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276節
郭鏞心領神會地打開圣旨,亦對朝鮮方面進行回禮。 按大明一貫堅持“薄來厚往”的原則,雖然朝鮮方面的賀禮值不了多少錢,但大明方面給出的回禮往往高出賀禮的價值。 而今的大明王朝明明財政緊張,但還是堅持做著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 咦? 在朝鮮世子退回去的時候,一個身穿大明士子服飾的青年男子出列,但這位青年男子明明就是呂宋的使臣。 “臣顏色代表羅阇向陛下獻上賀禮,?;实矍锸?、萬壽無疆!”顏色身上明顯擁有華夏血統,顯得尷尬祝賀道。 戶部尚書李嗣沒有聽到唱禮,不由疑惑地詢問:“呂宋使臣,你們的賀禮呢?” “請陛下原宥,臣此次前來十分倉促,因大部分賀禮在前來的途中損壞,現在只有一張地毯作為賀禮!”顏色看到已經避無可避,只好硬著頭皮解釋。 一張地毯? 戶部尚書李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堂堂一個南洋藩國給皇帝的賀禮竟然是一張毯子。 郭鏞注意到朱祐樘的眼神,當即面無表情地道:“呈上來!” “地毯在此,這是我們呂宋的馬拉麻所編,即便受海外浸泡亦十分耐用!”顏色將地毯上呈,又是硬著頭皮進行解釋。 戶部尚書李嗣等官員看到呈上去的地毯,明明就是麻繩所編織的粗鄙之物,不由得暗自搖頭。若是論富裕程度,這些島國連西南土司都不如,甚至有辱藩國的稱號。 朱祐樘知道馬拉尼麻其實適合做魚線,只是簡單地掃了一眼后,顯得自言自語地道:“堂堂一介藩國,竟給朕帶來這份賀禮,千古奇聞??!” “請陛下治罪!”顏色意識到這位皇帝并不是好說話的帝王,當即主動認罪道。 朱祐樘心里有了決斷,當即便淡淡地道:“雖然呂宋是一個大島,但據朕所知,島上主要有六大勢力,而你們羅阇只不過是占據馬拉尼海灣。既然你們并沒有一統呂宋島,亦沒有強國的做事氣度,以后便不要再稱呂宋國了,改授馬拉尼國!”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堂堂的呂宋國僅僅一句話便被抹除了,但這個做法偏偏很弘治。 第三百一十五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 大明朝廷對呂宋國進行重新定義是一件大事,但這僅僅是針對呂宋國而言,至于這個決定在這場大朝會只能算是一個小插曲。 在絕對的實力面臨,呂宋一直都是微不足道般的存在。 既然呂宋是明廷賦予的封號,而今收回來自然很合理,何況呂宋使臣送麻繩地毯的做法確實配不上藩國的封號。 “臣領旨謝恩!”顏色知道明廷重新定義名分等同剝奪他們呂宋島主人的身份,但面對大明皇帝自然只能唯命是從。 其實大明皇帝所說的并沒有錯,廣義上的呂宋群島存在六股勢力,分別是:馬拉尼(呂宋)、麻逸、古麻剌朗、胡洛和蘇祿國等獨立的王國及部落。 哪怕在人種方面,呂宋島存在呂宋土著部落和馬來族移民兩大種族,而這兩大種族一直存在天然的對立性。 直到現在,呂宋群島其實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統一。不僅存在大大小小的勢力,甚至一個王國內部亦是屬于一個松散的部落聯盟體,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呂宋群島之主。 他們呂宋其實僅僅占據呂宋島中部的馬拉尼等地區,自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呂宋國,現在被降為馬拉尼王國更加名副其實。 