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 福運郡主、【強制np】人生存盤失效后、詞不達意(骨科,姐弟)、騙局(勾引,出軌)、兄弟倆太愛我怎么辦(強取豪奪、1v2)、壞毒(真偽骨科)、裙擺風(同居1v1)、至若春和景明(gl)、惡毒大小姐今天也在爭取完美結局(NP)(西幻)、天臺(一個月后,我們一起死去 1V1)
對這些入秦士子,嬴渠梁做足了歡迎之態。 因此次入秦的人過多,嬴渠梁決定挑選一個日子,統一見他們,為他們解答心中的疑惑。 然而,“求賢大會”還沒來得及舉行,邊關處就傳來了韓國和趙國聯合向秦國發兵的消息。 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嬴渠梁急匆匆地命人召集大軍,準備抵御韓趙聯軍。 其中一些士子也開始收拾包袱,準備跑路了。他們來秦國,是追求高官厚祿的,他們可不準備陪著秦國一起挨揍。 嬴渠梁一面安撫著入秦士子們,一面為邊關戰事而著急,幾乎徹夜未眠。 然而,沒幾日,他就聽說“秦軍”大敗韓趙聯軍,韓趙聯軍死傷過半,韓國主將和趙國主將盡皆被虜。 嬴渠梁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些許古怪之色。 即使他再怎么希望自家軍隊能夠抵御敵人,可這戰況,也未免太離譜了吧? 前幾年,秦軍還在趙軍手上吃了敗仗呢,怎么忽然間,他的軍隊就“開了竅”,能夠大敗韓趙聯軍了? 跟韓趙聯軍交戰的那支軍隊,當真是他的秦軍嗎? “邊關急報!” 嬴渠梁聞言,趕忙命人將那封急報呈了進來。 那封急報是他派去抵御韓趙聯軍的將領送來的。在這封書信中,那名將領說,他在前去抵御韓趙聯軍的途中,遇到了另一支“秦軍”。 那名秦軍的首領,自稱嬴稷。 就是他,率軍大敗韓趙聯軍,并俘虜了韓軍和趙軍主將。 “嬴稷……”嬴渠梁將這個名字放在嘴邊反復念了幾遍。 他們老嬴家何時出了這么個將才,他怎么不知道? 秦國國君能夠調動的所有軍隊,都在他的手中,“嬴稷”手中的秦軍,又是哪兒來的? 第4章 嬴渠梁雖然不知道嬴稷究竟是何人,又是怎么冒出來的,但目前看來,這嬴稷對他,對秦國并無惡意,嬴渠梁也就暫時將他放在一邊了。 根據他收到信件時嬴稷大軍所在的位置推算,嬴稷一行人還要過上數日,才能抵達櫟陽。 在此期間,嬴渠梁準備先將他心心念念的求賢大會給辦了。 他親自派人去通知與會士子們:秦軍已擊退韓趙聯軍,秦國之危已解,求賢大會如期舉行。 嬴渠梁對求賢大會抱有極高的期望,然而,求賢大會的進展并不順利。 許多士子人雖然來了,但他們依舊對秦國抱有偏見,有些人甚至就是專程來看秦國笑話的。 “秦公說,秦軍擊退了趙軍和韓軍,不會是蒙我們的吧?” 有人上下打量著嬴渠梁,見他年歲尚輕,瞧著文文弱弱的,穿著打扮相較于他的身份而言十分儉樸,不免生出了些許輕視之心。 盡管,嬴渠梁刻意穿戴得較為樸素,待他們的態度也十分平易近人,是為了拉近他和這些士子們之間的距離。 可他的種種做法,落在有心人眼中,就成了軟弱可欺的證明。 “畢竟,秦軍何等孱弱,人盡皆知。這些年,秦國與三晉之地作戰,輸多贏少。秦公自己都說,面對三晉的攻伐,你無力抵御……” “那么,秦軍又是怎么在短短時間內,擊敗趙軍和韓軍的?秦公別是為了保全顏面,故意蒙騙我們吧?” 嬴渠梁道:“此戰的結果不久便會傳遍天下,說謊對寡人而言并無好處,反而會讓寡人聲名掃地?!?/br> “勝就是勝,敗就是敗,寡人不會拿這種事來開玩笑?!?/br> 那人聞言,愈發咄咄逼人:“那秦公不妨與我們說說,秦國究竟是如何擊敗韓趙聯軍的?不是我小瞧秦國,依照秦國如今的國力,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擊敗韓軍和趙軍……即便是你們先君秦穆公在世,只怕也辦不到!” 這人言辭雖然不客氣,但他的質疑合情合理。 其余許多士子們亦想知道答案,因此,他們并沒有出言制止這位“刺頭”的詰問。 嬴渠梁皺起了眉,但依舊以不卑不亢的姿態回答了這名士子的話。 “數百年前,又有誰能想到,強大的晉國會被韓趙魏三家瓜分?諸君既然不曾深入了解過我秦國,我秦國的兵力和潛力,諸君又從何得知?” 若秦國國力強大,嬴渠梁作為秦國國君,只需等著他國人才主動來投。 然而眼下,秦國國力孱弱,其余各國對秦國的鄙夷根深蒂固。士子們在游歷諸國時,通商也會撇開秦國,只因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秦人與夷狄無異,是一群野蠻之人。 秦國不斷地被邊緣化,得不到發展,在這群強并列的大爭之世,等待秦國的就只有消亡一途。 作為嬴秦子孫,嬴渠梁不能坐視這一切發生,他既接過了秦國的擔子,便要負起應有的責任來;作為一名秦人,他亦不愿看到“秦”的國名消失在輿圖上。 因此,嬴渠梁重金求賢,想要改變秦國的現狀。他要努力地消除這些士子們對秦國的偏見,好讓一些人為秦國所用。 即便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是不懷好意而來,他也不能直接回懟。 否則,他前腳發布《求賢令》招納賢才入秦,后腳就出言不遜將人給懟跑了,傳出去后,更沒有賢才愿意入秦了。 景監在一旁看得直搖頭,若不是他們秦國國力弱小,這些人又怎敢對國君這般出言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