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315節
…… 面對國債認購潮出現了頹勢,很多人預計戶部頂多只能售出十五萬張國債,朝廷最終還是會選擇向民眾加稅。 正當大家意志消沉的時候,卻是發生了一件預想不到的事情。 “剛剛戶部透露,而今僅剩下最后的十四萬五千張!” “什么?這怎么可能,怎么一下子少了五十余萬張?!” “據說突然出現了一個超級大單,一下子就吃掉了五萬張!” …… 當大家以為國債認購達到瓶頸的時候,誰知突然殺出了一個程咬金,竟然一下子便砸下整整五十萬兩。 其實京城一直藏龍臥虎,很多家族在明朝初創之時,便已經是巨富。經過這么多年的放貸,財富更是一直有所增長。 在京城能一下子拿到五十萬兩的人,兩只手都數不過來,一些大家族的財富遠超想象,甚至能以一己之力直接解決三百萬兩的國債。 只是拿得出是一回事,但自古都有“財不露白”的警示。 而今公然顯露自己的財富,不僅成為當今圣上所狙殺的目標,而且還會成為科道方言官上位的墊腳石。 正是如此,在得知有人拿到五十萬兩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是震驚他的財力,而是驚訝于此人不理智的做法。 “誰?” “你猜!” “不會是……” “你猜對了!” “……我還沒猜呢!” 足足五十萬兩的認購大戶出現,雖然底層的百姓并不知曉,但在上層很快便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 不過在得知那位認購五十萬兩的人后,很多人都是發出了一聲嘆息。 城北,皇家布匹店前,幾輛手推車緩緩停在了門口處。 “孫掌柜,貨已經到了!” “來了!快通知賬房清點入庫!” 劉英頗有十三娘的豪氣,而今跟她從事紡織的女人越來越多,更是收了一幫徒弟,致使現在所帶的隊伍越來越大。 現在只能雇傭人員推著板車挨家挨戶收取織好的棉布,然后再押車將棉布送到這里,最終完成這一次的結賬。 孫掌柜跟劉英打交道越來越多,亦是喜歡這個做事較真的女人,便讓小二去通知賬房先生,同時安排人手進行卸貨。 隔壁皇家錢莊的李掌柜剛將一個貴婦人送上轎子離開,便走過來跟孫掌柜一起曬太陽道:“剛剛那個珠光寶氣的誥命夫人,我還以為認購多少,結果只是拿了三張國債!” “所以說不能以貌取人,沒準下一位穿得棉衣,結果一下子便認購五萬張呢!”孫掌柜指揮手下搬運棉布,亦是跟李掌柜進行鬧聊道。 “李掌柜,小女劉英,冒昧打擾一下!”正準備到店里面的劉英注意到這邊的交淡,顯得十分禮貌地拱手道。 李掌柜的雙手藏在袖管中,抬頭望向眼前精神抖擻的女人道:“我知道你!我剛來便聽孫掌柜說你能干,不知有什么事呢?” “您剛剛提到國債,不知我們平民百姓可以認購嗎?”劉英這陣子一直聽起旁人談起國債,免不得多了幾分好奇。 李掌柜先是微微一愣,旋即認真地點頭:“這個當然可以,認購國債并沒有貴賤之分!只是一張國債折合白銀是十兩,若折合布票亦得三張布票,這可不便宜??!” “十兩確實挺多的,這到期怎么算呢?”劉英顯得認同地點頭,卻是繼續進行打聽道。 李掌柜是一個熱心腸的人,當即便是解釋道:“一分息!假如你現在花十兩銀認購一張國債,明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是十一兩。若是你花十張布票,明年這個時候便是十一張布票,這比放在家里劃算多了?!?/br> “這個我懂了,如果我們現在認購的話,得到的是憑據還是國債票呢?”劉英仍舊有點迷糊,便問出自己的疑惑道。 李掌柜知道眼前的女人定然是了解過國債的女人,便微笑地解惑道:“如果認購十張以上,可以在皇家錢莊記名,若憑據弄丟了,到時本人來皇家錢莊亦可支取。若是十張以下,便只能拿到不記名的國債,給的是統一樣式的國債,到時咱們錢莊是認票不認人?!?/br> “多謝李掌柜告知!”劉英意識到這跟布票的情況差不多,當即便拱手答謝道。 李掌柜看著劉英轉身離開,輕輕地搖了搖頭并發出感慨:“這個女人看著倒像是想要為國分憂,但一張國債十兩銀子,普通人家很難拿得出來??!” “陛下登基以來,不僅從來沒有加征稅賦,而且通過清丈田畝變相給百姓減了稅,還讓食鹽和棉布都降了價?,F在很多百姓種棉花還種了點錢,你其實不必只盯著上面的達官貴人,普通的百姓未必不能認購一張國債!”孫掌柜是地地道道的底層出身,顯得十分認真地告誡。 他是地地道道的底層出身,卻是知曉普通百姓歷來都愿意恨不得將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一直都有積蓄的傳統。 而今遇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君主,不僅讓百姓的開支減少了,而且還讓百姓的收入增加,致使很多百姓陸陸續續攢了一點銀子。 正是如此,現在勤勤懇懇的百姓其實已經是潛在客戶,未必不能為朝廷做貢獻,跟國家開采呂宋金礦的利益綁在一起。 “人家腰纏萬貫都是摳摳餿餿才掏認購一兩張國債,普通的百姓又怎么可能掏家底認購,你莫要開玩笑了!”