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112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劉徹又怎么可能聽不出來,一眼掃過劉挽透著警告。 “本來就是,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再是王土,也得予民。田地在我們手里就那么放著,給了普通百姓,那就可以救他們的命。上林苑夠大的了,就算再多給個百畝良田出去也不妨礙父皇在里頭建宮殿,縱馬狩獵?!眲⑼炷嵌颊f了,就得提一提,到底誰有理誰無理來著? 劉徹聽著卡了一下,還是衛長公主在一旁拉了拉劉挽的衣袖,讓劉挽別把話說得那么直,萬一要是把劉徹惹怒了怎么辦。 劉挽都敢說了,還能怕? 怕是不可能怕,劉挽繼續道:“既沒有問您要錢,也沒有問您要官,他們農家人本來就得要田才能種田,要求在上林苑附近,不都是因為上林苑的位置好?您就看到他們對您的不滿,顯然開放上林苑,還農于耕的事不是沒有人跟您提過,您跟別人撒不著氣,倒是想跟他們一群剛來的人撒起氣來?!?/br> 哈哈哈!劉徹終于反應過來了,好的啊,聽聽劉挽的話,劉徹挑眉問:“你對這事兒也不滿?!?/br> 劉挽道:“不能說不滿,上林苑原本也不是父皇圈的,只不過父皇繼續擴大罷了。沒有搶百姓的田地為一己私欲,父皇心里還是百姓為重,江山為重。為帝王者,可貪,可憎,可無情,可無義,可肆意妄為,可昏庸無能。獨不可不愛萬民。江山即萬民,父皇?!?/br> 此話落下,劉徹怔怔的望向劉挽,衛子夫有些憂心,連忙道:“陛下,泰永就是一時失言?!?/br> 失言嗎?劉徹能不知道劉挽是不是失言。 “這話是誰告訴你的?”劉徹揚起手,阻止衛子夫開口,只問劉挽。 劉挽長長一嘆道:“自然是孩兒自己總結出來的。也是父皇一直都在做的?!?/br> 劉徹重江山,他既重江山,他不愛民嗎? 愛。通過劉徹支持劉挽做的事便可知,劉徹心中有萬民,只是因為種種的原因,劉徹不知該怎么樣才能具體的為百姓更好。 而劉挽要做的就是將細節上的事兒落到實處。 劉徹長長一嘆,伸手撫過劉挽的頭,眼中的歡喜藏都藏不住,“若是你祖父在世,見你如此聰慧懂事,不知該有多歡喜?!?/br> 啊,劉挽抬頭立刻問:“父皇不歡喜嗎?” “父皇也十分的歡喜?!痹趺茨懿粴g喜呢,劉徹摸著劉挽的頭,“我們泰永有一顆愛民之心?!?/br> 劉挽想都不想即答道:“那是自然,若無民,何有國。若無民,豈有我這個大漢公主。既得百姓供養,又為父皇疼愛,當思為父,為君,為民分憂?!?/br> “哈哈哈?!眲匦α?,那笑聲中透露出的愉悅,誰能聽不出來? “農家他們的要求,父皇答應了唄。要是他們種不好,將來我們再收回來?!眲⑼烨浦鴦馗吲d,立刻順勢再提,衛子夫極是無奈,就不能不提嗎? 明顯是不能的。 劉徹點頭道:“給他們。你記了,他們若是無用。你總說朝廷養了許多無用之人,你的手里不能養無用的人。我們泰永的錢也不是好掙的?!?/br> 哎喲,親爹算是終于想起來她掙錢不容易了。 “好的好的?!眲⑼旃怨郧汕纱饝?。哪里還有方才指責劉徹,寸步不讓的態度。 劉徹伸手捏了一記她的臉,末了補充道:“朕就盼著將來你弟弟能像你。只要他能像你,大漢無憂?!?/br> 沒有一個帝王不希望后繼有人,尤其是一個出色無比的繼承人。 那一句為帝王者,可貪,可憎,可無情,可無義,可肆意妄為,可昏庸無能。獨不可不愛萬民。正可謂說透了劉徹。劉徹回想自己是何時方得此領悟,再對比劉挽如今的年紀,劉徹有些怨劉挽竟然不是兒子。 第169章 公輸犁 劉挽豈不知劉徹看著自己的眼神是為何意? 知道, 可劉挽也清楚,得虧她不是兒子,否則那么能干的兒子在劉徹的眼前晃悠,劉徹眼下身強體壯自然是不覺得有問題, 待他上了年紀, 知道巫蠱之禍嗎? 誠然史書記載劉徹為jian臣所惑, 重點難道不在劉徹? 年華老去的帝王, 看著身強體壯的兒子,而且深得人心, 再看看自己, 老得從頭到尾, 臉上身上全都皺巴巴的, 劉徹那心里能好受? 底下的臣子正是看懂劉徹的心理,才會有所謂的巫蠱之禍。 所以,她覺得自己投生成女兒挺好的。