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69節
在李敏的事件中,受到涉及最大的恐怕算是戶部,畢竟戶部出了大明第一貪。 現任戶部尚書李嗣是景泰五年的進士,廣東南??h人,初授南京戶部主事直至郎中,后任金華知府,因能潔身自好,與黃州同時列優等,遷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后由左參政改升福建右布政使,于成化十九年出任蘇松巡撫賑災,歸朝授戶部右侍郎。 跟很多得天獨厚的官員有所不同,他確確實實是熬著資歷一步步由地方上來的,故而更懂得走上這條宮道殊為不厚。 李嗣的臉上滿是憂色,最終忍不住招呼二百斤的胖子陳坤道:“陳侍郎,你說咱們戶部該怎么辦?” “正堂大人,自然是要老老實實辦差,別再搞那些虛的!”陳坤先是微微一愣,而后理所當然地答道。 李嗣看到這個胖子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擔憂,當即便將話說透道:“你說……你說陛下會不會找咱……不,找那些家資豐厚的官員算賬呢?” “咱們的陛下是一個厚道人,你見他拿萬……萬閣老開刀了嗎?”陳坤這才恍然大悟,當即便指著文淵閣的方向道。 李嗣若有所悟地望了一眼文淵閣的方向,便是輕輕地點頭道:“確是如此!” 跟那位已經宰國九年的萬安相比,自己一個僥幸出任戶部侍郎和沒做幾天戶部尚書的邊緣人相比,簡直連個屁都不是。 真要宰肥羊,那亦是前面那些肥的撞著,自己一個連小羊羔都不算的戶部尚書自然得乖乖排隊了。 “正堂大人,陛下用人是看能力!若你能將事件都辦妥,他只會對你進行獎勵,而不會是處罰!下官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司職郎中,但幫陛下安頓好寶坻那塊地的百姓,陛下便賞了我這個官職,這是多大的榮耀???”陳坤對李嗣有些好感,當即便將話說透地道。 李嗣想到自己進入仕途熬了三十年才得到戶部右侍郎,結果這個后生現在便已經坐穩了,不由得帶著酸味地道:“你是走狗屎運了!” “正堂大人,不止下官!我跟劉忠在部考的答卷最出彩,所以才得到陛下的關心!劉忠原本是戶部廣西司員外郎,而今他到河南辦好了這趟差,陛下定然同樣賞他一個戶部侍郎,再不濟也是督撫!”陳坤不想自己單獨接受火力,當即推出劉忠道。 其實這并沒有故意夸大的意思,跟自己所做的那點功績相比,劉忠此次到雍城查抄出李家的窯銀可謂是立了大功。 由于劉忠在早前的部試中表現出能力,以陛下那種厚道的性格,自然是要給劉忠一個六部侍郎或地方督撫了。 “既然陛下想要給他戶部侍郎,但咱們戶部現在可沒有侍……咦?葉淇?”李嗣認可陳坤的推斷,顯得后知后覺地反應道。 葉淇現在已經被派到山西那邊買糧,雖說現在糧價下跌較多,但想要以兩錢一石的價格買足十萬兩銀怕是不太可能。 若是無法完成這個皇差,憑著葉淇早前的所做所為,這個戶部左侍郎的烏紗帽大抵是要被陛下摘掉了。 陳坤看著四下無人,便索性直說道:“葉侍郎是真將陛下當……嗯嗯!若朝廷取消開中法,邊地的糧價到時必定水漲船高,從揚州每年收回那大幾十萬兩銀子壓根就不劃算,所以葉侍郎已經失了帝心!此次陛下派他去收銀,明眼人都知道是陛下故意刁難,所以葉淇此次前去收糧怕是有去無回了!” “本堂在南京任職多年,對鹽事亦算是有所了解,葉淇提出的新法確非良策!”李嗣亦是看出其中的道道,便是輕輕地點頭道。 陳坤在升任右侍郎亦是下了一番苦工夫,顯得滿臉敬佩地道:“其實時下壓根不需要進行變法,真按著咱們陛下的方法去做,鹽法自然是暢通!” “陛下啥方法?”李嗣被繞昏了,腦子突然拐不過彎來道。 陳坤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當即講解道:“自然是打擊鹽法中的官商勾結,理清揚州的鹽弊,讓持引者順利提到鹽。若是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每年新派的鹽引價格回歸正常,地方百姓正常吃鹽,而邊儲亦是無憂,可謂是一舉三得!” “揚州的事情可不簡單!雖說天下鹽官歸我們戶部統領,但那里的蛀蟲早已經是尾大不掉,真敢動他們的rou,他們便敢跟咱們朝廷玩命!”李嗣在南京戶部是跟鹽官打過交道,不由得苦澀地道。 陳坤覺得李嗣危言聳聽,顯得自信滿滿地道:“他們難道還敢造反不成?即便他們不肯乖乖配合,這不是有王越嗎?” “王越能平得了湖廣,但到揚州恐怕亦是泥牛入海!”李嗣亦是想著天下百姓能吃低價鹽,卻是苦澀地道。 