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89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弟弟,我又被貶了?!?/br> “弟弟,撈撈?!?/br> “弟弟……” …… 一時間,哥哥時空都回蕩著“弟弟”“弟弟”的聲音。 “噗嗤——” 眾人笑了,蘇軾的表情裂了:“這這這……這都做的什么東西?你們……你們后世這么閑嗎” 什么弟弟撈撈,雖然子由是挺厲害的,但我蘇軾,堂堂北宋頂流,不要面子的嗎! 一旁的蘇轍同樣尷尬地默默別開臉,有一種公開處刑的社死感。 唐朝。 李白哈哈大笑:“這個蘇軾,還真是獨樹一幟??!” 杜甫亦是忍俊不禁,不過他到底溫厚,笑得含蓄:“蘇氏兄弟棠棣情深,堪為千古表率?!?/br> 同樣得知自己被弟弟撈過的王維笑著搖搖頭,心想自己幸虧急流勇退,只被弟弟撈過一次,不然,他實在無法想象有人扮演著他的樣子說著“弟弟,撈撈”的樣子。 根據兄長入獄頻率調整為官需求,后人真是,太促狹了些!不過這也說明后人并未忘古,反倒是將他們這些歷史人物用自己的方式展現了出來,怎么能說不是一種紀念呢?王維愉悅地瞇起眼,別人的熱鬧看得真開心。 神宗年間。 宋神宗又好氣又好笑:“這鬧得,合著蘇卿做官便是為了他的兄長?” 他想了想,蘇軾雖然才高,但鋒芒畢露,一張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蘇轍為人沉穩內斂,謹言慎行,比起他兄長來,真是靠譜不少。宋神宗撫額,這樣一比較,到底誰是哥哥??? 【都說蘇轍為了老哥哥一路干到副宰相,這固然是段子,不過他倆關系好是真的,宋史都要專門提一嘴,曹植看了都羨慕?!?/br> 曹植:……說蘇軾就說蘇軾,你有事沒事提我干啥呢? 擔著七步詩罪名的曹丕抿了抿唇,最終還是什么也沒有說。 北宋。 聽到“副宰相”三個字的蘇軾頓時就笑了:“子由高才,果真不負蘇家門楣?!?/br> 一旁的父親蘇洵也老懷大慰,看著自家小兒子,怎么看怎么順眼:“子由當真不錯,望你此后亦能青云直上,為朝廷、為百姓再效劬勞?!?/br> 至于大兒子蘇軾,別再被貶就好了。對大兒子的嘴,蘇洵表示也很無奈。 【這是開個玩笑啦!軾是馬車上的零件,芯片也算一種零件(?) 另外蘇軾一生起起落落,一直被打壓卻沒有沉淪,最后站成了宋代文化的高峰,就像我國的科技事業雖然被封鎖、被打壓,卻頂住壓力奮勇攻堅,最終站在了國際前沿,以蘇軾命名,或許有一種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瀟灑吧!】 “說得好!” 蘇軾頻頻點頭。這個就正常多了嘛!有深度有內涵,這才是禮儀之邦能想出來的名字,調整做官頻率什么的,簡直荒誕不經! 秦朝。 嬴政神情微肅。前面提到的全球首次他其實沒多大波動,大秦便是最強,后世中國代代沿襲,自然也該占據鰲頭,他動容的是這句被打壓。 他已知曉日軍侵華,華夏幾乎亡國滅種,雖則后來日月重光,但諸國之間仍有傾軋。其他國家豈會眼睜睜地看著華夏再次站回巔峰?打壓已是必然。 嬴政按住腰間劍柄,幸好,幸好沖出來了。 “后世子孫,爭氣?!?/br> 【說起來我國各項工程的命名一直挺浪漫的。登月探測器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空間站叫天宮,量子計算器原型機叫九章,取意《九章算術》,《九章算術》也是我國古代數學形成完整體系的標志。數學,一切科學之母?!?/br> 等等等等。 眾人有些反應不過來。 “登月,后人到月亮上去了?!” “這怎么可能??!”墨家巨子失聲叫道。 其他人也面面相覷,他們紛紛下意識抬頭望天,幾千年后,人就能到天上去了嗎? 終南山上,月亮鐵粉李白豁地一聲站了起來:“登月!” 他看著對面和他一樣震驚的杜甫,眼睛亮得嚇人: “月中是否有嫦娥?玉兔呢?月宮是否處處雕欄、瓊樓玉宇美不勝收?后人怎會登上月宮,難道他們真的成仙了嗎?!” 他在詩里寫了無數次月亮,竟然真的有人到月亮上去了?! 一瞬間,李白無比遺憾自己早生了幾千年。 宋朝。 等著看大宋文人的李清照眨了眨靈動的雙眼,和自家父親對視:“后人……上天了?” 明朝。 萬戶睜大眼睛,原來人當真可以飛天。他看著手里的風箏,暗暗下定了決心。 【其他的還有很多,比如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叫夸父,取義夸父逐日;火星車叫祝融,祝融是傳說中的火神; 暗粒子物質探測衛星叫悟空,因為《西游記》里孫悟空有火眼金睛,照徹一切,無所遁形; 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叫墨子,墨子是世界光學第一人。