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偏偏這金鼓還是個口齒伶俐,最會來事的,三不五時地撿著從軍營那邊聽來的消息與明景宸吹噓高炎定在戰場上是如何的驍勇善戰,無往不利。 在金鼓口中,高炎定簡直不是人,那是天上戰神下凡,渾身光芒萬丈,有萬夫不當之勇,光憑他一人就能在百萬敵軍中沖鋒陷陣,殺得敵軍丟盔棄甲,哭爹喊娘。 真是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曠世將才??!才怪! 明景宸豈能聽不出金鼓話語里夸大其詞的成分?若高炎定真如他說得那樣是什么神仙,還征什么兵,囤什么糧!直接降道神雷劈在帝京上頭不就完事了? 金鼓這小子不去酒樓茶館說書或是去干保媒拉纖的營生真是白瞎了這副好口才。 雖然不怎么待見這個疑似有三姑六婆特質的小廝,但也多虧了金鼓的“多嘴多舌”,讓明景宸對目前湄州的戰事進度有了個大致了解。 也正因為如此,他更加愁腸百結了。 金鼓和梅姑等人見他總是郁郁寡歡,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原以為將前線的事說給景公子聽,一來能寬他的心,讓他不必為王爺的安危憂心,二來能讓王爺英武善戰的高大形象深入景公子的心,早日讓他倆心意相通。 可怎么越說,對方看上去越不高興呢? 珠云道:“想來是你們越不停地說,公子他呀越思念王爺了。就好比前幾天你們提起了薛jiejie,我就想得晚上都睡不著了?!?/br> 似乎……有些道理。 這倒讓金鼓有些左右為難了,因為就在他打算閉嘴以免助長了景公子對王爺的思念之情的時候,明景宸又主動問他關于前線的事。 所以,他究竟說還是不說呢? 梅姑難得取笑了他一回,“主子若是想知道,做奴才的自然要知無不言?!?/br> 金鼓撇撇嘴,“一旦說多了導致景公子憂思成疾,我的罪過可就大了?!彼寄芟胂蟮揭堑韧鯛敾貋碇懒?,自己恐怕會被軍法伺候得一兩個月下不來床。 梅姑笑道:“那我們先找機會給他排解排解?!?/br> “怎么個排解法?”金鼓格外好奇。 梅姑道:“恰逢城南香屏山上的楓葉紅了,前幾日珠云聽說后就吵著要去看,我瞧這幾日天氣不錯,趁著下雪前,咱們帶景公子去城外逛逛,全當散心解悶了?!?/br> 第116章 香山古剎 這日天高云淡,金秋送爽。 一輛寬敞舒適的馬車從鎮北王府內駛出后,沿著主干道一路向南而行,出了南城門又走了約莫半個多時辰,才到達此行的目的地——香屏山腳下。 香屏山在云州遠近聞名,百姓們都說山中有二寶,一者楓紅俏,二者觀音像。 楓紅俏就是每年入秋,漫山遍野的紅楓盛景。而觀音像則是指位于香屏山半山腰的昭靈寺內,供奉有三十三座姿態各異的觀音造像,據說是囊括了佛經中曾提到過的所有觀音法相化身,是桓朝所有寺廟中的獨一份。 從山腳到昭靈寺的山道修得很是平整開闊,馬車一路盤旋而上,在鋪滿紅楓的山徑上轆轆行進。 自從出了王府,珠云的眼睛就像長在了車窗外,一路上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梅姑指著外頭的山路對明景宸道:“現在馬車駛過的這條路還是前幾年咱們王爺捐錢修的呢。在那之前,不論是來燒香拜佛的,還是登高賞景的,只能爬石階上山。那小路又窄又陡,據說是前朝的某個父母官在任時修筑的,天長日久后,破損開裂得格外嚴重。天氣好的時候走還容易崴腳摔跟頭,更別說遇到雨雪天,又濕又滑,出事的人就更多了。那年正月里下了雪,雖然寺里的僧人在石階上撒了鹽,卻不怎么管用,摔傷摔死了好多香客,王爺便自己出錢修了這條山道,如此我們今日才能一路坐著馬車上山去?!?/br> 這便是梅姑比金鼓高明的地方,懂得見縫插針,旁敲側擊,既達到了目的,又不會太招人厭煩。 明景宸道:“凡是走這條山徑上山的人都得承你家王爺的一份情,這比捐錢修廟宇、造佛像積的功德可大多了?!?/br> 梅姑笑著附和,心里覺得有些可惜,原本還想等游覽昭靈寺的時候,把王爺捐善款修繕佛寺的事再當閑話說道一遍,可景公子都把話說死了,反倒讓她不好再多提這事了。 車窗外楓紅颯颯作響,明景宸忽而問道:“既然是來登高賞景,不如就在這里停下,我們一路走一路消遣?!?/br> “景公子,這山道修得再好終歸比不得城里的路,走多了累腳,今日雖不是初一十五,但路上來往的車輛可不算少,仔細沖撞了您。您有所不知,整座香屏山上最佳的觀景點就在昭靈寺里。金鼓已經提前兩日和寺里的主持打好了招呼,讓他留了個僻靜的院子給咱們歇腳?!?/br> 梅姑說得頭頭是道,明景宸只好依了她,不再提下車徒步的事。 等到了昭靈寺,早有知客僧在山門口候著了,見到掛著鎮北王府標記的馬車,立刻殷勤地迎了上來。 起先他們都以為來的是譚妃,等見到馬車上下來的是個臉生的俊美公子,都不由地愣住了。 只因整個北地的人都知道,鎮北王府中正經的主子統共就三位,鎮北王本人以及他寡居的大嫂和小郡主母女倆。 眼前的年輕公子究竟是何方神圣,知客僧不得而知,這就導致他遲遲不敢開口,因為實在不知該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