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333節
…… 這個小聚集區有著數百號人,不知是他們不曉得蒙古騎兵此次是大軍壓境,還是他們歷來彪悍,很多女真人第一時間進行了還擊。 “兄弟們,跟我殺!” 為首的頭領塔拉反應最迅速,在看到蒙古騎兵偷襲他的營地之時,當即帶領數十號人朝著山坡殺上來。 海西女真每個都是打獵的好手,剛剛靠近山坡的時候,便已經對山坡上的蒙古騎兵進行回擊,甚至射殺了幾名蒙古騎兵。 怎么會? 塔拉策馬剛剛來到山坡下方,突然驚恐地發現一支利箭顯得格外犀利,仿佛眨眼間來到了自己面前。 噗! 塔拉雖然抬頭看到了箭矢,但此時已經無法進行躲閃,這支銀色的箭矢擦著自己下巴刺入了自己的喉嚨處。 “呵呵……果然是一把好弓!” 達延汗看到被自己射殺的塔拉栽倒在地,頓時感受到自己手里這把弓的威力,頓時顯得愛不釋手地道。 時光荏苒,他不再是當年被滿都海塞在籮筐中征戰四方的小屁孩,而是已經成為一個十七歲的少年郎。 雖然他的身體不高,但勝在顯得十分壯實,皮膚黝黑,眼睛顯得炯炯有神,已經算是蒙古一位合格的小伙子。 由于滿都海剛剛生產完畢,所以此次仍舊由他親自率領軍隊而來,全權負責這一場針對阿勒楚喀部的戰事。 “大汗果真是好箭法,當真是百步穿楊!”朝魯是一個精通華夏文化的蒙古人,當即豎起大拇指稱贊道。 達延汗并沒有因此驕傲自滿,而是估算自己跟塔拉的距離道:“不是本汗厲害,而是這把明弓確實非凡,這么遠的距離都能射殺!” “寶劍配英雄,寶弓也得配能人。大明的屠清弓確實是不同凡響,此次大明為了讓我們大元替他們出戰,可以說是下了血本!”朝魯看到達延汗眼睛的光芒,亦是進行附和道。 達延汗端詳手里造型古怪的屠清弓,便扭頭望向旁邊的隨行官道:“鐵御史,現在可否履行約定,通知宣大總督將第二批物資送出關外了呢?” 雖然大明和北元已經通過和親拉近關系,加上大明屢次主動幫北元過冬,雙方的關系可以說是進行蜜月期。 只是此次大明亦是防著一手,將答應給予的軍械和物資分為三批進行給付。 第一批是蒙古騎兵出征之時,第二批則是蒙古騎兵到達阿勒楚喀部開戰,第三批則是這場戰事結束。 大同御史鐵是一個青年官員,身穿著大明七品官服,由于是第一次見識到真正的戰場,心里既是緊張又是興奮。 他此行的身份特殊,作為大明派遣的隨行官跟隨蒙古大軍前來,主要職責是監視蒙古騎兵的動向并向大同方面匯報。 “殺!” 蒙古騎兵的前鋒宛如猛虎下山般,在一輪輪勁射后,面對那些幸存或逃竄的女真人,當即拔出腰刀沖了上去。 噗!噗!噗! 雖然阿勒楚喀部試圖反抗,但蒙古騎兵人數占據優勢,而且蒙古騎兵的戰斗力十分的恐怖,鋒芒所過之處,一道道鮮血飛濺而起。 這將是一場沒有絲毫懸念的戰爭,面對蒙古精良的騎兵來犯,這個阿勒楚喀部麾下的幾百人聚集地宛如是待宰的羔羊。 按著現在的殺戮的速度,不出一盞茶的工夫,這個剛剛還在載歌載舞的聚集地將會成為一個死地。 鐵直看到戰事已經打響,而且很快便能拔除這個小小的聚集地,當即便掏出攜帶的筆墨書寫這里的最新軍情,而后取出信鴿進行飛鴿傳書。 為了確保中途沒有出現意外,他此次選擇讓三只信鴿齊飛,必定至少有一只信鴿能夠將最新軍情帶回大同。 大同方面一旦知道這里的戰事已經打響,他們亦是遵照早前的約定,將第二批軍械和物資撥給北元。 “大汗,請指示!”朝魯看到三只信鴿放出,便扭頭望向達延汗拱手道。 達延汗終究是十七歲的少年郎,即便是黃金家族的血統,但智商亦不可能生而知之。所幸得到朝魯的輔助,從而慢慢掌控整個軍隊,更是準備真正稱霸整個大草原。 達延汗亦是看到三只信鴿飛向大同的方向,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然后對朝魯輕輕地點了點頭。 