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節
朱高煦這么一說,朱瞻壑便明白了自家父親準備去干嘛。 他作揖應下,隨后等待朱高煦其它吩咐。 瞧著他,朱高煦輕笑道:“去忙你的吧?!?/br> “那兒臣告退了,父親若是有什么事情,記得一定要與兒臣說?!?/br> 朱瞻壑很不放心朱高煦,自朱棣駕崩后,他便時常來看朱高煦,幾乎每日都要抽空來看兩三次。 在做兒子這方面,他比朱高煦更有孝心。 朱高煦頷首表示知道了,朱瞻壑則是作揖后離去。 不過他不是很放心朱高煦,離開時三步一回頭,如果不是朱高煦催促,這十幾步距離,他恐怕能走一字時。 瞧著他離開,朱高煦也舒緩了一口氣。 十幾日的時間一晃而過,隨著元宵結束,朱高煦帶著郭琰乘坐火車南下。 這一路上,他見到了許許多多騎著自行車的百姓,也見到了拉黃包車的車夫,還有許多等待接客的馬車。 無一例外的是,這些百姓的精神面貌很好,男人身上有rou,女人也可以大大方方出門。 在他們的臉上,似乎寫滿了對于未來的向往,只覺得未來有奔頭。 正月十七,朱高煦時隔幾年再次來到南京的紫金山。 他先是去孝陵看望了朱元璋和馬皇后,而后一個人在孝陵的明樓待了一個時辰。 郭琰什么也不說的陪著他,直到朱高煦起身,才示意她先回皇宮休息。 郭琰沒有詢問他要去哪里,或許她很清楚自家丈夫這次來南京的目的。 “記得早些回去?!?/br> 她交代一句后,便帶著宮女們返回了南京的紫禁城。 “去傳他們幾人過來吧?!?/br> 朱高煦對如今的吉林衛指揮使郭登吩咐,郭登作揖退下。 見狀,朱高煦重新坐回了蒲團上,仰視著老朱和馬皇后的畫像。 時間一點點過去,隨著日漸黃昏,幾道身影出現在了明樓外。 “進來吧?!?/br> 朱高煦聽到了郭登的腳步聲,示意他們進來。 在郭登的監視下,四道身影先后走入明樓,這是他們這么多年以來,第一次被準許走出那個地方。 “給爺爺上柱香吧?!?/br> 朱高煦開口說罷,四道身影便上前,按照他所說的為老朱上香。 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朱文奎,這四人便是朱高煦這次來南京的目的。 洪熙二十年,朱允熥已經五十九歲,朱允熞則是五十二歲,朱允熙四十六歲,而朱文奎則是四十一歲。 朱高煦瞧著他們局促的給老朱與馬皇后上香磕頭,隨后他才起身對四人開口道: “此前我說過,日子到了便會讓你們離開,這個日子如今便到了?!?/br> “你們可以繼續住在甌寧王府,也可以前往瀛洲(新西蘭)就藩,具體如何看你們自己?!?/br> 朱高煦的話,讓四人略微局促,他們自然知道瀛洲就是南洲東部的兩個大島。 他們沒去過那里,并不知道那里環境如何。 只是面對他們的局促,朱高煦卻開口道:“兩年前我便讓人營造了城池與王府,那兩個島嶼環境不錯,并且已經有六千多移民在上面生存,你們可以放心就藩?!?/br> “我會對兒孫交代,讓他們不用管你們,由你們自己發展?!?/br> 面對朱高煦的承諾,朱允熞幾人局促不安,而朱允熥卻清楚朱高煦不會用自己的信用來迫害他們,故此點頭道: “我們愿意前往瀛洲就藩,陛下也可以派遣官員監察我們?!?/br> “不必了?!敝旄哽銚u了搖頭,他不認為朱允熥他們能鬧出什么水花。 既然他們同意了,朱高煦便看向郭登:“你親自走一趟,護送他們前往瀛洲,蔣貴會為你們護航?!?/br> “告訴蔣貴,不要有別的心思,老老實實將他們送抵瀛洲生活?!?/br> “是!”郭登很果斷的應下,哪怕這件差事是一個燙手山芋,可他還是接下了,這就是朱高煦讓他擔任吉林衛指揮使的原因。 “謝陛下……” 朱允熥眼神復雜的對朱高煦作揖,或許他從未想過,自己還能從那狹小的王府中走出,走向擁有自由的外界。 “不用謝我?!敝旄哽憧聪蛑煸暗漠嬒?,低喃道:“要謝,就謝爺爺吧……” 第580章 洪熙始終 “陛下……”鞭炮作響,又是一年新春。 在天下歡慶新春的同時,春和宮內的朱瞻壑站在原地,任由宮女們服侍自己穿衣。 這是,急促腳步聲傳來,已經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燾走入殿內,對朱瞻壑背影作揖。 “殿下,太孫殿下已經抵達京城北站了?!?/br> “他還知道回來?” 轉過頭來,四十歲的朱瞻壑眼神帶著些竊喜,又有幾分幽怨。 