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28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說得好!” 曹植拊掌大贊。他本來就是當時一等一的詩人,魏晉時期去古未遠而又文學蓬發,楚棠將寫作背景一一述來,以他的識見,感悟自然是更加入木三分。 只見他神情激動,眸中光彩熠熠:“李太白純然是sao人之筆!‘雷公砰訇震天鼓’,便是“雷師告余以未具”之意,‘帝旁投壺多玉女’,又與“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yin游”同調,而所謂夢游天姥,便是遠承屈子《遠游》之旨,國士之心、志士之心,何其相似也!” 有這樣感受的不止一個曹植,楚sao與《詩經》同為中國詩學的兩大起源,屈原忠于故國、沉江汨羅的氣節令無數人嘆服,而屈作的奇偉瑰麗與深沉廣博又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文人,他們輕而易舉就讀出了李白詩中的sao人神韻。 劉宋。 謝靈運吟誦起屈原《遠游》中的詞句:“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離開長安的李白,是失意之人??!” 他又想起自己,那謝家寶樹,嬉游烏衣巷、縱橫朝堂的日子,回頭望去,原來也像一場夢。 謝靈運慘淡一笑。 未央宮。 劉徹有些可惜地搖搖頭:“廟堂檐牙,困頓仙人腳步?!?/br> 長安院落。 賀知章嘆道:“果然李太白最懂李太白。此前那后輩設問,目睹山林戰栗之景時,你會是何種感受。老夫覺得有趣,便問詢于你,你答恍惚。如今看來,長安一場繁華,有若夢游,醒來回首,怎會不覺恍惚?” 李白笑了笑沒有回答,他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沒有經歷那長安三年的廟堂生活,只是那詩筆確實純然似從他心中流出,或許冥冥中中,文字當真與心靈交契。 他提酒,且斟且問:“楚姑娘亦問,白所夢是美夢還是噩夢,賀監以為呢?” 賀知章一笑:“美夢也好,噩夢也罷,老夫只知曉,不管什么夢境,都困不住你李太白!” 天子近臣、出入相隨是美夢,權jian排擠、帝閽不見是噩夢,但李白最后都醒了,而且是他自己選擇醒來,后人說得不錯,李太白始終保持著清醒而又獨立的人格。 賀知章對李白的欣賞又深了幾分,他竟從寫詩中生出了共鳴,回想自己的長安路,何嘗不是恍惚如夢呢? 只是夢境不如李白的激烈罷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場夢可以看作是對現實的隱喻,對仙境的描述正是宮廷生活的映照,與后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發憤之言”相呼應。 但,如果僅僅是這一層,那未免就太小看李白和他的詩了?!?/br> 啊這…… 水鏡下的人愣了,一首《夢游天姥吟留別》,讓他們見到了盛唐最耀眼的謫仙人和他那飄然不群、上天入地的才思,同時又連帶出不為人知的宮廷秘聞、朝堂波瀾。 李白的詩,李白的人格,早就傾倒了無數的詩人學士、王公貴族、市井小民,可原來即使到這種程度,也仍然是小看他了嗎? 眾人心中驚疑不定,而諸如曹植、謝靈運、元白、蘇軾蘇轍等詩人卻是微微一笑,顯然已經預料到楚棠要說什么了?!敬蠹疫€記得最開始對標題的講解嗎?題目中的留別,說明這是一首贈別之作,但文題中又有“夢游”二字,天姥山還有仙人傳說,那么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認為,這是一首游仙詩。 游仙詩這個名字大家看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它的創始人卻是大名鼎鼎,那就是千萬學子的噩夢——《離sao》的作者,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 “屈子!” 天下文士沸騰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辭章瑰瑋,人品高潔,汨羅一躍更令當時后世無數人扼腕,是無數仁人志士心中的白月光之一。如今水鏡提起,并對他如此肯定,這說明他們和后人的情思是相通的??! 