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113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值得一說的是,劉挽聽聞王娡又被氣得不輕。啊, 對, 王娡對劉徹要立衛子夫為皇后一事多不認同,故而一再鬧騰。劉挽當時在劉陵裝信的盒子里看到田蚡的字跡時,立刻樂了。 虧得田蚡死得早,否則就他干的事,田氏滿門一個都逃不掉。 在封后大典之前,王娡還想鬧, 好的呢, 這種時候就用不著劉挽了, 劉徹捏著劉挽送上的大禮往王娡那兒一擺不說, 更是昭告天下, 田蚡與淮南王有所勾結。 甚至劉徹放了話,若非田蚡已死,就憑這信,田蚡也得死上一死。 王娡哪里能想到自家弟弟死都死了,竟然還被劉徹翻出這樁要命的事。王娡是求著劉徹不要對外公開的,可惜,劉徹依然公開了。 自那以后,王娡氣了一場,再不提反對劉徹立衛子夫為后一事。 不僅如此,宮中事務王娡都移交到衛子夫的手里。 可以說,暫時宮里相安無事。 不過,衛子夫封后大典別的人都去了,館陶大長公主沒有去。 館陶大長公主聽聞陳氏在知道劉徹封衛子夫為后時,嚎啕大哭,傷心不已。據劉挽所知,劉徹并沒有去看望過陳氏。 有些關系很尷尬,但沒有辦法,劉挽并不認為所有的過錯都在衛子夫身上,也并不覺得自己有愧于館陶大長公主。 陳氏被廢,衛子夫為后,此事的決定權在劉徹,并非他們。 故,在安容處再見館陶大長公主,劉挽也是坦坦蕩蕩。 “陛下改歷法,又創年號,我還以為你不得閑,來不了安容處?!别^陶大長公主顯得有些精神不濟,很多事館陶大長公主也體會到了何為無力。朝堂之上,她早已失去影響力,連王娡都攔不住劉徹,又有誰能夠再左右劉徹。 她的嬌嬌,無論有多少不甘,有多少怨恨,都不得不放下。 見著劉挽,館陶大長公主沒有像以前那樣盛氣凌人,一派質問之態。 但凡細想劉挽做下的事,站在劉徹的立場,不,縱然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父親的立場,都不可能不喜歡如此能為之分憂的孩子。與之而來又怎么會不想讓她的母親因她而顯貴。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 從前的大漢會因為太子的確立而廢立皇后,為一個公主立后,劉挽也是開創先例。 再想衛家,想想衛青。兩次出擊匈奴皆有所得。大漢和匈奴交戰多年,直到衛青才有了如此的勝利。衛家的人爭氣,爭氣得無論他們的出身如何的卑賤,也掩蓋不了他們的光芒。 反觀自己家的人呢? 館陶大長公主不想承認自己敗了,無論是陳氏也好,陳家也罷,都撐不起劉徹的雄心壯志,不可能成為劉徹的左膀右臂,也就注定他們都將成為棄子。 棄子??! 館陶大長公主見多了人成為棄子。說句不中聽的話,在他們劉家,自她父親文帝開始,再到她的弟弟景帝,還有此時的劉徹,在他們的心里,有利于他們的人為他們所用,一但那些人無用,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舍棄。 最是無情帝王家,館陶大長公主知道這個道理,終是沒有想到,有一天她竟然也會成為被舍棄的那一個人。 不過,她不會是最后一個。 館陶大長公主眼中流露出耐人尋味的深意。望向劉挽時,何嘗不覺得,有些路劉挽一個孩子都能想得到,她未必不能。 兒子不爭氣又如何,她有用,依然可以為她的女兒撐起一片天。 “先前我不在,姑祖母和姑姑們辛苦,我既回來了,怎么能不過來搭一把手?!眲⑼烨浦^陶大長公主毫無芥蒂的態度,但凡要不是在衛子夫的封后大典上看不見館陶大長公主,她定以為館陶大長公主對衛子夫被封為皇后一事并不在意。 可是,怎么可能不在意呢。 在意,在對劉挽時館陶大長公主能分得清利害,并沒有責備遷怒,憑這一點,劉挽不得不說,不愧是歷經三朝榮寵不斷大長公主,自知該如何才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事。 