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節
“當然,沿途得設置好兵站,另外萬備好汽油?!?/br> “此界的大明也有石油可以開采,到時候拿分解出來的瀝青鋪設道路,一天就能鋪設好幾里路?!?/br> “對了,我在位的時候,我大明巔峰的卡車數量也三百多輛,數量少不是因為生產困難,而是當時熱效率太低?!?/br> “我們的這輛卡車,熱效率比我活著的時候高了不少,不過應該沒有人間的研究速度快?!?/br> “算了,跟你們說這些,你們也不太懂,反正我會開車,大伙放心坐好就行!” 朱瞻壑的話,讓李世民三人覺得自己頗有種土老冒的感覺。 他們暗自觀察朱瞻壑那熟練的開車動作,心想自己也要偷師學藝。 時間過去的很快,隨著幾百個皇帝每人體驗一次后,卡車帶來的汽油也耗盡了,徹底趴窩。 眼看時間快到了,朱高煦也拍手叫停,同時說道: “華光快出來了,這華光能搬運的東西是接引人人力的極限,我大明目前只有六個人,每次搬運的東西,最多也就三千多斤?!?/br> “按照這個速度,此界最少需要六百年才能修通環島鐵路,所以我仔細想了想,決定在皇帝島修電車,而非鐵路!?!痹捯袈湎?,朱高煦拿出了一份圖紙。 由于皇帝島只有皇帝能來,哪怕加上割據的皇帝和可汗,也頂多八百多人罷了,所以只需要幾輛電車就能解決他們的環島問題。 如果弄電車,那大明就只需要解決電車和電線的問題就足夠,其它的問題可以交給其它皇帝,讓他們生產帶來。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電站問題。 機器可以大明出,但所需要的水泥和生鐵完全可以交給這群皇帝。 朱高煦拿出的圖紙,就是生鐵棍和水泥的配方。 簡單交代一遍過后,華光便已經出現,朱高煦他們把卡車留下,而后在華光接引中返回了大明。 此刻的大明人口,依舊生活在南京城附近,有的負責開采冶煉礦石,有的負責制作水泥,還有的負責其它,所有人各司其職。 在他們各司其職下,二十年時間里,大明的變化可以說日新月異。 這樣的變化不會停下,而是繼續向前前進。 很快,又是五年時間過去,但這一日大明的土地又開始震動起來。 “連出五代明君?” 看著大明疆土在擴張,李世民、劉邦、鐵木真等人已經有些麻木了。 不算朱元璋和朱允炆,大明已經走出五代開疆拓土的明君了。 “嗡嗡……” 華光降臨,時隔二十二年,大明的人口因為這次華光降臨增長到了三十萬。 除此之外,作為大明第七代皇帝的朱見深也緩緩睜開了眼睛。 “老大,快和俺說說你功績!” 眼見朱見深降臨,朱祁鉞和朱瞻壑開著小汽車率先趕到了奉天殿。 與此同時,朱棣的大明宮也震動著可是擴大面積,直逼萬畝。 朱棣、朱元璋他們都趕了過來,朱高煦也悠哉悠哉的走了過來。 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個人駕車向著西邊沖出了城去。 “又要挨打了!” 開車的朱允炆神色緊張的看向后視鏡,在他的目光中,另一輛汽車追著他沖出了南京城。 駕駛室內,朱標臉色猙獰,朱允炆臉色慘白。 在他們父子上演亡命追逐的時候,其余人已經趕到了奉天殿, 朱祁鉞見狀拍拍朱見深:“來,給你的祖宗們打打招呼?!?/br> “是……”朱見深倒是聽話的對朱瞻壑、朱高煦、朱棣、朱元璋這四位祖宗作揖行禮。 行禮過后,朱元璋先開口道:“見深,說說你的功績?!?/br> “是”朱見深作揖行禮,而后說道: “我在位時期,利用文化和經濟,內附了大明五十五個屬國,南洋和印度斯當地區大量小國內附大明?!?/br> “除此之外,裝甲車和半自動步槍的研究也在日漸加深,唯一不算恭順的就是日本,不過我留了幾手,一旦日本要作亂,兒孫們也能快速將他們收拾?!?/br> “此外……” 朱見深詳細說了說自己的功績,整體來說,朱見深還是在順著自家太爺爺朱高煦留下的書籍來做事的,而是做的很好。 “好好好……不愧是高煦這一脈的,這么算來,我大明也有六代明君了,好好好……” 朱元璋目光一掃,順勢說出了六代明君的話,讓朱棣心花怒放。 “不過,孫兒去世前,波斯和山南地區叛亂不斷,而且太子佑憆優柔寡斷,唯有太孫厚照剛毅勇武,我比較擔心這些地方的事情?!?/br> 朱見深倒是沒有撒謊,而是實話實說,他這實話實說,立馬上朱元璋、朱棣、朱高煦臉色不好看了。 朱元璋是擔心明君斷了,朱棣擔心老爹不夸自己,還要罵自己,朱高煦則是擔心歷史修正,畢竟朱見深、朱佑憆、朱厚照這三個人名也太修正了。 “額……先等等看吧,大明積攢的錢糧應該足夠吧?!?/br> 朱瞻壑為自己的大孫子說了說話,朱見深卻汗顏道: “除了內帑,國庫和銀行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勛臣們弄了不少壞賬,想要解決,恐怕有些困難?!?/br> “銀行那邊倒是還好,不過民間就業問題和階級矛盾難以調和,以太子的性格,恐怕難以堅定推行新政……” 朱見深這話,讓朱棣忐忑看向了老朱。 只見老朱臉色黑道:“如果我沒記錯,大明如今才一百五十二年吧?” 老朱看向朱棣,朱棣忐忑低下了頭:“老四,你之前可是打包票說大明起碼三百年國運的?!?/br> “如果大明朝沒有三百年的國運,那你……”老朱把手放到了革帶上,朱棣已經汗流浹背。 這對父子的對話讓眾人側目,只能在心底對朱棣豎起大拇指,佩服他什么都敢說。 “爹您放心,高煦說過大明肯定有三百年?!?/br> “我什么時候說過?” 朱棣把鍋甩給了朱高煦,但朱高煦這次可不敢繼續背鍋。 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 大明將會迎來幾十年的一個氣溫回暖期,回暖期結束后,就會迎來小冰河降溫的活躍期,災害頻發。 天災不可怕,但天災帶來的人禍卻是最無法預判和估計的。 理論上來講,按照朱見深的匯報,大明人均擁有糧食的數據達到了一千二百多斤,根本不存在糧食不夠吃的情況。 可對于前世經歷過不少天災人禍的朱高煦來說,人均不代表真的人均,一旦遭遇天災,人禍必然會因為利益而出現。 大明朝能否挺過1620年~1720年這個階段,具體還得看看當時的皇帝會怎么做。 “我留了那幾本書,應該能渡過難關吧……” 朱高煦有些忐忑,朱元璋也沒有追究什么,而是等著朱佑憆下來后匯報。 同時,朱元璋也招募了朱見深帶下來的太學勛臣,將科技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幾年后,隨著華光再度出現,朱元璋他們七個人也抬著水力發電機器被華光接引到了皇帝島。 朱元璋難免又炫耀了一番,而皇帝們也習慣了朱元璋這每來一個大明皇帝就秀一番的習慣。 了解了朱見深做的事情后,皇帝們倒是松了一口氣,畢竟朱見深做的事情還在他們理解范圍內,比朱元璋、朱棣、朱高煦三人的事跡要能理解太多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時間一晃又是二十五年。 這一日華光降臨,但大明的土地卻并未增長,這讓其它關注大明的皇帝忍不住笑出了聲。 “哈哈,朱重八,我看這次你還秀什么!” 鐵木真嘲諷狂笑,同時間的劉邦也道:“嗯,我就說五代明君也就差不多了,不可能超過我大漢的?!?/br> “看看,這朱重八還以為他大明能出六代明君呢,結果也就五代,比我們強不了太多?!?/br> 李世民這般說著,時不時捋捋胡須,歷經一百多年時間,他的心態瞬間平衡了。 與此同時,朱元璋和朱棣瞪大眼睛看著出現在奉天殿的朱佑憆,感受著不再震動的大明土地,朱元璋下意識將手放到了革帶上。 屢次出逃的朱允炆也難得露面,心想自己終于不用挨揍了。 朱高煦帶著朱瞻壑、朱祁鉞、朱見深黑著臉走了過來。 “佑憆,給老祖宗們說說你干的事情,你別想著說謊,外面一堆你的臣子等我詢問!” 朱見深黑著臉走上前,朱佑憆見狀雙腿一軟:“爹,您沒死啊……” “老實交代!”朱祁鉞上前抓起了朱佑憆的衣領,朱佑憆懵逼道:“爺爺,您也沒死啊……” “廢話少說!”朱瞻壑瞪了他一眼,朱佑憆看著跟畫像上一模一樣的朱瞻壑,立馬把自己這二十五年干得事情給交代了出來。 眾人臉色陰沉的聽到朱佑憆啟用王守仁京察,臉色好不容易好看點,就聽到朱佑憆說勛臣和文官給他的壓力太大,他停罷了京察的事情。 “朱棣??!” 老朱直接抽出革帶,朱棣下意識抓向了旁邊,將看戲的朱允炆抓到了身前。 “趴——” “額?。?!” 感受著rou體上的疼痛,朱允炆的眼淚流了出來。 “為什么挨打的還是我……” 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 “淅淅瀝瀝……” 華光降臨下,時間距離朱佑樘降臨已經過去三十六年。 三十六年時間里,朱高煦指點著壯大到了五百多人的太學勛臣,將大明朝的各項科技指點到了各方面都接近人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