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虧成娛樂圈巨頭了 第126節
書迷正在閱讀:異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綁定了系統、從抽卡開始的異世界旅館、和頂流組cp后我被迫爆紅、穿成炮灰你說我是邪神、饑荒年間我家古井通現代、我在修仙界搞內卷、善女穿越,我嫁了個古代夫君、重生:回到1988做首富、就離譜,我在竹馬面前掉了粉籍
“……第三這個,第四這個?!?/br> 一天的工作,運營小組很快就給林曹遞上來的名單排好了序。 而最后剩下的那位,是個看著就泯然眾人的小胖子。 “排最后的,身材管理不太好,長相中等偏下,甚至廚藝都只停留在非常業余的水平,感覺應該得排在最后一位了?!?/br> “宋姐怎么看?” “我沒意見?!?/br> “行,那就把這份名單發給楊總吧?!?/br> 第146章 綜藝有黑幕?沒黑幕我還不去呢 下班前四十分鐘,楊若謙收到了運營小組給自己發來的文件。 “為什么我的員工辦事效率都這么高?”楊若謙一邊吐槽一邊把文檔打開,隨意掃了眼排序,“能不能一周之后再把這東西做好啊……” 不行,以后必須在《員工守則》上加條新規矩。 為了保證質量,員工每完成一個項目,都必須查漏補缺,在組內討論檢查三個工作日后再上交。 “嗯,排行第一的,各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簡直太完美了,淘汰?!?/br> 楊若謙只是粗略掃了一眼,就直接把第一個人選淘汰了。 “排行第二的,廚藝太專業了,長相也不差……請來當藝人很可能爆火。不過他各種待遇要求很高啊,可以花重金請來當培訓師和員工食堂的廚師,藝人就算了,淘汰?!?/br> 廚藝為賣點,可不一定意味著楊若謙的理想人選廚藝得好。 恰恰相反,是越差越好。 “排行第三的,目前都挺普通,但發展潛力很足。發展潛力很足的人就別來我們公司自毀前程了,淘汰?!?/br> “第四……淘汰?!?/br> “第五……淘汰?!?/br> 把前面所有人都淘汰之后,楊若謙的目光終于來到了文檔最下方。 “嗯,沒多少社會經驗,顏值全靠p,身材全靠后期,廚藝未來可期……”楊若謙沉默了一下,“不得不說,這小伙子這種條件也想來做偶像,確實是有點勇氣可嘉?!?/br> 這種類型的選手,就是把自己的簡歷往所有公司投個遍,也沒人要他的吧。 小伙子還是別想當什么明星偶像了,老老實實來巋光拿一份衣食無憂的工資才是光明坦途。 楊若謙打開和林曹的聊天框,做出了最后的決定:“不用再找人了,就這個叫于洪的小伙子就很好,把他帶到公司來簽合同吧?!?/br> 林曹很快回信:“好的,楊總。還有什么別的吩咐嗎?” 楊若謙把排在第二的照片給林曹發過去:“順便問一下這個人,有沒有意向來我們這當廚師,順便讓他帶個徒弟?!?/br> 林曹:“楊總,給他薪資待遇的底線是什么?” 問底線是為了在談薪資時候更好的制定策略,盡可能在底線范圍內壓低薪資,并且留住求職者。 這是林曹以前在月府工作時經常采用的降本增效的辦法,雖然老套,但屢試不爽。 楊若謙隨意答復:“問他期望薪資,然后按他期望的給就行了,一定要快,不能給他反應過來的機會,知道嗎?” 別人是想嘗試當個明星的,現在突然告訴他明星當不成了,但是廚師還能繼續當,心情肯定不會好——人家廚師當的好好的,要不是工資待遇好很多,憑什么跳槽? 甚至哪怕薪資待遇高一些,很多人也不會選擇跳槽,因為這代表著要重新熬資歷。 所以楊若謙估計,這位廚師大概率是會開個比較離譜的薪資要求出來賭氣。 要做的就是趁其不備,直接答應,讓他沒有任何反悔的余地。 過了好一會,林曹那邊才發來回復:“……好的,楊總?!?/br> 你小子怎么看起來不情不愿的? 楊若謙吐槽一句,繼續發信息過去:“對了,你再查詢一下近期有沒有什么美食類的綜藝節目,我計劃讓我們的新人上去秀一把?!?/br> 這個問題剛發出去,林曹的回復就到了:“有,楊總。有一個叫‘廚神爭霸賽’的綜藝,但是他們的風評不是太好,您看?” 風評好不好楊若謙倒不太在意。 主要是林曹這小子回復的速度也太快了吧,這不應該先去查一查再回復嗎? 可林曹幾乎是秒回的。 難不成他喜歡看類似的綜藝類節目,所以提前了解過? 楊若謙稍稍奇怪了一下,不過他對別人的私事并不十分感興趣,便沒過多深究,繼續問道:“具體是什么地方風評不太好?” 林曹回復道:“他們自詡是一切以做菜水準為唯一評判標準的硬核綜藝,但實際上在海選階段之后,想要上綜藝,就得每人花20萬,否則是不能上的,哪怕你廚藝登峰造極?!?/br> 一個什么收益都還沒給公司帶來,甚至連一點發展潛力都看不到的藝人,剛開局就得弄掉公司20萬,真當公司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 楊若謙看到這個數字之后忍不住皺了皺眉頭:“才這么點?” 