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54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北宋。 趙匡胤奇道:“東京不是汴梁么?怎么日本還有個東京?” 這個名字撞得挺不開心的” 第49章 故都的秋7 【選錯專業不算什么,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外國人的白眼冷遇。那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蒸蒸日上,而與之相對的,是固步自封的中國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們看不起中國人,甚至給予中國“□□”這樣侮辱性的稱呼?!?/br> 誒? 頗曉佛學的王維愣了愣,臉上露出幾分莫名:“佛經有載,‘□□’為西域對國朝的代稱,并無侮辱之意啊?!?/br> 【“□□”一詞源于佛經,本是一個中性稱謂,自甲午后,就變成了戰勝者對戰敗者的嘲諷、蔑稱,其下含意,怕是連豬狗都不如?!?/br> 剛剛還在疑惑地王維:????。?! “放肆!” 太極宮中,李世民不可置信地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蠻夷之邦也敢如此欺辱華夏,誰給他們的膽子?我上邦尊嚴安在? 未央宮。 劉徹拂袖而怒:“奇恥大辱!什么王朝竟這般軟弱窩囊,被一群蠻夷之邦壓著打?! 奉天殿。 沉浸許久的殺伐之氣不受控制從朱元璋身上溢了出來:“好啊,那倭國是嫌咱大明的刀鋒不夠利嗎?” 他咬牙切齒,恨不得現在就親自帶兵,去把對面那群倭賊給砍了。 一旁的朱棣腦子到底活泛,雖也惱怒,但謹慎地捕捉到了一個詞:明治維新。 老朱家對皇子的教育很是不錯,朱棣也讀了些詩書史卷,他想起來一句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朝雖然是舊邦國,但其使命在于革新。革新而有新機,這便是后世的倭國超過華夏的原因么? 【郁達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留學的時候,他和一個師兄去小酒館喝酒,旁邊一桌也坐著幾個日本學生,結果,那群學生無緣無故就對著他吐了一口痰,嘴里還罵著“□□人”“叭兒狗”。郁達夫全程表情平靜,甚至在那幾個學生走了之后,他還能平靜地沖對面的師兄笑,說,這是常事?!?/br> 咸陽。 嬴政扶著劍柄的手猛然抓緊,聲色俱厲:“可恥!可恨!” 連異邦小族的平民學子都能對華夏子民如此侮辱,國朝之上又該是何等弱小,簡直尊嚴盡失!蕩平諸國的始皇帝屬實是難以想象后世形勢會如此翻覆。 太極宮中的李世民狠狠一摔杯子:“那日本到底是什么國家,竟這般狂妄?!” 長孫皇后也是滿臉不可置信:“郁達夫還平靜地表示這是常事,可見這樣的侮辱冷遇更是數不勝數,后世……怎會孱弱至此??!” 她情感向來細膩,聽完郁達夫的身世,又了解到這留學一遭,對他作品里的悲涼愈發感同身受起來,不禁也開始同情這千載之下的后輩。 幾乎同時,聽到這一切的王翦蒙恬衛青李靖尉遲恭秦瓊等人俱是怒發沖冠,軍人鐵血,最是見不得國家受辱,他們沙場征伐,為的就是邦國穩定,外侮不侵,那日本學生這樣,簡直和指著他們的鼻子罵無異! 各位將軍身上戰意鏗然,紛紛大恨只可惜不知道日本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否則他們就要當場請命蕩平敵寇。 最義憤的竟是諸天萬朝的文士,可能因為文人身份的微妙聯系,雖然新舊文學之間頗有不同,但他們也愿將郁達夫引為同道。文人臉面何其重要?竟然被如此羞辱,對方還是異族,這丟的不是天下文士的臉,而是整個華夏的臉! 辛棄疾“鏗”的一聲拔出長劍:“大宋遭金人欺辱,后世華夏又被東瀛欺辱,可恨我等士人竟不能為國家紓難!” 