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竇玉覺得自己這只傻不愣登的鴨子不僅被趕上了架,還是注定要被拔毛剖膛下油鍋的一盤菜。 前途未卜,生死未知。這不是去接應鎮北王,這是去送死。竇玉嗚呼哀哉,深覺自己命苦。 當初被高炎定調撥去聽雪堂的親衛總共二十人,統領名叫潘吉,三十歲上下的年紀,長得方面大耳,很有富貴相。此次他們一行人扮作去戎黎走貨的行商,明景宸便讓這位潘統領在明處假稱是他們的大老板、牽頭人,自己則假扮成賬房先生隨扈左右。 譚妃替他們準備的行頭很是齊全,裝貨物的箱籠里塞滿了鹽巴、茶葉、藥材、珍珠、綢緞等幾十樣物品,都是在戎黎特別受歡迎的東西。 近十年,邊境爭端不停,導致早年設立的互市就此中斷。鹽巴、藥材等物資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戎黎自己境內的產出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賴于中原的供給。 都說物以稀為貴,互市的中斷讓這類物品的價格在戎黎翻了好幾倍,為此,很多膽大的中原行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不惜跋涉千里、命懸一線也要把商品偷渡出關運往戎黎販賣。 雖然路上千難萬險,但富貴險中求,只要一次成行,就能賺取豐厚的差價,加上戎黎也有中原這邊極度稀缺的良馬、珊瑚、寶石,這一來一回地倒賣,其中油水幾何,凡是會算賬的商賈都一清二楚,以至于偷渡出關走貨的行為屢禁不止。 早在高炎平當家的時候,高炎定就鼓動自家兄長對這幫商賈睜只眼閉只眼,并對這些人收取一定比例的商稅,帝京天高皇帝遠,桓朝律法再嚴苛到了北地也不過爾爾,他高家是北地的土皇帝,只要別太過分,即便讓天授帝知道了,對方也不會把他們怎樣。 如今這些出入境的商稅成了高家的大額進項之一,高炎定靠著這些“灰色收入”養兵,否則就帝京對駐軍糧餉的那個摳唆樣子,若是指望他們能從手掌縫里漏出糧草,北地的將士們早就餓死了。 見人員都到齊了,明景宸對潘吉道:“潘大老板,事不宜遲,咱們盡快趕路罷?!?/br> 潘吉領命,很快一行人上馬出城,往大慶關的方向趕去。 出了安宛城,兩側都是成片的田壟,此時正是秋收的農忙時節,紅色的高粱、金黃的谷子,比頭頂的太陽還要奪目閃耀。 明景宸的馬跑得很快,這些金紅交織的緞帶從眼角余光中飛速向后掠過,他越往前奔襲,越清楚一件事——北地不能沒有高炎定。 只有高炎定能守護住這片地域的安寧祥和。 他心底酸楚難當,卻也更加堅定了信念。 這一去不論發生什么,他都要把高炎定全須全尾地帶回來。 【作者有話說】 小宸表面上看著是被譚妃逼著去,實際他接受速度這么快,不難看出還是有點口是心非的 )*寶子們新年快樂!愿大家新的一年事事順遂,平安喜樂!( )- - - 第86章 死里逃生 與明景宸預期的差不多,午時左右他們就到達了大慶關。將蓋有鎮北王府印戳的通行文書交給守軍將士檢查后,他們很快被放了行。 一出關隘,向西北方向趕了二三十里路,周遭景象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入眼蒼茫浩瀚,渺無人煙,連飛鳥都幾乎不見蹤跡,鐵黑色的礫石沙土與淡藍色的天穹接壤,似乎天地間只有這兩種色彩,又仿佛是個身著暗色甲胄的巨人橫臥在莽原上,給人肅殺蒼涼之感。 竇玉見此風光,文人的敏感多情在胸壑中鼓噪,忍不住吟誦前人的詩句:“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br> 明景宸正用手遮住刺目的日光朝前遠眺,聽到他念詩,笑道:“竇大人真是好詩性,只是這又是雨又是雪的,此處四野荒涼,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你還是將這些紛亂的惡氣候藏在心底千萬別念叨出來,以免上達天聽,讓我們平白多遭一番波折。還是吟些愉快的詩詞來聽聽罷?!?/br> 竇玉自從離開王府臉色就沒好過,聽到他的調侃也不氣惱,只苦笑道:“往日里下官這肚里頭裝了不少墨水,別說是吟詩就是叫下官當場現做幾首也是管夠的??上П贿@關外的風沙一吹,日頭一曬,除了還混記得剛才那兩句,什么都想不起來了,真是慚愧慚愧?!?/br> 明景宸道:“現在沒墨水不打緊,這才走到哪兒。等我們穿過戈壁草原,一路好山好景,定能讓竇大人文采飛揚,做個十七八首的?!?/br> 竇玉左右前后都看了個遍,除了風沙就是山脈光禿禿的硬挺輪廓,壓根和“好”字沾不上邊,說是窮山惡水都是抬舉它們了,不禁更加萎靡了。 明景宸見此大笑一聲,策馬狂奔而去。 他們在戈壁沙漠中行了三日,沿途連只兔子都沒有見到,更別說炊煙人家了,只有深夜時分,有野狼的叫聲遠遠地傳入耳中,凄厲瘆人,叫人背生寒毛。 這晚,明景宸夜半被噩夢驚醒,耳邊風聲不絕,用皮子刷了特殊油脂做成的帳篷被吹得嘩嘩作響。 帳篷里很是悶熱,明景宸出了一身的汗,連日來的奔波勞苦令他羸弱的身體愈發不堪重負,現下只覺得胸悶氣短,頭昏腦漲。 于是他在身上披了件外衣,并用頭巾蒙住口鼻想要出去透一透氣。 外頭風沙莽莽,將視野吹得灰蒙蒙一片,夜空像是被一張蛛網遮蔽住了,不見白日里的瓦藍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