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的屠戶悍妻 第66節
書迷正在閱讀: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
當然,粗麻布包裹是一回事兒,她今兒的裝扮也立了大功。 她穿了件殺豬時才穿的粗布臟衣裳,上頭又是污血又是泥土的,臟得連衣裳底色都瞧不清楚了。 臉、脖子以及手上也都抹了黑灰,頭發也特意堅持了一周沒洗,又扒拉得跟個雞窩一樣。 比難民還像難民,難民見了她都得捏著鼻子給她讓道。 這趟艱難的縣城之行,除了給宋時桉買到了藥,還從醫館跟藥鋪收獲了不少香料。 李氏有句話沒說錯,如今的糧價飛漲,麥子價格從一石六百文漲到了一石一兩又八百文,足足翻了三倍。 農人哪里還舍得將糧食拿來喂豬?紛紛賣豬,連未長成的豬也都給賣了。 進入臘月后,姜河收豬越來越艱難,時常出去一整日,卻連一頭豬都收不到,她家的rou鋪也從每日擺攤,變成了三日一擺攤。 這殺豬賣rou的買賣越來越難做了,姜河覺得這樣不行,得再想個賺錢的營生,不能坐吃山空。 正好如今來到年下,姜椿手里又有香料,不如鹵些鹵rou來賣? 姜椿雷厲風行,說做就做,次日殺豬時,直接將豬頭以及豬下水留下,等她從鎮上賣rou回來后,就開始做準備工作。 豬頭去毛比較麻煩,得先燙,然后再吭哧吭哧地刮,這倒難不倒姜椿,畢竟她力氣大。 就是洗豬大腸把她給惡心壞了,又用麥麩搓洗,又用鹽水泡,完事后還加白酒焯水,忙活大半日,天都黑了才料理完。 差點沒把她人給累趴下,腰都險些直不起來了。 還把家里弄得一堆怪味,宋時桉出來上茅廁,都是捏著鼻子的。 路過她時還毒舌了一句:“就算家里再窮,你也不能煮屎吃?!?/br> 把姜椿給氣了個仰倒。 她怒吼道:“誰煮屎了?我這是在給豬腸焯水,你個茹素的假和尚不懂就別瞎說!” 要不是他身子骨太弱,她一巴掌呼過去,就得跪下來求他別死,她高低要揍他一頓。 她決定了,這些豬腸就鹵給自己跟姜河吃,不能便宜了旁人。 以后除非自己想吃鹵豬腸了,否則絕對不會再清洗豬腸了。 又費勁又賣不上價錢,何苦來哉? 她是想多做個營生掙錢,但不是給自己找麻煩的。 只鹵豬頭跟心肝肺等豬下水多省事? 第54章 家里有兩只土灶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姜椿一邊做晚飯,一邊鹵rou。 鹵好后她也沒撈出來,讓鹵rou在鹵水中浸泡一晚上, 充分入味, 次日殺完豬,這才撈出來帶走。 這些鹵rou顯然不是賣給普通鎮民的, 倒不是說她不愿意賣,而是他們根本買不起。 rou的價格, 根據肥瘦不同, 每斤在十八文到二十文之間,最近糧價上漲, rou的價格也隨之上漲, 漲至三十八文至四十文之間。 而鹵rou她的售價則高達八十文一斤, 是生rou的足足兩倍。 而且不能只要豬頭rou, 必須搭配心肝肺三樣豬下水一起買,豬下水的比重約占三成左右。 這樣的天價,別說現在正鬧饑荒,鎮民的錢多半都拿去囤糧了,就是太平年月也沒幾個舍得吃。 也就只有鎮上的幾家大戶, 能消費得起,他們才是姜椿真正的顧客群。 這也并非姜椿漫天要價, 鎮上酒樓里賣的鹵rou就是這個價。 雖然賣同樣價格, 但她自家收豬自家殺自家鹵,少了鄭藝這個中間商,顯然賺得比酒樓更多。 她也不愁賣不出去, 簽到系統獎勵的香料是頂級的,即便只放了一小半, 另外一大半是她昨兒從鎮上采買的香料,但味道肯定比紅葉酒樓的好。 