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534節
那個船員如蒙大赦,當即小雞啄米般點頭。 正當船員要去叫人的時候,一個皮膚黝黑的山東大漢走了進來,由于在門外已經得知嚴嵩亮明身份,走進來便鄭重行禮道:“卑職東王號船長林生拜見同知大人!” 雖然船長在名義上是東王號的掌舵者,但如果船上真有了大人物,那么他其實就是一個孫子。 何況,東王號所屬的美洲商會隸屬于美洲總督府,眼前這個是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人家要拿掉自己連眼睛都不用眨一下。 “真是嚴探花!”魯員外雖然早已經猜測嚴嵩的身份不假,但得到林船長的證實,亦是難免臉上的震驚之色。 誰都沒有想到,跟他們同行的袁州竟然是嚴嵩,在整個弘治朝都屬于星光璀璨的探花郎。 沒有對比便沒有傷害,而好事之人往往都喜歡翻舊賬。 弘治三年的春闈,那是弘治皇帝登基后的第一屆科舉,只是那一科的一甲進士劉存業被稱為最失敗的一科。 劉存業、錢福和靳貴在進入翰林院后,卻是彰顯著眼高手低,并不能通過皇帝的考核,如今已經匿跡于官場。 反觀弘治十二年的唐寅榜,這一甲進士則被稱為弘治朝最輝煌的一科,成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人才井噴的一年。 狀元唐伯虎簡直是天生的外交家,僅僅憑借著三寸不爛之舌,不僅為大明皇帝忽悠來了幾個國家的公主,而且印度洋各個王朝紛紛向大明稱臣納貢,短短數年便成為汪直的左膀右臂。 榜眼王守仁在南洋進行深耕細作,不僅協助大明壟斷南洋對西歐的香料貿易,而且打通了澳鐵入明的通道。 至于探花郎嚴嵩在美洲為大明王朝制霸這片大陸作出巨大的貢獻,若不是大明朝廷有著文官封爵不入九卿的傳統,他都可以憑軍功封爵了。 “這位孔舉人告訴這位李船長言稱本官乃印加jian細,你怎么看?”嚴嵩望向跪在自己面前的林船長,顯得十分冷漠地道。 林船長對李副船長早有怨念,當即大聲表態道:“卑職這便處置此兩人!” “如何處置?”嚴嵩從來都不是善男信女,而是淡淡地詢問道。 李副船長意識到自己的前程不保,當即跪下來求饒道:“同知大人,小的有眼無珠,剛剛是受孔舉的慫恿才沖撞大人,還請您大人有大量放小人一馬!” 孔舉同樣是想要求饒,但感受到嚴嵩那一道冷漠的目光,加上自己確實是罪魁禍首,整個人當即跌坐在地。 雖然他們孔家的地位超然,但權勢其實僅限于曲阜,一旦這些實權的官員不給他們面子,其實他們啥都不是。 實質上,現在朝廷對他們孔家是越來越冷漠,以成化朝派出的祭祀官員不是閣老就是禮部尚書,但現在僅僅派遣普通的禮部官員。 林船長的眼珠子一轉,當即提出方案道:“同知大人,小的覺得他們跟白蓮教有往來,這便將他們收監,等到了天津再移交法司!” “本官讓你處置,不是讓你胡亂編排罪名!他們誣告本官,加上以權謀私,到了東??偠礁M行移交即可!”嚴嵩的眉頭微蹙,顯得有些不滿地道。 咦? 曹員外等人聽到這話,不由得面面相覷。 這個處置無疑是十分的公道,畢竟孔舉和李副船長剛剛并不是犯下大惡不赦的罪名,而是正如嚴嵩所羅列的兩項罪。 只是李副船長的仕途已經結束,孔舉得罪了堂堂的同知,今后休想要在美洲大陸經商了,而且這個誣告朝廷命官亦要收監幾年。 不過他們最為震驚的是,東王號雖然經由朝鮮海峽,但通常都不會前往東??偠礁?,而是會直接返回天津港。 林船長卻是沒有覺得任何不妥,當即鄭重地表態道:“卑職遵命!” 經過這一場鬧劇,這場茶會很快便結束了。 嚴嵩對著武三郎輕輕點了點頭,由于看到鄭華十分喜歡皇帝茶,故而讓武三郎等會將剩下的茶葉送到鄭華的房間。 武三郎這些年能夠在美洲大陸順風順水,正是得益于嚴嵩的關照,此次不惜砸下重金舉辦茶會,壓根不是要擴展人脈,而是僅僅報答嚴嵩還有討好鄭華。 “嚴同知果真是一表人才!” “何止一表人才,人家是咱們大明的棟梁!” “老夫在這里敢保證,嚴同知將來必定能入閣拜相!” …… 在看到嚴嵩離開的時候,在場的商賈像是炸了鍋一般,當即便是紛紛議論起來,亦是紛紛羨慕武三郎有這么強的人脈。 