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節
宣德二十六年三月初七,隨著兀魯伯在哈馬丹城兵敗自刎,帖木兒國徹底戰敗。 這場戰役歷時三年方才結束,直接戰死在戰場上的士兵和青壯高達八十六萬余,間接死去的百姓不可計數。 總之戰爭結束后,有最少兩百萬個家庭永遠失去了她們的男人、孩子或父親。 朱祁鉞命令戚赟率軍駐守波斯,而他自己則是踏上了返回北京的道路。 五月初,得知波斯戰役結束的廟堂歡欣鼓舞,所有人都在慶祝戰役的結束。 一開始沒有人會想到,帖木兒國竟然能在大明手下撐三年之久,而這三年時間里,大明付出了高達一千四百余萬的軍費,以及三百多萬貫的撫恤金。 戰前六千多萬貫的國庫,在戰后僅存一千九百余萬貫。 如果只是應付大明國內情況,這一千九百余萬貫明顯夠用。 然而隨著戰爭結束,大明朝多出了西海、河中、波斯、山南等疆域。 想要利用好這些疆域,首當其沖的就是戰后建設,而一千九百萬貫顯然不夠用。 在朱祁鉞的勸說下,朱瞻壑發行七千萬貫建設國債,用于對安西、北庭、河中的工業建設,以及波斯、西海的戰后建設。 七月初一,朱瞻壑敕封郭登為西海侯,毛忠伏羌侯,戚赟平虜伯,楊信彰武伯,劉玉平西伯…… 西線戰役授爵者十三位,授散階者九萬八千余人,從中脫穎而出許多武將及軍吏,極大程度解決了明軍自洪熙以來,將領經驗不足的問題。 與此同時,在大明攻略帖木兒的三年時間里,弗朗機、尼德蘭(荷蘭)、弗朗察(法國)和暗厄利亞(英國)的殖民者相繼入侵了北昆侖的摩洛哥及其它地區。 他們在侵占北昆侖的同時,還入侵了西昆侖,在此劫掠黃金、象牙,還把加納作為販賣昆侖奴的據點。 他們與朝鮮、日本交火并被擊敗,朝鮮與日本向西昆侖擴張貿易區。 宣德二十六年八月初三,兵部尚書兼京察巡撫于謙病卒河南,享年七十四歲。 朱瞻壑得知消息,下旨輟朝三日,同時追贈于謙太子少保,謚忠肅,入世陵燕臺,文臣第十七位,另授其子于冕正三品世襲降階散階。 九月初二,朱瞻壑下旨于天壽山修建吉壤,撥內帑二百萬貫,國庫一百萬貫。 宣德二十七年七月,東南沿海發生大水災,江海暴溢。 南直隸的蘇州、松江、揚州遭遇海水倒灌長江,進而引起水災。 浙江海溢,杭州、紹興、嘉興、湖州、寧波五府遭遇水災,淹沒田禾,漂毀官民廬舍畜產不計其數,溺死百姓六千余口。 朱瞻壑調國庫五十萬貫賑災,另調二百萬貫令各司筑海堤,以防海溢并利洪水入海。 八月,敕封朱祁鉞長子朱見深為太孫,令朱祁鉞監國。 十月,山南sao亂不斷,駐守官軍每年因水土不服而犧牲者數以百計,廟堂上針對山南問題爭論不休。 朱瞻壑不想放棄土地肥沃的山南,朱祁鉞則是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建議暫時舍棄山南,父子二人因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冬月初二,太學研制的后膛針發槍實驗合格,正式投入生產,朱瞻壑賜名為“宣德式”步槍。 后膛針發槍,顧名思義,就是用擊針擊發子彈的步槍。 該步槍在扣動扳機后,槍機上的長桿形擊針刺破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藥,將彈丸射出。 宣德式步槍長四尺三寸,重七斤,有效射程四百步,是燧發槍的三倍有余,而每分鐘射速為十二發,是燧發槍射速的三倍。 這樣的一支步槍造價為七貫,按理來說應該立即裝備軍隊,但考慮到目前沒有戰事,加上不準備為各國提供思路,所以該步槍主要裝備上直十六衛。 宣德二十九年,日本擊敗弗朗機等國,占據加納等地區。 為了限制日本,朱瞻壑將日本在南昆侖的貿易區剝奪,足利義懷十分氣惱卻無可奈何,日本國力遭到削弱。 宣德三十年六月,七十四歲的宣德皇帝朱瞻壑搬往大明宮居住,并撥內帑二百萬貫闊修大明宮。 宣德三十年八月,山南爆發水患,流民百萬計數,加之官軍水土不服,撤軍山南的議題再次被搬上廟堂。 九月,山南流民暴動,朱瞻壑撥內帑百萬貫犒軍。 事后,盡管流民的暴動被鎮壓,可昔年人口千萬的山南因為各種問題,人口僅存不足三百余萬。 宣德三十一年四月,朱祁鉞教令六部,勒令天下官員百姓不得稱呼“土民”、蒙古、色目、白衣等類稱呼。 凡大明治下百姓,不論此前稱呼如何,往后只可稱呼為“中國”、“華夏”。 若有自稱本類者,許地方官府打死勿論。 宣德三十一年七月,朱祁鉞采納二甲進士李東陽奏言,教令六部會議,于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等人口稠密處征軍戶七十二衛。 