顏色看到明廷將賦予他們呂宋國的稱號奪回,改為更加匹配的馬拉尼藩屬國,看似這一切都沒有實質性改變,但他的心里隱隱生起一種強烈的不安。 眼前這位大明皇帝不僅睿智,而且顯得十分務實,一旦突然將矛頭指向他們小小的馬拉尼國,馬拉尼國必定成為歷史。 朱祐樘將顏色的反應看在眼里,只是心里根本無意征討微不足道的馬拉尼國,倒是對手上的馬拉尼地毯有點興趣。 受到資源差異的影響,在尼龍沒有出世前,馬拉麻確實是難得的天然纖維,特別用于編織海繩有著更強的抗腐性。 不管馬拉尼國如何反應,一些東西注定無法阻止,誰都無法阻止大明正式邁向南洋的腳步。跟早前指染中南半島不同,此次的重心是要放在南洋的東面,更準確是要掌握住整個呂宋群島。 亦或者說,這是弘治三年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一個蘊含華夏振興密碼的關鍵一步。 大年初一,氣溫還顯得很低。 殿里殿外的官員都感受到一種寒意,只是看到自己皇帝簡簡單單便抹除呂宋國的稱號,心里亦是更加敬畏自己的皇帝。 在馬拉尼使臣顏色退下去后,日本大內家、北越、南越和占城等使臣紛紛獻禮。 大內家成為大明最大的武器購買商,而今跟大明方面的關系越來越親密,甚至已經有意想要認大明皇帝為爹。 北越、南越和占城雖然保持著敵視陣營,但都希望得到大明朝廷方面的支持,亦是紛紛送來了一份厚禮,甚至占城國王古來此次親自來京祝賀。 隨著獻禮的環節結束,后面的賜宴跟往年般舉行。 文武百官和外國使臣面對送上來的佳肴,心里十分清楚這里根本不是吃飯的地方,宛如提線木偶人般遵照禮儀。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朱祐樘看著眼前熟悉的場景,只是人員總歸有所變動,像刑部尚書杜銘已經不在這里了,心里不由得生起幾分感慨。 新年的第一天,充斥著一股喜慶的味道,哪怕皇宮內都能偶爾聽到炮仗聲。 在結束大朝會后,朱祐樘乘坐龍輦返回乾清宮,卻是知道自己迎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長假。 雖然作為皇帝不可能受到約束,但自己的肩上終究肩負著華夏振興的使命,所以平日都是認認真真地處理政務。 現在則是完全不同,接下來可以光明正大地拋開所有煩心的政務,安安心心地享受整整六天的帝王級假期。 樹欲靜,風不止。 僅是假期的第二天,整個紫禁城突然變得緊張起來。 吱…… 明明還是中午時分,但皇宮的四個大門紛紛緊閉,常鳳更是親自帶領人員離開了午門。 “所有人不許靠近宮后苑!” “究竟發生什么事了?” “所有人不許多問!傳陛下口諭,所有人通通返回自己的住處??!” …… 郭鏞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可以說是宮廷的大總管,此時親自領著人員對宮廷中的人員進行安排,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紫禁城,東暖閣。 身穿常服的朱祐樘臉色凝重,坐在珠簾后面一言不發。 兩個老御醫被小太監領進來,顯得恭恭敬敬地跪禮道:“回稟陛下,病情已經查清!” “那個宮女得的是什么???”朱祐樘端起茶盞,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 最年長的崔太醫咽了咽吐沫,顯得小心翼翼地道:“回稟陛下,經臣跟李太醫的經驗判斷,此人正是天花!” 此話一出,劉瑾等太監心中頓時大駭。 天花在古籍中并沒有記載,大概是在東漢時期傳入華夏。 據史書記載,東漢伏波將軍馬援曾南征交趾,抓獲了大批俘虜。沒多久,俘虜中出現的天花就開始流行開來。 