故而面對館陶大長公主,劉挽從來不敢掉以輕心。 “也好。劉陵之事多虧了你,若非你察覺得快,怕是要出大事了?!别^陶大長公主肯定劉挽的功勞,劉挽極是謙虛的道:“不過是湊巧?!?/br> 巧是挺巧的,又何止是巧而已。 館陶大長公主在得知劉挽如何發現劉陵的企圖時,何嘗不為之驚嘆。 不過是一樁再小不過的事,偏就這樣一件沒有人會過多在意的事,竟然就讓劉陵的陰謀敗露了,劉陵不信,旁人聽來也覺得不可能,一致認為劉挽必是得了消息才會察覺劉陵所圖。 別人信不信館陶大長公主不知道,她卻是信的。 她不是沒有見過聰明人,劉挽先前的聰慧她都看在眼里,不會有人覺得,那同樣也是聰明絕頂的帝王能對一個女兒如此寵愛,只是因為那是他的女兒。 衛子夫為劉徹生下三個女兒,只有一個劉挽最得劉徹之心。為了給劉挽尋先生,劉徹私底下派了多少人去尋,館陶大長公主有數。五經博士等飽學之士,本不愿意為一個公主講課,劉徹卻警告他們,要么他們老實講課,要么他們永遠地離開漢宮。而那些給劉挽上過課的人,哪一個不對劉挽贊不絕口。 縱然是陳氏,她的嬌嬌,也曾對劉挽再三贊許有加。 所以,劉挽告訴劉陵為何自己能發現她的陰謀的理由,半點不虛。由此,也讓館陶大長公主從心底里不得不生出一份懼意。 是的,懼意。 一個聰慧又洞若觀火的人,和這樣的人成為敵人,非幸事也。 那一刻,館陶大長公主承認自己愿意退了。劉挽,和她合作陳家有利,既如此,就該繼續合作下去,他們劉家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識時務,知曉該怎么樣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館陶大長公主先前選擇站在劉徹一邊和王娡對抗如此,如今和劉挽繼續合作亦如此。 “前幾日/你平陽姑姑說起,所謂無家可歸的人未必不能假?!别^陶大長公主也并非要跟劉挽細論下去,還是說說安容處。 “姑姑也發現了?!眲⑼炻犞恍?,館陶大長公主聞言瞥過劉挽,“你也知曉此事?!?/br> “也是湊巧,我那日想來看看安容處,同周圍的人打聽打聽他們對安容處的看法,恰好聽到有人說安容處進了騙子,裝著自己是無家可歸的人,實則家底豐厚。后來發現劉陵的事,我身邊的侍女見安容處有人生病,于是為他們診脈,竟然診到幾個吃撐了生病了。若是孤苦無依之人,怎么可能會吃撐到???”劉挽想到那回戈央提的情況。 吃撐一兩回病不了,只能是連續大魚大rou的吃下去,用他們的話來說那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問題。 館陶大長公主在這一刻不想說話了。 饒是她和劉挽之間難道不是也存在了差距。 劉挽剛回來,也就來過一回??纯此质前l現劉陵圖謀不軌,又是驚覺有人裝得無家可歸混入安容處的。不是,平陽長公主發現問題館陶大長公主都不覺得有那么難接受,劉挽怎么來一回就發現了呢? 這個問題館陶大長公主并沒有說出來。 “平陽姑姑把人揪出來了嗎?”劉挽并沒有察覺館陶大長公主此刻心中的抑郁,只關心結果。 “并未?!别^陶大長公主心里別管怎么想,此時也得回答問題。 劉挽一眼掃過身后的戈央道:“你走一趟?!?/br> 戈央重重點頭。 劉挽同館陶大長公主繼續往前走,注意到往來的人里有不少手上都沾了黑色的炭灰。 “姑祖母是善人?!眲⑼烊绱丝隙ㄒ环?。 突然被夸館陶大長公主一愣,隨后反應過來道:“用你給的法子讓他們有自力更生的本事,真正善的是你?!?/br>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館陶大長公主無比的認同。 劉挽笑道:“這個功勞是姑祖母的,我不敢攬之?!?/br> “聽說汲黯和你父皇一再相請要將安容處交給朝中官員接手,我不同意,你怎么想?”得了,功勞推來推去的沒有意思,館陶大長公主提起另一樁極重要的事。劉挽聞言點頭道:“若是有心交給朝中官員,我又怎么會為姑祖母和姑姑們請之?!?/br> “有人想借劉陵的事證明我們的無能,如今又以生出亂子為由想將安容處搶回去,你打算由著他們出手?”