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書迷正在閱讀:[HP同人] HP卡片故事、[原神同人] 妄想大廚、[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綜] 福運郡主、【強制np】人生存盤失效后、詞不達意(骨科,姐弟)、騙局(勾引,出軌)、兄弟倆太愛我怎么辦(強取豪奪、1v2)、壞毒(真偽骨科)、裙擺風(同居1v1)
榮王辯解稱是云莜身邊兒的那名丫鬟思慕他,給他下藥主動爬上了他的床,云相怕此事一旦傳出累及云莜的名聲便將那名丫鬟滅了口,可惜沒人相信他的話,只當他是在強行為自己找理由開脫。 而后,榮王的擁躉出面彈劾云相的門生,被云相給壓了下去。 看似是榮王拿云相沒有辦法,實則云相一時也奈何不得榮王。 云相本欲借著榮王以不當手段謀奪帝位為由,讓當今徹底剝奪榮王繼承大統的可能,只是,當今病情突然加重,陷入昏迷之中,使得他的一番謀算難以繼續推進下去。 思及朝中的膠著之勢,以及榮王手下兵馬近日的異動,云相不由嘆了口氣,眉峰緊蹙。 “爹爹,您今兒個怎么了,為何愁眉不展的,可是朝中遇到了什么難事?”云莜將云相素來喜愛的信陽毛尖奉至云相跟前:“這是女兒特意為爹爹煮的茶,爹爹嘗嘗?” 蔥白的手捧著青花纏枝蓮釉茶盞,杯中傳來一股子脈脈幽香,讓人精神頭都振奮了些許。 自那日父女倆從華陽郡主府返回后,云相心疼女兒的遭遇,對女兒關懷備至,云莜亦有意與云相處好關系,她性子本就比原主爽朗大氣許多,不會對云相又敬又畏,兩人之間的關系迅速升溫,儼然有了父慈女孝之象。 云相見女兒關心自己,面色緩和了些許,伸手接過那青花纏枝蓮釉茶盞,呷了一口,唇齒留香,不由贊道:“你這茶煮的不錯,看樣子往日茶道課沒白上?!?/br> 云莜抿唇一笑:“那是自然,爹爹這般愛品茶,女兒自然要好生學學茶道,才能煮出好茶來孝敬爹爹。對了,爹爹,方才我問您的問題,您還沒有回答呢,您究竟在為何事煩惱,可是因為——榮王?” 外頭的事,云相本是不打算與自家女兒多說的,只是自家女兒近日表現與以往不同,云相又見她對于這個答案頗為堅持,想著讓她多知道些事也沒什么不好,便嘆息著開口道:“榮王只是其一,其二則是因皇上的病情。如今,立嗣之事尚未塵埃落定,皇上卻重病昏迷,生命垂危,實非好事啊?;噬先羰怯袀€什么閃失,只怕這朝堂,就要亂上一亂了?!?/br> 別說是最有希望成為皇帝嗣子的宸王與榮王了,就連其他因為各種原因提前出局的藩王之子們,只怕也會爭上一爭,鬧上一鬧。 云相的憂愁還有一層,卻是不好細說。他與昭睿帝君臣相得十余年,如今見當初意氣風發的君王形銷骨立地躺在床上,心中也不是不難過的。 云莜聞得“皇上重病昏迷、生命垂?!睅讉€字,心像是被誰狠狠揪了一把似的,幾乎快要喘不過氣來。 可她分明只是個穿書女,昭睿帝于她而言不過是個未出場幾回便駕鶴西去之人,她為何會因為昭睿帝的病情加重而難過? 云莜搖了搖頭,將自己的不對勁兒歸咎于原身的感情——原身幼時時常出入宮廷,昭睿帝也對原身頗為疼愛,若說原身擔心昭睿帝的病情,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般想著,云莜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 只見她抬起一雙清亮的眸子,問云相:“若是……若是皇上有個什么不測,爹爹會扶持宸王上位嗎?” 下一刻,云相的回答讓云莜心中一緊。 “這是自然。為父既然選擇站在宸王這邊,助他封王,又豈能輕易改弦更張?你與宸王只差一道圣旨賜婚,捧他上位,對咱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br> 作者有話說: 下章應該能寫到男主出場了 第7章 第 7 章 ◎秘聞◎ 云莜聞言,蹙緊了眉,她把榮王姐弟拉下來,可不是為了給宸王和他那小表妹做墊腳石的。 榮王姐弟固然無恥,宸王和他那小表妹卻也不見得比榮王姐弟好到哪兒去。 云相似是看出了云莜的不情愿,奇道:“往日里你總是央著為父幫宸王一把,唯恐宸王吃了虧,怎么如今倒是改了心性?” 云莜思忖片刻,斟酌著開口:“宸王此人……心機頗深,女兒從來都看不透他在想些什么。榮王既然能夠為了上位而不顧身份,做出這等齷-齪事,焉知宸王不會如此?” 她終是沒將榮王與周蕓婉私下里那些個勾當告知云相。 誠如云相所言,云相既然在原主的軟磨硬泡之下選擇了幫助宸王,就沒有輕易改弦更張的道理。中途忽然轉投他人,既會讓云相背上背主的罵名,同樣也讓云相在其他候選人處討不到好。 原主起初請求云相幫助宸王,興許只是出于小兒女之情。然而局勢發展至今,云府與宸王府之間的關系,早已不是單純的未來親家關系了。 在這節骨眼兒上,即便是云莜將宸王與周蕓婉私底下的那些個齷齪事兒捅了出來,云相恐怕也只會要求宸王私底下處理好周蕓婉,日后不許做對不起云莜之事,而不會僅僅因為宸王私德有虧,就輕易改變云府的立場。 三年前,昭睿帝的健康忽然急轉直下,他膝下無子,自先皇后過世后不肯續娶也不肯納妃,注定不可能有親子。為了社稷傳承,昭睿帝便下旨召齊王、魯王、楚王、趙王等十余名藩王之子入京。 因昭睿帝身體康健之時早有削藩之意,平日里與藩王們之間的關系也較為微妙,他突然下了這樣一道之意,不少藩王都懷疑這是他所布下的一個陷阱。然而皇位太過誘人,風險大,收益更大,藩王們終是沒忍住誘惑,紛紛應召將嫡長子送入京中,好競爭那唯一的過繼名額。 晏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