自洪熙十七年過后,大明朝的時間仿佛過得很快。 轉瞬間,便是六年時間變為了過去。 自朱高煦釋放朱允熥等人,也早早過去了三年時間。 在這三年時間里,蒸汽機開始裝備軍艦,海軍開始淘汰曾經的木質帆船。 當然,只是三年時間,這還不足以海軍完成換裝,加上蒸汽機船技術還不足,所以目前只淘汰了三千料及以下的福船。 取代他們的,是明制排水量一千五百噸的蒸汽軍艦。 只論噸位,他與大寶船不分上下,但實際大小卻小了三分之一。 饒是如此,這也是如今大明最尖端的海上殺器。 軍艦速度每個時辰四十里的速度遠超這個時代所有軍艦,而六十二門的火炮數量更是決定了它的威力大小。 盡管這種軍艦還沒有在報紙上刊登,但一些國家的商船已經在海上見到過他們。 那黑洞洞的炮口與超快的航速,讓許多沿海的屬國都安分了不少。 類似蒸汽軍艦只是三年中大明朝變化的一角,相比較軍艦,大明朝的民生、交通、經濟才堪稱日新月異。 洪熙二十三年,安西鐵路修抵姑墨府(阿克蘇),河中鐵路修抵昆陵府(博爾塔拉),北庭鐵路修抵金山府(阿勒泰)。 與此同時,漠北鐵路竣工,自此后明軍可以直抵西然城(科布多),漠北連接西域的安西鐵路改為漠西鐵路,也成功修抵伊州北部的伊吾縣。 江南鐵路修抵九江,距離武昌也只有三年工期了。 南粵鐵路修建兩年,如今從廣州出發,連接肇慶、梧州,距離完工還有四年之期。 除此之外,河中府興修伊犁鐵路,由伊犁府東部鷹娑縣向西邊的河中府河中縣修去,預計四年完工。 隨著這些鐵路不斷鋪設,地區的經濟、人口、民生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相比較錦上添花的江南鐵路,西域的四條鐵路無疑最為成功。 盡管耗費巨大,可隨著鐵路不斷推進,每個適合宜居的地方都被安置了移民。 這些移民被變為軍戶,但卻并非是洪武年間的那種軍戶。 盡管名義上是衛所軍戶,可他們正常繳納田賦,只不過在遇到一些棘手戰事的時候,軍戶家庭需要出男丁擔任輔兵,為軍隊保護民夫。 此外,每個月他們有一次集訓,主要訓練如何使用火繩槍、穿戴甲胄、緊急集合、行軍等等訓練內容。 這些衛所的武官都是退役分配下來的流官,三年一輪換,也就不存在曾經衛所武官的許多陋習。 軍戶也有相應的待遇,每年二貫的津貼雖然不多,但考慮到每個月只訓練一次,實際上是一個不錯的差事。 此外,并非所有移民和西域百姓都是軍戶,而是需要選拔才能擔任。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大明朝并不缺乏遭遇天災的百姓,他們基本都被官府購買了災田,遷徙到了西域,而官府購買的災田,則是由在京巡察御史前往地方監視,盡數分配給當地的貧苦百姓。 現如今的西域三都司有三十七萬胡口,一百二十四萬漢口,合計一百六十一萬人,三十萬四千余戶。 饒是如此,被選為軍戶的也不過只有十二衛,六萬七千戶罷了。 這六萬七千軍戶,足夠在戰時組成六萬七千人的輔兵,能為軍隊正兵很好的保護后方輜重。 朱祁鉞在過去幾年,便是在忙著這件事情。 “早叫他回來,他偏往偏遠的地方尋去,這時倒是知道回來了?!?/br> 朱瞻壑還在埋怨,這時沐氏走進來為他整理了衣服,輕笑道:“好了,起碼回來了,而且他也不是去玩?!?/br> “哼!”朱瞻壑哼了一聲,但臉上還是忍不住浮現笑意。 “對了,父親那邊詢問過了嗎?” 朱瞻壑似乎想到什么,不免詢問沐氏,沐氏卻道:“過去幾年大朝會都是由你主持,陛下都沒有出現,這次還要問嗎?” “要問的?!敝煺佰贮c頭道:“父親可以不來,但作為兒臣,該問的還是得問?!?/br> “行吧……”沐氏無奈點頭,隨后目光看向王燾: “告訴太孫來春和殿見見自己的爹娘,更換冕服后去參加朝會,另外詢問陛下是否主持今歲的大朝會?!?/br> “是……”王燾作揖應下,隨后便往殿外走去。 此時天微微亮,按照往年來說,朝會理應已經開始,不過去歲朱瞻壑改了朝會時間,每年大朝會推到了當日的巳時(9點)。 時間的更改讓許天沒亮就火急火燎趕往宮中的官員們暗自竊喜,許多不喜歡早起的官員更是私下夸贊朱瞻壑,認為他是圣君之姿。 王燾穿過三大殿的廣場與門樓,很快便來到了乾清宮門。 駐守此處的依舊是吉林衛指揮使郭登,這三年來因為護送朱允熥前往瀛洲就藩的事情,他沒少受渤海派、燕府派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