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節
消息傳回大明,朱厚照下令減少對日糧食貿易數額。 這一做法激起了日本的逆反心理,在足利義合看來,如今的大明朝已經是風雨飄零,而大明卻依舊這般對待自己。 不滿足繼續臣服大明的日本開始大量囤積糧食,這一時期日本百姓所承受的稅率約為42%左右。 正德六年正月初七,戚景通率領遠征平叛軍抵達西門港。 由于沒有軍艦,朱佑極放棄了沿海城鎮,并將大量城鎮付之一炬。 彼時東洲人口最多,主要以畜牧業和開礦冶金為主,而北洲百姓五百余萬,卻以務農開礦為主。 饒是如此,想要以五百萬人,六千多萬畝耕地來維持九萬遠征大軍和三十余萬民夫所需糧草還是十分困難的。 朱佑極和朱厚燼都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在東洲堅壁清野來維持作戰。 不僅如此,他們焚毀許多耕地來制造流民,以此讓明軍需要一邊作戰,一邊賑災。 饒是如此,他們卻還是不得不與明軍進行了多場會戰并節節敗退。 東山壑之戰,戚繼光率前鋒軍兩萬與朱厚燼四萬兵馬交戰,不同于王直的志驕器短,戚繼光穩扎穩打不斷推進,以兩萬人擊破朱厚燼四萬兵馬,自身傷亡不過二百余,卻能做到斬首叛軍三千余級。 大軍受創的朱厚燼退往泰寧府,戚繼光率軍追擊,十二戰連捷,斬首六千余,襄軍被逼入泰寧城固守。 待戚景通率大軍抵達泰寧城,戚景通自領三萬兵馬包圍泰寧城,令戚繼光、戚繼美各領兵三萬馳援睢寧府,解許城之圍。 相比較朱厚燼,朱佑極顯得更為老練,他依靠己方戰略縱深,不斷制造流民并撤軍,同時賄賂南國余孽,使其不斷襲擾明軍后路。 依靠這一手段,明軍兵力被分散,而朱佑極秉持分散明軍,己方在運動中進行重兵穿插的思維開始對分散的明軍進行運動殲滅。 面對這一手段,戚繼美所部確實損失不少,畢竟明軍需要駐守的地方太多,加上對東洲不熟悉,難免會被朱佑極穿插成功,吃點不少兵馬。 當然,之所以會被輕易穿插成功,主要還是各部配合不佳所致。 戚繼光和戚繼美就任東北不足一年就被派遣作戰,并沒能很好的訓練軍隊。 加上明軍大兵團作戰已經是七十余年前的事情,所以多兵團配合作戰更是無從談起。 戚景通上疏請求就地練兵,穩扎穩打的壓縮叛軍活動范圍,最后將叛軍包圍殲滅。 面對他的奏疏,朱厚照與王守仁、張璁等人都覺得沒有問題,反倒是廟堂上那群夸夸其談的官員認為戚景通父子是在養寇自重。 面對這群官員的奏疏,朱厚照可謂是毫不留情。 嚴嵩上奏戚景通養寇自重,被朱厚照罵:“年紀這般,竟不知羞恥,偏信胡說八道?!?/br> 徐階認為可以派遣監軍監督作戰,被朱厚照罵:“不懂兵事的老蠻子” 面對一些勛臣想要搶功的奏疏,他甚至開大招掃射,罵勛臣們都是“志驕器短,不知羞恥,如同畜生之輩”。 除此之外,還有“卑鄙”,“下賤”,“庸懦”,“糊涂”,“放屁”之類詞匯,常以“組合拳”的形式隨機出現。 黔國公沐融為王真求情,結果朱厚照直接開罵: “王直辜負朕恩,是個庸劣無恥東西,你沐融也是個庸懦不體面的東西?!?/br> 這一通罵,直接把沐融罵的氣郁倒下,沒幾天就病卒了。 然而朱厚照并沒有就此停下,畢竟他在弘治朝的時候就已經很看不慣這群庸碌無為的家伙了。 除了直接罵,朱厚照對臣子也是日常陰陽怪氣、反諷、訓誡、威脅,反正就是動輒教人做官、做人。 經過他的一通謾罵,后來卻是連上疏的人都日漸變少。 似乎只要上疏,群臣就會得到朱厚照一頓劈頭蓋臉的謾罵,不僅在京察中被責罰,還得被朱厚照一頓精神侮辱。 好在面對合理的奏疏,朱厚照也能心平氣和的批閱,例如海瑞的許多奏疏就經常讓朱厚照難堪,其中甚至有直言朱厚照言語粗鄙,身位人主不該如此,理應起到表率。 面對海瑞的直言,朱厚照干脆回復:“朕本不愿做皇帝,奈何乃天授,便只能盡了心力?!?/br> “爾奏中政見甚好,無虛言,皆乃利國利民奏言,簡在朕心?!?/br> “若百官與你這般,朕何故罵人?” “爾當照顧好自己,方能為朕與大明朝盡忠盡責?!?/br> 可以說相比較起來,即便海瑞對朱厚照貼臉開大,朱厚照也不會生氣,反而會拍手叫好,讓官員們學習。 其余類似王守仁、張璁等人奏疏就更不用多說。 他心里只有明鏡一面,瞧得清楚誰是忠jian,誰可大用…… 第591章 后記正德(2) “淅淅瀝瀝……”正德六年二月,隨著東洲雨季降臨,遠征平叛大軍與叛軍之間陷入了僵持中。 南國余孽占據內陸的雨林地區,不斷sao擾遠征軍后路。 襄王朱厚燼死守城池,閉門不出。 