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530節
正是如此,她決定在滿朝文武百官的見證下,揭開皇帝的累累罪行。 一幫重臣頓時面面相覷,而后王越站出來道:“太皇太后,據臣所知,春節期間并沒有太皇太后的親戚前來皇宮要求探親!” 啪! 一個耳光驟然響起一般,像是抽在周太皇太后的臉上。 周圍的中下層官員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現在這位太皇太后不僅遭到他們滿朝文武百官的疏離,而且連她的親戚都不敢過來。 其實這很合乎常理,若周太皇太后還是那位呼風喚雨的皇帝皇祖母,哪怕再遠的親戚都會削尖腦袋進宮,但現在太皇太后的地位是今非昔比。 特別是今年,她火燒乾清宮已經是天下皆知,又親自逼死了當朝重臣賈俊,試問誰還敢湊近這么一個瘋女人呢? 正是如此,根本不是皇帝或皇后幽禁太皇太后不許外人探親,而是太皇太后壓根沒有一個親戚前來探望她。 “不……不,這絕無不可能!”周太皇太后的眼睛一瞪,顯得不愿意相信地搖頭道。 現在被皇帝孤立則罷,如果連自己的親戚都遠離自己,那么自己還是沒什么底氣跟皇帝相抗衡,這是一個她不愿意接受的現實。 禮部右侍郎費宏是詞臣的后起之秀,此時站出來十分篤定地道:“啟稟太皇太后,禮部掌管相關名冊以便提前授予宮廷禮儀,此事千真萬確!” “你胡扯!哀家怎么可能沒有一個親戚前來探親,其他人不管,但重慶公主必定入宮!”太皇太后像是被踩了尾巴一般,當即大聲地辯駁道。 工部尚書陳坤出列,顯得話中有話地匯報道:“啟稟太皇太后,重慶公主在年底染了背疽,然用青霉素救治成功!只是她因何不入宮,臣等亦是不曉得其中緣故,或許是身體有恙吧!” 原本背疽是一種很容易要人命的疾病,但自從第一醫學院研制出青霉素后,這青霉素簡直就奉為了神藥。 春節期間,很多達官貴人紛紛選擇青霉素治療,而重慶公主便是其中之一。 大家同樣不明白重慶公主因何不進宮探望太皇太后,只是在場的文武百官紛紛望向太皇太后,眼睛亦是多了一抹怨恨。 若是沒有這么老妖婆賜下海鮮湯奪取賈俊的性命,現在內閣閣臣賈俊必定是好端端的,而不是大明王朝失去了一個擅于工事的國之棟梁。 “這個不肖女,當真是混賬東西!”周太皇太后頓時咬牙切齒地罵了一句,而后望向在場的文武百官:“他們不來,你們滿朝文武百官難道無一人前來給哀家拜年嗎?” 雖然大明禁止后宮跟外臣有親密往來,但逢年過節前來拜會,這是十分正常的舉動。在周太皇太后輝煌之時,滿朝重臣無一人缺席。 只是今年別說是重臣請求進宮拜年,哪怕一個普通官員都沒有。 這…… 在場的官員面對這個頗為刁鉆的問題,頓時語塞了。 現在滿朝文武百官誰人不曉得太皇太后讓人燒乾清門,當時賈俊應召進宮拜見太皇太后都要遭到孤立,誰敢在春節期間冒天下之大不韙進京給太皇太后拜年呢? 偏偏地,這個理由不能直接說出口,否則便是一種不忠行為。 宣傳部尚書謝遷的頭腦最為靈活,卻是突然上前道:“啟稟太皇太后,臣等聽聞太皇太后因清寧宮的大火受了一點驚嚇,因怕叨擾太皇太后清休,所以并不敢前往關睢宮拜見,還請見諒!” 在場的官員紛紛點頭稱是,亦是請求太皇太后原諒。 周太皇太后的臉色鐵青,敢情并不是皇帝幽禁自己,而是自己這位太皇太后遭到了全天下人的疏離,甚至自己的女兒都不來看自己。 她的目光緩緩地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看著這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卻是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一抹嘲笑。 周太皇太后內心的火焰被點燃,仍舊不肯善罷甘休地道:“哀家乃大明王朝的太皇太后,今清寧宮已毀,諸位臣工認為皇帝當如何安排?” 這…… 此話一出,在場的文武百官變得十分古怪起來。 劉瑾先是微微一愣,旋即難得站在太皇太后這邊道:“諸位大人,太皇太后正在問你們話呢?” 此時,東華門前的官員正沐浴在金燦燦的陽光中,很多官員的臉上顯得十分古怪。 