館陶大長公主繼續詢問,劉挽停下問:“姑祖母有何良策?” 第171章 無賴 都是聰明人, 各自一問無非想知道對方是何盤算。劉挽自問已然將態度表露得相當清楚,她肯定是不愿意讓朝廷現在接手安容處的。 這才在長安試了試水,都算不上一個好的開始。根基未穩的情況下把主事的權利交回去,她的錢豈不是白出了? 對的, 劉挽確實是有善心, 但并不代表她在行善的同時沒有想過稍稍夾雜一點私心。 比如讓人看到女子的能力。 大漢公主在有大漢出了幾位攝政太后的情況下, 地位是相當的高??墒沁@樣遠遠不夠的。 女子的能力從來不遜于男人, 憑什么女人不能擁有男人平等的權利。 所謂權利著重是參政權。 大漢朝缺人嗎? 缺,非常的缺, 缺得看看滿朝之上多少良莠不齊的官員便可知。 可是沒辦法。 說句不好聽的話, 教育沒能普及, 想要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人才談何容易。 更何況教育被各家壟斷了,基本上人才也多聚集于各家之中。雖然是有新興的人家,可這樣的人家想要走到劉徹的面前難嗎?很難。 劉徹推行察舉之制,是希望通過這樣的一種制度讓更多的人走到他的面前。 可是說句不好聽的話, 慢慢的那些朝中大臣都會捉住制度中的漏洞, 或許剛開始能得些真正的人才,之后,會成為他們各自結盟的工具。 劉徹是想對付底下的大臣,他知道一干臣子們各有各的算計,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該怎么把他這個皇帝架空。 君臣相斗在整個封建王朝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劉挽提出讓館陶大長公主和平陽公主她們暫掌安容處為何能得到劉徹的點頭同意,正是因為劉徹和劉挽同樣的清楚, 君與民之間隔了一個士。 士, 可以將君與民的關系徹底斬斷, 一但出現如此局面, 也意味著這個皇帝幾乎被架空。 劉徹是愛百姓的, 他知道劉挽愿意設立安容處對朝廷,對他這個皇帝來說是極能得到百姓好感的事兒。所以,誰來辦這件事就顯得很重要了。 這種情況下,劉挽提出讓館陶大長公主和平陽長公主她們負責此事,館陶大長公主和平陽長公主她們的本事劉徹知道嗎?知道。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利益一致。 也就是說,館陶大長公主和平陽長公主她們負責將安容處辦起來,辦好了,得利的人只會是劉家,劉徹。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杜絕旁人動手腳。 由此也可以看出,滿朝中的臣子,劉徹真正相信的并沒有幾個。 那么,劉挽的機會是不是就有了? 女子參政果真為劉徹所不能容? 不,是和劉徹爭權他不能容??墒侨绻麄兡軌蛑鷦匾槐壑?,讓劉徹因此得利,劉徹絕不會拒絕。 看,館陶大長公主和平陽長公主她們掌管安容處的事不就是最好的證明? “朝堂上真正干凈的人不多。安容處剛辦起來,都還不成樣子,他們想來搶,我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别^陶大長公主同劉挽對視,劉挽懂得的道理,這一位未必不懂。只是從前館陶大長公主沒有想好如何動手,如今她懂了。 利于劉徹又能得權的事,得做。 “朝堂上的事姑祖母比我懂?!别^陶大長公主活了多年,人脈擺在哪兒,政治眼光也擺在那兒,她要出手,劉挽絲毫不怕她斗不過。 館陶大長公主于此時不得不問問劉挽,“你究竟想干什么?” 喲,問白了啊,劉挽堅定的道:“讓大漢國富民強,讓父皇后顧無憂?!?/br> 她的理想再是想要活著,最基本的活著,也不能說破。必須得樹立些高大上的形象,才能忽悠人。 至于在活著的時候,為百姓爭多一點利,讓女子們的日子都能過得好一些,就算私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