七十二衛軍戶,半數戍西海,半數戍波斯。 九月,朱祁鉞教令西海、河中、波斯都司: “凡西海、波斯、河等民,聽與中原人為婚姻。不許本地自相嫁娶,違者杖八十,男女入官為奴?!?/br> 宣德三十二年二月初三,朱瞻壑以年事已高為由退位,令太子朱祁鉞即大位,朱祁鉞推辭不受。 四月初五,朱瞻壑再次退位,令朱祁鉞即大位,朱祁鉞再次推辭…… “陛下,太子殿下推辭了?!?/br> 長春宮內,七十六歲的朱瞻壑正在作畫,突然聽到王燾的傳話,不免煩躁中帶著些無奈: “他都當了三十二年太子了,還要推辭多少次?” “唉……”朱瞻壑長嘆一口氣,起身走向書架,拿起空白的圣旨走回位置,也懶得坐下,提筆繼續寫了一份退位詔書。 末了他把筆丟在一旁,示意道:“但愿這是最后一份了?!?/br> “是……”王燾聽出了朱瞻壑的意思,連忙作揖應下。 他上前小心翼翼的雙手托起圣旨,腳步帶著些輕快往外走去。 不多時,他帶著第三份退位詔書來到了武英殿。 朱祁鉞似乎有了準備,此刻正坐在金臺上與群臣議事。 瞧見他來,朱祁鉞起身整理了衣冠,而他旁邊站著一個身穿蟒袍的三旬男子。 男子留著朱高煦這一脈的八字胡與大胡子,皮膚黢黑,身材五尺六寸左右,很是健壯。 “傳陛下旨意,朕年老體弱,是時退位,乃……” 王燾重復流程,宣讀著朱瞻壑的退位詔書,眼神則是示意朱祁鉞快點接下。 見狀,朱祁鉞也沒用再推辭,而是畢恭畢敬下跪五拜三叩,將詔書接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四周群臣見狀,當即推金山倒玉柱的下跪叩首,承認了朱祁鉞的新身份。 朱祁鉞回頭看了一眼自家老大: “老大,俺算是當皇帝了,你小子也終于能當個太子了!” “爹,您說的也太露骨了……” 朱見深汗顏,朱祁鉞卻爽朗笑道:“哈哈,莫與娘們一樣小姿態?!?/br> “這大位置俺坐個幾年,等俺年老體弱就讓你來,哈哈哈……” 第587章 后記景泰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新貨自行車上架,不要錯過,不要錯過了!” “叮鈴鈴……” 熱鬧的叫賣聲中,時間一晃便是幾年時間。 朱瞻壑退位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眼下的皇帝是朱祁鉞,年號也被他改元為“景泰”。 如今是景泰六年(1483)七月初六,朱祁鉞在位的第六年。 盡管已經成為皇帝,并且年齡也六十三歲,但朱祁鉞的心思卻從來沒停下來過。 在過去六年的時間里,朱祁鉞所下發的政策,主要是移民西部,緩解中原和江南的人口壓力。 景泰六年的大明朝,人口已經增長至兩億四千余萬。 盡管兩億四千萬人口已經很多,可相比較大明朝擁有的土地來說,這點人口還是太少了。 這兩億四千萬人口,有接近一億五千萬生活在中原的兩京十六布政司的土地上。 剩余九千萬人,也主要生活在南洋、波斯和東北三司。 景泰六年的南洋布政司人口達到一千四百余萬,波斯人口則是恢復到兩千萬。 河中人口四百多萬,西海人口六百余萬,山南三百余萬。 渤海、遼東、大寧人口達到一千八百萬,難以增長。 安西、北庭人口合計不足三百萬,漠北二百萬難以增長。 南中人口三百余萬,南洲一百五十余萬,北洲二百萬,東洲九百七十余萬,昆侖洲不足百萬。 東北和西部、海外的土地開發使得大明朝對開荒有些巨大需求。 在這樣的需求下,許許多多的科技應運而生。 內燃機在景泰三年被發明,但熱效率并不如現有的蒸汽機。 為了解決開荒的問題,朱祁鉞讓人將火車頭裝上開荒所用的排犁進行開荒。 然而沉重的火車頭無法在耕地中行駛,朱祁鉞命人將馬車的輪胎裝給了火車,并將火車頭縮小,制成了第一臺蒸汽拖拉機。 這種蒸汽拖拉機的開荒速度是耕牛的三倍,耕地速度則是耕牛的五倍。 盡管它的造價高達三千貫,可朱祁鉞還是令工部將其投入生產,并運用到東北、西北的開發中。 在此期間,太學博士張博改良太學的電池,并發明出鋅銅電池和電燈和交流電發電機。 隨著電燈被發明,朱祁鉞下旨修建密云水庫,并安裝交流電的水力發電機用于滿足日后可能運營的電車。 此外,朱祁鉞調國庫四百萬貫,用于修建七十二座水力發電站和二千四百余座火力發電站。 經過永樂、洪熙、宣德、景泰加起來八十三年的發展,大明的基礎教育無比牢固,基礎物理、數學、化學也不斷被完善。 在朱高煦去世后的第三十八年,大明朝提前邁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來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