陳坤不明白李嗣為何覺得王越清理不了鹽事,但仍舊十分自信地道:“正堂大人,那咱們就好好瞧瞧,看王公能否凱旋了!” “這鹽政其實是真該治一治了,老夫亦是希望王越能凱旋!”李嗣對地方有著更深的見解,便是抬頭望向南方道。 在說話間,兩個人已經走進午門,官轎便在前面的廣場候著。 陳坤知道這個上官確實是有幾分憂民之心,便認真地告誡道:“咱們戶部今后得好好辦差,陛下要打造神盾營的事,咱們戶部可真不能像賈俊那般扯后退??!” “這個自然!若不是聽你說這么幾句,老夫現在都想要上疏辭官回家了!”李嗣朝著前面的轎子走去,顯得半開玩笑地道。 陳坤深深地望了一眼這位上司,敢情亦是經不住考驗的人。 不過他亦是清楚,李嗣不像李敏歷職漕運總督告等要緊衙門,即便想要貪那亦得有得貪才是,頂多算得上一條小蛀蟲。 其實很多官員都不可能做到官清如水,但像李敏那樣貪的恐怕也很難找到,大多數官員都是節制地撈上一筆。 今日的朔望朝會影響不小,京城的各個衙門迅速地運轉起來。 原本還想一起將弘治要打造神盾營的事情拖黃,只是現在李敏即將被推上斷頭臺,各個相應衙門終于開始認真起來了。 工部原本定下的基調是慢慢拖,只是他這邊不著急,兵部卻已經坐不住了。 兵部下設武選、車駕、職方、武庫四個司。 車駕清吏司負責全國的馬政、驛傳、郵符等事務。 武庫清吏司負責掌管全國兵籍及軍器,并負責武舉考試。 武選司負責武官的品級、選授、升調、功賞等事務;管理少數民族的土司武官的世系、封贈。 職方清吏司負責各省的地圖,武官的敘功、核過、賞罰、撫恤等,軍隊的檢閱、考驗,及關禁、海禁等事務。 兵部左侍郎何琮現在是代理兵部尚書,剛下朝便將武庫清吏的郎中叫到簽押房中,直接要求將軍械派發給神盾營。 “部堂大人,咱們現在庫里只有幾十副重甲,這事只能去找工部的盔甲廠索要??!”武庫清吏的郎中面對這個要求,當即直接叫苦道。 明朝的兵器制造分由工部和內府監局主管,下轄軍器局、兵仗局、火藥局等,其中的盔甲廠、王恭廠有工匠9200余名。 兩廠初時由工部侍郎提督,但到成化年間改為郎中管理。 “何侍郎,這事你得找我們正堂大人,現在咱們這里肯定沒有現成的,但生產三千重騎士的兵器這可是大活!”負責盔甲廠的工部郎中當即便是叫苦道。 何琮沒想到賈俊竟然還沒有讓手下的人動工,當即便找上正主拍著桌子質問道:“賈尚書,你這是要我死嗎?” “何侍郎,你這是什么話呢?快坐下來消消氣,來人,上好茶!”賈俊終究是舉人尚書,當即陪著笑臉招呼道。 何琮知道自己不盡快拿出神盾營所需的兵器,陛下必定是拿自己殺雞儆猴,便大手一揮地道:“少整這些沒用的,即刻給我生產三千套重甲!” “何侍郎,你這個事情一時半會是真辦不了!”賈俊得知何琮的來意后,當即苦澀地搖頭道。 何琮的眼睛當即一瞪,顯得怒氣沖沖地道:“你說辦不了?若是你不即刻給老子弄出三千盔甲,老子跟你沒完!” “工部現在一直都在修陵,盔甲廠和王恭廠都調過去不少人,而今兩廠還要趕制其他所需兵器,根本無暇生產其他!”賈俊亦是說出自己的難處道。 何琮不明白這個人怎么還想拖,當即便指著賈俊的鼻子威脅道:“老子不管!你若不給我即刻趕制三千副重盔,我……我今日就上疏彈劾你賈俊貪墨,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做這十年工部侍郎干了多少齷齪之事!” “何侍郎,你還有臉說老夫?你在軍械上沒吃過回扣嗎?沒往軍費伸過手嗎?真以為老子怕你不成?”賈俊自持自己是工部尚書,終究忍不住爆發道。 吵起來了? 外面的工部官吏聽到簽押房的動靜,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這兩個人早前還是同進退的好盟友,怎么上了一個朔望朝后,兩個人竟然已經是勢同水火了呢? 哐! 簽押房里面傳出茶盞摔碎的聲音,卻見身穿三品官服的兵部左侍郎怒沖沖地走了過來,對外面張望的工部官吏又是瞪了一眼,這才大步走到院中坐轎離開。 現在知道著急,早前都干嘛去了? 工部官吏看著怒氣沖沖離開的兵部侍郎何琮并沒有同情,而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由于重甲的事情還沒有落實,就在大家還在看著哪位朝廷大佬又要倒臺的時候,一件事卻是震驚了朝野。 草原小王子巴圖孟克遣使前來,奉表賀弘治帝即位,只是在這張賀表中,小王子竟然自稱大元大可汗。 第一百零六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 想要明白這其中的意義,那就得先了解蒙古的歷史。 公元1368年,徐達北伐,將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趕出了元大都,自此元朝宣告滅亡。 