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盧姍沒有出現,財務的日常工作都是由另一個同事打理。 盧姍很少加班,周末她也肯定不會去。 但是接下來,第二周,盧姍還是沒有出現,陳一天心中惴惴。 眼看著周四了,這一周又要過去,盧姍身為海鷹機械的財務經理,請假、翹班都屬正常,兩周不上班的話,那就是有事。 周四一早,陳一天坐進工位,心里盤算著,要找個合適的機緣,給盧姍打個電話了。 陳一天很難給二人的關系定性,但他對盧姍的好感,他不想否認。 況且那場瓢潑大雨,給兩個人開了光,特別是陳一天,對他而言,那個夜晚、那個體驗都太難忘了。 剛上班,還沒進入工作狀態,他信馬由疆地想了不少。然后,就聽到有人在說話。 李健林帶著個新員工,在跟大家介紹。 “這是咱們新招的財務總監,張琰。這是設計組,這邊是項目組……” 在座的人,年輕的紛紛直立,資歷深厚一些的點頭致意,陳一天呆呆的,一時沒做出任何反應。 李健林介紹完一圈,又想起個人來,對身邊的財務總監說:“對了,還有個重要人物,他今天……”說著,目光巡視陳一天那片兒,隔空對陳一天喊話:“你師傅今天來嗎?” 陳一天原本愣愣的,被問到陳哲,答:“他昨天走時說,今天中午就過來?!?/br> 關于陳哲,李健林也沒再多介紹,叫了個機靈的小孩過來,讓帶著新來的總監去車間里轉一圈,給大家介紹介紹。 說完,李健林徑自回屋,機靈小孩湊過來,“張姐,我帶您去車間看看?!?/br> 這位新來的總監,年紀介于叫姐和叫阿姨之間,短發燙了卷,戴了眼鏡,一眼看上去,就是刻板、嚴謹又經驗豐富的財務工作人員。 張總監走了,李經理還在,辦公室里沒有任何異動。 陳一天千算萬算,沒料到有這么一出兒。 短短兩周,他一忽兒壓抑著對再次見面的期待,一忽兒給自己打氣,讓事后第一句話不那么窘迫和尷尬,一忽兒又壓下所有念想,決定什么都不想,就當作什么都沒發生。 沒想到,新的財務總監走馬上任,意思是盧姍再也不會來了。 陳哲到公司后,另一個設計跟陳哲提了一嘴,說財務換了新人,陳哲沒表示太驚訝。對方又問“姍姐咋走了?”陳哲撇撇嘴,沒表態。 之后的兩天,陳一天嘗試著聯系盧姍兩次,兩次都沒接電話。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部 分即將結束,第三部分原計劃28章,這樣就84章完結。 鑒于本文悠長而平淡,心疼大家跟我素了這么久,第三部 分多多互動,女主開蒙雖晚,可她身體好、悟性強。 第54章 搖搖擺擺搖向前-54 陳一天有點心煩,周末就沒打算去公司。 奶奶在廚房喊他, 讓他去門口鞋柜里拿個垃圾袋。 他去開鞋柜門時, 發現門口停了一輛嶄新的折疊自行車。 輪胎上的膠柱都沒磨損, 只沾了些泥印, 一看就是新的,頂多騎一兩次。 他回想一下, 確認是周五于喬騎回來的。 垃圾袋遞給奶奶, 往回走時, 他盡量不刻意地瞄了一眼于喬房間。 她正坐在床上,就著床頭的書桌寫作業。坐姿有點擰巴,顯得右肩高一些, 肩胛骨輪廓分明。 周五回來到現在,她一直安安靜靜的,兩人幾乎沒有交流。 陳一天默默回到自己房間, 聽見奶奶喊于喬去喝藥。 民間有個說法, 中藥不能多喝,每年累計喝中藥不能超過三個月, 不然會傷腎。 而且, 正月里不能喝中藥, 三伏天、三九天都不能喝中藥, 容易上火, 而且藥效也補不進身體去。 可這些規矩,都只適用于想要調理身體的人。 對于喬而言,中藥就是續命藥, 從六年級開學到初一結束,她喝了兩年中藥,中間幾乎沒有斷過頓。 每天例行的兩頓中藥,于喬早就駕輕就熟。 在家里,奶奶負責熱藥。她把藥袋放進熱水里,靜置十分鐘左右,水就把藥焐熱了。 于喬用剪刀剪掉袋子一角,把藥倒進碗里喝。 在學校里,于喬犯懶,有時候不用碗,直接對著袋子的剪口喝。 陳一天偶爾也會幫忙,所以這套程序,陳一天也熟悉。 陳一天聽到于喬應答,走去奶奶房間拿剪刀,又走去廚房,接著,衛生間門響。 上周找五大夫開的藥,一共七副,七天的劑量,今天早上應該是最后一袋,喝完就沒有了。 從上周到現在,于喬的別扭勁兒一直沒過去。上周她說的話,陳一天也沒忘。 東北話說,中藥“拿人”。 意思是中藥喝得多了,身體會抵觸,普通人喝到一定程度真的是一口也難以下咽。 于喬一個孩子,堅持喝了兩年,已屬不易。 在陳一天心里,已經默許了于喬的要求,這周沒堅持帶她去開藥。 但他此刻留意了,聽聲音,于喬沒有在廚房喝掉中藥,她突然去了衛生間。 奶奶熱的藥,溫度肯定剛剛好。 再不喝,藥就涼了。 陳一天緩步走去廚房,奶奶正在背身整理臺面,熱藥的大碗還在,水也在,藥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