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35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劇作家湯顯祖對水鏡提到的徐渭推崇備至:“《四聲猿》乃詞壇飛將。輒為之演唱數通,安得生致文長,自拔其舌!” 友人沒忍住笑:“哪有你這樣夸人的,竟想把人的舌頭拔掉?!?/br> “你不懂,”湯顯祖顯然沒心思理他,“徐文長的戲寫得好??!壯懷激烈才氣縱橫,詞壇安得生有此人!快快快,與我排一出《雌木蘭》!” 清代。 書畫家鄭板橋捧著徐渭的詩集神情激動:“恨不早生百年,愿為青藤門下一走狗!” 洛陽。 杜甫品了品,忽然道:“此前水鏡有說太白兄‘淥水蕩漾清猿啼’之句,亦是清絕之語,猿聲確為詩文中常見意象?!?/br> 李白看了他一眼,饒有興趣:“你這兩句詩十四個字寫到六種夔峽秋景,sao屑肅殺,哀情可知,你便不在意?” 還有心思在這兒談詩呢! 杜甫搖搖頭笑道:“我現在還沒寫,倒像是讀他人所作似的,感覺有些……” “微妙?”李白笑瞇瞇地接話。 杜甫撓撓頭:“是有些微妙?!?/br> 李白頗有同感,提起酒壺將二人的酒杯斟滿,笑得開懷:“此一番也是機緣,且飲酒,且聽詩,看水鏡背后的‘神仙’如何為我等指點迷津?!?/br> 杜甫也笑了:“太白兄說得是!”【渚,指水中的小塊陸地。大家以前應該也學過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br> 剛剛吟完詩的孟浩然還沒反應過來,雇的舟子就一臉驚喜地看著他:“先……先生,水鏡上說的,是您吧!” 孟浩然回過神來笑著點頭:“在下不才,拙作幸為后人所記?!?/br> 舟子一下子興奮起來,水鏡里講的什么謫仙、圣人他沒見過,但剛剛提到的孟詩人就在他的船上??! “快請……先生快請!” 他將手在短襟上擦了擦,殷勤地引著人上岸,回去就要跟里中的舟子們炫耀,他的船,載過大詩人! 李白聽到提起好友也是高興,就著酒意吟誦起自己的舊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在對面聽了滿耳朵的杜甫:……好吧,太白兄真是交友遍天下。 【渚清沙白,呈現的是一種冷色調;鳥飛回,則照應著上一句的‘風急’,西風迅猛,所以空中阻力增大,同時,蕭瑟高天間突然出現一只鳥兒飛翔盤旋,似乎也能看出一絲彷徨之感。 短短十四個字,六種意象密集呈現,統攝于一個“哀”字之中,營造出肅殺、凄寒、悲涼的意境,而從中我們也可以初步體會到詩人的情緒?!?/br> 【再看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如果說上一句的意象極繁,這一句就是極簡,只寫到落木和長江兩種?!?/br> 曹植非常喜歡屈原,對“落木”一詞十分敏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杜詩的‘落木’二字應是本于此,但二者情致卻明顯不同?!?/br> 話音剛落,便聽到水鏡里說:【落木,其實就是落葉,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說,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湘夫人》是思慕之辭,裊裊的秋風輕盈舒徐,帶起的洞庭波也是微微的,所以木葉給人的感覺是一片兩片地飄落。但杜甫的卻不同,他不說落葉也不說木葉,反而用到落木,為什么?】 白居易:“木質沉重,子美晚年愁緒縈懷,悲極痛極,所見之景自然蕭瑟無比?!?/br> 元稹也是點頭:“葉輕盈,木沉重,落木又與‘蕭蕭’之擬聲對上,子美作詩匠心獨具,真乃神人也!” 【我們可以聯系一下下冊的《說木葉》來幫助理解。林庚先生在《說木葉》中對樹葉、木葉、落木等意象作了詳細分析。他認為,樹葉給人的感覺是飽滿綿密的;木葉觸覺干燥,給人以疏朗、飄零之感;落木呢,連‘葉’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盡了,顯得更空闊。 同時,木不僅會讓我們聯想到樹干,也會聯想到顏色,是微黃的。這是典型的秋景,我們可以想象到,在猛烈的疾風之下,千山萬壑木葉盡數脫落,蕭蕭的風吹木葉聲響在耳畔,身處其中的老杜心中是何等悲涼??!】 元稹忍不住了:“搖落深知宋玉悲,杜工部簡直要把悲秋的意味渲染到極致了?!?/br> “萬方多難此登臨,老杜憂國憂民,后來所作諸篇,都太苦了??!”