他還以為得花個百來萬呢…… 區區20萬對于他現在的900萬巨額盈利來說還遠遠不夠啊。 林曹心里感嘆了一下楊總的大氣,但秉持著一切為公司利益考慮的原則,繼續打字道:“這只是上電視的費用,后續還有很多黑幕呢?!?/br> 有黑幕? 需要花錢的那種黑幕?! 楊若謙聞言大喜過望,太好了——現在巋光不怕花錢,就怕沒地方花錢,參加個綜藝居然能有黑幕,不巧了。 別說黑幕,沒黑幕我還不去。 楊若謙說的那叫一個大義凜然:“沒關系,為了公司藝人的發展,區區花點錢走通點關系算什么,有什么黑幕你盡管說來聽?!?/br> 林曹的回復速度依舊極快:“這類綜藝節目是有淘汰機制的,每一次做完菜之后,評委會選出三份他們認為做得最差的菜,然后將這三人一一批評一頓,再在其中選擇一人淘汰?!?/br> 但做菜好不好吃其實非常主觀,甚至比一個人唱歌好不好聽都要主觀。因為至少唱歌的話觀眾是能聽到的,觀眾是有自己的判斷力的。 而廚藝綜藝,觀眾除了看個擺盤之外,就只能從做菜方式大致猜一猜這道菜的味道了。 至于好吃不好吃,全憑評委三張嘴巴說了算。 這也是為何,美食類的綜藝始終比不上其他類型的綜藝,生存空間極小。 最大的原因就是觀眾的參與度不夠,期待感不足。 對一道菜品的好壞,觀眾沒辦法知道,自然也就對評委和參賽選手的各種情緒更難有代入感,對一個人的晉級一個人的淘汰更難感同身受。 歌唱類的綜藝甚至能弄點投票活動,讓觀眾一起參與藝人的淘汰,可美食類綜藝能這樣嗎? 顯然是不能的。 所以逐漸邊緣化也在所難免。 更何況,這類綜藝說是挑選新興藝人,更多其實是在幫評委進行宣傳,幫助他們立人設。 甚至會出現三名評委中,只有一人是美食家或是業內大廚的情況。 這種綜藝的所謂“專業度”可想而知。 楊若謙瞬間會意:“意思就是,在這個淘汰階段,有暗箱cao作的空間?‘贊助費’給的更多的人,就能在淘汰中幸免于難?” 林曹回復道:“是的,這筆費用就非常高了。如果我們的藝人,也就是于洪經常游走于被淘汰的邊緣的話,一整場綜藝下來,少說也需要二三百萬?!?/br> 看著手上林曹發來的消息,楊若謙瞬間就振奮起來了。 如果總是游離在淘汰邊緣的話,可以花掉兩三百萬元?! 于洪不就正好是個只有夢想沒有廚藝的人嗎? 哪怕請好幾個大廚親手教他做菜,短時間里廚藝也不會有多大的提升——做菜這種東西是要上手的技術活,沒有時間的積累,怎么可能出得來好廚師? 沒有技術的于洪,上了這種需要爭分奪秒做菜的比賽,必然會手忙腳亂,做出來的東西糟糕透頂。 當然,被各種觸底反彈搞怕了的楊總還是沒有盲目決定,他在腦海中仔細回憶著各類美食綜藝,包括《廚藝大師》、《地獄廚房》之類的節目,試圖找到一個因為做菜做得差而火出圈的角色。 稍稍回憶了一番,他發現這個數字居然是0。 就算偶爾能火,那也只是在關注這類節目的圈子里火,真正爆遍全網的還真沒有。 不是不少,而是沒有。 楊總放心了。 結束對話之前,楊若謙又問了林曹最后一個他好奇的問題:“你是從哪里知道這些信息的?” 林曹對話框那邊的“正在輸入”字眼起起伏伏,足足半分鐘之后,他才發來一句簡短的答復:“這個綜藝節目,每次都會請個月府的人來當評委?!?/br> 原來如此…… 楊若謙頓時懂了。 這個林曹,還真是對月府有種異于常人的執著啊。 楊若謙最后回了句:“馬上要下班了,你在外地,沒人管你,一定要自覺下班,要有積極性主動性,知道了嗎?” 打完字,楊若謙關掉電腦,看了眼時間,發現正好到下班時間了。 剛收拾好東西走出辦公室,楊若謙看見門口吵吵嚷嚷的,好像是一個快遞員正在搬運什么貨物。 “這是在干什么呢?”楊若謙走過去看了眼。 發現是各式各樣的商品,有零食有日常用品,也有日常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總之零零雜雜,一時間搞不清楚弄這些來是要做什么。 文連姬順了一包辣條,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的解釋道:“瓤種,這是我們主播板塊的最新嘗試,不過在做出成績之前我們得先自己投資一點貨物,試試水?!?/br> 投資貨物好啊…… 多投資點!最好還是那種貴的,大的,甚至是奢侈品,化妝品。 來看這種打折直播的人,大多數都很計較性價比,土豪都是閉著眼睛買,誰管價格啊。 沒想到啊,自己的員工居然能整出這么個好項目! 楊若謙對這幫員工竟然能進化出這種思想覺悟感動至極:“好,你們這樣的態度值得肯定。就是感覺這些東西的價值都不太高?!?/br> “以后你們多買些進口零食,買點奢侈品,高檔食材,家具電器什么都行。我們堂堂巋光公司,怎么能只做小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