我們的國家真是擁有燦爛而悠久的文化! 一直在想,如果沒有閉關鎖國的國策,和世界一起進入工業時代的中國會怎么樣呢?不過共和國不做假設。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中華民族,最終一定會走向偉大復興?!?/br>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好!好氣勢!” 南宋,京師。 辛棄疾一拍桌案高聲贊嘆:“此句既有詩文之想象,又見昂揚之膽氣,實在是豪氣逼人!寫此句之人,有大氣魄!” “是極,”陳亮也跟著贊嘆:他有些感慨:“況且聽楚姑娘歷數種種,那九天攬月,五洋捉鱉,恐怕俱是寫實。后人之威,當真無法想象?!?/br> “是??!”辛棄疾嘆了口氣,眸中又染上憂色:“后人征向星辰,大宋卻偏安一隅,不知我們,何時能迎來復興?!?/br> 他自歸正以來屢屢遷徙,朝堂和戰爭執不休,陛下又隱有雄心暫歇之意。他才任大理寺少卿不久,又聽人說,朝中似有意讓他調任湖南。浮沉輾轉,伸志之期何在? 還我河山,宋人之虛愿。 想到楚棠曾說過的話,辛棄疾心里就沉甸甸的。 辛棄疾的失落并沒有影響到其他人,他們已然被楚棠口中的一系列名詞震麻了。 “監測太陽,夸父真的追上太陽了?!” “火星…紅者為火,莫非是熒惑心?熒惑心也是能上的嗎?!” 秦朝。 嬴政凝眉:“叫墨家巨子來見朕!” 墨家,當真是小看了。 東漢。 張衡呼吸微微急促,他素來對天文地理之說頗感興趣,浩瀚的宇宙,無盡的風土都蘊含著自然之奇崛有待探索,他有時也會覺得茫然,人對著無限的自然總是渺小且恐懼的,可后世那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成就告訴他,那些探索是有益的,人是可以接近未知的。 張衡忽然充滿斗志,窮究物理,俯仰蒼穹,哪怕,只是為后人遞一塊土石。 唐朝。 李世民凝聲問道:“上次說到立學宮,再設科考一途辦得如何了?” “稟陛下,”長孫無忌出列道,“學宮已立,各方學子熱氣能高漲,盡數聚集長安,臣等已擬得科考章程,正待陛下過目?!?/br> 李世民斂容頷首:“朕這便看?!?/br> 明朝。 吳承恩一把抱住妻子的肩膀:“悟空!孫悟空!是我筆下的人物!” 吳承恩頓時充滿了干勁。悟空與星辰同久,四舍五入就是他與星辰同久,他書中的人物就是爭氣! 吳承恩高興極了,高興的結果就是一不小心又給孫悟空加了許多戲份,于是后世流行的《西游記》一大半的情節都是孫悟空的,人們一邊吐槽干脆改名叫《悟空記》,一邊反復喊猴哥好帥。 漢朝。 安排完正事的劉徹摸了摸下巴,心里開始有些不平衡了:“你們說,后世怎么不以朕的名字命名?難道朕還比不上蘇軾和墨子?” 眾臣:…… 這很難評。 和劉徹抱有一樣的想法的還有諸位文人,一樣是文人,怎么蘇軾就能被拿來命名? 自古文人相輕,眾人的好勝心被激起來了,紛紛暗自較著勁,一時之間,詠嘆日月星辰的詩文數量激增,甚至有些文人另辟蹊徑準備彎道超車,輔修起了先前鄙棄的百工之學。后世的科學家捧著一堆命名提案當場崩潰: “到底選哪一個名字??!” 【一不小心又發散太多了,我們還是掰回航道。上次我們留的作業是寫一篇《蘇軾的流放日記》。萬萬沒想到,這次寫得最好的竟然是張懷民?!?/br> “張懷民,誰???” 蘇軾驚了,他自己寫自己的流放日記,竟然被一個叫張懷民的家伙比下去了? 三曹七子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元稹韓愈李賀杜牧李商隱柳永歐陽修晏殊等同樣滿臉驚訝:“張懷民又是哪代的大才?” 竟然能夠力挫群雄,筆力驚人??! 【倒不是說張懷民文采有多么超絕,而是他寫得比較真切,對貶謫心里的揣摩、以及心中那種欲悲而笑、欲釋而苦的情態把握得很好。張懷民不愧是能大半夜從被窩里爬出來陪蘇軾散步的好朋友??!】 眾人抬眼去看水鏡里展示的文本,語言平易質樸,勝在平實真摯,確實動人。他和蘇軾是朋友,近水樓臺具有先天優勢。眾人撇撇嘴,好吧,勉強算他贏了。 另一時間線,忽然獲此夸獎的張懷民一陣失神:和諸位大佬同臺競技后脫穎而出是一種什么體驗? 仁宗年間,客棧。 蘇軾愣了一下:“我何時交了張懷民這個朋友?” 然而,還不待他反應過來,水鏡里又傳來一陣歡快地樂聲,那個熟悉的“蘇軾”又出現了。 糟了! 蘇軾的心猛地一沉,果然,緊接著他便聽到那個男子一邊敲門一邊喊:“懷民兄?懷民兄你睡了嗎?” 畫面一轉,另一個人在屋內睡得正香,想必就是蘇軾叫的張懷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