說白了,楚棠講過的人,或來自幾千年后,或在魏在唐,東漢以前的諸人其實是不曾知曉的,雖則贊嘆,卻終究隔了一層。 但屈原不一樣,他是戰國時代的人。秦世不文,整個漢朝的文學就是籠罩在楚辭之下的,而漢以后諸人學詩,又莫不是從詩sao起,如果需要一個詩人來打通這幾千年的情感通道,那么非屈原莫屬! 猜中答案的曹植等人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愉快地喝了杯酒。 連劉徹都心情頗好,漢朝文士多學楚辭,他自己作詩也是沿襲楚歌形式,如今聽楚棠提起屈原,不覺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 “朕就說李白詩作多仙人故事,同《離sao》是一樣的嘛!”豬豬陛下驕傲地揚起臉。 眾臣配合地開始恭維:“陛下慧眼如炬,臣等不及也!” 豬豬陛下笑得矜持:“好說,好說?!?/br> 咸陽。 嬴政的感情有一點復雜。當年七國征伐,楚國是秦國最強勁的對手之一,惠王時,張儀用計謀離間齊楚,而屈原卻極力維護齊楚聯盟,雖然后來張儀計謀成功,楚國最終也為秦所覆滅,但對于屈原這個楚國宗室,他卻不能說毫無芥蒂。 可后人卻將對屈原冠以“偉大”之稱,一個人的詞章,真的可以比帝國更長久嗎? 【大家知道,屈原放逐,乃賦離sao?!峨xsao》里就有很多升天入地的想象,可以說和“洞天仙境”的描寫十分相似。但除此之外呢,屈原還有一篇很重要的作品叫《遠游》,主要描寫想象中的仙游情景。 詩的開篇即說: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因為有感于世俗扼殺人的自由,所以他想棄世而去,遨游天際。很明顯,屈原之所以選擇游仙,是因為塵世困厄,遭受挫折。 這世界好爛,好想成仙??!】 明朝。 嘉靖深以為然:“是極是極!凡俗污眼,唯有成仙,才能不為俗務所累?!?/br> 【從屈原開始,我國詩歌就有了游仙的傳統,這一傳統一分為二,一個是表達成仙的快樂,即所謂“列仙之趣”,一個是借游仙表達對塵世之憂,即所謂“坎壈詠懷”。前一類在秦漢時期非常多,大家一定知道為什么吧!】 以秦皇漢武為首的兩代君臣忽然有一種不好地預感。 果然,仿佛印證似的,下一秒水鏡里就傳來了楚棠歡快地聲音—— 【因為秦皇漢武是修仙發燒友??!】 【比如說,秦始皇三十六年,出現了一種天象,叫熒惑守心,也就是火星侵入心宿。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種自然現象嘛!但古人覺得這是兇兆,說明帝王有罪。恰好呢當時天上又掉了塊隕石下來,深受秦朝暴政之苦地百姓一不做二不休,在石頭上刻刻下一排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知道了就派人責問當地百姓這事是誰干的,但沒人承認,于是他就把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抓來殺了,然后把那塊石頭給毀了,聽起來好像一點也不迷信。 但是但是,他心里還是很慌,因為字雖然是故意刻的,但熒惑守心是真的發生了呀!所以秦始皇又命人作了一首《仙真人詩》,歌功頌德一番,又表明自己成仙的愿望,求仙人賜藥,就……修仙人設不倒?!?/br> 她說得輕巧又歡快,但整個咸陽宮卻像颶風過境似的,上首的嬴政陰沉著臉一聲怒喝:“放肆!” 殿中的內侍臣子嘩啦啦跪了一地,哆哆嗦嗦,大氣都不敢出。 嬴政的手按上腰間長劍:“始皇三十六年,朕還在世,這群黔首便敢如此作亂,朕若死了,他們豈不是要造反?!” 冷厲的聲音使得眾臣戰戰兢兢,跪在地上的內侍趙高捏捏手心,小心翼翼道:“陛下息怒,都是那些黔首無知冒犯陛下。陛下功高蓋世,富有四海,況且有我大秦的鐵騎在,何人膽敢造反?大秦必將越前朝偉業,開萬代之表!” 一番話說得嬴政悄悄順心幾分,但卻仍不敢松懈。 楚棠來自后世,從來不會信口開河,怎么會突然說他施行的是暴政呢?他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為了大秦的穩定,為了大秦的基業能千秋萬代。 他的良苦用心,怎么可能是暴政? 殿中一片寂靜,趙高得不到回話,心里不禁開始打鼓,身子抖了抖,伏得更低了。 旁邊的李斯聰明地沒有糾結這個問題,而是提醒道:“陛下,那后輩還道,熒惑守心乃是自然現象?!?