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199節
反觀自己是安南的正統王朝,只要利用好輿論攻勢,那么自己便能像先祖那般一步步將明軍逼走。 到了那個時候,大不了自己向明朝假意服軟,而這片土地必定還是由他們黎氏繼續統領。 吁! 馬夫看到前面有人擋道,當即便勒緊僵繩,將馬車穩穩地停了下來。 “陛下,你這是要到哪呢?”右相國丁睿已經出現在這里,卻是截住了黎思誠的去路微笑著發問。 黎思誠知道右相國已經背叛自己,而今竟然還想擋住自己的去路,當即憤怒地揪開車簾走出來質問:“丁睿,你難道真要謀反嗎?” 雖然他早知道這些世家大族懷有異心,但萬萬沒有想到如此輕易便被大明策反,此刻的心情很是憤恨。 要是早知如此,這些年壓根不該向東謀求擴張,而是要將這阮氏、鄭氏和丁氏等世家大族通通除掉。 “陛下,臣只是希望你留下來,這樣才好向大明皇帝解釋清楚事情的原委!”丁睿雖然年過五旬,但身體仍舊十分健碩,臉上保持著和藹可親的笑容。 黎思誠知道事情已經解釋不清,亦或者大明皇帝壓根不可能再聽他的狡辯,留下來只會是死路一條,當即憤憤地命令:“逆臣!來人,誅了此賊!” 由于此次逃跑過于倉促,此次僅僅帶著二十多名王宮親衛,卻是連妃子和公主都沒有帶。只是這二十多名王宮親衛顯得十分忠心,當即便要解決眼前擋住去路的數十名賊子。 “呵呵……既然如此,那么便休怪臣不講情義了!”丁??吹嚼杷颊\完全看不清形勢,便淡淡地揮了揮手。 作為安南有名的世家,雖然被草莽出身的黎利捷足先登,但本身的底蘊亦是不容小窺,自然有著大批的追隨者。 咻!咻!咻! 兩邊的屋頂不知何時已經冒出無數的弓箭手,他們早已經是彎箭搭箭,隨著丁睿的手勢揮出,便是輕輕松了開來。 大量的箭矢從屋頂紛紛射下,對這二十多名王宮親衛進行無差別射殺。 噗!噗!噗! 街道上的王宮親衛并沒有掩體,面對射下來的箭矢根本無處可藏,卻是紛紛中箭倒地,很多親衛直接被射成了刺猬。 黎思誠發現兩邊的屋頂有大量的伏兵,顯得十分機靈地縮回到車里面,但知道此次恐怕是兇多吉少。 駕! 馬夫在意識到危險后,當即便想要驅車打算強行突出重圍。 噗! 只是馬車才剛走出兩米,一支箭矢不偏不倚地射穿他的脖子,整個人頓時向另一側摔倒,而馬車亦是失去了控制。 噗!噗!噗! 丁睿的身后沖出一幫護衛,面對已經混亂中的王宮親衛,當即收割著這些親衛的生命。 黎思誠的馬車直接被截了下來,躲在車里面的黎思誠已經無處可逃,很快被丁睿的兒子直接從里面拎了出來。 “放開朕!放開朕!” 黎思誠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安南國王,而是眨眼間淪為一個階下囚,當即不斷地掙扎,而后向丁睿求饒:“丁相國,只要你放了朕,朕可以封……封你為王,將南部地區劃為你的封地,如何?” “你這個條件還真讓人動心呢!”丁睿上前,顯得微微一笑地道。 黎思誠頓時看到翻盤的希望,便忙不迭地道:“君無戲言,那……” 噗! 丁睿上前,卻是持刀狠狠地捅穿黎思誠的身體。 黎思誠捂著傷口倒退兩步,滿臉難以置信地道:“你……你因何如此?朕……朕可以給你封王!” “跟你這種騙人的小把戲相比,我更相信明廷許給我的北越王封號,你還是乖乖下地獄吧!”丁睿的嘴角微微上揚,顯得有幾分得意地道。 黎思誠的身體重重地墜落在地上,卻是知道自己的黎朝已經終結了,他當真不該為了一個黎廣度去招惹隔壁這一個恐怖的王朝。 只是一切都太晚了,他爺爺打下的江山將會毀在他的手里。 氣運終究還是來到了大明這邊,不僅黎思誠被殺,而且黎朝太子黎鏳被俘,卻是一舉控制了黎朝的正統傳承。 