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這也是世家厭惡酈黎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富戶大族擁有大量的土地,同時在災年收納流民,讓國中大量人口成為隱戶,借此來逃避朝廷稅收。 攤丁入畝的政策一出來,首當其沖收到損害的就是這些人的利益,但京城是率先實行這一政策的,隨后是霍琮治下的徐州和兗州,因此世家只認為這是霍琮為了討好陛下而采取的策略,不會把這筆賬算到他頭上。 他們接二連三地給霍琮送禮投誠,不就是為了等霍琮掌握更多地盤和軍隊后,重新恢復世家的榮光嗎? 霍琮垂下眼眸,斂去眼底的冷光,提筆在信紙上寫下一行行思念的字句,北方的朔風吹進帳內,側臉的棱角仿佛都在搖曳燈火中柔和了幾許。 “……今日途中意外捕捉到一只鹿,鹿rou鮮美,我喊人把一條鹿腿制成rou干,給你送去?!?/br> “秋天蟹肥,我兩日前給你送去的那些螃蟹,不知吃上了沒?這批都是母蟹,個大肥美,但千萬別貪嘴,一日最多吃三四個?!?/br> “天氣漸寒,釣魚時記得多添兩件衣裳,如果實在釣不到,就先放過它們一馬吧,冬天是魚長膘的季節,等我回去同你一起釣,煲魚頭湯喝?!?/br> 酈黎捧著那兩張千里之外送到自己手上的薄薄信紙,低頭看著腳邊水缸里活蹦亂跳的螃蟹和腌制好的鹿腿,輕輕揚起唇,末了,又忍不住低低地嘆了一口氣。 怎么只惦記著給他送吃的…… 倒是也說說自己啊。 第094章 第 94 章 早朝。 “報——” “陛下, 霍將軍失蹤了!” “什么???” 酈黎從龍椅上猛地站起身,驚怒道:“一個大活人,好好的怎么會失蹤?探馬之前不是剛探查到他帶了十萬大軍北上嗎?” “霍將軍麾下大軍仍駐扎在魏郡, 但、但是……” “但是什么, 快說!” “樊王酈淮, 率兵十五萬攻下東郡, 截斷了霍琮糧草, 目前正與霍軍臨河對峙, ”那人說話的聲音越來越低, “這消息,就是他放出來的?!?/br> 酈黎臉色凝重,緩緩坐回了位置上。 “陛下,”兵部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臣以為,不妨采用驅虎吞狼之策,霍琮野心勃勃, 樊王酈淮雖手握重兵, 但畢竟是宗室子弟?!?/br> “陛下不如各自去信一封質問他們,視他們的回復, 再決定要不要發兵討伐, 或者等兩方人馬兩敗俱傷后, 陛下再派兵去鎮壓收服, 坐擁漁翁之利即可?!?/br> “所以你認為,霍琮失蹤是假消息?” 那位大臣謹慎道:“十之八九?!?/br> 沒人相信在大軍開戰前,主帥會于三軍之中莫名其妙失蹤, 更何況這消息還是敵軍放出來的。 酈黎點點頭,忽然道:“愛卿說的有道理, 所以不著急,咱們還是先來討論一下本次科舉舞弊大案吧?!?/br> 朝堂上的氣氛頓時變了。 “陛下,國中起戰事,還有比這個更至關緊要的嗎?”何兌立馬昂首挺胸地站了出來,開噴! “陛下放任霍琮一家獨大,時至今日,兗州徐州儼然成國中之國!霍琮身為州牧,掌兩州政權;又兼任京徐商會總參,天下半數財富盡入轂中;陛下還親賜大都督之職,使其坐擁數十萬大軍,無法無天,無君無父……” 何兌大氣也不喘,一口氣噴了個盡興。 酈黎也很淡定,習以為常地一抬手,叫旁邊的小黃門給何兌送上一碗降壓藥湯。 “多謝陛下?!焙蝺墩笆?,接過藥湯一飲而盡——一碼事歸一碼事,該喝的藥還是要喝的。 然后他繼續說道:“按大景律法,藩王不得招募私兵,過萬則當以謀逆處置,如今酈淮竟能發動十五萬大軍,定是籌謀良久,區區一個魏郡,怎能填飽他的胃口?陛下若是按照剛才那位蠹蟲所說,按兵不動,妄圖等他們兩敗俱傷,只會白白錯過良機,使朝廷大軍陷入被動!” 像是怕酈黎不信,何兌還一口咬定:“一旦他們兩方決出勝負,屆時,北境危矣!” 酈黎點點頭:“何愛卿說的很有道理,不過我還是覺得,朝廷能盡量不動兵為好,百姓才休養生息了一些時日,又正值秋收,關乎到下一年的稅收生計,對于霍琮和酈淮,朕準備以安撫勸誡為主?!?/br> “養虎為患啊陛下!”何兌苦口婆心勸道。 可惜酈黎就是不聽,還又把另一個百官避之不及的話題再次提了起來:“相比之下,朕覺得事關朝廷未來的科舉更重要些,所以朕方才說的舞弊,沒人站出來認領嗎?” 主考官陸舫站了出來:“陛下,本次科舉考場都設有監考官,考生開考前也會統一搜身,確保萬無一失?!?/br> “哦?可朕怎么聽聞,有一位神通廣大的禮部官員,在開考前就已經認定自家子侄一定榜上有名了?”酈黎笑問道,“難不成,這位還是個百年難遇的奇才?” 聽到陛下的話,一位禮部主事站在同僚之中,汗出如漿,搖搖欲墜。 而他的所有異樣,全都被上首的酈黎一清二楚看在眼里。 “本次科舉,是由臣和吏部、禮部共計五位官員共同出卷,”陸舫淡定回答,“或許是哪位禮部的同僚泄露了題目……?” 禮部尚書這時候不得不站出來了。 他先是咬牙瞪了一眼陸舫,隨后躬身朝酈黎行禮:“陛下,臣可以擔保,禮部絕無此事!除臣與禮部兩位侍郎外,這份卷子再沒旁人見過,至于舞弊……或許只是哪位官員私下里大放厥詞,傳到了陛下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