/br> 嬴政一聽也反應過來,微微凝神:“自然,自然而然,莫非是說,熒惑守心之象與吉兇之事無涉?” 李斯伏首,不敢回答。 嬴政心頭巨震,握在劍柄上的手猛然收緊。 漢朝。 董仲舒呆在原地,手里的書稿啪地一聲掉到地上:“怎會如此……”他喃喃道。 作為當世大儒,他當然聽明白了楚棠的意思,可熒惑守心之象一直便是天人感應的最好佐證,楚棠怎么能說,那只是自然現象呢?星宿動向,難道便能等閑視之嗎? 唐朝。 孔穎達分析道:“后世所謂火星,想來便是熒惑,熒惑侵入心宿,在后世看來,是正常的么?” 一直信奉的道理被沖擊,眾人都有些恍惚??芍T位帝王在驚異之后,卻忽然覺得松了口氣,許久以來,天象災異便像塊時不時就會落下來的巨石懸在他們心上,強大如秦始皇都會惶恐,更何況其他人? 好在,這塊大石頭稍稍挪動了。 【當然了,災異之說一定程度上可以約束帝王的行為,讓他們不至于太過肆無忌憚。但這是指腦子清醒的帝王,要碰上隋煬帝那樣的,一百次熒惑守心都白搭?!?/br> 唐以降的君臣一致點頭:說得沒錯。 【漢武帝的修仙事跡比起秦始皇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還專門衍生出了仙話故事。比如說,有個故事是這么寫的: 漢武帝想成仙,于是去找西王母求長生不老藥,西王母一見到他就說,這藥我不能給你,因為你情感不純,心存□□。嗯……豬豬陛下反思一下自己在民間故事里的形象?!?/br> 沉默,沉默。 沉默是今天的未央宮。 幾秒鐘后,反應過來的劉徹當即暴跳如雷:“污蔑!這是污蔑??!” 什么情感不純心存yin欲,分明是無知小兒心存不軌謗毀君父!朕是那種沉迷聲色的人嗎?! 可惜,楚棠沒聽到,寫故事的人也沒聽到。 【連小說都編出來了,可想而知漢武帝的求仙之風有多盛。上有所好,下必從之,于是漢代很多詩歌都開始描繪仙境、追求長生,這就叫作列仙之趣?!?/br> 【但屈原并不是真正想成仙,因為他放不下自己的國家,他詩中對成仙的遐想,其實只是因為自己在現實里身遭饞毀,心情郁憤。 大家會發現,當時李白的處境和屈原其實是有一點點相似的,君王耽于逸樂,偏信小人,自己被jian佞排擠,不得不去國,所以他作出了和屈原一樣的選擇——游仙?!?/br> 三國。 曹植點頭表示認同:“這一節說得在理,李太白所謂游仙,不過是世俗失意后的追求,與屈子之旨契合?!?/br> 塵世愈困厄,愈發想要自由。 【但應該說,李白的游仙其實也隱含了曹植式的追求?!?/br> 剛還在認真發表觀點的曹植一臉錯愕地抬頭:還和我有關??? 一旁的曹cao大笑起來:“我就說我兒大才,那李太白還不是取法于你?看來還是我比較厲害,畢竟我是你爹?!?/br> 曹植:……槽多無口。 劉宋。 謝靈運驕傲地抬頭,雙擔粉的快樂你們不懂。 【游仙思想代代傳,自然也傳到了魏晉,三曹都曾寫過游仙詩,曹植所作尤為豐富。 曹植的怨種經歷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吧!以建安二十五年為界,他的人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期熱烈張揚,后期抑郁困頓,這也影響到了他的詩風。 建安二十五年,曹老板病逝,他的二兒子曹丕繼位,在世子之爭中落敗的曹植,必然會遭到兄長的猜忌與打擊。 曹植曾多次徙封,這還沒完,好哥哥仍然不放心他,還派遣監國官吏監視他的行動。后來曹丕的兒子曹睿繼位,也沒有對這個叔叔好一點,曹植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后期的曹植,一直都在艱危窘困中誠惶誠恐地生活著?!?/br> 三國。 曹氏父子的笑容僵在臉上,巨大的信息量讓他們無法迅速反應過來,尤其是聽到自己悲慘經歷的曹植,幾乎不能將楚棠話里講述的那個人與自己掛鉤。 還是曹cao先回過神來,怒道:“曹子桓,老子一死他就翻天了是吧!” 沒有經過司馬門事件的曹cao此時對曹植仍是寵愛有加,寄予厚望。這個兒子年歲尚小,但文采飛揚,聰明睿智,意氣風發,曹cao幾乎不能想象他被□□,處處謹小慎微的樣子。 曹植被這一聲換回神志,下意識開口道:“父親,二哥或許是有什么不得已……”說到一半聲音就弱下去了,他自己都覺得沒有底氣。若如楚棠所說,他和二哥爭逐世子之位,那二人的兄弟情誼必生罅隙,無論誰取得最終的勝利,落敗的一方都不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