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節
“太祖爺,俺是您孫子的孫子,俺叫朱祁鉞!” 朱祁鉞倒是不曾懷疑自己死沒死,直接咧嘴笑著打招呼。 朱元璋聞言笑容僵硬,看向朱棣道:“這孩子稱呼怎么返祖了?” “俺帶的,俺覺得這樣挺接地氣的?!?/br> 朱棣扭扭捏捏,朱元璋氣不打一出來: “瞧你這模樣,孩子都被你帶歪了!” “沒歪啊,鉞兒說說你的功績!”朱棣急忙催促朱祁鉞。 朱祁鉞聞言立馬挺起胸膛:“俺滅了西洲幾個國家,拓土數千里!” 估計是在為朱祁鉞證明,大明的疆土也在此時停止了震動,一串數字出現在了眾人和此界所有皇帝腦中。 “九千二百里” “好好好,看在你開疆拓土的份上,就不和你太爺爺計較了?!?/br> 朱元璋高興拍拍朱祁鉞,轉頭對朱高煦道:“嗯,高煦你這一脈不錯?!?/br> “爹,是俺這一脈?!敝扉B忙邀功。 “你瞧瞧你這獐頭鼠目的模樣,沒高煦你還想當皇帝?沒高煦你能帶得出那么好的后代?” “別往自己臉上貼金,這些功勞也說也是高煦的?!?/br> 朱元璋說罷,朱祁鉞突然指著不遠處道:“那怎么有人在追打?” “嗯?”眾人看去,這才看到是朱標追著朱允炆在打。 “那是你大太爺爺和大爺爺?!敝煺佰衷撜f的有些委婉,結果朱祁鉞一聽立馬道:“就是把江山弄沒的,俺那個大爺爺建庶人?” “嗯?!”廣場上的朱標聽到這話,心里的火氣更大了。 “朱允炆你這臭小子,你給孤站??!” “爺爺救我!” 第610章 地府.rou體堅韌朱允炆 “嗡嗡……” 華光降臨,便又是十年過去了。 不過這次的朱高煦沒有再扛著幾百斤的兵棋盤出現,而大明的隊伍也壯大到了六人。 關鍵這其中除了朱允炆外都是馬上天子,哪怕是以文治著稱的朱瞻壑,那也是跟著朱棣幾次北征的千人騎將,更不用說將兵數萬的朱祁鉞了。 這次如果進行兵棋推演,朱家的優勢固然很大,但此刻朱元璋更想做的炫耀大明的強大。 “諸位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朱元璋作揖向四周行禮,李世民和劉邦對他的想法心知肚明,干脆道:“兵棋沙盤呢?” “哈哈,今年暫時休息休息,我等不如討論我大明朝的鼎盛如何?!?/br> “諸位看看,這是我那不成器的后人,大明朝第六位皇帝朱祁鉞?!?/br> “他呢……其實也沒有太大功績,無非就是鞏固了大明在波斯和西海的疆土,同時拓土磧北,鞏固嶺北罷了?!?/br> “小子手段太年輕,不過畢竟是王朝第六代皇帝,不成器也應該的?!?/br> 朱元璋嘴里這么說,但心里已經喜滋滋了。 他刻意說王朝第六位皇帝,劉邦聽后看向劉啟和劉弗陵:“我家的第六位也不錯!” 李世民看向李隆基,以他的標準,李隆基根本擺不上臺面,畢竟手握四個二帶王炸都能輸,他也不知道怎么評論。 趙匡胤牙根癢癢的看向趙光義:“瞧瞧你的后人,除了煦兒外,都是什么鼠輩?” “我也沒想到啊……”趙光義已經被罵的習慣了,攤攤手后表示無奈。 瞧他這樣子,趙匡胤更生氣了。 至于晉、元等朝則默不作聲。 眼看裝成功了一手,朱元璋也擺手道:“其實除了武功,我大明的文治也是不錯的?!?/br> “我家鉞兒執政時,大明人口突破三萬萬,人間六成百姓都以說我大明官話為榮?!?/br> “除此之外,我大明朝耕地也達到了十萬萬畝,百姓吃喝不愁?!?/br> “唉……如此龐大的疆域,治理起來還確實挺困難的?!?/br> “太祖爺,其實也不困難?!敝炱钽X打斷并作揖道: “俺在位時期,讓電報和電燈普及,大明中原地區興起大批發電廠,夜如白晝?!?/br> “除此之外,火車和輪船已經是百姓能隨意乘坐的便宜物件了?!?/br> “俺大明的拖拉機,只需要幾個人cao作,一日就能開墾二十幾畝耕地?!?/br> “還有……” 朱祁鉞滔滔不絕的講述起自己的功績,聽得四周皇帝瞠目結舌。 他們瞠目結舌的不是朱祁鉞的功績,而是這家人的裝逼手段如出一轍。 “父親,我怎么感覺他們這話挺像您之前說的那些……” “稚奴,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br> 李世民氣得牙癢癢,朱棣沒下來前,他這個天可汗的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結果隨著朱棣下來,朱高煦跟著下來后,他這個天可汗的含金量就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了。 這么想著,眾人四散而去,都有些受不了老朱家的裝。 “對了諸位,下次聚會,我大明會試著帶裝甲車和汽車來給諸位看看,希望大家賞賞臉?!?/br> “當然,如果諸位愿意出一把子力氣,那我大明愿意出資在這個島嶼修建纜車和鐵路?!?/br> 朱元璋一開口,想要離開的眾人就停下了腳步。 他們早就從朱高煦口中了解到了朱元璋說的這些東西,心里都好奇的緊。 現在老朱開口,他們多少有些按耐不住。 不過朱元璋這廝心眼忒壞,居然讓他們來當苦力。 “你先把汽車和裝甲車帶進來,我們再考慮考慮?!?/br> 劉邦率先開口,畢竟這島嶼也不算大,加上土地容易開墾,數百個皇帝一起動手,一天估計就能鋪設百余步鐵路。 如果是修路的話,按照老朱家說的那么多機械,他們幾百個皇帝一起動手,那一天就能修里許。 不過前提是,老朱家得先把他們口中的那些機械弄來。 “好,那我們就說好了,我老朱家出機器,諸位出力氣,相信只需要百余年,這環島鐵路就能修通!” 朱元璋撫須笑著,時間也一點點過去。 伴隨著華光再次出現,他們也被接引回到了大明。 “嗶嗶——” 從空中落下,他們可以俯瞰到大明的一切。 南京城外,十幾座幾十步寬的水力發電站屹立在河段中央。 盡管發電效率很低,但這十幾座小型水電站還是能帶動十輛電車和紫禁城的電燈。 大明朝的疆域雖然是歷朝歷代最大的,但資源始終是有限的。 清潔能源,是朱高煦對此界大明發展定下的能源道路。 水力、風力,甚至日后的太陽能,這些才是朱高煦的追求,畢竟他們都死了,等個幾百年都不帶老的,發展清潔能源剛好。 “我大明朝的疆域那么大,哪怕有千萬人,恐怕也能輕松生活其中?!?/br> 華光之中,朱元璋撫須笑著,朱高煦點了點頭。 六次增長過后,大明的疆域只比后世的新疆小一點,況且此界人種植作物只是滿足口腹之欲,不吃也不會餓死。 加上這片土地有六成是平原,大小河流二百多條,發展清潔能源十分合適。 人間的太學在研究,地府的太學也在研究。 一百年不行就一千年,一千年不行就一萬年,反正他們有的是時間。 這樣想著,十年時間也在一點點的過去。 朱高煦除了關鍵時刻指指點點,其他時候都是把事情交給老朱做,畢竟對于工作狂老朱來說,沒事干才是對他最大的折磨。 在朱元璋的組織下,近二十萬此界百姓都參與到了勞動之中。 十年時間,一百多里的環京鐵路鋪設完畢,興修水電站三十余座。 除此之外,一輛敞篷內燃機卡車也被發明出來。 老朱家六個人,一人抬一個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華光降臨的時候,將這輛時辰速度四十幾里的卡車接引到了皇帝島。 卡車出現后,朱瞻壑擔任司機,劉邦和嬴政、李世民坐在副駕駛和后排,其余皇帝要么等下一班車,要么就是坐在車廂里,緊緊抓著扶手。 “要是我的大唐有這東西,什么東洲、北洲、西洲……都是我大唐的!” “我大漢也一樣!” “說的好像我大秦不一樣似的?!?/br> 駕駛室內,嬴政、李世民、劉邦三人拌嘴,李世民對駕齡六十年的老司機朱瞻壑詢問道: “這卡車,每日能跑多少里?” “嗯?”朱瞻壑嘴角叼著牙簽,聞言一邊絲滑轉動方向盤,一邊回答道: “汽油足夠的情況下,每天能跑四百里左右,滿載只能跑三百多里,能滿載五千斤貨物?!?/br> “我在位的時候,這種一輛卡車,就能解決一百名士兵半個月的補給問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