魯員外的關注點似乎不在嚴嵩身上,而是望向遠去的鄭華道:“此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因何能夠得到嚴同知的親自護送呢?” 僅是一日后,更改航道的東王號來到了位于九州島的東??偠礁?,而后東??偠礁H自派遣艦隊護送兩人返京。 第五百五十六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 正當海洋充斥著大明旗幟的同時,大明亦是上演著這一片土地上的精采故事。月色如練,灑落在衍圣公府這座古樸而莊嚴的深宅大院之上。 宅院四周,高墻聳立,青磚灰瓦,透露著歲月的滄桑。院內的布局錯落有致,亭臺樓閣、假山流水,每一處都彰顯著孔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顯赫的地位。 院中的梧桐樹影婆娑,仿佛在低語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孔聞施,一個剛剛成年的孔家子弟。雖然臉色略顯稚嫩,但眼睛透著一抹跟年紀不相符的成熟,平日仗著自己父親是圣衍公,讓他頗具膽色。 只是今夜他顯得心事重重,步履蹣跚。 待夜深人靜,他穿過重重回廊,來到了一間裝飾得頗為奢華的廂房前。 門扉輕啟,一陣香風迎面撲來,那是伯娘特有的香氣,既迷人又危險。 伯娘,這是一個風華絕代的美婦人,此刻正坐在窗前的軟榻上,手中輕搖著一柄團扇,眼神中透露著難以名狀的意味。 “聞施,你來了!”伯娘的聲音輕柔而嫵媚,仿佛能勾人心魄。 孔聞施只覺得心中一陣悸動,整個人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 “想死伯娘了!”伯娘將孔聞施拉到軟榻上,顯得媚眼如絲地望著自己的情郎。 孔聞施的理智防線瞬間崩潰,面對著一個如此有溫度的美人,最終淪陷在溫柔鄉中。 他其實知曉這種行為不對,亦是十分的危險,但根本無法抵擋伯娘的誘惑,屢屢做出了違背倫理道德的齷齪茍且之事。 事后,他感到無比羞愧和懊悔,但偏偏又無法抵擋下一次的誘惑。 孔聞施已經準備斬斷這一種不當正的關系,但一切都已經晚了,當再度來到伯娘房間的時候,遇到的竟然是自己大伯孔弘緒。 孔弘緒五十歲出頭,由于養尊處優的緣故,整個人看起來很年輕,特別白頭發并不算多,給人一種僅是四旬儒士的錯覺。 早年間,他做出jianyin之事,對女人可謂十分的癡迷。而今即便上了年紀,但還是將一些年輕貌美的女子納為妾室。 只是哪怕他已經有心無力了,那亦不是孔聞施這個侄子可以指染的對象。 孔弘緒頓時陰沉著臉,手中的短劍在月光下閃爍著寒光,目光如刀,直刺孔聞施的心頭:“好賢侄,你當真是我的好賢侄!” 孔聞施聽到孔弘緒冰冷的聲音,看到那把在月光中閃著寒光的短劍,頓時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死亡威脅。 雖然他們都是圣人的后代,但生活在這深宅之中,卻是早已經看穿每個人的丑陋面目,每個人的貪婪嘴臉。 即便自己那位衍圣公的父親,若是被逮到京城審問,罪行未必比當年的伯父輕。 只是在這么多族人中,他卻是知曉自己大伯的瘋狂程度。即便這些年被削爵為民,但在府中并不安分,起碼自己便親眼看著他掐死一個樂婦。 好樂曲,好女人,亦……好殺! 孔聞施的心臟砰砰地跳動,正想著要轉身而逃,但即刻撞到了一面rou墻,孔弘緒的隨從鐵山已經斷了他的退路。 孔弘緒的惡名早在孔氏一族中遠播,此刻握著短劍走過來冷冷地詢問:“好賢侄,你今晚是要生還是要死?” “我要生,求伯父給侄兒一條生路!”孔聞施絲毫不懷疑孔弘緒會捅殺自己,當即連忙跪下來求饒道。 孔弘緒的手重重地拍在孔聞施的肩膀上,嚇得孔聞施的魂都丟了,只聽到孔弘緒耳語幾句,而后手里被塞上一包藥。 月光下,孔弘泰的臥房顯得異常寧靜。 上蒼其實不見得公平,當年的景泰帝在搶奪皇位后,恐怕怎么都沒有想到自己會走在自己哥哥前面,從而成為了奪門之變的大冤種。 