白居易嘆了口氣,深深地為這位偉大的詩人感傷。 北宋。 黃庭堅在作詩上祖法杜甫,前些日子剛得了一句“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庇讶速澴u頗高,黃庭堅也頗為自得:“所謂一點靈丹,妙語自成,老杜的詩真是個寶??!” 【北宋詩人黃庭堅也有一句詩寫到落木,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充分說明了落木的空闊。黃庭堅是江西詩派,學習杜甫,這句的淵源可能正在《登高》?!?/br> 秦觀聽罷打趣道:“我便說你這句襲自老杜,被后輩看出來了吧!” 黃庭堅半點不怵:“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不有來處,蓋后人讀書少,反認為二人自作此語,我這叫取古人陳言入于翰墨,點鐵成金,奪胎換骨!” 秦觀:…… 第一次見把抄襲說得這么清新脫俗。 南宋。 評論家羅大經自被彈劾罷官之后就無意仕途,一直閉門著書,他博覽群書,對唐宋詩文頗有研究,聽到水鏡的講述連連點頭:“這《說木葉》的分析倒是不錯,對詩文中常見意象予以辨析,則更易助人解詩?!?/br> 家人道:“你日日關在書齋,不也是在解詩嗎?” “略有不同,”他搖搖頭,忽然道,“不過這倒是一個思路,詩文意象頗多,我也可解說一二?!?/br> 他腦子一轉,已經有了《說落紅》、《說山月》等一連串名字,多寫些評論文章,他以后也能以文名世吧! 【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人給予長江前后兩個修飾語——不盡、滾滾。不盡,說明長江浩浩湯湯洶涌而下;滾滾,又渲染了奔騰咆哮的氣勢。無窮無盡的江水自西向東滾滾而來,又營造了一種遼遠闊大的空間感。 大家知道律詩中間兩聯是要對仗的,這里,‘無邊’對“不盡”,“落木”對“長江”,“蕭蕭”對“滾滾”,“下”對“來”,對仗極為工整。 這是詩人登樓遠眺所見的景物,那,看到落木與江水,大家又會聯想到什么呢?】 魏晉去漢未遠,曹植反應極快:“??智锕澲?,焜黃華葉衰。年已衰老,又見無邊落木,怕是會有時光之嘆?!?/br> 白居易道:“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這是太白《長相思》中的詞句,同樣是以秋景抒發傷時之感,李杜驚世之才,卻仍有蹭蹬不得出的哀嘆,何況我等?!?/br> 元稹奇道:“這樣作態倒不像你的性子,我二人登科及第,幸得天眷,正是奮發之時,必不會如此蹭蹬?!?/br> 白居易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擺手一笑:“我只是觀老杜此詩略有感慨罷了。你說得對,如今大唐雖沒有開元之盛,但我輩讀書,正為兼濟之志,該以謀求中興為己任?!?/br> 未央宮。 劉徹道:“朕記得那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亦以江水滔滔而去喻時光流逝之速,兩人不愧是好友??!不過朕還是喜歡李白的《將進酒》,讀來酣暢淋漓,杜甫這首,太沉重了?!?/br> 說著,他又端起了酒樽。 將進酒,杯莫停。 他不想被提醒歲月無情、光陰易逝,所以寧愿對酒當歌。 旁邊的司馬相如沒有發現頂頭上司的不對勁,但還是默默閉上嘴。 雖然兩人都用到了相同的意象,但是陛下您不覺得您這個結論太草率了嗎?那孔子還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呢!”李杜和孔子也是朋友?不過……他忍不住想,李白不一定,杜甫被稱作詩圣,應該能和孔子一桌吧! 司馬相如捂臉,糟了,被陛下傳染了,他竟然對圣人這個稱號很心動。 賦圣,也是圣……吧! 作者有話要說:這兩聯寫景賞析完就可以知人論世了,目前的設想是用杜甫的人生經歷爭取把大家學過的杜詩都串一遍hh,我再去翻翻初中教材。 1.《宿建德江》其實寫于開元年間。 2.“高臺多悲風”出自曹植的《雜詩》,遠處藩邦,兄弟乖隔出自劉履評論——子建遠處藩邦,兄弟乖隔,而情念不得以通,故賦此詩。言‘高臺悲風’、‘朝日被林’,以比朝廷氣象陰慘,遠君子而近小人也。 3.徐謂《四聲猿》:《狂鼓史漁陽三弄》(禰衡擊鼓罵曹,影射嚴嵩),《玉禪師翠鄉一夢》(因果報應)《雌木蘭替父從軍》《女狀元辭凰得鳳》 4.