雖然生在這封建時代,沒人權, 那她稍微努力努力, 為自己也為天下的女孩多爭取些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總之,劉挽覺得,活著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能夠活好了,才好談其他的理想, 權利。 “陰陽家給朕送上來一份歷法, 是他們多年研究所得, 朕決定用之?!眲赜置俺鲆痪湓? 劉挽當然知道這件事。 啊啊啊, 她也是萬萬沒有想到,后世沿用數千年的二十四節氣啊,竟然是漢朝時漢武帝時期的人們智慧的結晶。他們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納入歷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調整了太陽周天與陰歷紀月不相合的矛盾。 “父皇,沒有沒用的人,只有用不好他們的人?!眲⑼旌螄L不興奮,她怎么說也學了點天文地理,縱然這部歷法和后世的比起來有一定的缺陷性,可他們也邁出了跨時代的一步。 劉徹又一次掃過劉挽道:“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br> 啥個意思呢?在此歷法之前,大漢采用的是《顓頊歷》,以十月一日為元朔。而今這部歷法,將原來以冬十月為歲首恢復為以夏歷正月為歲首。據劉挽所見得知,此歷法吸收了干支歷的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使歷書與農時季節更為適應。 農時意味著什么,劉挽剛剛不正是在提著相關的農事嗎? “此歷名為《建元歷》,他們提醒得對,朕也該開一個先例,朕創年號,明年即建元元年?!眲赝蝗幻俺隽硪粋€早就已經繞在他心頭的事兒,劉挽怔怔的望著劉徹。年號,對,說起年號的事她也算反應過來了,年號的使用在此時相當的模糊,都算不上年號。 她不確定的是,劉徹是第一個明確使用年號的人嗎?另外這部歷法的名字有沒有變化? 算了算了,都是小事。重點是百姓得利。 劉挽所知道的是,在后世,無數百姓也是看著一年年的歷書,確定好何時翻田耕地,播種插秧。 歷書的意義何其重,重得讓劉挽想起來都為之慶幸,有那樣一群人把他們研究出來。 “如此說來,父皇是三喜臨門。恭喜父皇?!眲⑼焱瑒氐老仓?,劉徹望著劉挽再也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往后這天下江山,皆如你所愿?!?/br> 額,此言聽來讓人一頓,不過也算不上壞事。無論劉徹是因為劉挽的緣故得了好處才生出此念,亦或者其他,劉挽捉住的重點必須得是,皆如她所愿??!那豈不是說劉挽以后想干的事,劉徹一定會更支持? 劉挽眼睛閃閃發亮,衛子夫望了望劉徹,又看了看一旁的女兒們,唯愿此生如此而已。 得了劉徹的點頭,百畝田,百畝地,劉挽終于給到農家的人們,對此,農家的人不吱聲,可是劉挽要吱聲,她得問問他們,田該怎么養肥,他們那么多年研究糧種了沒有?除了五谷之外,他們還有沒有了解其他的能吃的東西? 農家的人...... 他們本來覺得劉挽一個女孩子,以懂什么,結果突然發現,人家雖然是公主,卻不是那一無所知,任人忽悠的公主。 肥田啥的,糧種啥的,虧得他們是吃這行飯的,故而能答得上來劉挽的問題。 劉挽聽完他們的答案之后,立刻又問,既然他們心里有數,接下來他們準備怎么進展? 農家的人也干脆,不錯,劉徹是給他們批田批地了不假,田地他們不得先翻起來,否則等到開春,難道直接在草地上開耕? 一提這事兒,劉挽又生出了另一個問題,說來他們沒想過改進一下農具? 此問一出,農家的人就想到墨家的人,倒是陰陽家的人先一步來了,對的,送來農具。 “不怕長公主笑話,我們早就覺得農具應該多動動腦筋,這東西長公主瞧瞧如何?!标庩柤业娜?,其中最擅長做手工的莫過于那一位看起來憨厚,一臉無害的男子,公輸家后人公輸丁。 為什么會說看起來憨厚無害呢? 劉挽有幸見過他徒手將一根鐵折彎,可見他的力氣之大。這樣的一個人,平日真是半點不顯他的力氣,全然是一副我就是個普通人的樣子。 而今公輸丁讓人拿了一大塊的木頭來,值得注意的是,木頭底下有一塊鐵,劉挽一看即意識到這是何物-犁??! “此乃何物?”農家的人對陰陽家的人算是相對了解,知道大家都不是胡鬧的人,因此能拿得出手來的東西絕對是好的。