李白杜甫猶自錯愕,大唐繁盛,異邦諸人不僅可以雜居長安,更能入朝為官,他們俱是將大唐視為天朝上國,頂禮膜拜,連對大唐子民也是尊重有加,千年之后,這些人就會騎到他們的頭上嗎? 王維訥訥難言:“朝中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因慕唐風,改名晁衡,陛下曾允他入國子監,與諸王公貴孫學習,其后他又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晁衡,便是來自東瀛?!?/br> 裴迪亦是怔愣:“一朝上國,一朝…□□……”他艱難地吐出那兩個字,只覺那些屈辱像是穿越時空而來似的。 大唐的文士,怎么能想到,有朝一日這個國度的后人還會有伏低做小被橫加侮辱的時刻呢?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的底色,而大學又是一個人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不幸的是,這兩個時期里,郁達夫所遇到的全是歧視與欺凌。這樣一個人,你怎么能奢望他長成活力四射懟天懟地的樣子?所以,后來他會形成悲涼而略顯頹廢的審美情趣,也就不難理解了?!?/br> 李賀撐著床榻,細長的通眉擰成一個川字,本就瘦削的臉更見愁苦。是啊,白眼、冷遇、欺凌、這是伴著他從幼時成長至今的東西。他本是李唐宗親,卻因家道淪落,沉淪當世,父親去世后更是連飽腹都成問題??墒恰?/br> 他長嘆一聲,似在與郁達夫對話: “我與你俱遭喪父之痛,你卻更有弱國之悲,焉能不苦?!笔赖罎怖?,也不知郁達夫能否抗下重重悲涼? 這憂郁困窮而又仍懷赤子之心的李長吉,竟是將郁達夫引為同調,為他擔憂了起來。 北宋。 聽完一切的蘇軾兄弟亦是唏噓感嘆:“幼時孤苦病弱,長成后又在異國受欺,其中苦悶難以言說。三觀塑造,想必是指個人的志趣理念吧?” 在那樣的環境下長成,再好的心性也不免會被消磨。 蘇轍斂眸搖首,沒有人聽到這些遭遇還能保持輕松:“如他所說,郁達夫之哀苦,竟是比李長吉更甚?!?/br> 長吉雖苦,猶有大唐,可郁達夫的王朝呢? 【另外,由于留學日本,涉獵群書,郁達夫也受到了日本“物哀”美學的影響,所謂“物哀”,簡單來說,物,就是外界事物;哀,則是主體對事物產生的感受,包含有同情、哀傷、悲嘆、憐惜等種種情緒,主要展示一種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這種美學意味在《故都的秋》中也有體現?!?/br> 未央宮。 劉徹冷嗤一聲:“小家子氣?!?/br> 他想起楚棠先前說漢賦時曾強調的恢弘氣魄,說,這是只有大一統王朝才能孕育出的深廣宏福。他喜歡這樣的贊美,也讀出了這背后的深意。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大漢的強大才讓司馬相如有那樣的底氣,文士與國家,一命相連。那日本聽起來似是個彈丸小國,卻能逼得后世華夏子民淪落至此,兩相對比之下如何不令他心驚? 帶上主觀情緒的漢武帝幾乎本能的厭惡著日本的一切,包括文化,同他一樣,許多鑒賞能力滿級文人學士也拒絕深味所謂的物哀之美。 白居易將杜甫的詩吟了一首又一首,滿懷敬意地感嘆:“溫柔敦厚,沉郁頓挫,這才是一等一的美學?!彼矊W起后世的詞語了。 杜牧淺淺對比了一下,拿出了李白的詩集:“還是太白詩最能提振心氣?!?/br> 什么物哀,太衰頹了。 歐陽修展開寫有“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折扇詠嘆再三:“物哀怎么及得上此詞氣魄宏大?!?/br> 奉天殿里。 朱元璋冷著臉從鼻子里發出一聲輕哼:“東洋小國,就是喜歡搞這些酸不拉嘰的,沒個大氣樣,郁達夫學什么不好學這些,我華夏文章不夠昌隆么?” 他現在正在氣頭上,連帶著把郁達夫也遷怒了一通,可那話里,更多的還是怒其不爭的憤懣,寄予著眾多兄弟厚望的朱標趕忙上去順毛,滿殿父慈子孝里,縮在角落的的朱橚忍了又忍,小心翼翼地舉了個手: “可是,只有強盛之邦才會有人遣使而去,郁達夫留學日本,學他國種種,是不是因為,本國……”太落后了? 