紅葉鎮就兩戶屠戶,其中鄭家并不做散戶買賣,只給鎮上酒樓、縣城酒樓以及縣城的大戶人家供貨。 鎮上這些所謂的大戶人家,到底跟縣城不能比,每戶每日連一頭豬的rou量都消耗不了,鄭藝都懶得做他們的生意。 所以他們每日都會打發家里負責采買的仆人來姜家的rou攤上買rou。 近日姜家的rou攤子因收豬困難,三日才擺攤一次,導致他們不能如往常那般每日吃上鮮rou,只能一次多買幾斤放家里囤著,難免有些怨言。 連邱家管家張方都不例外:“表姑娘您讓表姑老爺想法子多收點豬,還跟往前一樣每日擺攤才好,家里的小郎君嫌凍rou有味,不愛吃,把我們老太太愁得喲,覺都睡不好了?!?/br> 姜椿在心里“嘖”了一聲。 rou凍時間長了的確有股怪味,但自家rou攤子三日就擺一回攤,邱家就算凍rou也最多只凍三日,能有多大味? 到底是大戶人家的小郎君,打小就沒吃過苦,吃點凍rou對他來說大概就算是吃苦了? 姜椿掀開裝鹵rou的木盆上頭的蓋子,朝那鹵rou一抬下巴,笑道:“嫌凍rou有味?那張叔可以買點我家新出的鹵rou回去給小郎君嘗嘗,保管他愛吃?!?/br> 蓋子一打開,濃郁的鹵rou香氣立時就溢散出來,張方深吸了一口氣,忍不住贊了一句:“好香!” 鎮上另一家大戶,家里開著鎮上唯一一家錢莊的江家的管家江有福,正領著個小廝往rou攤子走,聞到香味,立時加快腳步。 嘴里吆喝道:“什么好東西,這么香?” 張方本還在猶豫要不要買這鹵豬頭rou,畢竟鎮上的紅葉酒樓也賣鹵豬頭rou,家里老爺愛吃,時常打發人去買,但小郎君嫌味道怪,嘗一口就吐了。 不過轉念一想,就算小郎君不吃,還有老爺呢,橫豎老爺愛吃,自作主張買回去也不會挨老太太的罵。 主要是時常跟自己爭搶好rou的江有福來了,他可不能讓丫搶了先,將好豬頭rou給得了去。 他連價錢都沒顧上問,立時對姜椿道:“表姑娘,給我切兩斤豬頭rou?!?/br> 姜椿沒著急動手,切了一小塊豬頭rou下來,放刀身上遞給他,笑道:“張叔你先嘗嘗咱家鹵rou的滋味,我再給你說說價錢跟賣法?!?/br> 張方伸手拿過那塊鹵rou,送到嘴邊咬了一口,咀嚼幾下后,頓時眸光一亮。 他將手里剩下的半塊鹵rou迅速塞進嘴里,一臉享受地咀嚼著。 姜椿笑瞇瞇道:“咱家鹵rou價錢跟酒樓一樣,都是八十文,不過不能只要豬頭rou,得搭配著心肝肺一起買,心肝肺要占至少三成?!?/br> 張方聽了這話,琢磨了片刻,咽下嘴里的豬頭rou,嘖嘖有聲道:“表姑娘當真會做買賣,這么算下來,你這豬頭rou名義上跟酒樓一樣價,實則要比酒樓貴了三成?!?/br> 姜椿笑嘻嘻道:“張叔你放心,都是一個鍋里鹵的,咱家的心肝肺也好吃得很,買了不吃虧?!?/br> 旁聽了一會子的江有福見張方磨磨唧唧個沒完,擠過來嚷嚷道:“姜娘子,你切塊豬頭rou給我嘗嘗,要是好吃的話,我買五斤,搭著你家那心肝肺一起買?!?/br> 姜椿笑著給他切了一塊兒。 張方被江有福奚落,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然后轉頭對姜椿笑道:“表姑娘,給我切三斤,就按你說的跟心肝肺搭配著來?!?/br> 說著,伸手從腰間的錢袋里拎出三串錢,也沒遞給姜椿,而是自顧地將其中兩串放進旁邊的錢匣子里,隨即拆開手上的一串錢,數出四十文又放進去。 完事后得意地瞥了江有福一眼,得瑟自家跟姜椿關系親近。 江有福吃完那塊rou,大手一揮,豪爽道:“這么好吃的鹵rou,買個兩斤三斤太摳搜了,姜娘子,給我切五斤!” 說著,鄙夷地白了張方一眼。 