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不有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S庭堅《答洪駒父書》 點鐵成金奪胎換骨是他的詩歌理論,強調在學習古人精華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詩歌境界。抄襲是別人嘴著玩的啦5.賦圣是某天在評論區看到的,發現小可愛們太有才了忍不住想用一下hhh6.關于大家問的更新時間更新頻率還有其他一些問題我過兩天弄個置頂統一說一下,脖子一直不太得勁,正在b站翻各種運動,嗐 第36章 登高3 【從萬物有靈的角度看,草木同樣具有枯榮生命。在蕭瑟肅殺的秋風之下,無數枯黃的樹葉紛紛搖落,無疑會使人們聯想到廣闊宇宙中生命凋敝的悲哀,風燭殘年的詩人,何嘗不是飄零的枯葉中的一片呢? 當年,孔子于川上看到觀水,想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笔潘统闪藭r光流逝的代稱。萬里長江滾滾滾東流,自然也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歷史長河中消逝的時間與生命,而長江永遠奔流不息,又恰恰襯托了個體生命的短暫。 杜甫登上高臺極目遠眺,看到的是留不住的時光,是人在天地、自然規律面前的渺小?!?/br> 未央宮。 劉徹的酒喝不下去了,他想起之前水鏡里念的詩,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 人始終無法對抗自然流失的時間,丹藥無用,連太白金星降世的李白都難逃一死,他追求的長生只能是虛愿??伤€有許多事未做,天命會給他多少時間? 劉徹心中的緊迫感又被挑起來了,等水鏡結束一定要讓衛青加緊練兵,匈奴,他一刻也不想再等了! 南宋。 幽居山陰的陸游悠悠吟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人力,豈能勝天……” 【所以說,這一聯,雖然沒有直接表現情感,但其我們卻不難體味到,這種深沉闊大的悲哀就潛藏在景物之中,潛藏在字里行間,這就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這一聯也經常會考默寫,嗯,應該說這首詩的每一聯都容易被考到,大家一定要仔細聽仔細背仔細默!它才八句,比起前面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和后面的《琵琶行》友好了不止一點,性價比簡直不要太高好嗎!大家不要對不起杜甫?!?/br> 中唐。 元稹笑道:“樂天兄,看樣子下一課要講你的詩了?!?/br> 白居易有些興奮,他的詩不僅流傳下去了,還和杜甫的排在一起誒!他能吹一年,不,能吹一輩子! 不過……他很認真地問元?。骸拔业脑姾茈y背嗎?不應該??!” 自己作詩一向是追求老嫗能解,《琵琶行》應該不會難背到哪里去吧! 洛陽。 學霸兼李白頭號迷弟的杜甫并不能理解:“太白兄的不難背??!” 明明背起來又快又爽。 諸天萬朝的文人聽到水鏡的話心頭又是一動,要是他們也多寫點詩,是不是也能上那個什么教材,讓后世的學子背誦默寫??! 一時之間,無數文人摩拳擦掌,連乾隆都開始來湊熱鬧:“朕的詩也不少,應該會被選中給天下人學習吧!” 和珅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面,頓時大汗,面上卻還是堆著笑恭維道:“那是自然,能學習陛下的詩是他們的福分?!?/br> 乾隆十分高興:“朕的詩都是短章,想來不會難背?!?/br> 所以性價比應該也很高吧!他可是很為后世學子著想的。 “來人,筆墨伺候!”他要趕緊多寫點,免得后世學子沒有詩背。 【再看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從這一聯開始,詩人轉為抒寫登高之情。悲秋,是文學中常見的傳統,從宋玉《九辯》開始,悲秋就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強大如漢武帝那樣的帝王,也曾寫過《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搖落兮雁南歸”,那杜甫僅僅是在悲秋嗎?他還在悲什么?】 未央宮。 劉徹抬頭挺胸,喜形于色:“朕是第一個被水鏡提到詩作的帝王吧!” 至于被兒子追封為帝又謀奪漢室江山的曹cao,漢武帝根本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