周太皇太后發現周圍的氣氛不對勁,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皇帝即便讓自己跟重臣相見,將一幫重臣召進皇宮即可,因何將會面的地點放在東華門呢? 內閣首輔尹直等官員默默地交換眼色,而后一齊跪下來鄭重地道:“臣等請太皇太后入住南宮頤養天年!” 南宮位于東華門東面,又稱崇質殿、小南城,是太宗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后,特意為皇太孫朱瞻基修建的太孫宮。 朱瞻基即位后,對太孫宮進行了擴建和增置,以作為離宮之用。 雖然太孫宮遠比不上皇宮的規模和華麗,但作為皇太孫宮和后來皇帝的離宮,其規模自然亦不算太小。 英宗朱祁鎮被俘并放回北京城,被其弟景泰帝朱祁鈺軟禁于南宮,史稱“南宮幽禁”。 由于這屬于“困龍”之地,盡管南宮跟西苑同樣作為皇家園林,但自然條件根本不能跟西苑相提并論。 隨著弘治皇帝將西苑提升到行政中心和休養,南宮的重要性更是一落千丈,甚至已經被皇帝視為不祥之地。 現在安排周太皇太后住進南宮,雖然周太皇太后不可能跟皇帝爭奪皇位,但這個離宮將成為囚禁太皇太后的地方。 “南宮?你們要將哀家安頓在南宮!” 周太皇太后的眼睛瞪得滾圓,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這般安排。 在這場爭斗中,別說是要爭下仁壽宮,而今竟然連紫禁城都不讓自己呆了,卻是要被皇帝幽禁到南宮之中。 最讓她感到震驚的是,這個大逆不道的幽禁安排似乎還不是皇帝一個人的決定,而是來自滿朝文武百官的共同愿望。 前者,皇帝一個人的決定,那么自然是不孝。 如果是滿朝文武百官的請求,皇帝僅僅是采納滿朝文武百官的請求,后世人只會審視自己這位太皇太后。 “臣等今日在此,便是恭迎太皇太后入住南宮!”軍機閣首輔王越面對太皇太后的震驚,亦是表明大家的立場道。 他隱隱覺察到皇帝并不在意虛名,起碼對暴君的稱謂從來都不上心,只是他們作為大明的臣子自然要急皇帝所急。 且不說周太皇太后在皇宮一直多生事端,單是她委派何尚宮火燒乾清宮,那么他們作為臣子就沒有道理還允許太皇太后繼續對皇帝產生人身威脅。 周太皇太后發現滿朝文武百官都該死,突然冷冷地問道:“這是誰提出的主意,當真不怕在青史留下惡名嗎?他提議皇帝幽禁哀家,究竟還有沒有半點忠君之心,如此歹毒用心之人,當殺!” 堂堂的太皇太后入住南宮,明眼人都知曉這是一種變相的幽禁。 她并不打算讓此人好過,雖然可能無法逆轉敗局,但她一定要讓提出這種方案的人丟官棄爵,甚至是在史書上留下jian名。 內閣首輔尹直等官員心里默默一嘆,眼神頗為復雜地望向對始作甬者滿臉怨念的太皇太后。 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 周太皇太后頂著迎面照下來的燦爛陽光,正瞇著眼睛緩緩地掃過在場的官員。 她的心里藏著滔天怒氣,此次要將那個最先提出這種大逆不道建言的官員一些顏色,甚至要達到一種殺雞儆猴的效果。 只要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移居南宮意味著什么,何況這里每一個官員都是學富五車之人,這個倡導者分明是要自己囚在南宮孤獨終老。 她的目光所過之處,最初懷疑是尹臺或王越兩人,畢竟提出這種建議的人既需要膽魄,更需要足夠的政治智慧。 即便自己亦不得不承認,一旦自己真被安排到南宮居住,皇帝從此便是高枕無憂,從此不再擔心自己所存在的威脅。 周太皇太后發現不像是這兩位重臣所為,接著掃過工部尚書陳坤等尚書同樣沒有發現異樣,反而覺得這些官員的目光顯得十分古怪。 現在自己擺明態度是要找始作甬者清算,按說始作甬者和始作甬者的親朋好友多少會產生一些慌亂,但這里平靜到她的心里產生不好的預感。 軍機閣首輔王越長嘆一口氣,便站出來回答:“啟稟太皇太后,此人殺不得,而且亦是……殺不了!” “為何?”周太皇太后意識到此人的來頭甚大,反而正當下懷地反問道。 當今天下,哪怕億萬人之上的弘治皇帝都是她的孫子,試問這世間還有誰的地位能夠超越于她呢? 