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他曾見過真正的登基大典,眼前這一出與之相比就顯得太過兒戲。 前后左右都是人,擠得密不透風,空氣里什么古怪的味道都有,天又冷,站久了頭昏腦漲,四肢麻木,難受極了。 他萎靡地站在人流里,渾渾噩噩中,忽聽鄒大輕聲道:“司徒昌來了?!?/br> 明景宸撩開沉重的眼皮,透過數道人墻才勉強看清從將軍府里被十六抬大轎抬出來的偽帝。 司徒昌五十來歲年紀,有著武將特有的健碩偉岸身材,但又因年歲漸長加上這些年的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略有些發福走形。他穿一身玄色袞冕禮服,手持玉鎮圭,方頭闊面的臉上神情威嚴莊重。 可惜不論是場地布置、儀仗護持、衣著轎攆還是典禮流程,無處不透著一股倉促之感,好比是個連唱詞、走位都還沒弄明白的戲子,不過整了套四不像的頭面、道具就粉墨登場了。 錯漏百出,貽笑大方,至多騙騙平頭百姓罷了。 可即便如此,這場所謂的登基大典仍舊冗長繁復,他們一站就是兩個多時辰,到后來天上又飄起了柳絮般大的雪花,所有人饑寒交迫,中途倒了許多人,都被兵卒直接拖了下去。 明景宸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挨過來的,那些祭祀祝禱、年號詔書,他一概沒聽見,腦子里像養了一窩蜜蜂,嗡嗡叫個沒完。 要不是鄒大一直看顧著他,后來又強行按著他腦袋一起五體投地地三跪九叩高呼萬歲,恐怕他也早就被那幫兵痞子拖走了。 典禮結束后,鄒大二話不說背起明景宸趕回客店休息,又命人繼續留意著小道消息,一旦城門那邊放行他們立刻動身啟程。 先前在江水里泡了一晚本就沒好全又被拖著趕路,今日又在風雪里站了許久,熱癥便又發了出來,明景宸神智已不大清醒,鄒大見了便想托店家去請個大夫來瞧瞧。 可店家苦著臉道:“客官,不是小人懶惰不愿替您跑一趟,實在是城里的大夫都給將軍……啊不……是新帝的軍隊征召走了?!?/br> 鄒大退而求其次道:“找不到大夫也無妨,還煩請店家去藥材鋪,買兩劑小柴胡湯回來給我這兄弟煎了吃,事后必有重謝?!?/br> 誰知店家仍舊十分為難,“如今這世道吃飽飯尚且艱難,這病和命都難治??!”他用衣袖揩了把淚,“咱們汀州本就不盛產藥材,大多要靠外頭的藥材商人販賣過來,現在各地都在打仗,還有那盜匪、流民,這商路早已不像過去那般通暢,外加先前將軍府派人在城內搜刮過幾回,說非常時期要先緊著軍隊那邊的供應,所以小人敢打包票,這城里頭是連一根柴胡都找不著的?!?/br> 鄒大一拳砸在桌子上,“可惡的老賊!” 店家聽他罵司徒昌嚇得面無人色,好在他這間破落的小店如今只住了鄒大一行人,倒不用擔心這大逆不道的話被人聽了去,但他仍后怕地拍拍胸膛,好言勸道:“您先別急,若您信得過小的,小的倒是有個土方子可以給這位公子試試看?!?/br> 鄒大連忙請他一試。 店家從廚房找了兩塊生姜,切成絲后一部分炒熟,用紗布包起來緊貼在腳底板上熱敷,另一半則燒了壺生姜水喂給他喝。 過了個把時辰,明景宸發了一身汗,鄒大探了下他額頭,發現熱度果然降下來不少,不禁大喜過望。 又過了沒多久,外頭打探消息的人回來說,城門將于半個時辰后開啟。 鄒大聽聞后,將尚在昏睡的明景宸用厚實衣衫裹得密不透風,然后打橫抱起來想要立刻啟程。 誰知走到客店外正要上馬,忽見又一人從街那頭奔過來攔住了他們去路,那人滿臉焦急之色,喘得上氣不接下氣,斷斷續續才把話說明白,“大人……出……出事了……曲……曲姑……被人圍了……” 第142章 火炮攻城 “什么?。?!”鄒大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報訊的人道:“千真萬確,屬下一直候在城門邊等開門,誰知到點城門官剛下令起閘,哨兵忽然來報說城外五里開外有敵軍奔襲而來。城門官親自上去瞧了一回,下來后就命人快馬傳訊去了。沒多久,門內果然能聽到外面有大軍挺進的動靜,像是有好幾萬人。屬下走之前,司徒昌的兵馬已經陸續趕到,領兵的大將正在城樓上與對方罵戰?!?/br> 鄒大聽罷,臉色奇臭無比,心想之前果然不是自己杞人憂天,那司徒老賊稱帝真是禍患無窮,這下帶累了他們被困死在城里,一旦城破很大可能要和滿城百姓一同給司徒昌陪葬。 眼看又走不了,鄒大只好把明景宸重新抱回屋。 被折騰了個來回,明景宸睡得再死也被鬧醒了,他擁被靠坐在榻上,問來報訊的人:“可知道來攻城的是何人?” 那人道:“當時城門上亂得不成樣子,屬下離得遠并沒有聽清?!?/br> 明景宸咳嗽了兩聲,問鄒大:“你之前不是說,顧氏的當家死了后,整個汀州都被司徒昌把持了,既然如此,你說城外那些軍隊是哪里來的?大軍壓境這么大動靜怎么我瞧著司徒昌一點不像知情的樣子,竟然還有閑工夫辦勞什子的登基大典?” 鄒大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這是汀州內訌?” 明景宸摩挲著被褥上粗糙的紋路,道:“興許是內訌,興許是里應外合,誰知道呢!這個時候冒頭稱帝的人,非蠢即壞。司徒昌做得再謹慎,稱帝這樣的大事終歸是紙包不住火。他有這個膽子稱帝,就要做好被當成出頭椽子、天下共同討伐的準備。真龍天子可不是像他這樣穿件龍袍就能當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