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節
對于王回的手段,他作為官員還是昔日好友,心里都感到十分佩服。 但對于王回針對江南而兩次施展手段的黨爭,他尤為不齒。 他是一個公正的人,鮮少有取巧的時候。 如果他愿意取巧,那當年的他也可以在四川任期結束后,立馬賄賂顏李黨來換取拔擢入京的機會,但他沒有。 他選擇了前往貴州、廣西、云南,一點點累功入京,并拉出了屬于自己的班子。 “黨爭是為了爭取資源,而江南資源本就豐厚,所謂平等,實際上是不平等?!?/br> 王回坦然自己黨爭的事情,若是三楊,那一定不會承認,因為君子不結黨。 “朝廷對地方的截留是三成,運入朝廷是七成?!?/br> “江南的賦稅遠高西南和西北,倘若他們齊心一處,北方和西南必然不是對手,這也是陛下打壓江南的黨派的原因?!?/br> “以千年形成的觀念,只要商賈崛起,必然會尋求政治上代言人,這點你應該比我清楚……” 王回略有深意的提醒徐碩,徐碩對此臉色一黑,他知道自己在西南與商賈的事情被王回知曉,但對此他只是略微驚詫,便很快擺正了態度。 “西南交通復雜,離不開商賈幫襯,這點我比誰都干凈?!?/br> “我不懷疑你?!蓖趸卮驍?,隨后又看向了不遠處等待徐碩的一些官員:“但你身邊的人就不好說了?!?/br> “……”徐碩順著王回的目光看去,隨后笑道:“這點你還是擔心擔心自己吧?!?/br> 徐碩沒點名,但北方貪腐的案子并不少,官員就更不用說。 王回提醒自己,那自己也以此手段提醒他。 然而面對他的提醒,王回卻笑道:“非黑即白,那是孩童才會認為的把戲?!?/br> “只要能做事情,哪怕是陛下,也不會因為黑白之分而來處事論人?!?/br> “陛下雖不想,但若是事情鬧大了,也是要處理的?!毙齑T搶先開口,王回露出笑意。 二人向著那群人走去,眼看距離越來越近,王回這才開口道:“西南與北邊若是不聯手,日后大明恐有禍事?!?/br> “呵呵……”徐碩冷笑:“若是放任你們繼續黨爭,那才是禍事?!?/br> 徐碩加叫腳步,而王回卻停住腳步輕蔑道:“若非我攪動,你們能看到這位置的風景嗎?” 徐碩停頓,轉身看向王回:“你的意思是,我等的功績還得靠你才能登上這位置?” “大差不差?!蓖趸貨]有否認,這讓徐碩大為惱怒:“你們就攪吧,把天下攪成了一鍋粥,攪到陛下必須收拾你們的時候,到時候你們才知道什么叫雷霆之怒,天子之威!” “到了最后,還得是陛下與我們來收拾你們留下的爛攤子!” “爛攤子?”王回輕笑道:“是不是爛攤子,以后你就知道了?!?/br> “史書上會寫我對大明朝的貢獻,而對于你們……” 王回搖頭走向了武英門,徐碩見狀也拂袖而去。 二人分道揚鑣,其麾下的幾名官員紛紛跟上。 一名戶部的官員從外向內走來,陽光照在他身上,王回等人卻站在甬道陰暗處。 雙方停下腳步,只是相互對視一眼,便各自抬手作揖。 “王尚書……” “江尚書……” 二人抬手作揖間,互相行禮問好。 瞧著從南京返回的江淮,王回特意詢問道:“江尚書是來述職的?” “乃陛下召見,不過在此之前,在下得先去向殿下匯報一些南邊的事情?!?/br> 江淮作揖行禮:“事情繁忙,便不逗留了?!?/br> “慢走……”王回側過半個身子,身后之人也紛紛讓出道路。 “多謝?!苯葱卸Y后便快速走入了甬道內陰暗處,向著光亮的武英殿廣場走去。 王回看著他的背影,過了片刻后也帶人穿過了甬道,來到武英門外的光明處…… 第559章 洪熙之隆 “嗚嗚——”四月二十,在刺耳的汽笛聲中,一輛輛火車滿載兵員抵達了一片戈壁灘。 雖說是戈壁灘,可這里現在卻比一些城池還要熱鬧。 數萬民夫正在火車前方熱火朝天的干活,他們清理道路,挖掘鋪設地基、碎石、枕木與鐵軌,使得火車可以不斷前進。 在他們的四周,數千名騎兵身穿鴛鴦戰襖,手持馬槍嚴陣以待。 火車停穩后,一車車兵員下車,將火車上運載而來的帳篷、彈藥箱、拒馬被搬下火車。 “輔兵已經到了,現在就是穩扎穩打向西推進?!?/br> 馬背上,身穿鴛鴦戰襖的朱能對身旁的陳懋交代,陳懋頷首道: “聽聞太上皇已經到了哈密,這場戰事得往前推進,不能波及哈密城?!?/br> “太上皇?!甭牭竭@三個字,朱能有些牙疼。 明明已經七十三歲,可朱棣依舊來到了前線。 