內閣首輔尹直眼睛復雜地望著太皇太后,于是直接給出答案:“啟稟太皇太后,此人正是前內閣大學士賈俊,他在去年的遺疏中最先提出這個方案!” 冥冥之中,仿佛有著一雙眼睛關注著這一切,今日的陽光顯得格外耀眼。 剛剛王越的“殺不了”,并非是這個人地位崇高,而是因為賈俊已經死了。一個已經死掉的人,即便太皇太后想殺,結果自然是殺不了。 早在去年那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賈俊在病情加重后,深知自己已經命不久矣,亦是強撐著身子給皇帝留下最后的遺疏。 自古忠義兩難全,但賈俊已經算是做到了。 他遵從太皇太后的懿旨冒天下之大不韙進宮是義,不惜丟掉性命喝下海鮮湯亦是義,由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當年的那一份提攜的恩情。 只是他終究是大明的重臣,亦是一直想要報答皇帝的知遇之恩的忠臣,所以臨死前他決定為皇帝破局。 周太皇太后的身份擺在那里,所以弘治皇帝在這場斗爭中處于天然的劣勢,甚至即便取勝亦是一種敗局。 殺,這是不可能殺的,天底下并沒有皇帝殺皇祖母的先例。此舉不僅讓弘治皇帝遺臭萬年,而且還會讓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離心離德。 留,這是不可能留下的,周太皇太后生活在紫禁城始終是一個變數,皇帝的平均壽命已經說明很多問題,沒準太皇太后逮著機會又往乾清宮送去一把火。 賈俊知道最好的做法其實是效仿當年的景泰皇帝,并沒有將那位太上皇留在紫禁城,而是將迎回來的太上皇英宗幽禁在南宮之中。 幽禁,亦不能直接擺到臺面之上。 南宮的好處顯現出來,既威脅不到乾清宮中的皇帝,又是一處規??梢韵嗯涮侍笊矸莸木铀?,還處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若太皇太后被幽禁在南宮,那么太皇太后很難再做出有害皇帝的事情,偏偏世人還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這個天才般的提案,成為皇帝破局的最優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份遺疏的內容公布后,以尹直和王越為首的官員紛紛上疏附和賈俊提出將太皇太后遷居南宮的提案。 正是如此,這個將太皇太后安排到南宮的提案由賈俊臨死之時提出,而后得到了滿朝文武百官的支持。 周太皇太后的命運早已經在去年年底便已經安排妥當,命運早被皇帝所掌握,只是周太皇太后身陷其中而不自知。 周太皇太后此次燒關睢宮的舉動,讓皇帝不再需要顧忌任何的質疑,所以在今日直接安排周太皇太后入住南宮。 “賈???” 周太皇太后的嘴巴微微張開,滿臉難以置信的模樣。 她有懷疑過在場的所有官員,但從來沒有想到竟然是那個已經死去的賈俊倡導,是那位自己曾經提攜的前任內閣閣臣。 事情證明,即便她對賈俊有過提攜之恩,但賈俊的心其實還是向著皇帝,甚至臨死前還給自己反刺了一刀。 王越將太皇太后的震驚看在眼里,亦是進行補充道:“雖是賈俊率先提出此方案,但臣等文武百官皆認為此方案可行。早在去年之時,滿朝文武百官便已經上疏附議,只是陛下遲遲沒有答復!”說到最后,他突然跪了下來,雖然舉止仍舊顯得恭敬,但心里涌起一份暢快:“請太皇太后移駕南宮!” “賈俊,真是……該死!” 周太皇太后得知事情的始末,頓時咬牙切齒地暗罵道。 她是萬萬沒有想到死掉的賈俊竟然留著這么一手,卻是給自己如此凌厲的一擊,頓時氣得鼻子都歪了。 虧自己因賈俊的暴斃,去年曾經一度產生一丁點的愧疚,卻是沒有想到賈俊在臨死前給了自己如此兇狠的一擊。 現在這個方案由賈俊發起,滿朝文武百官附議,而今皇帝已經正式通過,那么這個事情哪里還存在回旋的余地。 若自己真被關到了南宮,那么自己即便地位再高,亦不過是關在南宮牢籠中的一尊遠離塵世間的觀音像。 內閣首輔尹直等官員早已經有抉擇,當即齊刷刷地跪下進行附和王越道:“請太皇太后移駕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