在看婉兒的笑話了?!?/br> 北宋。 李清照也笑了起來,當即揮詩一首,隔著時空應戰。不為爭名,只為交心。 【還有卓文君蔡琰等敬佩照姐才情,一些原始id的賬號還表示要向照姐學習,這些賬號以前好像沒提交過作業,應該該是一些姐妹吧!照姐真的,千古難有此一女。 【其實我們也發現了,有千古第一才女,卻沒有千古第一才子。為什么?因為整個文學史上,男性文人太多了,一個李杜誰更勝一籌就要打生打死,更遑論屈原曹植王勃蘇軾排排坐,誰也不服誰。 可是女性呢?數得過來的就那么幾個。 這是說明女性不如男性嗎?當然不是。班昭可以續《漢書》,上官婉兒可以寫奏議,照姐雄于兩宋詞壇,須眉不逮……她們缺的,只是公平的機會。數量少不是說明不如,而是被壓抑,被遮蔽。所以照姐這個“千古第一”的名號下,也有許多悲哀?!?/br> 南宋。 浙江海寧,一個衣著樸素卻不掩清麗的女子正在窗下默默流淚。 水鏡里的話挑起了她的愁思,她想起婆婆和丈夫看到自己寫詩作詞時的冷言冷語,她知道自己是螢火之光,比不得李清照,可是她也喜歡詩詞??!她便寫不得么?還有很多女子,她們便寫不得么? 這一刻,她忽然有些羨慕李清照了。正黯然神傷著,她忽然聽水鏡里又說到: 【南宋其實還有一位女詞人,名叫朱淑真?!?/br> 女子神情一頓,猛然抬頭。是……自己嗎?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小時候就很聰明,喜歡讀書,也擅長作詞。但是呢南宋對女性的壓迫比較重,她嫁給了一個小吏,夫妻倆志趣不相投,婚姻痛苦,最后抑郁而終。 時人說她寫閨情小詞,又使之流于閨閣之外,是為不貞。她去世后,詩稿也被父母付之一炬。后人將她流傳出來的詞集成一冊,命名為《斷腸集》,詞風清婉哀怨。 她又擅長畫紅梅與翠竹,所謂“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笔桥c照姐齊名的才女,可惜命運也是悲慘?!?/br> 楚棠簡練地交代了朱淑真的一生,或許也不是她簡練,而是這位薄命紅顏只在歷史上留下了這樣微薄的只言片語。 北宋。 李清照嘆息一聲,她雖然對自己的才思絕對自信,可是耳聽得慧才落寞,也不由得有些傷感。能與自己齊名,想必詩詞也寫得很好吧!又善丹青,定時位秀外慧中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