王華所率的東路大軍順利接管了升龍城,亦是將這里的消息傳遞正朝著這邊而來的王越。 王越的北路大軍剛剛擊潰黎仁孝所率的主力部隊,在得知東路大軍奪取升龍城并斬殺安南國王黎思誠,頓時是士氣大增。 由于黎朝的主力部隊被擊潰,而三路大軍聚攏在升龍城,致使整個安南境內的小勢力紛紛選擇臣服。 奪下升龍城并且斬殺安南國王黎誠的消息傳回國內,弘治元年的這一場大捷令全國上下都是一陣喜慶。 軍情到達皇宮的時候,朱祐樘亦是感到十分興奮和驚訝。 他有想過是神盾營立首功,有想過是王越率部攻陷升龍城,但唯獨沒有想到竟然是王華所率的東路大軍率先奪城并殺死安南國王黎思誠。 現在除掉黎氏王朝,無疑徹底打開了大明進入中南半島的窗口,而大明成為世界紡織中心又是邁進了一步。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里,黎朝的政權進行了更替。 黎朝終究是一個農業社會,雖然多年的征戰讓黎朝的版圖擴張,但這是建立在百姓背負更重的稅賦。 現在大明軍隊攻陷黎朝,在國內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抗情緒,反倒很多百姓希望新的政權能夠效仿明朝的輕賦稅政策。 各地雖然免不了還有黎朝的殘黨,但很多地方政權都選擇跟黎朝劃清了關系,其中包括順化城選擇歸附新政權。 在新的政權中,北越王將由丁睿出任,只是鄭公路出任北越大將軍,大明則會在入??谛藿ùa頭和新城。 有關安南北部的地盤進入了重新的界定,早前被黎朝占據的失地劃歸老撾的南掌國,另外重新界定兩國新的邊界線。 一個月后,京城獻俘。 長長的囚車隊伍押著黎朝的王室和將領入京,后面則是一箱箱繳獲的金銀珠寶,此次安南王寶庫歸為大明所有。 “此次真是揚我大明國威了!” “可不是嗎?早就該收拾安南這幫賊子!” “要不是劉大夏那幫jian臣攔著,他們能囂張到這個時候?” “說起來安南檔案還沒找著,劉大夏當真是該凌遲處死!” …… 京城的百姓看到隊伍進城,看到黎氏王室淪為階下囚和一車車的金銀珠寶,頓時顯得揚眉吐氣地舞動拳頭。 至于劉大夏那幫曾經意圖護著安南的文臣,想著近些年西南邊境百姓所遭到的屈辱,卻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朱祐樘將事情交由禮部處理,對這種流于形式的獻俘活動并不熱衷,顯得更加務實地處理黎朝太子和論功行賞。 黎朝太子黎鏳避過一死,將會關在刑部的大牢中,之所以選擇留著黎朝太子一命,更多還是出于一種政治需要。 此舉既可以讓安南黎氏沒有毫無爭議的法統繼承人,亦可以是威脅丁睿和鄭公路的底牌,從而有利于保護大明在安南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受文武百官所請,居首功的王華被封為新建伯,成為大明王朝因軍功封爵的第三位文臣。 第二百四十一章 遲到的正義 十二月的京城,連綿屋頂已經被皚皚白雪所覆蓋。 京城的百姓為生計而忙碌,由于明年春便是恩科會試,導致大量的高消費人群涌進京城,從而帶動了商業繁榮。 一個個辛勤的百姓穿梭在錯綜復雜的街道中,偶爾踩著積雪發出滋滋作響的聲音。 雖然大明完虐安南的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但每每想到大明軍隊如此強大,大家的心情仍舊保持得很好,甚至還哼著一段小曲。 劉英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正領著四個年輕的婦人抱著幾匹新織好了白棉布走出那片貧困區,正朝著鼓樓那邊熱鬧的街道走去。 