姜椿撇撇嘴。 這倆人真是夠閑的,每次都差不多時間來rou攤子,然后不是你嗆我幾句,就是我白你幾眼,樂此不疲。 不過一會子功夫就賣出去八斤鹵rou,入賬六百四十文,姜椿還是挺高興的。 下剩的兩斤也很快被另一姬姓大戶的仆人買走。 古代家豬的個頭跟現代化養殖的豬個頭沒法比,豬頭rou加心肝肺,統共也才鹵出來十斤。 這還是昨兒殺的那頭豬個頭偏大,旁的豬最多也就能出八斤或者九斤的樣子。 不過生的豬頭跟心肝肺本就不好賣,價錢也比rou便宜很多,鹵成鹵rou后賣出去,價錢翻了好幾倍。 今兒這十斤鹵rou,毛收入八百文,凈收入少說也有五百文。 香料價格雖然高,但鹵過一次的香料跟鹵水還能繼續鹵第二鍋,兩鍋平均一下,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更何況簽到獎勵得到的那一部分香料并不需要花錢。 看來鹵rou這個買賣還是能繼續做下去的。 而她這一做就做到了臘月二十二。 雖然離過年還有段時間,但本地有殺年豬的傳統,雖然今年因為饑荒,大部分農戶都提前將自家的豬給賣掉了,但大戶家養的年豬還在呢。 過了臘月二十,姜河就頻繁被人請去殺年豬,根本騰不出空收豬。 姜椿將后頭豬圈里囤的幾只豬殺完,姜家的rou攤子就提前歇業不擺了。 當然,姜椿也可以自己去收豬,但她也沒空。 古人重視過年,年前要忙活的事情不要太多,包括但不限于全屋大掃除、拆洗被褥棉衣、裁制新衣、蒸饅頭蒸包子、包餃子祭祀先人、采買過年需要的物品跟吃食、送年禮以及張貼對聯過門錢等等。 姜河忙得成日不著家,宋時桉不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就是給姜椿幫到忙了,根本指望不上。 姜椿一個人忙里又忙外,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八瓣使,實在忙不過來時,夜里都要點著油燈蒸饅頭。 宋時桉怕她太辛苦,主動道:“我外衫才穿半年,還簇新著,不必再給我裁新衣?!?/br> 姜椿白他一眼,笑話他:“做新衣?夫君你想什么好事兒呢?如今鬧饑荒,咱家還欠著鄒里正家十兩銀子呢,哪來的閑錢裁新衣?” 今年他們全家都不裁新衣,她只抽空將她跟姜河的棉衣拆洗了就成,宋時桉的棉衣是新做的,倒不用費這個勁。 當然,當了翡翠玉鐲,外加殺豬賣rou跟賣鹵rou賺的,她手里十幾兩銀子還是有的。 但跟鄒里正家借錢本就是為了裝窮,肯定不能這么快就還錢,起碼得等到饑荒結束再說。 面子上不能光,但今年好歹是宋時桉“嫁”進來后,在姜家過的頭一個年,里子必須得光亮。 所以她不但給他蒸了一鍋用豆油、面粉、蔥花以及鹽當餡料的芝餅,還從李寡婦家買了兩板豆腐回來,將豆腐切片,抹上鹽水,晾曬成豆干,然后用鹵水給他鹵了一鍋香香的鹵豆干。 至于他們父女倆,姜河去幫人殺豬,每日都會帶回來一兩副豬下水,姜椿將它們湊湊,三日鹵一回,全都給鹵了。 從此過上頓頓有鹵rou吃的幸福生活。 但如此龐大的數量,家里就只她父女倆吃葷,即便頓頓吃也吃不完。 于是她收拾出來一幅,跟其他年禮放一起,給鄭藝家送去。 正好臘月二十八這日,天氣突然回溫,日頭又極好,有那么點春回大地萬物消融的感覺,她便對宋時桉道:“不如你跟我一起去舅舅家送年禮,順便蹭頓午飯?” 鄭藝肯定會留她用午飯,家里沒人做飯,宋時桉只能隨便湊合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