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節
十月初四,兀魯伯返回了撒馬爾罕,也在自己的宮殿中見到了自家父親。 沙哈魯穿著傳統的長袍坐在主位,旁邊的桌子上放著許多需要處理的文書。 “他讓我去見他,跪著給他道歉?” 五十七歲的沙哈魯不敢置信的聽著自己長子兀魯伯帶回的消息,同時掃視了殿內的群臣。 群臣們小聲議論著,但并沒有人敢于阻止。 大明的實力,帖木兒國早在永樂年間便已經體驗到了,兩萬海軍橫掃大半波斯而現在上萬人在他們頭頂,海上也即將迎來不明數量的海軍。 除此之外,忽魯謨斯還駐扎著五千六百人的明軍。 哪怕鄭和只帶兩萬人來,他們也需要面對近四萬明軍的包夾。 況且就他們所獲的情報來看,進攻西域的明軍數量顯然超過兩萬。 現在的帖木兒國雖然能拉出二十萬兵馬,可這二十萬兵馬的水份卻很充足。 如果說甲胄俱全的兵馬,帖木兒國也不過才十七八萬罷了。 十七八萬打五萬,這聽上去似乎是碾壓局,但實際上恐怕是明軍對他們的碾壓局。 沙哈魯不免有些頭疼,早知道就不出兵東察合臺汗國了。 原本以為他們能和明軍僵持很久,卻不想不到五個月就被明軍秋風掃落葉般的征服。 現在除了自己手里的喀什,以及躲在喀什南邊的于闐外,整個西域都已經落入了大明的手中。 饒是如此,沙哈魯卻還是放不下面子,畢竟他是河中、波斯土地上的蘇丹,盡管他需要跪拜的那人是大明皇帝,可他還是拉不下這老臉。 “你們都不說話,是準備讓我去給那個人下跪磕頭嗎?” 沙哈魯冷聲開口,眾人紛紛行禮,但卻依舊閉口不敢談。 帖木兒國的國力也就比東察合臺汗國強上一些罷了,明軍能用幾萬兵馬五個月征服東察合臺汗國,那就能用一年時間征服帖木兒國。 從永樂年間就能看出,雙方的實力差距有多大,更不用說現在了。 朱高煦已經給了沙哈魯臺階下,具體下不下就看沙哈魯自己了。 至于大臣們,他們實在不敢開口。 大明滅東察合臺汗國就在眼前,誰開口說抗擊到底就是蠢貨。 他們只想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兩國若是開戰,他們的一切都會消失。 當然,他們也不敢勸沙哈魯,畢竟沙哈魯是他們的蘇丹,所以閉口不談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沙哈魯沉默著掃視眼前一切,多么希望有人能站出來為自己說句話,可他期待了很久,卻并沒有人站出來。 “父親,我們將喀什歸還給大明,再準備豐厚的牛羊,相信皇帝陛下不會真的為難我們,他只是在氣頭上罷了?!?/br> 兀魯伯安慰著沙哈魯,沙哈魯卻攥緊了手中的筆。 他很想說自己不去,但這樣的話無疑會毀滅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明軍已經證明了他們有遠征帖木兒國的實力,而且黑羊和白羊兩國也對帖木兒國虎視眈眈。 如果自己不去,帖木兒國將會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我不會去下跪,但我可以去見見這兩位皇帝?!?/br> 沙哈魯給自己找補著,貴族們聞言松了一口氣,包括沙哈魯的長子兀魯伯。 “撤回喀什的兵馬,將所有東西都留下,不能帶走一個銅幣?!?/br> 沙哈魯說罷便站了起來,背影佝僂的向偏殿走去。 兀魯伯攥緊了拳頭,但卻又感到無能為力。 大明的實力,確實不是他們能對抗的存在,現在的他們只能服軟。 思緒落下,兀魯伯跟上了自家父親的腳步。 在他追上的同時,沙哈魯回頭看了他一眼,隨后嘆息道: “我老了,這次服軟我需要過去,不過我想你記住一件事……” 沙哈魯深吸了一口氣,平復平復心情后才繼續說道: “他們能用這種手段滅亡察合臺的那群家伙,就能用一樣的手段來覆滅我們?!?/br> “之所以還沒有動手,是因為現在要吃下我們,需要付出很大代價?!?/br> “所以,你需要做足準備,要警惕他們的舉動?!?/br> 沙哈魯并不了解征西大軍的底細,也不可能知道西征到養夷,便已經是大明朝的極限。 不過即便他知道,他卻還是會低頭認輸,因為大明能對帖木兒國動手的地方太多了。 南邊的海上,西邊的屬國,北邊的河中…… 他們現在只能等待,等待大明出現問題,然后抓緊時間將國力提升起來。 “我們現在已經有兩萬火槍軍團,他們修建鐵路的速度雖然快,但也需要二十幾年才能修到河中?!?/br> “二十年后,我們最少能有五萬火槍軍團?!?/br> “到時候,哪怕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也可以一步步的消耗他們?!?/br> 兀魯伯說著當下的情況,同時對局勢分析道: “我們必須得抓住一個機會,一個滅亡伊斯坎達爾(黑羊國主)的機會?!?/br> “只有把伊斯坎達爾滅亡,同時和穆拉德(奧斯曼蘇丹)交好,我們才能免去三面環敵的局面?!?/br> 面對兀魯伯的分析,沙哈魯點了點頭:“你說的都對,不過大明不會給我們這個機會?!?/br> “等待對手犯錯,是實力強大和勢均力敵時候才能做的事情,而現在不行?!?/br> “我知道,我只是期待……”兀魯伯嘆了一口氣,同時說道: “最壞的局面就是三面開戰,而我們需要將火器的作坊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在開戰之后,立馬滅亡伊斯坎達爾,然后對忽魯謨斯下手?!?/br> “北邊可以依托地勢,和明軍打持久戰,這是他們兵書里寫的一種戰術?!?/br> “現在對大明不滿的不僅僅是我們,如果我們能和明軍打出僵持,那么許多對大明不滿的國家就會揭竿而起?!?/br> 兀魯伯很會利用中原的成語,并能巧妙的翻譯。 因此,沙哈魯倒是可以將他所說的這一切聽個清楚,并十分滿意他的想法。 束手就擒不是他們的風格,困獸猶斗,兩敗俱傷,或者以命換傷才是他們追求的結果。 “讓人安排去養夷的事情吧,賠禮的事情就由你來安排?!?/br> 沙哈魯吩咐著兀魯伯,末了長嘆一口氣道:“希望我的尊嚴還能保住?!?/br> 顯然,他依舊不想給朱高煦下跪,哪怕他知道給朱高煦下跪,并不折辱自己,可他還是不想。 他的背影佝僂,仿佛瞬間蒼老了好幾歲。 瞧著他的背影,兀魯伯心里難受。 讓自己的父親去給人下跪,哪怕這個人是他所尊崇一個人,兀魯伯也無法接受。 進攻西域誠然是一步錯棋,但事情沒有結束前,誰又能百分百預料到一切呢…… 想到這點,兀魯伯腦海中不由浮現那位大明皇帝的身影。 或許也只有他,才能百分百的預料到現在的一切吧。 與這樣的人相處在同一個時代,這是他們的悲哀。 好在,如今的他已經五十四歲,而自己只有三十九,自己還有足夠的時間等待。 思緒落下,兀魯伯也轉身走出了宮殿,開始安排起了北上賠禮的事情…… 第574章 可汗舞樂 “唏律律……”十一月初六,當馬群的聲音在西天山腳下出現,一支烏壓壓的龐大隊伍也面對凜冽冷風緩緩北上。 那飄揚的旌旗表明了他們的身份,但此時此刻,整支隊伍卻顯得格外忐忑。 兩萬裝備火繩槍的馬步兵,以及兩萬負責警惕的騎兵,十萬負責短距離后勤的民夫。 僅是看規模,不知道的還以為帖木兒國與大明朝即將開戰。 養夷城頭,身穿緋色圓領袍,披著貂裘的朱高煦手持望遠鏡眺望這支規模龐大的隊伍,臉上卻浮現笑意。 “給我施壓,讓我知道帖木兒國的實力也不弱嗎……” 他語氣不以為意,因為在過去一個月,他用輔兵調來了不少物資,又將騎兵調到養夷城。 如今,養夷城有騎兵一萬,馬步兵五千,輔兵一萬,合計兩萬五千兵馬。 僅憑這點兵力,朱高煦就足夠俯視沙哈魯。 當然,養夷城供養不起那么多軍隊,所以這只是朱高煦聚集物資,短暫將他們調來的結果。 當沙哈魯服軟后,朱高煦便會將他們撤走,只留下兩千人駐守養夷城。 “他們的軍容不錯,有我們的影子,看來那個兀魯伯沒少學?!?/br> 站在一旁,朱棣與朱高煦說著帖木兒軍容的事情,朱高煦也頷首道:“這應該是他們能拿得出最好的軍隊了?!?/br> “看規模,裝備火繩槍的馬步兵不少于兩萬,騎兵應該有一兩萬?!?/br> “他們會調來這么多兵馬,無非就是想讓朝廷看看他們的實力?!?/br> “有這樣的心理,我的計謀也就成功了一半?!?/br> 朱高煦笑著收起望遠鏡,朱棣也轉身向馬道下走去。 兩個月的時間,養夷城已經被明軍修葺完善。 盡管城墻還是夯土,城內建筑也是石屋為主,但大概都修葺完備。 屋舍被增加到了五百間,足夠容納五百戶百姓生活,而軍營也被擴建,可以容納三千兵馬。 整座城池如今足夠容納一萬人,但這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