因天花感染者在發病時全身都會布滿紅疹,然后結痂,最后會在臉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甚至直接導致死亡。 由于這種疾病是由戰場上的俘虜帶來,所以最初稱為“虜瘡”。 人一旦感染上天花,除了依靠自身免疫力和緩解癥狀的藥物之外,沒有方法可以根治。僥幸存活下來的人,也會因為全身紅疹留下疤痕,“天花”因此得名。 正是天花具有傳染性強、致死率高的特點,重型天花病死率約為25.5%,故而世人一直是聞“天花”色變。 卻是誰都沒有想到,如此惡毒的傳染病竟然出現在皇宮大內中,而今更是有可能會危及到皇帝的性命。 “天花?好端端的,皇宮之內怎么會突然出現天花?”朱祐樘隱隱覺得事情有點古怪,當即便認真地質問。 崔太醫咽了咽吐沫,卻是硬著頭皮回應:“臣不曉得天花是從何處而來,只是這種病可以通過人畜傳染,簡直是防不勝防!” “按一貫的慣性,皇宮遇到天花該如何應對?”朱祐樘知道眼前的太醫解除不了自己心里的疑惑,便緩和語氣進行詢問。 崔太醫對這個事情自然是知曉,便如實回答:“所有人員都勒令暫時呆在自己的居所,減少人員間的流動。若是發現新病例即刻進行隔離,同時安排人員進行消毒,而宮內還得設置一個臨時的醫治室……” “既然如此,先按以往的章程進行辦理!”朱祐樘知道古人的經驗值得采用,扭過頭望向劉瑾:“傳朕的口諭,各所要勤通氣,多用肥皂洗手,別人的衣服不許亂穿!” 劉瑾知道事情非同小可,當即恭恭敬敬地道:“奴婢遵旨!” “崔太醫,朕會不會染上天花?或者朕現在其實已經染上天花了?”朱祐樘深吸一口氣,問出自己最為關心的問題。 哪怕作為堂堂的帝王,但在這種無法醫治的疾病面前,其實僅僅只是一個弱勢的個體。在這穿越兩年多的時間里,自己可以說是面臨死亡最近的一次。 且不說自己的喉嚨有點干燥了,哪怕真的沒有什么問題,但天花的潛伏期是7到17天,卻是根本無法保證自己現在是否還安全。 一旦自己真染上了天花,那么這些年所做的努力恐怕全都要白費了。 崔太醫旁邊的李太醫進行回答:“陛下,臣剛剛診斷陛下龍體正常,并沒有發熱的癥狀。只是近期當少行房事,一是陛下的精氣已經有所損虧,二是為防傳染不可跟妃嬪再行接觸!” “你們都下去吧!”朱祐樘知道沒有出現病狀前大概是看不出來,便輕輕地抬手道。 原以為自己只要老老實實呆在皇宮大內中,不要亂喝藥和乘坐龍船落水,自己這位帝王怎么都能多活十年。 只是現在看來,自己其實還是過于天真了,危險可以無處不在,甚至能夠做到殺皇帝于無形。 不管這場天花是天災還是人禍,若是自己一旦染上這種疾病,那么自己的生命將可能終結在這里,自己仍舊無法擺脫絕嗣的宿命。 崔太醫和李太醫不知道朱祐樘所想,亦是曉得現在的情況不明朗,顯得恭恭敬敬地施禮道:“臣等告退!” 天空陰沉,整座紫禁城被白雪所籠罩。 “我不想死??!” “聽說得了天花未必會死!” “若是滿臉都是麻子,那還不如死了!” ……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有關天花的消息很快在整個皇宮傳開了,不說那些普通的宮女和太監,哪怕嬪妃亦是變得十分不淡定。 天花不僅可以直接要人命,亦能間接毀掉別人的人生。 一旦得了天花,大多數人的臉上或多或少都成為麻子,這對宮廷中的女人無疑是致命的。 “干嘛不許我進去?” “牛濛濛,雜家有幾句話問你!” “郭公公,你這么正式做什么?要問什么事呢?” …… 牛濛濛抱著一只貍花貓哼著小調歸來,只是在乾清門前遭到野蠻的阻攔,當即便疑惑地望向為首的郭鏞等人。 “你剛剛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