李掌柜望著已經消失的轎子,顯得不以為然地道。 卻是這時,劉英去而復返:“李掌柜,我剛才跟姐妹商量了一下,身上的布票和現銀只夠認購十張,所以還請您先給我們十張,下午我們再過來進行認購!” “十張?”李掌柜聽到這個數額,頓時難以置信地瞪起了眼睛。 孫掌柜在旁邊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得噙著一絲微笑,對這一切早已經是了然于胸。 得益于朝廷的好政策,而今這幫織女雖然沒日沒夜地是cao勞,亦是賺了不少銀子,她們每個人認購一張國債都是綽綽有余。 劉英頓時一愣,顯得有些緊張地詢問道:“剛剛你不是說平民百姓都可以認購嗎?難道是十張太多了?” “不,不多,你們要認購……呵呵,幾位,里面請!”李掌柜從震驚回過神來,而后換上笑臉迎賓道。 劉英的臉上卻是顯得有些為難,先讓李掌柜稍等,而后扭頭望向旁邊看戲的孫掌柜。 這個時候,數目已經清點完畢。 孫掌柜十分痛快地結清了賬目,而后將錢交給了劉英。 劉英帶著幾個女人到了隔壁的皇家錢莊,便將身上的錢給了李掌柜,終于換到了十張制式精美的國債。 “這就是國債票子,畫得真漂亮!” “何止漂亮,這票子還帶著香味呢!” “好了,都好好保管著,明年就能得多一兩了!” “我剛剛聽說,明年到期或許還可以折成黃金,那我豈不是可以打一個金手鐲了?” “人家已經強調了,此事要開采金礦順利,且運回來的黃金夠多,不然不會兌付黃金!” …… 劉英從里面出來后,便將相應的國債分發給自己的同伴,只是面對同伴發花癡般的幻想,便強拽回現實地道。 皇家布匹店給她們提供了生計,而今皇家錢莊讓她們享受了利息,甚至能夠換取黃金,讓她們宛如是做夢一般。 “那些少爺帶回來的金礦石,我遠遠看了,是真的好漂亮!” “那天我也看到了,要是我能有一塊金礦石,死都是心甘情愿!” “金礦已經找到,朝廷只要搭橋鋪路便要采金,我相信朝廷在年底之前便將黃金運回來!” “真希望一年快點到來,我別的都不要,我就要呂宋的黃金,到時我給我女兒打一對金鎖??!” …… 這些女子都有著一種天真散漫,卻是相信朝廷此次采金必定是順風順水,已經開始打起了黃金的主意,甚至希望時間能夠快點到來。 劉英輕輕地搖頭,但心里其實亦是同樣生起了期待。 女人間并沒有秘密,何況還事關黃金,這個事情迅速在整個女織工圈子傳了開來,而這幫女人像聽到商品降價大促銷般蜂擁而至。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兩張!” …… 在下午的時候,皇家錢莊成為了女人的搶購之地,一幫女人將整個店鋪圍得水泄不通,而拿到國債的女人更是興奮地尖叫。 孫掌柜雖然早知道這幫織女有點積攢,但在皇家布匹店門口看到如此瘋狂的場景,嘴角不由得劇烈地抽搐了好幾下。 當晚,累成狗的李掌柜進行清查,發現今天足足賣出了兩千張。 只是事情并沒有結束,雖然第二天的女織工的人數驟然下降,但迎來了普通百姓的搶購潮。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一張!” “我認購兩張!” …… 雖然普通百姓都是小額認購,但架不住他們的基數大,短短一個上午又銷售了數千張,這種銷售速度堪稱恐怖。 李掌柜面對絡繹不絕的百姓,最終忍不住詢問一個百姓道:“你……你們難道不擔心朝廷不兌付嗎?” 其實他的家境還算不錯,家里的存銀有幾百兩之多,但這一次亦是只敢認購兩張,那天還睡得十分不踏實。 “哪個jian臣敢從中作梗?”面對李掌柜的問題,李老漢當即便吹起胡子詢問。 不等李掌柜答話,后面一個老漢便是附和道:“對,要是哪個jian臣敢提這種建議,皇帝肯定要砍他的腦袋!” 這…… 李掌柜發現這幫人跟自己擔心的并不是一回事,自己由始至終都擔心皇帝違約,而這幫人則是將目光落在那幫文武大臣身上,似乎從來都沒有擔心皇帝會變卦一般。 或許,在大家不知不覺間,那位皇帝早已經走出了廣大普通百姓的心房,以致百姓現在都沒有懷疑皇帝會違約。 如此愛護百姓的皇帝,如此擁戴帝王的百姓,大明王朝何愁不能佇立于世界之巔呢? 第三百五十三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 在不經意間,這個時代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國債沒能在文官集團和武勛集團中掀起浪花,但在京城百姓這里竟然掀起了驚濤駭浪,認購的場面甚至比昨日還要壯觀。 皇家錢莊門前排起了長龍,隊伍從門口排到了街口。 隔壁的孫掌柜看到此情此景,亦是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 雖然他知道很多百姓家里都有了一點積蓄,但萬萬沒有想到,依靠劉英這種底層群體竟然掀起這么大的浪潮。 后面不斷有百姓聞訊而來,前面不斷有百姓拿著國債離開,拿到國債的百姓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