一行人來到皇家布行門口,她特意拍了拍白棉布上面的雪花,這才領著身后的四個婦人一起走進店中。 劉英已經來過很多次,顯得輕車熟路地來到孫掌柜所在的柜臺前:“孫掌柜,這是我們組的五匹布,還請您查收!” 孫掌柜終究是上了年紀,在這冬天的精神狀態明顯要差一點,但工作還是勤勤懇懇且一絲不茍的模樣。 在開始檢查棉布的時候,那張老臉忍不住夸贊道:“你們組的棉布真是織得又快又好!” 由于東海、南洋和蒙古都一直源源不斷地需要棉布,致使現在的大明棉布仍舊供應比較緊張,故而跟越來越多的織女簽訂合約。 皇家布行為了便于管理,現在采用老人帶新人的方式,每五個女織工會編成一組,而每組需要一起過來交貨。 劉英的臉上淺淺一笑,但并沒有顯得過度自豪,這種事無非是她們這組的人更加勤勞罷了。 “這是你們的銀兩,還請收好!”孫掌柜在扣除她們的織布機使用費后,便將她們應得的銀兩遞過去。 劉英沒有接手接銀兩,顯得一本正經:“錢掌柜,您能給我們全部折成布票嗎?” “全都折成布票?”孫掌柜不由得愣了一下。 劉英的眼睛十分明亮,顯得無比認真地點頭:“是的!” “上次咱們皇家布行不是給你們每人贈送一張布票做年終獎了,你們要這么多布做什么?”孫掌柜輕輕地撥動算珠子進行折銀,顯得不解地詢問。 劉英看著正在噼里啪啦敲動算盤的孫掌柜,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我想要買一臺飛梭織布機!” “原來如此!”孫掌柜頓時恍然大悟,便是一本正經地道:“你們有積蓄還真適合買上一臺,現在機器價格優惠,且可以分期三個月支付,而且還保修三年!從長遠來看,比租機器要劃算!” 劉英的眼睛閃亮,便輕輕地點頭:“嗯,我都打聽清楚了!只是我用著現在這臺已經習慣了,而且你們會一直負責保修,我家不用換新機器可以嗎?” “這樣吧!若是你不需要更換新機器的話,那我給你延期半年的保修期,如何?”孫掌柜已經計算完畢,當即便給出優惠條件道。 劉英聽到這個更好的條件,忙不迭地點頭:“好,謝謝孫掌柜關照!” 孫掌柜看到劉英打算今日便購買,在接過劉英遞過來的布票,便是認真地開出了票據,在上面注明機器的保修時間是三年半。 現在飛梭織布機的結算方式是布票,故而現在京城的布票是越來越吃香,甚至已經比雜質不一的白銀還要受歡迎。 “這個憑據還請你收好!我們已經記錄在案了,今后不會再向你收取機器使用費,以后保修機器通知我們即可!”孫掌柜在登記妥當后,便將一個收據遞上來道。 劉英接過票據如獲至寶,心里頓時無比的舒暢。 雖然這是自己付出無數汗水所獲得的成果,但想著那臺神奇的織布機已經完完全全屬于自己,心里頓時美滋滋的。 若是沒有那一臺機器,自己別說養活自己的兒女,哪怕養活自己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只是自己真正擁有了那臺機器,更是擁有著這一個能夠穩定帶來收入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肯定是越來越好。 “我們今后亦要像英姐一般努力,到時攢夠了錢,我們也要買上一臺飛梭織布機!”四個女人像是擁有了自己人生新的方向一般,便紛紛進行表態道。 在她們剛剛走出皇家布行,一幫書生急匆匆從她們身邊走過,正朝著皇家布行旁邊的皇家書鋪進去。 由百家院發行的《明》,一經發布便成為時下最暢銷的刊物。 這種囊括最新資訊的刊物,不僅有著最邊沿的資訊而且還有著最新的思想,偏偏讀起來還具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