怎么回事? 鐵直突然間感到氣氛不對勁,隱隱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錯事,頓時驚恐地扭頭望向達延汗和朝魯兩個人。 朝魯拍馬從鐵直的身邊經過,先是對著鐵直微微一笑,而后走向了那個傳令兵。 嗚…… 一個號角在山坡上響起,聲音洪亮而悠長。 第三百七十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 陰沉的天空下,北邊的草原出現了一場實力嚴重不對等的戰爭。 在山坡的西頭,足足一萬五千精騎,宛如是潛伏在這里的狼群,而山坡的東頭是一個僅僅聚集幾百人的小型部落。 雖然山坡的西頭只有兩千精騎出動,但勝利的天平已經傾向西頭,這里正在上演著屬于人類社會的弱rou強食。 事實上,小小的聚集地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敵,在自己的首領塔拉被射殺后,他們已經打算放棄這里逃命。 正當兩千精騎到達這個聚集地的腹地,想要乘勝追擊收割這些逃亡人員生命的時候,結果后方竟然傳來了清脆的號角。 “收兵?” 正準備輕松全殲這個小型部落的時候,結果他們竟然聽到了撤退的號角,所有人頓時紛紛傻眼了。 明明敵人就在眼前,明明這場勝利唾手可得,結果達延汗竟然要求他們撤退,放棄到手的勝利成果。 不過大家心里清楚,軍令如山。 哪怕他們心里再如何不解,但他們終究是軍人,此刻都要遵照指示撤退,離開這一個充滿戰利品的地方。 吁…… 剛剛揮舞腰刀殺向聚集區的蒙古騎兵紛紛勒緊馬韁,雖然很多騎兵第一時間返回,但不少的騎兵則是收繳戰利品。 他們并不崇尚文明,亦不受儒家思想的束縛。 只要是自己看得上眼的東西都會收繳,除了幾個落單的女人和羊群外,連正在火堆里煮著羊rou的鐵鍋都沒有放過。 之所以他們作戰能夠來去自如,正是將文明丟到一邊,卻是沒有他們不敢干的事情,亦沒有他們忌憚的行為。 “北順王,你……你這是何意?” 大同御史鐵直看到下面戰場突然間停戰,看到蒙古竟然正在鳴金收兵,當即憤怒地上前質問道。 朝魯拍馬回來,對臉紅脖子粗的鐵直不屑地道:“鐵御史,你不是已經看到了嗎?我們大汗率部過來已經打了阿勒楚喀部,亦是已經贏了他們,而今是時候凱旋而歸了!” “北順王,你不能這樣做,這算哪門子的凱旋而歸?”大同御史鐵直心里一急,當即出言制止道。 達延汗亦是已經不再裝,當即原形畢露地呵斥道:“夠了,別再叫本汗北順王,本汗壓根不認這個北順王!” 雖然北元跟蒙古近些年處于蜜月期,每年從大明王朝那里得到不菲的賞賜,甚至還有很多的棉布援助,但他一直不認同這種關系,更是打心底不愿意成為大明王朝的外藩北順王。 特別這個“順”字,簡直是對他們黃金家族的侮辱。 以前他是年紀小,加上實際掌權的是滿都海,所以他只能默默忍受這一切。只是現在他已經成年,更是對外的最高統帥。 現在他要重新界定大元跟大明的關系,不僅要廢掉北順王的稱號,而且還要向大明以大元自居,甚至要求大明每年給予更多的“求和金”。 這是……心理話??! 在場的幾個蒙古部落看到達延汗如此反感北順王的稱呼,當即意識到這話達延汗的心里恐怕一直憋屈,而今終于是爆發出來了。 達延汗深知師出無名會犯忌,當即指出大明的“惡行”道:“你們莫不是以為本汗不知道你們大明的小動作,你們向乜克力等部落出售兵器!” “北順……達延汗,你不過是大明的外藩,大明有權向友好關系的乜克力等部落出售兵器,你一個外藩根本無權干涉!”大同御史鐵直知道此事,卻是據理力爭道。 