只是孛兒只斤家族依舊被草原民族視為正統,由于失去了中原的地盤,所以在歷史上稱之為北元。 明朝對北元的態度很是明確:暫時承認北元是獨立政權,但只是個割據政權,不具備延續元朝正統的資格。 在經歷元順帝、元昭宗、天元帝、卓里克圖汗、恩克汗、尼古埒蘇克齊汗、掍特穆爾汗后,北元的政權已經旁落。 坤帖木兒史稱掍特穆爾汗,其實就是個傀儡而已,實權都在瓦剌老大烏格齊哈什哈手里。 1402年,烏格齊哈什哈不想裝了,他宰了掍特穆爾汗后自立為蒙古大汗,烏格齊哈什哈是第一個非黃金家族后裔繼承蒙古大汗的人,蒙古歷史進入了新紀元。 1408年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太師,便滅了兀雷帖木兒汗,重新將尼古埒蘇克齊汗的小兒子本雅失里扶持為新大汗,史稱完者圖汗。 只是完者圖汗過于嘚瑟,結果1410年被明成祖朱棣的大軍給擊潰了,扶持他的阿魯臺太師也被擊潰。 瓦剌大的綽羅斯部領袖馬哈木果斷將完者圖汗給殺了,將完者圖汗的兒子答里巴立為新任大汗,而自己則自任太師,手握大權。 之前被擊敗的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太師卷土重來,再次帶兵與瓦剌交戰,還擊殺了馬哈木和德勒伯克汗。 1415年,馬哈木的兒子綽羅斯脫歡撐起了瓦剌大旗,還擁立了烏格齊哈什哈的兒子額色庫為蒙古大汗,史稱衛拉岱汗。 蒙古大汗的位置再次離開了黃金家族,第二位非黃金家族的蒙古大汗誕生,但自然是一個傀儡大汗。 1434年,脫脫不花主動投靠脫歡,脫歡看他也是孛兒只斤家族的后裔,又這么聽話,所以將其改立為蒙古大汗,史稱岱總汗。 瓦剌的死對頭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為了自身的合法性,又改立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的七世孫阿岱為大汗,史稱阿岱汗。 1438年,在脫歡的努力之下,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被擊殺,部眾潰散,他所立的阿岱汗也被脫歡所殺。 至此,在脫歡當太師的日子里,瓦剌已經完全掌控了北元的軍政大權。 脫歡死后,太師的職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也先。 也先,自然正是土木堡之變的重要參與者,俘虜明英宗北歸的那位瓦剌首領。 1451年,由于岱總汗不太聽話,也先直接將這位名義上的可汗殺了,改立阿噶多爾濟為新任傀儡大汗,史稱烏格克圖汗。 1453年,也先將烏格克圖汗給殺了,同時下令殺光黃金家族的宗室,自立為蒙古大汗,自稱大元天圣可汗。 至此,第三個非黃金家族的蒙古大汗誕生。 1454年,阿剌知院帶著三萬人馬擊殺也先,從此瓦剌陷入內亂之中。 雖然黃金家族的宗室被也先屠戮殆盡,但烏格克圖汗這一脈并沒有絕嗣,由于烏格克圖汗的兒子娶了也先的女兒,留下了一個遺腹子叫巴彥蒙克。 1475年,年紀已經49歲的岱總汗脫脫不花的異母弟滿都魯被擁立為北元大汗,雖然殺掉對他有威脅的巴彥蒙克,但巴彥蒙克的兒子巴圖孟克還活著。 1479年春,滿都魯與癿加思蘭族弟亦思馬因、脫羅干等聯合,擊敗并殺死實力最強大的大師癿加思蘭,同年夏,滿都魯病故。 由于滿都魯沒有子嗣,北元的汗位似乎又要離黃金家族而去,但歷史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滿都魯死后,他的遺孀滿都海福晉掌握了北元政權。 這個三十二歲的女人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她發誓非黃金家族后裔的男人不嫁,而后選擇了年僅七歲的巴圖孟克,同時還將這位七年的黃金家族后裔扶持為新任蒙古大汗,史稱達延汗。 成化二十三年,十六歲的達延汗開始親政,開啟了自己征戰天下的歷程。 若是歷史沒有發生偏移的話,那么黃金家族將會一統草原,對華夏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殺戮,而由文官主導的大明王朝將聚焦報道中原的弘治中興。 現在面對新君登位,卻不知道是有意拖延,還是這信息傳遞著實太慢,而今這位十六歲的達延汗送來了即位賀表,但草原小王子已經要求“大元大可汗”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