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據我所知,他也不想當權臣。曾幾何時,他想做像他叔祖一樣甘為社稷赴死,拼盡所有的人?!?/br> 原來還是忠臣功勛之后,明景宸暗想,但現今離他熟知的時代隔了五十余載,朝廷的人事變遷他一概不知,想要據此推敲出幾個懷疑對象也做不到,真是可惜了。 鄒大見那伙兵丁漸行漸遠,所過之處,鞭炮殘骸落了滿地,等這陣喧囂過去后,兩旁看熱鬧的百姓又都悄悄關了門戶,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不過寥寥,一點沒有早市的鮮活氣息。 見熱鬧都散了,無甚可看,兩人也關了窗回到桌邊坐下。 鄒大道:“司徒昌稱帝,恐有事端,咱們得趕快上路免得深陷其中?!?/br> 【作者有話說】 咱們周五見~ 第141章 圍城之困 在這點上,明景宸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之前聽高炎定提起過,南地局勢混亂,揭竿而起、稱王稱霸的不勝枚舉,但敢公然稱帝的,這個司徒昌還是頭一份,也是個人才。 明景宸對這樣的蠢貨是不屑一顧的,天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且讓他再得意幾日,自有人去收拾他。 經過方才那番大的陣仗,隔壁睡著的五人也起身了。這一路行來他們雖很少與鄒大交流,但一旦鄒大認準的事,他們都不會否定,所以這次也不例外。 幾人很快收拾了行裝出店趕路 ,然而眼看就要到達城門口,就見上千個兵卒摜甲執銳地從兩側涌來把守住各個要道,城樓上傳來一陣整齊劃一的吆喝聲,那千斤重的閘門緩緩下落,轟然將前路堵住,激起無數煙塵,然后兩側的木質重門也跟著閉合。 只晚了一點點,他們已被困在城里出不去了。 鄒大道:“去打探一下什么情況?!?/br> 一人領命后去而復返,“看守城門的小吏說,三日后司徒昌要在城內舉行登基大典,為防止有外頭的宵小干擾滋事誤了黃道吉日,這三日關閉四方城門,任何人不許隨意進出,違者全家斬首示眾。等大典禮畢,自會恢復通行?!?/br> 聽后,明景宸與鄒大都不由地互相看了看,都從對方臉上見到了震驚和不解。 這是什么獨樹一幟的做派? 閉門稱帝還真是古往今來聞所未聞。 史書上凡是稱帝的,無不是大赦天下,邀請四海賓朋前來觀禮拜謁,怎么到了這個司徒昌身上,反而小家子氣地關了城門,好像生怕讓人知道一樣。 他到底圖什么?難道就只圖做這一城的皇帝? 鄒大嗤笑道:“我還當司徒老賊是個膽大的,敢第一個稱帝和天子公然作對,沒想到實際上膽子賊小,遮遮掩掩地在自個兒家里搞什么登基大典。莫非在曲姑城內他當皇帝,在曲姑城外他就還當他的大將軍不成?” 明景宸倒是懶得浪費唇舌嘲笑這等愚人,他望著城門上下比昨日多了幾倍的兵力,擰眉道:“強闖過去絕非明智,咱們先回去,看看情況再做打算?!?/br> 鄒大深以為然,對方有千軍萬馬,他們只有七個人,怎么看都是蟲臂拒轍,力量懸殊。他留了兩人在這邊繼續觀望,又遣了三人去城里其他地方打探,自己則帶了明景宸回到客店等消息。 到了中午,這兩幫人都分別派了人回來報訊,都說四方城門以及大小要道都被嚴防死守住了,想要尋機出城千難萬難。還說將軍府門前的廣場上現在正在搭臺子,三日后司徒昌就在那里舉行大典。 明景宸翻了個白眼,對這個姓司徒的感到越發無語。知道的是皇帝登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頑童在這過家家取樂呢!什么玩意兒! 家門口搭臺子唱戲還差不多! 鄒大不信邪,又親自出去了一回,想要找門路出城,但也失望而歸。 明景宸倒是看得很開,看他板著臉就故意與他開玩笑,“司徒昌稱帝反的又不是你家的朝廷,你哭喪個臉做什么!”要知道自己這個明氏宗親都沒生氣呢。 鄒大道:“我是擔心他那個破典禮后又生出其他禍事來耽擱了咱們行程?!?/br> 明景宸倒是不擔心,照吃照睡,一點沒將這點子事放在心上。 鄒大覺得他不對勁,嚴肅地問他:“景公子是背著我等有了后招,還是……” “還是什么?”明景宸明知故問。 鄒大想了想,搖搖頭,“我也不知道,誒,你是真置生死于度外?” 明景宸在榻上翻了個身不做理會。 不過只有他自己清楚,哪來那么多豁達不羈,不過是早死晚死,一死百了罷了,至于是死在水里還是死在哪里,都無所謂。 就這樣蹉跎了三日,到了第四日一早旭日東升,曲姑城內忽然禮炮轟鳴,鑼鼓喧天。 那些兵卒挨家挨戶地敲門,趕了百姓往將軍府前的廣場上去,美其名曰,新帝要與民同樂順帶讓他們做個見證。 明景宸和鄒大一行人也沒能幸免,被趕鴨子似的驅逐到廣場邊。 此時四周烏泱泱地圍了十來層的人,為了維持秩序,將軍府又調了許多兵丁過來,一個個兇神惡煞,虎視眈眈,叫人害怕不已。起先還鬧哄哄的人群到后來竟變得鴉雀無聲,只有鼓樂聲死乞白賴地扯著調子,好好的一首喜慶曲子被襯得如同號喪。 明景宸對這樣的人擠人很是厭惡,好在鄒大寸步不離地護著他,倒沒讓他被人潮給沖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