朝魯是達延汗的心腹,亦是鼓動達延汗跟大明決裂的最重要推手:“你可知你們出售武器,給我們大元造成多大的損失?” “若不是你們打著統一蒙古的旗號侵犯人家的地盤,對他們趕盡殺絕,你們哪里來的損失?”鐵直一直向往和平,顯得不屑地反問道。 雖然大明確實是向乜克力等部落出售武器,但乜克力等部落僅僅是用于自保,而大明可以說是仁義之舉。 達延汗從小便見慣尸山血海,顯得冷酷無情地道:“本汗不跟你爭辯,反正這通通都是你們大明的錯!” “我們大明贈送棉布給你們免于凍死亦是錯?咱們最大的過錯是是養了你這頭白眼狠!”鐵直氣極反笑,當即進行諷刺地道。 雖然他們大明確實向乜克力等部落出售武器,但這些年對北元可謂是不薄,而今達延汗如此做法可以說是忘恩負義。 朝魯深知他們其實不占理,便是陰沉著臉威脅道:“鐵御史,你是想要找死嗎?”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鐵直面對死亡威脅,顯得十分有氣節地回應。 達延汗是一個有心計且貪婪的人,卻是知道現在最重要是吞下第二批軍械和物資:“來人,將他所攜帶的信鴿通通處理掉!” 鐵直此行攜帶十幾只信鴿,正是通過這些信鴿跟大同方面一直保持聯系。 達延汗剛剛眼睜睜看著鐵直釋放三只信鴿,正是需要鐵直將這里開戰的假消息傳回來,從而誘騙大明將第二批軍械和物資送出來。 現在處理掉剩余的信鴿,正是一舉切斷這里跟大同的聯系,從而徹底封鎖住他們突然間撤軍的消息。 剩下的信鴿都關在籠中,此刻正在咕咕地叫著。 兩個蒙古親兵抽出腰刀,將刀刃不斷刺入籠中,剛剛還在咕咕叫的信鴿很快變得血rou模糊,而他們的臉上綻放興奮的笑臉。 他們驍勇善戰的背后是冷酷無情,更是以殺戮為快感,此刻捅殺這些信鴿只有快感。 咦? 達延汗是一個十分冷酷的人,很是喜歡這種沒有緣由的殺戮,只是突然間注意到鐵直并沒有因此而沮喪,反而像是放下了壓在心頭的大石,當即便是警惕起來。 朝魯是達延汗的心腹,在接受到達延汗的眼神后,便是試探地道:“鐵御史,你的信鴿全都死了,那么大同方面便不可能知曉我們撤兵之事!” “信鴿已死,本官確實無法跟大同方面取得聯系!只是你們以為本官因何攜帶這么多的信鴿隨行?剛剛的信鴿確實是讓大同方面送出第二批軍械和物資,但只要信鴿斷了一日聯系,大同方面便知曉這邊出了意外,運出的軍械和物資必定運回關內等待,你們剛剛不該將信鴿全殺了。雖然你們此次出爾反爾,但想要欺騙咱們大明第二批軍械和物資,想要得到那批屠清弓簡直是做夢!”鐵直的眼睛望向達延汗,亦是指出此事的破綻道。 朝魯聽到大明竟然還有這種秘密的安排,頓時驚駭地扭頭望向地上已經血rou模糊的信鴿,卻是知曉他們的計劃出了重大紕漏。 在他們原來的計劃中,此次只需要假意開戰騙取大明的第二批軍資和物資便鳴金收兵即可,但萬萬沒有想到這里竟然還有門道。 原以為到嘴的第二批肥rou,因為他們沒有摸清大明藏著后手,結果竟然飛了。 達延汗對屠清弓是愛不釋手,亦是沒有想到煮熟的鴨子竟然飛走了,扭頭望向鐵直突然間發問道:“你剛剛可是說本汗是白眼狼?” 這…… 在場的人看到達延汗逼向鐵直,頓時感受到一股nongnong的殺意,不由得擔憂地望向大同御史鐵直,卻不知此人是儒夫還是硬漢。 “你是大明的外藩,結果對大明忘恩負義,而今又用這種不恥的手段出爾反爾騙取大明的軍資,你不止是白眼狼,還是下三流!”鐵直面對達延汗的質問,充滿血性地數落道。 一直以來,大家都是依靠各自的雙手解決溫飽,結果這幫蒙古人不老老實實呆在草原放牧過日子,竟然妄圖搶掠大明邊民的糧食和財物。 而今大明迎來明君,解決了開中法無法中鹽的困局后,而今大明的邊軍是兵強糧足,擁有足夠跟蒙古抗衡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