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505節
在《朝鮮王朝實錄》中記載:燕山性強戾好察,為政苛酷,沉湎酒色,昏棄祀事。追崇出母,多殺大臣,惡聞規諫,誅竄言官。杖殺庶母,竄殛諸弟。日與娼妓,yin戲無度,亂人妻妾,無有所忌。改喪制,以日易月,綱常掃地,罪惡滔天,神人忿怨,竟及于此?!怨呕膩y之主雖多,未有如燕山之甚者也。 自古荒亂之主雖多,未有如燕山之甚者也。 單是如此的批評,可見李忄隆的名聲多臭,更是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不過他的名聲越臭,越是說明他在這場君臣博弈中,成為了那個勝利者,對朝中的重臣更是舉起了屠刀。 在前些年的忍辱負重后,隨著他漸漸以朝鮮國王的大義掌握朝局和兵權后,亦是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 只是這個勝利者有些飄了,在不斷虐殺重臣的過程中,僅僅是因為李寔反對停止向大明進貢生鐵,竟然被扣上了通敵國的帽子。 通敵國,這個敵國自然是指大明王朝了。 李忄隆雖然曾經質于大明,而且在北京城為質期間對大明文化顯得十分向往,但有多少作戲的成分只有他自己知曉。 現在他在誅殺諸多重臣后,如今是徹底掌握了朝局,不僅選擇跟大明王朝翻臉,而且對親明的代表人物李寔下手。 誰都知道,李寔是朝鮮國內親明的代表人物。 如今李寔竟然膽敢反對他停止向大明王朝進貢生鐵的決定,那么他自然是要借李寔的腦袋殺雞儆猴,更是要對李寔一族趕盡殺絕。 該死! 李忄隆看到李尚明成功逃走,當即憤怒地將手中的茶盞摔了粉碎。 雖然他已經成功搶奪兵權,但李寔出任兵曹多年,而李尚明更是朝鮮有名的悍將,此次無疑是放虎歸山。 監斬官看到李尚明等人逃走,此時臉色鐵青地憤怒地道:“殺!” 劊子手高舉鬼頭刀,在一縷金燦燦朝陽的照耀下,觀刑的百姓可以清楚地看到刀刃上的冷光和李寔脖子上那道若隱若現的刀影。 “噗嗤——” 一聲悶響劃破刑臺的寂靜,只見劊子手的刀落下,李寔的頭顱隨之滾落在地,鮮血如注般噴涌而出,染紅了刑場的石板。 李寔的身體搖晃了幾下,終于無力地倒下。 “死了?” “真的死了!” “李尚明跟王室要不死不休了!” …… 圍觀的人群中看到李寔被斬下腦袋,頓時傳出一陣陣驚呼和竊竊私語。 刑場上則彌漫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沉重氛圍,劊子手默默地收起刀,轉身離去,只留下李寔無頭的身體和那顆孤零零的頭顱。 誰都知曉朝鮮國王是要殺雞儆猴,自然無人敢替李寔收尸。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越來越多的官員被推到這里行刑。 朝鮮國王李忄隆開啟了屠殺模式,繼續誅殺跟自己作對或親明的官員,紛紛給不少官員直接扣上了私通敵國的帽子。 其實通明不過是一個借口,他想要徹底掌權,那么就需要這么一場大清洗,要忤逆自己的官員通通下地獄。 只是他明顯低估大明王朝現在的強勢,亦低估大明對戰爭的向往,就在他展開殺戮的時候,大明的鐵騎已經渡過鴨綠江南下。 大明其實還沒有收到朝鮮國王李忄隆竟然將大明定義為敵國的做法,但朝鮮拒不向大明進貢生鐵,便已經觸碰到了大明的底線。 凡不向大明納鐵之國,當滅! 此次由遼東總督張錦親自掛帥,遼東總兵愈元贊率領遼東鐵騎先行南下,勢必要給朝鮮一個深刻的教訓。 琉球國的事情爆發后,大明已經表明了態度。 既然朝鮮不肯向大明進貢生鐵,不愿意幫助大明開啟一個全新的交通時代,那么朝鮮王室通通都下地獄吧! “一萬鐵騎南下,找死!” “真當我們朝鮮軍隊當紙糊的不成嗎?” “即刻吃掉這一萬鐵騎,讓大明知道咱朝鮮不是好欺負的!” …… 面對大明鐵騎突然南下,朝鮮方向亦是表現出極大的自信心。 朝鮮方面的兵力其實超過十萬,但由于朝鮮的開國國王是武將奪權的緣故,所以朝鮮學習華夏重文抑武的做法。 任何國家的精兵強將都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唯有充足的財力,這樣才能讓將士吃飽肚子,手里的武器能夠及時更新迭代。 只是現在的朝鮮軍隊戰力堪憂,否則前幾年亦不會為了倭寇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 正當朝鮮方面積極應戰的時候,大明的鐵騎宛如鋼鐵洪流般南下。 俞元贊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渾身散發大將的氣息。 經過這么多年的磨礪,他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只有一腔熱血的武狀元,而是在戰爭中得到充分成長的大明戰將。 在坐鎮呂宋期間,他并沒有一刻忘記自己的使命,既有跟風暴搏斗的生死時刻,亦有代表大明治理南洋的浴血征戰。 作為弘治朝的第一位武狀元,既是他的一份榮耀,亦承擔著給后來者樹立好榜樣的責任。 