宋王朱佑極抓住雨季的間隙,不斷制造大量軍械來裝備軍隊。 戚景通父子三人也不著急進攻,而是在冷靜練兵,不斷磨合麾下九萬兵馬。 東洲戰事陷入了僵局,而天朝本土的中洲卻并不平靜。 隨著東北的渤海、遼東七萬兵馬調往東洲,吉林城的勛臣們也開始暗中搞事起來。 他們將手中的耕地按照戶口,分別平攤到家中子弟身上,以此來避稅。 東北如此,江南與西南更不用多說。 為了躲避這些稅收,各地資本紛紛開始鉆法律漏洞。 政治上,面對擴大的京察范圍,小規模的民變持續不斷。 一時間,大明朝給人一種風雨飄零的錯覺。 “當下國庫之中僅存一千八百余萬兩,而東洲軍費每個月起碼五十萬?!?/br> “地方平叛,裁軍費用恐怕要支出五六百萬,新募的軍隊也需要更換軍裝?!?/br> “朝廷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去年的稅收還沒收上來,地方上抗稅嚴重,這些問題都得花錢……” 紫禁城,武英殿內,王守仁與張璁你一言我一語的將常朝召開。 六部的尚書被更換了一個遍,吏部的王守仁,戶部的趙貞吉,兵部的胡宗憲,刑部的張璁,工部的高拱,禮部的夏言。 都察院內,則是以海瑞、楊繼盛為主。 殿閣之中,沈煉、唐順之、徐階、楊慎、曾銑,嚴世蕃…… 這群人里,有的人是朱厚照想用的,有的人是他不得不用的,但總的來說還是他想用的。 在王守仁和張璁兩人的主持下,六部、殿閣、都察院的官員們也開始暢談。 “去年的賦稅,各地只交了往年的部分,而新法中的賦稅僅有北直隸、山西、遼東和渤海繳納?!?/br> “就當下來看,就連遼東和渤海都似乎不準備繳納今年的新法部分了?!?/br> 戶部的趙貞吉開口闡述情況,同時開口說道: “若是按照新法,今年所收賦稅,恐不下兩億?!?/br> “現在稅收不上來,主要還是下面的人陽奉陰違?!?/br> 趙貞吉一席話,將新政推行不下去的責任推到了下面人身上,而這也與眼下的情況相符合,不算推卸責任。 “吏治盤子太大,積弊已久,想要整頓不是那么容易的?!?/br> 吏部的夏言開口,同時對偏殿作揖道: “推行新政,都是以十年為計數,朝廷多年不推行新政,當下推行起來比較困難,也算預料之內?!?/br> “話雖如此,當下各方局勢都不太好,宗藩之中,日本更是一直在屯糧,我擔心恐怕會有戰事?!?/br> 兵部的胡宗憲一開口,眾人紛紛側目。 殿閣的曾銑附和起胡宗憲:“日本這些年來人口不斷增加,國內矛盾比國朝更甚?!?/br> “之所以沒有爆發問題,也主要是因為國朝支持,不斷輸送糧食所導致?!?/br> “他們在昆侖洲造農場,被奴役致死的昆侖洲土民不下千萬?!?/br> “如此秉性,如今朝廷斷了他們的糧食,恐怕會引得他們狗急跳墻?!?/br> “狗急跳墻?”高拱冷哼一聲:“一個小小的倭子國也配狗急跳墻?” 面對高拱的話,王守仁緩緩開口道: “滿剌加以東畢竟百余年未曾有過戰事,而日本海軍噸位逐年增加,如今更是達到三十六萬噸?!?/br> “朝廷海軍艦隊雖有二百余萬噸,可是其中服役超過二十年的近半數?!?/br> “雖說已經撥錢造艦,但地方上罷工嚴重,建造速度快不起來?!?/br> “眼下四支艦隊前往東洲,滿剌加以東便只有南海、南洋兩支艦隊?!?/br> “倘若真發生了什么事情,應對起來也比較局促?!?/br> “我日前已經與陛下商量過,從西洋調三支艦隊前往江南威懾?!?/br> “京察過后,江南的賦稅想收上來就容易許多了……” 王守仁話音落下,偏殿內響起腳步聲。 見朱厚照出現,眾人紛紛作揖行禮,朱厚照則是坐到了主位上開口道: “那小倭子國越來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之前放任他們在昆侖洲發展,是為了限制西洲南下?!?/br> “如今西洲占據北昆侖,日本不去與他們交戰,竟然對朝鮮、暹羅等國出手,不限制限制他,恐怕他還以為天朝是擺設!” “傳朕旨意,徹底斷絕與日本一切貿易,朕要讓他認清楚自己的地位!” 伴隨著朱厚照的拍案,日本的國運無疑蒙上了一層陰霾。 三月初七,大明以屢教不改而裁撤駐日本的屬國館,同時宣布停止與日本的正常貿易。 僅是一招,日本內部便掀起了巨大的恐慌。 原本每斤四文的糧食驟然漲至每斤十四文,番薯土豆等糧食都漲到了十文一斤。 除此之外,涵蓋日本方方面面的商品都隨之漲價,日本百姓生活成本陡然提高,百姓抗議隊伍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