后面幾個字他沒敢說完,因為滿殿的人都目光炯炯地盯著他:“閉嘴!” 沒有人敢細想這背后的意味。 【當然,除身世經歷與文化影響,最重要的一點也可以想見,那就是上面已經可以窺到端倪的國運的悲涼?!?/br> 諸位帝王眼神一凜:要說到了! 【郁達夫出生在什么年份?光緒二十二年,兩年前,是甲午年。一場海上戰爭,讓日本發現中國的虛弱,也讓中國從天朝上國的夢里醒來,割地、賠款,在以后更是家常便飯。 日本曾經需要向我們學習,處處仰望我們,誰能想到,形勢會有這樣的翻覆呢?作為弱國子民的郁達夫在日本受盡歧視、侮辱,而他甚至不能反抗,因為他的國家,確實就是那樣孱弱。這種孱弱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后來郁達夫在作品里寫,“敗戰后的國民——尤其是初出生的小國民,當然是畸形,是有恐怖狂,是神經質的?!薄?/br> 嘶~ 諸天萬朝的眾人倒抽一口涼氣。 太觸目驚心了。 可楚棠仍在繼續:【這篇文章寫于1934年,其時,東三省國土已失,華北勢微,北平亦在飄搖之中,作為一個關心國家命運的知識分子,郁達夫心中不能可能沒有觸動。同一時期,他另有兩篇散文可以佐證作意: “……原因是為了映霞還沒有到過北平,想在沒有被人侵奪去之前,去瞻仰瞻仰這有名的舊日皇都?!?/br> 映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這一次他是帶著妻小出游的。 另一段說得更直白:“……,下面只能再來略寫一點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懷夢境,聊做我的對這日就淪亡的故國的哀歌?!?/br> 是的,時代風云里的文人并不能獨善其身,他已經感知到了國家日漸衰颯的氣息,并在文字里流露出隱憂。孱弱的國家、衰颯的時代,震動著一個救時文人的心,文中反復提及北方、北國、北平、故都,或許正有不可言說的時代意義,對故都皇城的眷戀,可能也潛藏著對國家的眷戀。而那些清幽的、靜謐的、悲涼的、衰颯的景物,或似傾頹國運,或似飄搖己身。繁華落盡,滿目滄桑,原來在“故都”二字上就可以品味。 時代的苦悶當然不能概括一個文人復雜的作意,但知人論世,我們很難說這篇文字中毫無苦悶?!?/br> 淪亡的哀歌。 短短五個字重重敲在了眾人的心頭。 南宋。 范成大寓居鄉野,眼中有淚:“邦國不振,其民能如何?” 他想起如今的大宋,偏安江南,在金人的鐵蹄下卑躬屈膝,連帶著宋人都被金人□□壓迫,國家的悲哀怎能不浸到詩文里、小民中? 東晉。 王導與南渡的諸望族正在新亭之中對飲,郁達夫的話引起了他們深切的共鳴: “風景不殊,山河有異,民何其困矣!”他們在北人的面前,又哪里抬得起頭來? 周侯中忍不住淚下,同坐諸人也停下飲酒,暗自抹淚,哀切的氣氛彌漫周圍,國破之愛,歷千載而同心。 未央宮。 劉徹整張臉都黑了下去:“光緒是哪個皇帝?無用!割地賠款,簡直是喪權辱國!” 旁邊的衛青臉色也很不好:“國家受此奇恥大辱,臣只恨不能生在那時,手刃寇敵!” “何必等那時,出海尋訪,不是說日本曾經要向華夏學習嗎?想來也就是個蠻夷宵小,找到后直接出兵,先試試我大漢兵戈?!?/br> 正在氣頭上的劉徹理智直接離家出走,先在嘴上放出了一段狠話。 未央宮一眾:啊這…… 桑弘羊義憤填膺的心情突然頓住了,腦子里警鈴大作:匈奴還沒打,陛下又盯上了還沒影的日本,哪里有那么多錢???! 他無奈地看向帝王身邊的衛青,絕望地發現向來謹慎的衛青眼中竟也有幾分戰意。 桑弘羊:…… 算了,也行,就當造福子孫后代了,他不說了。 咸陽。 嬴政鳳眸微瞇:“秦、漢、唐、宋、元、明、清,這是楚棠所言朝代沿襲,若清便是最后一個王朝,光緒就是清朝皇帝的年號?” 他一揮衣袖,冷冷地吐出兩個字:“窩囊!” 好好一個華夏,就這么被敗落了,清朝的皇帝是死的嗎?! 他想起前面郁達夫在異國受到的侮辱,想起那連豬狗都不如的“□□”的稱呼,袍袖下的拳頭捏得咯吱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