現在孔弘泰雖然五十歲出頭,但這個冬天感染風寒后,卻是一直不見好轉,而今仿佛都能看到自己大限了。 只是他并不想死,畢竟他還這么年輕,有著這么多的榮華富貴等著自己享受,又有什么理由像成化帝那般敗給小小的風寒呢? 孔聞施站在門外,深吸一口氣,鼓足了勇氣走了進去。他看到父親躺在床上,臉色蒼白,但依然保持著一份威嚴。 孔弘泰看著兒子送過來的安神湯,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疑惑,但最終還是接過了藥碗,一飲而盡。 三月初三,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 有關孔子的誕辰,古人已圍繞此問題聚訴了上千年?!洞呵铩窙]提,《左傳》沒提,而朝廷每年都會在這個日子派遣官員前去參禮。 孔子原本一個被當時政壇所輕視的小人物,但隨著歷史的滾滾浪潮,孔子竟然被后人尊為了圣人。 偏偏地,不僅孔子的地位在文壇變得越來越高,而且“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的孔家人卻是越混越好。 在宋末元初之時,北孔一度成為投降的急先鋒,為元朝進行了政治背書,亦是幫助元朝入主中原貢獻了他的力量。 朱元璋雖然得國純正,但為了方便省事,亦是選擇通過尊孔來收攏天下士子的人心。 只是孔子的地位越是顯赫,孔子后人行事越是肆無忌憚。 “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江西張,道士氣;鳳陽朱,暴發人家,小家氣?!?/br> 原本是大明朝廷給孔家的恩惠,結果尊孔產生了一種很惡劣的影響,搞得大明政權的合法性還需要通過尊孔來確認。 當然,這里并不僅僅是孔家的力量在作祟,而是整個文官集團在引導的結果,具體形式正是經筵上皇帝成提線木偶和派遣重臣參加孔子誕。 一縷春日的陽光透過古老的松柏,斑駁的光影灑在青石板上,為這莊重的儀式增添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 孔廟的大門緩緩開啟,樂聲悠揚,身著大明王朝官服的官員們魚貫而入,他們的步履穩重,神情肅穆。 曲阜知縣是一直由孔家人擔任,所以孔家人簡直像是土司。在這個地方盤踞了千年之久,不僅限于曲阜縣,早已經成為附近一帶的土皇帝。 走在最前面的是身穿一品官服的當朝刑部尚書宋澄,一個在朝堂擁有極重分量的老牌尚書,掛著太子太師的頭銜。宋澄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青年人,而今已經步入中年,特別兩鬢已經發白,但目光越來越堅定,仿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摧毀心中所堅持的正義。 此次他除了過來參加祭祀外,亦是攜帶著一封圣旨而來,但圣旨需要在這一場祭祀結束才會進行宣讀。 雖然他從小熟讀四書五經,亦是參加八股文取士才得以進入官場,但在這么多年的官場生涯中,他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儒學中的一些弊病。 特別在實際的治理過程中,口號不管再如何漂亮,確實不如干好一件事。 反觀皇帝所倡導的實干興邦的政治理念,現在整個官場都在倡導務實精神,導致整個大明王朝蒸蒸日上。 祭廟之中,孔子塑像居于中央,面容慈祥而莊嚴。 黑色的案幾上,擺放著各種畜牲祭品,從精致的玉器到新鮮的果蔬,無一不體現出對孔子的尊重與敬意,還有祭品的奢華。 刑部尚書宋澄雖然心里對眼前的塑像不再像從前那般尊敬,但規規矩矩地按照禮儀,依次上前獻香、獻酒,動作緩慢而莊重。 “刑部尚書的官職還是小了點!” “別不滿足了,早幾年都是禮部郎中,甚至是禮部員外郎!” “若是真要比,在成化朝哪一次不是派閣老的,即便首輔彭時親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