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等《討張匡檄》被識字的秀才在公開場合大聲念出后,不管之前聽沒聽說過高炎定名諱的,經此一事后,都把這三個字牢牢記在了心間。 一時,高炎定的美名傳遍湄州,甚至逐漸擴散到了南地其他幾個州府中去。 可謂是聲名大噪。 這些都是后話了。 張匡死后,果然不出所料,承平道群龍無首,他之下的幾個大頭目為了誰坐第一把交椅鬧得不可開交。 湄洲的大小官員還在琢磨高炎定南下殺張匡的用意,畢竟檄文里的來龍去脈他們是一個字也不會信的,然而沒等他們想明白,一夕之間,北地的一萬將士竟然偷偷南渡進入湄洲境內。 他們厲兵秣馬、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將承平道這幫子烏合之眾沖擊得潰不成軍、四散奔逃,還將張匡之下的幾個大頭目盡數斬殺。 高炎定此舉不亞于狠狠扇了南地所有官員一巴掌。 承平道為禍多年,帝京和各地州府多次繳賊皆收效甚微,近兩年多有放任不管的態勢,甚至還有官員私下信奉,與他們過從甚密的。 湄州官員認為這鎮北王好端端地不在云州待著跑到南地來剿賊,實在有點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了。 你即便擊潰了承平道又如何,你一個藩王,難道還想越俎代庖插手湄州軍政么? 然而沒有什么事是高炎定不敢想的。 此次荊南、興遙幾地元氣大傷,城內官員、豪強死的死、逃的逃,甚至貪生怕死降了的也大有人在,短時間內竟連個安撫民生、能管事的人都沒有。 高炎定一不做二不休,果斷讓一萬將士駐扎了下來,太守府沒了便就近選了套空置的官舍作為臨時辦公地點,然后帶了明景宸、師文昱他們堂而皇之地在里頭安頓了下來。 師大人年輕時曾外放做過十來年的地方官,處理公務瑣事是一把好手,現下干活的人緊缺,高炎定便也不管他是否是被罷官流放的戴罪之身,讓他能者多勞,暫代荊南、興遙的太守之職負責善后事宜。 師大人走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出了安民告示告知百姓,官府會開倉賑災,協助大家重建家園,并且會發放農具、良種以便盡快春耕。 百姓起先半信半疑,等看到有兵丁、差役過來搭建粥棚,分發米糧和被褥時才相信是真的。 原先的官員多是蠹蟲,荊南幾地的賬上虧空巨大,存糧也不夠這般大規模的救濟派發。好在承平道搜刮的財物金銀大多沒命帶走,高炎定又做主抄了幾家為富不仁、恕不配合的豪門大戶、官宦商賈,用這些銀錢從附近的幾個州府收購了米糧,加之自掏腰包,從北地運了足足兩船的糧草后,才令師大人能夠大展拳腳,將政令一一落實。 如此一來,連薛蒼術這個原本不怎么喜歡高炎定為人的,都在背后夸了他幾句。 【作者有話說】 王爺做好事要留名,絕不做無名英雄xd 第49章 天子申斥 明景宸趴在榻上,背上扎滿了銀針。 抄家時,在某個巨賈家中發現了幾味珍貴藥材,被高炎定中飽私囊扔給了薛蒼術。碰巧薛神醫這幾日對拔除明景宸病灶的藥方頗有頭緒,正想試試手。 這瞌睡了就有人遞枕頭,薛神醫覺得鎮北王很是上道。 明景宸閉目不言,他在想別的事,想得正投入忽然就聞到一股熟悉的惡臭味。 睜眼一看,烏漆嘛黑的湯藥連影子都照不出,薛蒼術掛著微妙的笑容,怎么看怎么不懷好意。 明景宸本能地抖了抖,薛蒼術的藥方療效與難以下咽的程度齊頭并進,堪比折磨。 見他滿臉嫌棄拒絕,薛神醫的笑容愈發燦爛,她難得有耐心對人諄諄告誡,“別怕呀,良藥苦口,快趁熱喝了,別辜負了高炎定對你的一片拳拳愛護之心?!?/br> 高炎定對自己是否有愛護之心,他不知道,但薛神醫想折磨他的心,他倒是看得一清二楚。 明景宸道:“你就沒想過改良一下湯藥的口感?”能又苦又臭到這般地步的也是世所罕見,不知情的還以為是門口臭水溝里舀上來的。 薛蒼術橫眉冷對的樣子像是要了她的命,“我是大夫不是廚子,藥好喝了那能叫藥么!怎么這么嬌氣,誰慣的?” 這時,珠云走了進來,手上拎了幾個用紅繩扎好的油紙包。 她喜滋滋地將東西在桌上一一拆開,里頭整齊碼著桂花糖、銀絲酥、玉露團、綠豆餅,每一樣都精致小巧,散發著誘人甜香。 “哪來的?” 油紙包上印著趙記兩字,旁邊還繪有桃花圖案,連紅繩尾端也打了桃花絡子。 珠云道:“是王爺買回來的,聽說是城里重新開張的糕餅鋪子,原本就是極出名的,聽說帝京還有分號呢?!?/br> “哪來這么多聽說?!泵骶板仿牭礁哐锥ǖ拿志妥兊门d致缺缺,忍不住嘀咕。 薛蒼術在水盆里凈了手,嘗了一口,玉露團外皮酥軟細膩,餡料奶香濃郁,兩口就沒了,她滿足地飲下半杯茶,促狹地調侃道:“剛才我還道這嬌氣的毛病是誰慣的,這不是說曹cao曹cao就到了么?!?/br> 明景宸只當沒聽見,他這幾日都沒出門,不知在高炎定和師文昱的主持下,外頭究竟發生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今見到這些糕點,知道連糕餅鋪子都重新開張了,想必外頭定是一片萬象更新的好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