雙方的了解讓朱能有些不相信朱棣是來看風景的,但又想了想他的年紀,似乎又覺得自己想多了。 “希望太上皇只是來看風景的吧……” 朱能只能在心底暗自祈禱,同時也派人接收了這些輔兵。 此地距離吐魯番已經不足二百里,盡管亦力把里在嚴重內斗,但當明軍不斷增加兵員向吐魯番逼近的時候,雙方還是選擇先解決當下的危機。 哪怕是親近大明的也先不花也沒有天真到以為明軍只是為了修建鐵路才派那么多人前來,而與之爭立的羽奴思則是更為強硬,他認為明軍正在入侵,所以要求出兵將明軍趕走,甚至將哈密收回。 雙方能放下成見來面對明軍,這足夠說明倆人都是極有能耐的人,可以忍下此前的新仇舊怨。 然而東察合臺汗國太大,兵馬大多分散在西域各地,還被天山隔絕,調動兵馬并非那么容易。 在明軍通過火車調動兩萬騎兵和一萬馬步兵,又運抵三萬民夫和四萬武裝輔兵抵達前線的時候,他們堪堪集結了六千騎兵在吐魯番對敵。 這點兵力,都不夠明軍塞牙縫,故此朱能他們沒有著急進軍,而是在等待后續物資運抵前線,穩扎穩打的向西前進。 眼下在這戈壁灘僅有五千騎兵和四萬輔兵,三萬修建鐵路的民夫。 但是在哈密,那里還有一萬五千騎兵和一萬馬步兵,以及十一萬民夫和十五萬匹挽馬。 他們沒有著急西進,而是在哈密開墾荒地,植樹造林,搬運物資用火車運抵前線,保證前線部隊的每日供給。 這么做的好處就是足夠穩妥,壞處就是耗費繁多。 “太爺爺,俺回來了!” 哈密城內,一座占地數十畝的臨時行宮中響起了朱祁鉞的聲音。 他身穿一身鴛鴦戰襖,腰間懸掛雁翎刀和一支燧發短槍,一路小跑進入這臨時行宮的正廳。 朱棣正穿著一身素青色的圓領袍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慢悠悠的品茶。 見到朱祁鉞來了,他不緊不慢:“怎么樣,事情查的如何了?” “好!”朱祁鉞咧嘴笑道:“西虜的兵還沒有集結完,成國公和寧陽伯只帶了四萬輔兵和五千騎兵,三萬民夫在前線修鐵路?!?/br> “按照這進度,應該能在歲末前修抵哈密?!?/br> “好!”朱棣高興放下茶杯,站起身來雙手叉腰,雖然已經老邁,但身體卻依舊健壯,比起剛剛到哈密就患上風寒養病的夏原吉身體強壯太多。 “我剛剛看了文冊,這么打雖然穩妥,但始終耗費的錢糧比較多?!?/br> “二十萬人在這哈密待著,盡管有火車,每個月消耗也有十余萬石糧秣?!?/br> “撐到歲末去,起碼要消耗百萬糧食?!?/br> “你叫人去傳朱能和陳懋來,我有事和他們說?!?/br> “得令!”朱祁鉞激動轉身往外跑去,朱棣也頗為自得的捋了捋胡子。 “老二啊,我雖然老了,但心沒老啊……” 朱棣調侃著放他出來的朱高煦,來回渡步,心情高興。 在他傳喚之下,翌日清晨的朱能倍感不妙的返回了哈密城,心情可謂復雜。 他被朱祁鉞帶到了正廳,見到了七十三歲的朱棣。 朱棣長須花白,雖然老邁,可是卻有一種年輕感。 提前那么多年退休,老頭身體甚至比現在的朱能還要好。 “士弘啊,我們倆認識,差不多五十年了吧?” 朱棣一上來就打感情牌,朱能有些招架不住,只能作揖:“回陛下,應該是四十四年了?!?/br> “四十四年啊……”朱棣唏噓,隨后又開口道:“別畏畏縮縮的,我現在有名無權,又收拾不了你,你沒有必要怕我?!?/br> “回陛下,臣自洪武二十三年隨陛下征討乃兒不花以來,一直當陛下是恩主,無所謂怕不怕?!?/br> 朱能大概猜到朱棣要說什么了,而朱棣也沒有令他失望。 眼看朱能表忠心,朱棣也笑著上前摟住了恭敬的他,笑著說道: “這次之事,朝廷是打著為邊民報仇的口號而來,但實際上就是西征,這你也知道?!?/br> “我這身體老了,戰場是上不去了,不過還是想看看前面的事情?!?/br> “你那軍報……” 朱棣話還沒說完,朱能便知道他要說什么,連忙作揖道:“臣回去后,便讓人備份一份送到行宮來?!?/br> “誒……這是你說的,我沒要求,你也不能上奏?!敝扉αⅠR把關系甩開,把罪責擔到了朱能肩頭。 朱能見狀,可謂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臣……” “行了,你退下吧,這戰事不用太著急,慢慢打,等他們把兵馬集結一處,我大軍再出動,一戰定乾坤?!?/br>