就是不知道應該怎么樣才用。 “尚未命名,可以這樣來用?!惫敹★@然先前已然試過了,所以他示范給農家的人看,只為了讓他們看出此物的好處。 犁田??!以牛驅之,可事半功倍。 所以本來這犁是誰發明的來著,又是何時發明出來的? 對不起,沒有相關確切的記載,畢竟在太多數能記錄下這些內容的人的眼里,農具與他們不相關。他們會記下朝中的jian臣,哪些人犯法,哪些人犯上,獨獨不會去記憶何人發明了何物,于國有何益。 奇技yin巧,從來不入那些士大夫的眼。 “犁,就叫公輸犁?!眲⑼煨闹姓痼@歡喜之余,末了補上一句,取名一事,她來做主就好。她就是要發明這些東西的人的名字流傳后世??v然那些讀書人認為他們不應該記下,她也會讓無數得利的百姓永遠記住,是那樣的一個人研究出這樣一件東西,讓他們的生產力得到提高。 公輸丁一愣,隨后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是不是不太好?” “很好啊,沒有不好。你發明這樣的好東西,我不知道以后的人會不會把你的功績記下,那就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人家記得你的付出。這也是你該得的?!眲⑼焱耆挥X得有問題,她要用自己的方式讓所有人都記住他們曾經的付出。 “正是,本就是有利于天下人的事,以你的名來命名有何不可?!迸赃呣r家的人也發現了此物的用處,認同無比于劉挽說的以公輸丁的名字來命名。 劉挽想了想問:“同樣的道理,能不能弄出個可以將土弄散的工具?!?/br> 對的,犁都有了,那還有另一個呢,耙! “長公主說的我回去想一想,看看能不能弄?!惫敹〔]有一口應下,而是要想一想,試一試,行不行的那得上手才清楚。 劉挽并不催促,他們這些人都好生厲害,一個個都是費盡心思的搞東西,看看他們弄出來的一樣樣的東西,劉挽能一直給他們壓力,讓他們著急? 農家的人給了田,劉挽也算給他們指了方向,接下來的事就不是劉挽摻和得了的。她又不通農事,一知半解的給人瞎說一通,那不是找事兒嗎? 劉挽轉身就尋醫家去。 醫家??!劉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霍去??! 史書記載霍去病是病逝的,年僅二十四歲,多年輕! 劉挽從前聽著都為霍去病惋惜,何況眼下他們自小一起長大,那可是表兄妹的深厚感情,劉挽比誰都希望霍去病長命百歲,雖然這樣一來不確定作為劉徹的臣子是好還是不好。 還是那句話,先活著,活下了再論其他。福也罷,禍也好,管他呢。 劉挽知道中醫的發展需要時間,她呢,對不起,在這點事情上壓根幫不上半點忙,只能努力為大家收集醫術。別管是什么樣的土方子,什么樣的草藥,她是看到相關的醫術即讓收集過來,全都給醫家的人。 “長公主身邊那一位叫戈央的姑娘也是精通醫術。若是不介意,閑時我們可以一道切磋一番?!贬t家的人對于劉挽能為他們搜羅各種各樣的醫書,還給他們安排住處,日常也不管他們愛往哪兒去,做些什么。如此禮遇。農家的人那對劉挽的好感可不就蹭蹭上漲??匆妱⑼焐磉叺母暄?,即提了一嘴。 戈央的目光落在劉挽的身上,她須得聽劉挽的安排。 “好啊。戈央還年輕,若能得諸位指教一二,實幸事也?!眲⑼煨χ饝?,身邊的人本事越高,劉挽的底牌也就越多,劉挽有什么理由阻止戈央越發出色? 戈央的眼睛變得亮閃閃。 “以后你每日都來同幾位前輩討教一二?!眲⑼旒却饝?,更要將事情定下。戈央想起先前提過的事,“長公主去安容處嗎?” 劉挽的目光閃閃道:“去,自然得去。有些人該給他們些教訓了?!?/br> 第170章 畏懼 醫家的人聽著劉挽的話只當作自己沒聽見, 外頭的事同他們有何干系,他們畢生志愿只在于治病救人。 劉挽說干就干。 安容處經過劉陵的事,劉挽縱然沒有跟館陶大長公主她們幾位碰過頭,那也必須對安容處進行了規定, 不管是誰送的東西, 一但要進安容處都必須檢查。 吃的穿的用的, 無一例外。 劉陵隨著劉安兵敗自盡, 也被賜死,一應相關參與劉安謀反一事的人, 無一例外都被處死。 朝堂之上又是一回大換血。沒有人能夠想到, 劉陵作為大漢的翁主, 竟然以自身為餌, 籠絡了不少的朝廷命官,讓他們為她所用,送給她不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