由于鎮東伯被任命為琉球總督,所以他前年便被朝鮮從呂宋征調回來擔任遼東總兵,而他本人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俞元贊一直假想的敵人是野人女真,但沒有想到朝鮮竟然膽敢挑釁大明,此刻率領鐵騎猶如一股黑色的風暴席卷南下。 隨著他們的到來,整個朝鮮半島仿佛讓大地為之顫抖,天地都為之變色。 俞元贊騎在一匹黑色的戰馬上,身姿挺拔,神采奕奕。 他的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一根長槍在手,猶如戰神降世。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霧,直指敵人的心臟。 身后的遼東鐵騎,個個都是精銳之士。 自從大明興起京衛武學后,而今每年都有大量的年輕軍事人才送到軍隊里面,而這幫年輕將士都渴望著軍功。 他們渴望戰斗,渴望榮譽,面對膽敢挑釁大明的朝鮮,心里有著絕對的信心血洗這個附屬大明的國度。 他們身披鐵甲,手持利刃,目光炯炯。馬蹄聲整齊劃一,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戰歌,在朝鮮半島中回蕩。 這支大明最精銳的鐵騎之一,無論是行軍還是戰斗,都保持著嚴整的隊形。在俞元贊的率領下,他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這便是明軍?” “咱們那些老弱病殘的軍隊還怎么打?” “咱們國王壓根就是取死,怎么膽敢跟大明公然叫板呢?” …… 他們的氣派和威武,讓沿途的城鎮和村莊都為之震撼。人們紛紛駐足觀望,為這支強大的鐵騎所折服。 由于消息傳遞快捷,他們都已經知曉自己國王的種種惡行,不僅誅殺大量的賢臣,而且還公然挑釁大明王朝。 現在大明的王師南下,而且大明似乎僅僅派出遼東的駐軍,眼前這支鐵騎僅僅是先頭部隊,這壓根是一場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戰場。 第一場大規模戰事很快打響,朝鮮的邊軍集結三萬人的隊伍,由朝鮮國王李忄隆的心腹金贊煥率領,卻是試圖阻止俞元贊南下。 只是雙方剛剛交手,朝鮮將士的眼神中透露出驚恐與無助,他們的陣型在鐵騎的沖鋒下瞬間崩潰,而朝鮮國王李忄隆的心腹金贊煥嚇得倉皇而逃。 大明的馬蹄聲如雷鳴般轟鳴,手中的燧發槍不停射擊,大明鐵騎如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席卷了整個戰場。 戰鼓聲中,俞元贊揮舞長槍,他的身影在戰場上快速穿梭,每一次沖鋒都伴隨著敵人的哀嚎。鮮血染紅了他的鎧甲,但他的眼神卻越戰越勇,仿佛戰神降世,無可匹敵。 朝鮮將士雖然人數眾多,但在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大明鐵騎面前,他們的抵抗顯得那般的蒼白無力。 一時間,戰場上充滿了刀光劍影,鐵騎所過之處,朝鮮軍隊節節敗退。三萬的大軍,眨眼前便僅剩下三千殘兵。 戰斗結束后,戰場上留下了一片狼藉。朝鮮的將士們紛紛投降,他們的將領金贊煥面色慘白地被押了回來,顯然已經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打擊嚇破了膽。 在擊潰朝鮮這支邊軍之后,俞元贊沒有停歇,他立即下令全軍南下,直指漢城。 大明鐵騎如同一條巨龍,在遼闊的大地上蜿蜒前行,他們的目標,是那個象征著朝鮮權力中心的城市。 隨著大軍的行進,沿途的城鎮和村莊紛紛投降,沒有人敢阻擋這支強大的鐵騎。 當俞元贊率領的大軍抵達漢城時,整個王城已經陷入了恐慌之中。 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 不管朝鮮國王李忄隆多么狂妄自大,但在朝鮮官員和百姓的心里,他們朝鮮壓根不可能抵擋得住大明鐵騎。 他們的國王跟大明公然叫板,簡直就是以卵擊石?,F在大明鐵騎順利南下,而且還來到了王城,這便是一個鐵證。 一旦大明的鐵騎殺入城中,誰能幸免? 漢城大亂,無數的士大夫階層紛紛出逃,百姓亦是想著辦法離開,而有人借著混亂搶劫財貨,甚至是殺人越貨。 原本王城中有兵卒維持秩序,但李忄隆執掌下的王城已經失控。 負責管理兵卒的官員和將領已經出逃,這些失去約束的兵卒化身成為兵匪,特別王城中越來越多的人并不認為能夠守住王城。 “亂了,全亂了!” “這還不是那位暴君干的好事!” “逃吧,這個王城必定會淪陷!” …… 面對大明鐵騎駐扎北城門外,城中上到領議政,下走販夫走卒,卻是沒有一個人有斗志,紛紛想要如何出逃。 “南城門關了?” “李忄隆這是真狠??!” “他是不打算給咱們所有人生路!” …… 在得知朝鮮國王李忄隆下令全城戒嚴,很多準備出逃卻是被堵在城中的達官貴人,此刻對李忄隆是恨之入骨。 大明鐵騎僅僅屯兵于城北,卻是完全不理會其他三門,結果朝鮮國王竟然全部關上,這直接將所有人都困于城中。 二月的朝鮮半島,此時正呈現一個令人壓抑的陰天。 漢城,景福宮。 李忄隆現在是徹底放飛自我,不僅在朝中對大臣大開殺戒,而且在生活上亦已經是驕奢yin欲。雖然沒有酒林rou池,但此刻的池中亦是四位美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